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夏老板的龙虾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出来的时候,夏妈妈也是哭笑不得:看来,对这些本地的女工们来说,给她们发奖金,倒真不如给孩子们多创造些福利!
    
    ☆、第50章 钻草垛
    
    在厂子里玩了一圈后,夏妈妈还在里面开会,夏青阳进去说了一声,就带着人回去了。崔巍跟着小铁头回去拆装他那一堆飞机模型了,夏青苗也被哥哥抓回家写作业了,看看没事,程佑安干脆拉着夏青阳出门散步去了。
    夏青阳也是好久没有回家乡了,这会儿正事都办完了,正好趁着夜色出来逛逛。
    如今,小镇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贫穷落后的偏远村落了,两条双车道崭新的水泥路贯穿全镇,一条直通夏妈妈的酱菜厂,另一条直通后街那边的农业合作社。镇上的主干道早就装上了路灯,因为酱菜厂还有龙虾馆的商业带动效应,即便是夜晚,镇上来往的货车也是络绎不绝。一车车的酱菜和小龙虾从这里运送出去,明天一早就会出现在各大分销商的店面,还有“第一家龙虾馆”的后厨,也为小镇带来了丰厚的税收。
    有了钱,再加上如今镇上的一把手孙书记也是个眼光长远的,干脆将整个后街散乱的窝棚老房全部整合重建,一溜白墙红瓦的两层小楼,看着又喜庆又富足,连省电视台的记者都经常跑过来取景,以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标兵。
    说到这里,夏青阳想到弟弟说的老街拆迁未果的小插曲,忍不住笑了。
    原来,当初孙书记是想先改造老街的。可惜老街那帮人一辈子守着祖上传下来的老房子不肯挪窝,孙书记一怒之下,干脆把示范点选在了后街,如今,后街已经成为全镇乃至全县农民住房最好的地方了,看到那一溜白墙红瓦的两层小楼,老街的居民简直悔得肠子都青了!
    然而这时候孙书记已经不想搭理他们了,还假模假式地安慰他们:别担心!老街的房子都是祖辈传下来的,很有纪念意义,我仔细考虑了一下,你们说得对,这拆了太可惜了!以后说不定能作为小镇的景点呢!游客多了,你们在那边做点小生意不是也挺赚钱的?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谁知道游客啥时候能来啊?
    听到夏青苗绘声绘色的八卦之后,夏青阳笑得几乎捶桌子:该!让你们鼠目寸光!让你们阻碍小镇发展!老老实实在老房子里呆着吧!
    和程佑安手牵手走过老街,再次来到后街,夜晚的后街现在依然灯火通明,这里的居民现在家里几乎没有一个闲人,外出打工的男人们也都回来了,现在农业合作社统一实行订单农业计划,每家每户按季节从合作社领取订单,原先杂乱无章各自开垦的菜地也全部统一规划,种上了莴笋、雪里蕻、尖椒、嫩姜等酱菜厂需要的各种订单蔬菜,后街的居民们只要把订单上面的蔬菜种出来,按照酱菜厂的要求收割送去,凭着收购点出具的清单,就能到财务处领取货款了,因为酱菜厂需求量大,如今光是靠着种植各种蔬菜,每家每户就能赚得满钵。更别提有的人家妇女们还在酱菜厂工作了,每个月最少也有两三千元的收入,一家人每天按时上班下地,晚上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后街的老百姓如今简直恨不得给夏妈妈打个牌子供起来!
    夏青阳他们散步过来的时候,许多人家已经吃完晚饭了,正围坐在院子里整理农具、种子之类的,看到夏青阳都热情地打招呼。
    看到这温馨的一幕,程佑安终于明白,自家爱人为什么一定坚持要发展家乡了。
    是啊!看看这些昔日贫苦得满面愁容的乡民,如今在夏家的带动下发家致富,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财富和幸福,程佑安也忍不住为夏青阳感到高兴,这里的人们不会知道,夏妈妈那些奇思妙想和发家致富的想法,绝大部分都是眼前这个温文尔雅的少年熬夜写的各种方案带来的。没有人知道,为了做好这些方案,夏青阳在繁重的课业之余,跑了多少次图书馆,翻看了多少的书籍资料,可是,程佑安知道。
    也正因为如此,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小镇能发展得越来越好,如此,才不辜负夏青阳的一番苦心。
    “阳阳,你现在该放心了吧?”在镇上溜达了一圈,从新街溜达到后街,从蔬菜基地溜达到农业合作社,看着夏青阳计划里的那些图纸在现实中的场景,程佑安含笑问道。
    “嗯!还缺一个小龙虾养殖基地和生态农庄,对了,安安,你妈妈想不想弄一个小龙虾主题农庄?我看你们家的饭店开得不错啊!”夏青阳灵机一动。
    “就是你上次写的那个方案吗?”程佑安也有些心动,他现在是巴不得自家老娘和继父忙得脚不沾地,这样才不会分心来管他,他又不是真的十几岁的小孩子,哪里还需要妈妈整天牵肠挂肚的?
    “是啊!你看,最迟明年,刘叔叔那边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就要开工了,到时候,阿姨可以在那边弄一块地皮造个农家乐,游客去那边,可以现场体验钓小龙虾、抓泥鳅之类的,还能吃到农庄里原生态的农家美食,多好!”关键是有了农家乐这个牵绊,程妈妈就再也没有时间管儿子的事情啦!夏青阳也不想因为他们俩的事情让程佑安承受太多的压力。
    “嗯!回头你把方案给我,我回去和我妈说一下,对了,你要不要投一笔股子进去?”这是夏青阳的点子,他们家不能白拿,即便他知道夏青阳不缺钱,但总归是不好,妈妈虽然是自己人,但潘叔叔和夏家毕竟不是一家。
    “不用了,就当是我提前给阿姨的聘礼吧!”夏青阳坏笑道。
    “聘礼?我看是嫁妆吧!”程佑安大笑着一把将夏青阳扑倒在稻草堆里,左右附近没人,正好抓住解解馋!
    俩人在稻草堆里厮混了半晌,出来后都变成了野人,身上沾满了草屑,相互一看,不由大笑。
    第二天一早,夏妈妈开着车,将这俩小子还有崔巍一起送回县城,后备箱里塞得满满的,有夏妈妈自己做的酱肉、酱鸭子、熏鱼之类的,还有厂里几样孩子们喜欢吃的酱菜,红油莴笋、倒笃菜、风味酱萝卜等,夏青阳反复叮嘱一定要做的拌饭酱,如今也已经研发出来了,只是味道还不如夏青阳前世吃的那种好吃,夏妈妈正带着一帮人逐渐改进,除了给俩孩子的东西,夏妈妈还特意装了些当地特产的烧鹅、酱鸭、咸鸭蛋、各色酱菜等,让崔巍带回去给自己家人尝尝。
    过完这个暑假,夏青阳他们就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了,因为他们即将迎来万恶的初三,县一中俗称的“补课年”。据崔巍这个八卦小电台消息,县一中的初三学生那就是一个大写的“苦逼”,一个月竟然只有两天休息时间,不是病的起不了床根本不给请假!晚上自习课不到十点别想回家,而且据说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阶段,每天晚上都要分科考试……
    一想到未来一年要被关在县一中那座堆满了各科试卷的牢房里,夏青阳整个人都不好了……
    怪不得程佑安嚷嚷着说今年暑假一定要带他出去玩一趟呢,玩!必须玩!龙虾节结束就出去!
    夏青阳恨恨地咬着笔头,在灯下补上这三天落下的作业。程佑安的作业这两天在家里写得差不多了,这会儿正在一边埋头研究暑假的旅行路线——
    “阳阳,夏天这么热,不如咱们去三清山吧?那边据说挺凉快的。风景也不错,还能坐竹筏子呢!”
    “在那能玩两个礼拜?”
    “嘿嘿~~怎么可能?三清山和龙虎山玩四天,然后咱们再转头去庐山,那边避暑很好的,咱们在那边找个干净的度假宾馆,好好休息一个礼拜,什么都不做!每天就看看风景、到处吃好吃的!”
    “唔~~好吧!时间可以宽松点,反正咱们有两个礼拜的预算呢,庐山住一个礼拜,然后三清山和龙虎山一个礼拜好了。”
    “嗯!听你的!那咱们坐火车还是飞机啊?”
    “火车吧!”夏青阳还是比较喜欢坐火车,主要是享受沿路的风景,这时候还没有高铁,火车一般都不太快,沿途的风景还是不错的,不像飞机,虽然快,但除了云彩什么都看不到。
    “嘿嘿~~阳阳,到了外面,咱们能……”程佑安放下手里的旅游地图,嘿嘿坏笑着将人压在床褥里。
    “别想了!你之前答应我的,上大学之前不能做那事儿!”夏青阳对别的都能妥协,唯独这个不行!他们虽然平时亲吻抚摸的小动作不断,但不管怎样,他都坚持没有让程佑安做到最后一步。自从他决定和程佑安在一起之后,私下也偷偷查了许多资料,知道两个男人在一起,太早做那事儿对身体不好,他是想找个人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可不能因为一晌贪欢把身子给败坏了。
    “哦!”答应过的事情不能反悔,程佑安垂头丧气地扑倒在夏青阳身上,逮住人就是一顿狂吻!心里不由得哀叹:这吃素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过去哇!!!
    他又不是真的只有十几岁的少年!!!
    
    ☆、第51章 龙虾节
    
    回到学校后,不久就是期末考试,认真读了半个月的书,夏青阳重新踢掉钱永明,再次登上年级第一的宝座,顿时把他们班主任激动得恨不得抱住他亲两口!
    不容易啊!
    他还指望着靠夏青阳中考成绩一飞冲天呢!要是他手底下能教出一个全县中考状元,不说丰厚的奖金了,明年的优秀教师肯定是跑不掉了,运作得好的话,教学组组长也不是不可能啊!
    被班主任寄予厚望的夏青阳,此刻正坐在家里招待同样是“班主任拿奖种子选手”的钱永明,天气炎热,程佑安特意去批发了一堆市场上最贵最好吃的奶油雪糕放在冰箱里,他和夏青阳都不是缺钱的主,在吃的方面自然也不会亏待自己,直把钱永明看的直咋舌:早就听说这两位同学家里有钱,在他们眼里连大人都舍不得买的进口雪糕,这俩人居然当成每天的零食吃,这可真是……
    钱永明面色复杂地拿起面前的雪糕吃起来。完全没想到,夏青阳几乎很少碰这些雪糕,他夏天的时候更喜欢吃各种水果,雪糕是程佑安的最爱。
    老实说,这次被夏青阳从第一名给挤下来,钱永明非但没有不高兴,反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如今他早就不再需要拼命努力靠奖学金支撑学业了,自从夏青阳的扇子厂生意红火起来,钱家妈妈就被夏青阳招进厂子里做了个管事的小组长,手下带着三十多个女工,每个月光是工资加上计件奖金,就足够他们母子俩生活。
    更何况,钱永明感激地看了夏青阳一眼,这家伙想帮人也要拐个弯,非要在厂子里弄了个什么优秀职工子女奖学金政策,凡是能考入全校前十名的,每年根据成绩都有1000到5000不等的奖学金,他因为在县一中,直接被评定为一等,每年光是厂子里发的五千块钱奖学金,就足够他自己交学费还有各种书本费了。每次说到这个,钱家妈妈都忍不住感叹自家是遇到了贵人!
    可不是吗?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完全无法相信,一个和他同龄,甚至还比他小几个月的初二学生,竟然能撑起一个一两百号人的扇子厂!
    得知自己自学的画技能帮上忙,钱永明内心忍不住小小雀跃了一下,几乎把学习之余的所有时间都花在了上面,县图书馆里的那些名家名作更是去观摩了无数遍,这次拿来的十二幅花鸟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