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月底,夏久胜去了一趟虞城,找国大的财务部,结算蔬菜款。本来以为十几万块钱,需要银行转帐,谁知那边直接从保险柜取出十多扎人民币出来,从某扎中取出十多张,剩下的全部装进一个黑色塑料袋里,交给夏久胜。
夏久胜懵了一下,也没有取出来,直接在袋子里点了一下,一共十五扎,其中一扎少了一千多,也就是说这里有十四万八千多现金。
除了电影电视剧里,现实中的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现金,夏久胜将袋子装进背后的双肩包里,晕晕地走出国大,坐车直接回家。
到家时,已是傍晚了,爸爸妈妈安安都已回家,等着夏久胜从虞城回来吃晚饭。看儿子打开双肩包,将钱从塑料袋里取出来,倒在桌上,全家人也傻了。
一家人穷了这么久,从来都是入不敷出,除了从亲戚家借到钱时,见过二万现金之外,从来没有粘手过一万以上的现金,现在看到这么一堆花花绿绿的纸币,都是自家赚到的,那种喜悦和冲击感,像是在做梦一样。
安安也取了一扎在手,呵呵地直乐。
等闹够了,夏妈妈把钱放回袋子里,拿到楼上藏起来,说明天先把亲戚的债还了。夏久胜当然没意见,这些钱还债后还有多,可以考虑建蔬菜大棚了。
这一下夏妈妈和夏爸爸都没有意见了,想每个月都这样赚钱,那么冬天的蔬菜就不能停止供应,搭大棚势在必行。
现在是十一月底,相对比较空闲,何况最近天气也好,比较晴燥,适合搭大棚,下个月初晚稻成熟了,大家就有得忙了。
晚饭后,夏爸爸去村里找关系好的人帮忙,一圈叫下来,除了个别人真有事来不了,其它人都答应了。
第二天夏大伯带头,去竹园砍毛竹,除了挑一些粗细均匀的整竹做骨架,也要剖竹片,做拱杆和拉杆。虽然大家都没有搭大棚的经验,不过当夏久胜将竹木结构的大棚图片给他们看时,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确定了材料和搭建方式。
夏久胜松了口气,老实说他对大棚也是纸上谈兵,根本不知道细节方面要怎么做。
他又发现来的这些人,几乎都是在他家买过菜秧的,看来他们也有私心,如果自家大棚种植成功了,他们也会学着搞。
在十多个壮劳力的努力下,仅仅三天时间,夏久胜家的后院,就立起了一个个竹木结构的大棚。
相比水泥柱钢管搭的大棚,竹木结构的大棚,无疑要小巧的多,使用寿命也短,好处也很明显,就是便宜。帮忙的都是乡里乡亲的,只要管酒管饭菜,基本上都不会要工钱,所以完成后一算,只花了三万块钱。
这三天,夏久胜去街上买了不少鸡鸭鱼肉,菜都是自家地里割的,大伙都很满意。特别是夏久胜家的菜,尝过之后很难忘记,每餐都要炒满满好几盘,才让大家吃过瘾。
他们也一直搞不懂,为什么用同样的方法种,虽然比别村的菜要好,但是与夏久胜家的相比,总是差了不止一截。
也怀疑过,是不是夏久胜自家用的种子,和卖给他们的不同,可是想着种菜后,自家的收入,增加了好几倍,心里也平衡了一点。
夏久胜肯把秧苗卖给他们,已是人情了,即使人家不卖,自己又能如何呢?
※※※
搭好大棚后,夏久胜和夏爸爸又在竹园的一角,搭了几个窝棚,去镇上买了五百只小鸡仔,养在那里。
这个时候养鸡,难度肯定大,不过夏久胜自恃有空间的灵水和空间种出来的蔬菜做食物,这些小鸡一定能养活。
夏久胜查过资料,知道小鸡容易死,无非是几个原因,天冷冻死,吃的东西不对得肠胃病,呼吸道疾病,还有就是外力因素了,被猫狗黄鼠狼咬死等。除了外力因素他没把握外,其它的他都不觉得是问题。
当然他私下还买了二百只小鸡,丢到空间里,找了一个蔬菜已长得半大的角落,将它们围成一个圈。
将毛竹一剖两半,放在地上,竹筒里倒一些空间的水,供小鸡喝。每天将菜叶子切碎,跟小米拌在一起喂养它们,事情真像他想的一样,这样的小鸡天天吃空间的菜和水,特别有活力,没有因为天冷而得病,反而长得很快。
他又去种子商店,买了不少瓜果蔬菜的种子,有了大棚,一些以前不能种的瓜果蔬菜都可以种下去了。
自己喜欢吃拍黄瓜,买。弟弟喜欢吃番茄酱,买。妈妈喜欢吃香瓜,买。爸爸喜欢吃西兰花,买。反正能买到的种子,夏久胜都买下来了。
可惜地不够,只能用了一个大棚种这些,如果多出两三亩,他会考虑种上家人喜欢吃的所有瓜果。
因为是给家人吃的,所以他舍得用空间水浇灌,这些瓜果的藤蔓以可见的速度快速生长。
当然种不下的种子,他也没有浪费,都丢到空间里,那里现在才用了一点点空地,空荡荡的太浪费了。
不知道为什么,随着空间作物的增加,他发现里面的光亮在变化,以前一直灰濛濛得特别阴暗,现在渐渐得明亮起来,能清晰看到里面的场景。
※※※
这天晚上,一家人刚吃完晚饭,大伯大伯母来串门了。
说了几句题外话,大伯说出了来意。
原来是在甬城的老爷子老太太,明天要回来了,小弟通知他后,他们也来转告老二。至于回来的原因:婆媳闹矛盾了。
原来几天前,小叔夏建业的连襟找上门来,要他帮自己的儿子介绍一个工作,夏建业虽然自己的能力有限,但有一个在市规划局土管处担任副处长的姐夫,在同行里还是有一些脸面的,于是帮忙介绍到一家大型房产公司里。
本来这也没有什么,谁知道被老太太知道了,她就心里不痛快,埋怨小儿子只顾着老婆家的人,不管自己的亲兄弟,自己的大侄子大学毕业三四个月了,还没有找到工作,做叔叔的也不关心一下,反正唠唠叨叨说了很久。
在老人的眼里,小儿子大孙子,本来就是命根子,他们虽然跟小儿子生活在一起,还是经常打电话,关心长孙夏久兴工作的事,听说他找不作不顺利,很着急,现在出了这件事,就把气撒到小儿子头上。
小儿媳听婆婆一直埋怨,那边又是自己的外甥,心里也不舒服了,就说久兴找不到工作,是因为性格不好,专业不好,能力不够,反正没工作,全是因为他自己有问题,惹得老人家大怒,跟儿媳吵了起来。
最后老人家赌了气,说要回老家跟大儿子过,回虞城乡下。
小叔夏建业劝了几次,没有效果,只好打电话给大哥。
老大夏建国做为长子,当然不能拒绝老太太的意思,就同意下来。
夏爸爸低着头没出声,他知道自己一家,一直不被老爷子老太太喜欢,所以两个儿子,跟爷爷奶奶也不亲。
两个老人回来,以后烦心事肯定多了。
倒是夏妈妈叹了口气:“回来就回来吧——”
第11章
第二天上午十点半,一辆凌志车出现在夏家庄村口,然后转个弯,驶入村中间。
大伯夏建国一家和夏爸爸一家,已等在家门口了。
大伯夏建国的家,在村子正中间,夏家老房子隔壁。当初夏老爷子在老屋边的菜地里,建起了三间二层楼房,给老大老二做婚房,每人一间半。等老二成年后,在村子最西边批到了地基,又造了两间二楼,于是这边三间二楼成了老大一家所有。
当然这样分配,也是考虑到自己养老,在农村,父母一般是跟大儿子或小儿子生活,所以老大多了一间房子,夏爸爸和夏妈妈,也没有抱怨过。至于小叔夏建业,当然是住老房子。
等小叔夏建业去了甬城,在城里买房后,老房子基本空下来了,除了过年时,一大家人回来,在这里团聚一阵子。
车子在家门口停下来,大家迎上去,热情地问候老人。
小叔赚钱后,把老房子周围的院子和道路清理了一番,方便回家时开车进入,所以现在道路和院子都非常宽大了。这么多人挤在这里,也不觉得拥挤。
老太太下了车,任由长孙夏久兴搀着,往屋里走,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她才七十出头,年纪并不大,身体也好,远没有需要孙子搀扶的地步,她只是享受长孙跟自己亲近。
老爷子则是精神十足地在院子来往走动了一下,他不愿意管家长里短的事,平时就在屋前屋后的空地里,种些花花草草。看到他不在的日子里,这些花草依然养得很好,心情就不错,不时地跟老大和大儿媳交流几句。
小叔夏建业把老爷子老太太的生活用品提进老屋,去后院车棚停车。
夏爸爸和夏妈妈一家,除了小叔夏建业看到,打招呼时叫了一声二哥二嫂,其它时间仿佛成了隐形人,没有人搭理。
他们也没在意,进屋帮着递茶端水,招呼老人,摘菜洗菜,准备午饭。
夏久胜拉着弟弟,坐在屋里不起眼的角落,对于这样的场面,他都习惯了。
除了爷爷奶奶刚下车时,他上去打了招呼之外,这个时候并没有想方设法往前凑。
安安这些日子过得舒心,没有了以前的胆怯,他无聊地坐了一会,拉了拉哥哥的手,叫道:“哥,我们回家吧。”
夏久胜安慰地搂了他一下,微笑着说:“别急,安安,爷爷奶奶刚回家,我们再陪一会——”
不一会,一辆面包车开进院子,原来是堂姐夏久蔷和她儿子到了。
堂姐夏久蔷是个心直口快的三十来岁女人,她抱着儿子,还没下车,就在门口爷爷奶奶地大声叫。
屋里的老太太听到,就笑了起来:“这个野丫头,儿子都七岁了,还是这样毛毛燥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沉稳一点?”
大伯母笑道:“她呀,要改难了,现在住在镇上,说话更是嗒嗒嗒嗒像机关枪,还说是做生意,就得这样。不知道像谁,我跟她爸,一直都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人——”
“不像你们,难道还像我啊?”老太太瞪了大儿媳一眼,又哈哈笑了起来。
“这个可难说哦。现在科学家研究出来,人类往往是隔代遗传的,像生双胞胎,就是隔一代才会有。”堂哥夏久兴坐在奶奶的身边,笑眯眯地说:“我姐这个爽利的性格,或许真的是像奶奶呢?”
“就你会胡说。”老太太打了孙子一下,笑骂道。
“奶奶,你是不是又在说我的坏话了。”夏久蔷进了屋,笑着埋怨奶奶,又把屋里人全叫了一遍,连夏久胜安安也没有漏过,又拖着儿子,叫她唤人。
夏久蔷的儿子方楷,今年才七岁,性格跟他妈妈很像,见人一点不犯沭,口齿伶俐地把所有人都叫了一遍。
老太太听他叫太奶奶,就呵呵地乐,连连夸方楷聪明懂事,将来准能考上名牌大学,又夸夏久蔷有本事,教儿子教得出色。
堂姐夏久蔷笑着应着,转头看了夏久胜兄弟一眼,怕他们多心。
她也知道奶奶偏心,不喜欢二叔家的两个孩子,总说阳阳小时候身体太弱,长年生病花钱是个讨债鬼,长大了又太调皮,经常打架惹是非,不像长孙久兴老实懂事,读书认真,年年是三好学生。
刚才她从屋外进来,因为顾着其它人,只是急急忙忙跟两个堂弟打了个招呼,屋里又比外面暗,没有留意安安的变化,现在仔细看这个小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