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次是在十六岁,秦氏父子为袁世凯建造镇墓兽,取用了太行山上的灵石洞窟。
民国十一年,1922年,春天。
他从上海出发,骑着汗血马幽神,带着老金、中山以及九色,北上渡过长江与黄河,直到华北大平原的直隶省,路过保定府的易县,经过清西陵入太行山。这是当年跟随父亲秦海关走过的路,十多年过去,就连路过的每个山口的参照物,仍然历历在目。
灵石所在之处,便是龙脉最为旺盛的地带。老金对此也有耳闻:“此山中亦埋藏许多矿产,不少矿工来此挖掘金银铜铁,但没有人来挖灵石。一来是灵石极为稀少,可遇而不可求;而来是灵石对人体有害,一般人不敢轻易接触。”
“若是将死之人,也就不怕了!”秦北洋暗指自己,又看一眼九色,这头小镇墓兽的肚子里装着好几颗灵石呢,“你也是吧!灵石饕餮者!”
第393章 疯狂的石头
天黑了,三人架起篝火。秦北洋用十字弓打了一只野獐子,剥皮烧烤,打了牙祭。少年中山吃得满嘴油光,唯独九色用厌恶的眼神看着他们。
酒足饭饱的老金抱拳道:“主人,此番上海之行,让我等大开眼界,墨者天宫飞行器公司,亦是高瞻远瞩……”
“老金,你就少拍马屁了,有啥想法就直说吧!”
太白山虽在世外桃源,却沾染不少俗世的坏风俗,比如阿谀奉承,老金也不例外。
“主人,俺总觉得啊,营造镇墓兽工厂一事,不像是我们刺客该做的事儿,倒更像是工匠联盟!”
秦北洋微微一怔,以前小瞧了老金,这家伙一眼就窥透了自己心思,也是不可说的秘密——刺客联盟名义上的领袖,阿萨辛的继承人,竟是工匠联盟的初阶会员——这个秘密若是传出去,自己岂非脚踩两只船的无耻小人?无论刺客联盟抑或工匠联盟,人人得而诛之。
他下意识地看了十字弓钢铁弩机上的“独眼金字塔”标志。
“老金,太白山用了四十年,耗费无数生命,复制了秦始皇地宫,囚禁上百尊镇墓兽……你们以身犯险,杀人无数,甚至与北洋军阀作对,获得唐朝小皇子的棺椁,只为打开武则天的乾陵?虚无缥缈的镇墓天子?无尽的秘密?人啊人,往往为了一个执念,而做下不可思议之事。”
“主人,你还是没回答我的问题。”
秦北洋一时语塞,索性说透吧:“老金,我有心要彻底改革太白山,你支持我吗?”
“您是主人,您的话就是圣旨,老金与中山焉能不从?”
“既如此,我先说于公于私的私——你们都晓得,我本是秦氏墓匠族的传人。我原本是最讨厌改造镇墓兽的,我家历代建造的镇墓兽,只为保护墓主人而存在,其使命既非上战场彼此杀戮,亦非博物馆的展览品,更不是商人的摇钱树。但我为何又要做什么镇墓兽工厂?因为如今是二十世纪,中国不会再有皇帝了,也不会再有伟大的陵墓了,但我不能让墓匠族的手艺断绝,就想通过工厂的方式,延续古老的技艺。”
“主人,您就不怕三千年祖传的手艺被人偷师了去?这可是工匠行的大忌讳啊。”
秦北洋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因为这些个忌讳,中国许多伟大的技艺失传了,多可惜啊!中国人空有镇墓兽这样高超的技术,却无法发展出近代科技与工业文明。”
“主人,老金佩服!佩服!您真是深明大义,泽被苍生!”
“拍马屁可以,但休得再提‘泽被苍生’四个字,折煞我也!”秦北洋心想老金人是不错,就是沾染了溜须拍马投上所好的风气,“于公于私的公——工匠联盟一直在寻觅镇墓兽的秘密,这将决定刺客联盟的生死。如果我们不建造镇墓兽工厂,工匠联盟早晚也会走这一步,到那时,我们就只有坐以待毙的一条路了。”
“主人,我怎么听着耳熟……阿海也说过差不多的话。”
老金又是一针见血,难道秦北洋要说“英雄所见略同”?
“休得在我面前提这叛徒的名字!除非你能将他的人头献来!”秦北洋避重就轻,“我有我的计划方略!世界大势,天命不可违,我们只能做顺应天命时代之事!”
“诺!老金罪该万死!岂能以自己愚钝之心,揣测主人之雄才大略。”
秦北洋便不言语了,总觉得老金在说反话。他钻入帐篷睡下,让九色守在篝火前,防范黑夜里的野兽。
次日,他们继续在太行山上寻找灵石,秦北洋越发接近少年时的记忆。进入一道幽深峡谷,听到春雪消融的山涧奔腾之声。果然见到了袁世凯陵墓的废墟,当年被张勋的辫子军炸毁,只剩下断井颓垣。
一条清澈的泉水边,有块硕大的岩石,如猛兽蹲伏饮水。和田暖血玉坠子热了,热流自脚底板源源不断而来,小镇墓兽九色越发激动。秦北洋观测四周地形,强烈的龙脉汇聚而来,直到眼前的大岩石下。
就是这儿了!
秦北洋找到当年的石头缝隙。他让老金和中山留在外面,他扛着洛阳铲,跟九色一块儿钻进去,腰间系着绳索连接洞外,若有意外,老金也可进来救援。
九色的琉璃火球照亮深邃的山洞,强大的灵石力量让人肝肠寸断,它的肚子里装着许多灵石,眼球里闪烁着馋嘴的目光。
终于,秦北洋发现了一座石头堆砌的小坟冢。当年他和父亲刚发现这个地方,还有一位秦氏墓匠族祖先的骨骸,名叫秦拓山,为了建造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上山来寻找灵石,不幸被困在这个山洞,成为埋骨之所。
他先向祖先的坟冢磕头,便发现了半埋在地下的灵石——十多年过去,除了修建袁世凯陵墓之时,父亲曾经进来开采过,并未有任何改变。
棕黑色沥青般的大矿石,纵横交错着纹路,还有贝壳状断口,仿佛一串串细密的葡萄,泛着半金属的哑光。此地的放射性强烈,秦北洋不敢多停留,立即用洛阳铲切下几大块灵石。九色变身为幼麒麟镇墓兽,用锋利的鹿角帮忙一起切割。
当初秦海关建造一尊镇墓兽,只需要三斤左右的灵石,九色的体型需要的灵石更少。而眼前这些灵石被切割采集后,足以建造四五十尊镇墓兽。地下还有更多的矿脉,如果每年深入太行山来采集一到两次,或许能满足大工业化生产所需原料。
秦北洋不敢用手触碰,取出铁钳与手套——李隆盛给他准备的。剑桥大学物理学实验室,科学家就用这些装备来处理放射性物质。尽管如此,定居在巴黎的居里夫人,后来还是死于放射性引发的恶性贫血症。
他戴着手套,操作铁钳,将被切碎的灵石,依次装入几个结实的皮革袋子,小心翼翼地拽出石穴。份量足有一百多斤,太阳下发出刺眼的反光,几只路过的小鸟从天而坠。
重新封闭洞口,灵石包袱系在淡栗色银鬃公马后背。九色在前开路,秦北洋骑在汗血马上,中山依然骑着菊花青母马,老金远远牵着银鬃马不敢靠近。
这一行人马走出太行山,自上而下纵贯山西省。行到第七天,过了省城太原,刚到汾河谷地,银鬃公马再也走不动了,大口吐血,四蹄抽搐,竟然死了。
一百来斤的放射性元素,让这匹健壮的公马在七天内死亡。尽管中山一百个不愿意,秦北洋强行征用了菊花青母马,重新驮上灵石。
又走了七天,从风陵渡过了黄河,从潼关进入陕西境内,一路到骊山脚下。
骑着汗血马,秦北洋手搭凉棚,只见一座覆斗状的四边形大墓。和田暖血玉坠子,九色的琉璃色双眼,都发出强烈感应。这座平地凸起的大坟冢,远望气势逼人,仿佛有吞吐天地之气,真想立即钻进去,消消肺里的癌细胞。
“这就是真正的秦始皇陵!”
老金一辈子经营秦始皇陵地宫的赝品,这回来到正版跟前,总觉得忐忑不安,仿佛大地会突然裂开,把他拽下去要盗版赔偿。
倏忽间,菊花青母马一声惨叫,倒在秦始皇陵脚下,口吐白沫,抽搐而亡,仿佛是给嬴政殉葬来了。
这匹马前两日就不行了,但秦北洋强行要它上路,这是运送灵石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兔死狐悲,幽神目光惊恐,前腿高高跃起,后边还在尥蹶子。汗血马是骑乘之用,而非运送货物的驮马,宁愿载着主人战死于枪林弹雨,也不愿累死在旅途。
九色蹭了蹭秦北洋的裤脚管,自告奋勇地双眼发光。
怎么把它给忘了?任何牲畜都受不了灵石的放射性,唯独九色例外——它的体内本来就充满灵石,以毒攻毒,甘之如饴。
一百来斤灵石驮到九色背上。它丝毫都没不适,反而健步如飞,如履平地。它知道灵石会损伤人的性命,故意跟其他人隔开一段距离,远远跟在队伍的最后。
半日后,白鹿原到了。
秦北洋来到唐朝小皇子坟冢前,发现许多新盗洞,被炸药点炮打出的大坑。不知盗墓贼挖到了什么?又不知多少土夫子葬身于此……
许多伟大的古墓,往往只埋葬一位墓主人,却陪葬了无数个盗墓贼。
从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到西安城外的白鹿原,相距不过几十里。秦北洋想起一种可能性——白鹿原的唐朝魔方大墓,是否在地下连通着秦始皇地宫?
这又是个无法验证的假说,除非谁能同时挖开这两座大墓。
拜别白鹿原大墓,背着百来斤灵石的九色仰天鹿鸣。
沿着秦岭西行,太白山已遥遥在望。
第394章 刺客信条(一)
民国十一年,1922年3月6日,惊蛰,秦北洋回到了太白山。
江南已是早春,秦岭依旧银装素裹。小镇墓兽九色冲在最前头。踏上晃晃悠悠的吊桥。透明空山上,遥遥传来尺八声……
这不是幻觉,连汗血马都听到了,马耳朵微微旋转。
十九岁的阿幽,深衣襦裙,长袖飞带,白衣飘飘,像曹植笔下的洛神——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她化着淡淡妆容,脑后挽起秦汉女子的“垂云髻”,因为秦北洋字“垂云”。
走过地狱谷上的吊桥,静待她吹完尺八的最后一音。阿幽绽开黑洞般的微笑。秦北洋牵住娇妻之手,经过白雪冰封的大爷海深潭,爬上太白山巅的拔仙台。
去年小雪,秦北洋二十一周岁生日下山,已在外漂泊了三个半月。而今自人间重返太白山,犹如从污浊的世界回到天国仙境。
大伙儿端出几十颗猕猴桃,一大锅甘露水,为秦北洋、老金与中山接风洗尘。
“哥哥,我想你念你甚至怨你,等得心焦,但从没怀疑过你不回来。”小别胜新婚,阿幽满面绯红,咬着夫君的耳朵嗔怪,“你可陪我回闺阁去休息了吗?”
秦北洋耳根子都红了,推说九色携带大量灵石,请娘子稍待片刻。
他与九色回到秦始皇地宫。打开一条秘道,直达地下深处,远离活人区域,单独辟出一间石窟储藏灵石。深呼吸,古墓的气味,让人如沐春风!
小镇墓兽回到地宫中心,秦始皇的黄肠题凑的巨棺,陪伴它的唐朝小皇子去了。
秦北洋刚一转身,嘴唇就被阿幽封住,扣紧手腕脉门,牵入山上的闺房……
太白山的春夏秋冬,幸福而绵长地过去。阿幽始终没有怀孕迹象,秦北洋也没改变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