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花匠的农园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你们的事情,我年前的时候就已经宣布退休,现在就是个领退休金的小老头,花圃的事情本来就是吴经理负责的,现在也没区别。噢,不合你们说了,导游都在叫我了。”
  花卉公司其余的人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董事长挎着篮子出了门,兴冲冲的向着采蘑菇的队伍那边集合。
  “难怪董事长他昨天没有把那个蘑菇篮子还给导游,我还以为他喜欢藤编准备留下,原来是今天还要在用。。。。”
  “别说了时间来不及了,各位都走的快一些。”
  合约商谈的工作实在村委会的大院里进行的,作为一项村项目,村子里面只要有意加入的人家都可以派代表过来旁听,没有一起加入的也可以过来看个热闹。
  于是当花卉公司的人过来的时候,村委会这边早就已经聚满了人。
  包括周全在内,村委会这边负责合同商讨的一共是六个人,双方在同意建设花圃的大背景下,开始了对细节的讨论。
  讨论的过程中村民有意见随时都可以提问,花卉公司这边给出回答,双方的气氛还算和谐,并没有什么剑拔弩张争锋相对的地方。
  最后根据两姓村的特殊情况,花卉公司这边同意他们专营精品月季,合约则是分为两种。
  第一种合约是全包合约,就是花卉公司这边负责提供花苗、技术、化肥等一切种花的时候需要的物资,而村民这边则负责提供合格的场地和负责照顾花圃。
  等到鲜花盛开,公司就会按照合约上事先约定好的价格收购村民手中合格的鲜花。
  这种合约贵在稳妥,因为已经提前商讨了价格,所以不论市场如何波动都与种花的村民无关,他们只需要坐等收获劳动成果就可以了。
  然而这种合约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因为花卉公司那边承担了几乎所有的风险,所以他们合约上的价格不可能给的太高,签订这种订单的村民大多数都是赚取辛苦钱,就算是精品月季也是如此。
  第二份合约则更像是一种提前预订的采购合同,同样是种植精品月季,花卉公司这边除了收购之外其余的什么都不管,种苗、技术、水肥都是花农自己负责,这种情况收购的价格就要随行就市。
  选择第二种订单的花农,花卉公司这边每年都会根据对方花棚里月季的品种和产量提前预订,到了规定的时间后,花农这边需要为公司提供合格的鲜花。
  以风险性来说,第二种合同要比第一种大的多,但同样收获也会多出许多。
  花卉公司会在镇子里租用一栋小楼作为办公用地,佟店长升官了,除了市里的花店之外,她现在还兼任花圃这边的负责人。
  小于助理也升官了,她是花圃这边合约签订的具体负责人,村民合约具体的签订都是她。
  花卉公司这边两种合约任由选择,不止是周全所在的两姓村,镇子上其他的村子,只要有心参与花圃经营的都可以过来从中选择,不论是哪一种公司这边都支持。
  事情商议好后,在其他人还在讨论犹豫要如何选择的时候,周全已经提前一步,过去向着公司那边的人们询问应该如何签订合同了。
  花卉公司这边比村民还要惊讶,谁都没想到第一份合约居然这么轻松就签订出来。
  “你确定你想要现在就签订合约,不在仔细想一想了?”一边给周全翻合同小于助理一边这么问着。
  “不用在想了,我的情况自己都了解,第二份合约是最适合我的。”
  深感自己受他照顾的佟店长闻言趁着同事不注意,凑过来小声对他说道:“老弟,你在考虑一下,姐觉得以你的情况第一种合约更适合你。”
  以为周全在民宿那边还有工作,觉得把一切都交给公司比较稳妥的佟女士这么劝道。
  在这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对方还能为自己着想,周全真的很感激对方。
  不过他这边的情况周全自己清楚,不论是母校那边的支持还是他自己的技术,都是没有问题的,在加上那些拥有神奇力量的鲜花小精灵们,都让周全知道对方给出的方案当中,第二套更适合自己。
  见他坚持佟店长这边也就不在多说什么,小于很快就把合同找出来,递给了周全。
  周全拿过来仔细看了看,非常规范的合同文本,没有任何问题。
  只不过合同上规定了鲜花的品质和数量,周全在心中默默计算过后,觉得可以达到,就痛快的在上面签字。
  花圃的第一份合同诞生,有这份合同在,周全这边拓展生产打下根基的第一步就完成了。


第69章 安心
  终于搞定了花圃的事情; 不论是村里还是公司; 两方都觉得松了一口气。
  完成任务的花卉公司当天晚上与村委会的人员们相聚在一起; 又深入的沟通了一下,第二天一早,他们打算退房走人; 回到城市那边去继续自己的工作。
  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有个人他不想走了。
  用手帕擦着自己额头上密密麻麻的汗珠,许特助规劝道:“董事长; 公司里那么多的事情; 咱们出口的合同还没有谈妥。。。。。”
  身材微胖的王董事长穿着东北夏天最常见的白色老汗衫,黑色丝质长裤; 脚踩板鞋晃悠着手上的蒲扇说道:“都和你说过多少次,我退休了就是退休了; 公司的事情你找大小子去。我现在这个年纪就是应该享清福的时候,现在不过过舒心的日子; 等到七老八十哪里都去不了,在家待着看天花板呀?”
  “董事长看您说的,总经理已经在春城那边给您买好房子; 宽敞整洁又清净; 周边的环境还好,您老要是想享福,到那边去多好。”
  “哼,你不说我还不生气,那个傻小子也不知道让谁忽悠的; 在半山腰给我买了座独栋。整个园区加起来就一百多户人家,还没住满一半,清净是真清净,三、四天,连个正经说话的人都没有,请个钟点工过来收拾卫生,都得因为地方距离城区太远,每次还得报销人家的往返路费。我就纳闷了,那小子是不是在国外待久了,以为这边也是地广人稀,开车出去十几公里见不到人很正常?我想跳广场舞的时候连个能搭舞的老太太都找不着。”
  许特助闻言头上的汗珠子出的更密集了,心想看老爷子这装扮这态度,莫非是在这边找到合心意的能搭舞的老太太了?
  这事要是让总经理知道,回去还不得小鞋穿到够?
  早知道就不来吴经理他们这边凑热闹了,现在也不至于这么狼狈。
  “你们不用在多说什么,我很满意这边的环境和生活质量,打算先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
  刚刚谈好合同,满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放心的吴经理现在正处于傻眼状态。
  而佟店长的心情就比较复杂,顶顶顶头上司留在这边,对于她这种还有上进心的职员来说当然是件好事。
  虽然老董事长口中说着自己已经退休,不在管公司里面的任何事情,但他依然是第一大股东,在公司里面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果自己这边的工作做的好,自然容易入了领导的眼。
  但是凡是有利也有弊,如果工作做不好,那领导也全都能看到,到时候想找个缓冲的机会都没有。
  风险与机遇并存,佟店长就这么幸福又挣扎的煎熬着,完全没有注意到一旁总公司特助先生瞄过来的眼神。
  见那两个能说上话的家伙都处在神游状态,许特助只好特别无奈的继续独自规劝着:“董事长,您这样我没办法和总经理那边交代。”
  “怎么,他老爹想住哪里还得他同意?”
  “绝对没有这种事情,我们只是担心您住不习惯,毕竟您不是东北人,对这边的气候不一定能很快就适应,这边的冬天气温最低能够达到零下三十季度,可是咱们总部那边,一年下一次雪都是稀奇事。”
  “哦,这你们放心,我没打算在这边过冬。我的房款付到十月底,天冷了就回去。”
  “董事长,您已经重新预订了房间吗?”
  “那倒没有,就是现在咱们住的这间,我又往后延租了70天。老板那边见我住的时间长,还给了我优惠,食宿都是八折,这可是友情价。我打算用这七十天把老板的拿手菜、私房菜、会做的菜都吃一边,就从他们家的招牌烤全羊开始。”
  深知自己老板是资深吃货的许特助闻言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心道原老板是盯上主厨手艺了,那就好,不是老太太就行,不然总经理那边绝对会扒了自己的皮。
  不放心的许特助上了休旅车后,一边打电话给总经理报告董事长的准备常住这边两个多月的事情,一边仔细的叮嘱地头蛇佟店长一定要关注董事长这边的情况。
  送走了下属们,一点都看不出董事长派头的王老头挎着篮子就到体验队伍那边去集合。
  这位和气又有趣的老头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和村里的向导领队们都混熟了,现在是想进哪个队伍就能进哪个队伍。
  不过老头也不占便宜,他在村口的杂货铺买了好几条的硬中华、芙蓉王、黄鹤楼等等三、四十一盒的香烟,去哪个队伍里搭伙,就把烟分给带队的领队和导游,这一举动获得了老烟枪们的一致欢迎。
  这种三、四十块钱一盒的烟村里的老烟枪们也不是买不起,但肯定不能日常随便抽,不然家里的媳妇绝对要翻天。
  但是既然是别人送的那就不一样了,抽起来有面还不用听那些老娘们的唠叨,简直不能再好。
  于是在没人知道王董事真实身份的前提下,对方顺利的融入了村子当中,生活的如鱼得水。
  村委会这边在考虑和商量了几天之后,开始有村民陆陆续续的到村委会这边来表达了他们的想法,从他们各自的想法当中,他们家庭的侧重面就都展现出来。
  宝家的人尤其是那些年纪在四、五十岁左右的成年男性们,大多数当初都在宝老爷子的门下做过学徒。
  如今这批人活跃在省内与市内各大酒楼餐馆之中,这些人里面有一大部分愿意放弃现在的工作回到村里经营农家乐,并且现在家中的房子都在改建当中,只等到审批手续下来,这边就可以宣布开业。
  有经营农家乐心思的人家,绝大多数都选择了第一种合约,这样他们可以稳赚不赔,把花棚当成副业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农家乐这边。
  而陈家这边几乎是家家都在山上盖有花棚,而且数量都不少,每家最少五、六座,面积都在半亩以上。
  因为从最开始的鲜切花就是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陈家这边的花棚大多都是阳光温室,每年可以比那种简陋的塑料大棚多一季的收入。
  在周老爷子的精心调教之下,两姓村的人种花技术好这是人尽皆知的,不愿意放弃原本营生的人家就选择了第二种合约。
  周全这边默默计算过,以蓝色妖姬这种精品鲜切月季为例,同样的日光温室签订第一种合约的花农每年一亩地的抛去成本大约能赚二万元左右,而签订第二种的则会提高到五万以上。
  两者之间差别巨大,有心以经营花棚为主的人家,当然不会放弃这么大的利润,肯定愿意冒一些风险。
  不过不管是如何经营,这两拨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愿,那就是绝对不单独去和花卉公司签约,他们要等村里的人家凑齐之后,拉着村长一起去。
  人多力量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