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怪物几乎包含了所有爬行生物的特点,只希望它没有毒性,否则在近距离下喷出一口毒气,那它真的几乎是无敌的存在了。
梁显在选择近距离攻击时,其实已经大致确定它无法没有远距离放射性攻击的手段了。如果它有,方才大雾时已经离气垫船只有二十米了,大可以直接袭击众人。但是它没有,而是打算从沼泽下方一直潜行到气垫船下,应该是想要掀翻气垫船。只要船翻了,众人落入泥中,就算是谭砚也没办法一次性救那么多伤者与普通人。
在它使用雾气隐藏自己时,在它的皮肤坚硬到可以抵挡炮火时,梁显便猜测它是无法进行远距离攻击的。
“岑”!又断了一把短刀,但这把刀的另一半卡在爬行怪物身上,是在拔出时断掉的,这代表他们的不断突袭有效!
梁显立刻喊道:“加把劲儿,注意躲避尾巴和牙齿的袭击,这怪物力气特别大,没人能抵挡住它的抽击力道,挨上一下就是死!”
突击小队也明白这一点,他们像是在与死神一同翩翩起舞办,几乎是贴着怪物长长的尾巴跳动,哪怕只是少移动1cm,都有可能被尾巴伤到或者被咬住。
一次、两次……十次、百次,十二名战士连续不断地偷袭同一个位置,终于让梁显事先猜到的四个要害处流出了鲜血。
“狙击手!”梁显大声喊道。
必须尽快加深伤口,否则以它的复原能力,不到五分钟,好不容易造成的伤害又会痊愈。
狙击手早就准备好了,四位狙击手锁定四个伤口,连续扣动扳机。
一枪不行就两枪,两枪不行就四枪。将剩下所有子弹射光,就不相信无法给怪物造成重创!
终于,怪物那高达两米的头仰了起来,发出低沉沙哑的嘶鸣,像是在附近炸开的一声闷雷般,让人心慌意乱。
“退!”
在梁显的命令下,十二名突击队员疯狂回撤,以最快的速度逃离,一名战士似乎是脱力了,在淤泥中一滑就要摔倒。此时怪物的大尾巴已经甩了过来,眼看就要将那位战士抽得支离破碎时,一只角上架着平板的梅花鹿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那名战士身前,抬起前蹄,挡住了怪物的尾巴。
它低下头,咬着战士的衣服,将他甩在自己背上,驮着那名脚扭伤的战士跳到气垫船上。
爬行怪物痛苦地挣扎,狙击手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它终于确认自己无法伤到这群人,嚎叫了一会儿后,转过身用尾巴挡住子弹,慢慢地沉浸在淤泥中游走了。
它离开大约十分钟后,涂子石对梁显点点头,确认再没有危险,气垫船上的人才长长地出了口气。
阿三一屁股坐在船上:“幸好它速度不快,幸好它动作不够灵活,幸好它无法远程攻击,否则我们都要完蛋,幸好、幸好……”
“不是幸好,”梁显沉着道,“皮粗肉厚、体型巨大本身就会带来行动不便的弱点,经典物理在宏观世界还是很实用的,就像玩游戏,选择做坦克速度就势必慢,选择远程就势必脆皮,这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
“那他们呢?”阿三指了指小鹿和谭砚。
小鹿放下那名受伤的战士,因为将他扔在背上,小鹿干干净净的身上蹭满泥,这让他有些焦躁,想去蹭蹭谭砚邀功又嫌弃自己身上脏。
这时一名还算有战斗力的异能者凑过来为小鹿擦掉身上的淤泥,眼神中既是感激又是敬畏。
如果没有小鹿,他们的行动还是会成功,只是那名脚受伤的战士,大概会永远留在这个世界的沼泽中了。
擦干净身体,小鹿开心地“哒哒哒”跑到谭砚身边,“呦呦”叫了起来。
梁显看着他们微微一笑:“他们啊,大概是下凡来拯救世界的神仙吧。”
美丽、强大,又温柔,在和煦的阳光下,散发着淡淡的柔和的光。
梁显想,这是他的家人们,他好幸福。
第136章 全球进化(完)
赶走那个齐聚了鳄鱼、变色龙、壁虎等生物的集合体后; 沼泽之行变得顺利起来,不再有奇形怪状的进化生物突然袭击; 涂子石也瘫在船上; 难以再进行预测。
“沼泽中有无数难对付的生物,为什么这个环境中的领主会是这样一个攻击手段单一的怪物?实际上对我们造成伤害更大的是血蛙和蚊子,大型怪兽反而容易攻击和躲藏。”几个有领导资质的小队长围在梁显身边; 不解地问道。
他们是未来异能战队的领导团队,正在像海绵一般努力吸收异世界的知识。
“它容易对付是因为我们人多势众,异能种类多样化,如果只是沼泽生物,它们进化方向单一; 某个物种仅具备一到两个特性,而这些进化对那爬行怪兽都不起作用。”梁显解释道; “爬行生物能够释放雾气; 这会很大程度上阻碍沼泽生物的脚步,且不提能见度的问题,雾中的湿气会打湿飞行生物的翅膀,让它们行动不便; 而潜入泥中的怪物能够掩盖住自己的气味,视觉、听觉、嗅觉全被掩盖住; 感知能力下降; 会让其他生物难以察觉到它攻击。另外,皮粗肉厚的它可以挡住大部分群族生物的反击,让它在沼泽中无往不利; 加上强大的攻击力,便构成了沼泽霸主的必要条件。”
见几个小战士认真思考他的话,梁显心中暗暗点头。他们的队伍很青涩,却在稳步成长着。
终于顺利的地抵达传送点,梁显清点了一下人数,重伤58人,轻伤198人,脱力167人,连普通人在内,500人中最终还完好的人竟然只有77人,这个数字中还包括了谭砚和小鹿。
但他们是成功的,因为在这场战斗中,没有一个人牺牲,重伤者多是异能者,恢复能力强,只要给予足够的休息时间,绝对可以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
与之相对的是他们的收获——对抗异世界的战斗经验,异能者团队协作的可能性,以及同盟国普通人的敬佩和认可。
再算上谭砚的记忆芯片,本次行动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准备好了吗?”谭砚站在传送点前最后一次确认。
各个小队长清点了自己负责的人员后点头,众人将手放在谭砚并不算宽阔的后背上,跟随他进入了传送点。
历时17小时38分钟,这只异世界的战队终于凯旋。
回家,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汇。
再次体验了被分解又重组的感觉后,一行人出现在平县老墓区中,于部长带着队伍与同盟国的随行人员看着归来战士们狼狈的脸,整齐划一地抬起了手。
于部长洪亮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向凯旋的英雄们敬礼!”
望着面前向他们致以最崇高敬意的队伍,异能战士们互相搀扶着笑了。
这样一次不寻常的任务后,在付出血汗的同时,他们胸中升起了浓浓的自豪之情。
英雄,多么美好的词语!
一位异国的科研者握住于部长的手,激动地说道:“谢谢你们允许我们参与这一次行动,让我们能够切身体会到异世界是有多么凶险可怕,异能者是多么神奇,以及团结竟是如此强大的力量。正如你们所说,这些异能战士只是刚刚觉醒异能,他们一个个都是那么稚嫩,看起来像未成年一样。可当他们在领导者的命令下将每个人微弱的力量凝聚起来时,汇聚起来的力量足以抗衡一个危险的世界!我深刻体会到,在时代背景之下,自私与争执是不可取的,全体人类必须团结起来!我人微言轻,一个人的话语未必能够左右国家领导的决策,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这个队伍齐心协力,一定能够促成全人类的合作!或许这个过程会很长,十年、二十年,甚至有生之年我都不会看到这一天的到来,可我愿用我的一生、我学生的一生、我学生的学生的一生促成这件事!”
收到这样真切的话语,于部长的心也热了起来,他紧紧回握这位国际友人的手,脑海中回荡着那一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国内两万多位异能战士,每一个都是星火,他们不断燃烧自己,终有一天会照亮整个末世,为人类带来足以与烈阳比肩的光明!
国外随行团的记者将于部长与那位学者双手紧握的景象忠实地拍摄下来,这一幕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握手,在数百年后写进世界历史课本中,被后世誉为人类进化史上里程碑般的握手。
…
“这是防御能力的记忆芯片,”谭砚将植入手臂中的芯片交给乔知学,“幸不辱命。”
乔知学这样冷静的人,在拿到这个能够吸收“空洞”能量的防御芯片后,都忍不住热情地拥抱了谭砚一下。
这小小的芯片,是人类下一代的希望。有了它,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被卷入“空洞”中的普通人被伤害,提高生还率,减轻救援人员的负担。
2018年4月至今,国家技术安全局及异能小队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努力,对抗“空洞”对抗末世的战斗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人类凭借记忆芯片的研制成功,在进化之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未来的路途依旧艰辛,距离成功依旧遥远。在这条路上,还会有无数普通人和异能战士的鲜血洒在上面,无数生命会留在异世界永远无法回家。异能小队的奋斗不会换来平安,只会让更多的人清醒地牺牲。
即使如此,他们依旧要手牵着手坚定地走下去,用自己的生命点燃希望之火,照亮一切黑暗。
异能战队的人被送到医院,没被选中参与此次行动的战士们纷纷来看望他们,羡慕他们拥有这样积累经验的机会,庆幸他们都活了下来。
年轻的战士们互相拥抱,军区医院中第一次没有痛苦,只余喜悦。
他们在狂欢过后,排着队跑到谭砚面前,一队人马声如洪钟地齐声道:“谢谢谭教官、鹿教官!”
一个人的声音很小,而无数人的声音,让地面都不由震颤。
小鹿的听觉十分灵敏,被这样的声音吓得不由退后一步。他很奇怪,明明是能够被他一脚踩倒的菜鸡,为何会产生让他后退的力量。
谭砚将手搭在小鹿背上,轻拍安慰。
“不要害怕,这就是集体的力量。”谭砚轻声道,“你很强大,我也很强大。我们足以成为这个时代的引领者,引导时代的变革,可真正的实施者,是他们。”
小鹿不解地抬头望向谭砚,他就是再聪明,能够看懂书本上所有理论,却始终无法理解人心。
“现在你比他们强,我也一样。可总有一日,我们会在他们的联手攻击之下溃不成军,终究会义无反顾的抗争下力竭。到那时,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最终会被掩盖在历史的沙滩上,成就新一代的辉煌。”谭砚望着小鹿的眼睛,认真道,“这,便是传承。”
小鹿与鹿角上的天神二号都不懂这番话的深刻含义,但这不妨碍他们将谭砚的话牢牢刻在心上。
终有一日,他们会越来越了解人类,看到这种生物美好与不堪的一面,到那时,他们便会真正明白了。
向谭砚敬礼后,这群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又跑去找梁显与异能小队的人。他们将异能小队的人举起来抛向天空,这一幅幅画面定格在谭砚眼中,铭记于心。
为什么空间旅行者在与年轻的谭砚相遇后,会选择留在这个世界,会不惜一切实现年轻谭砚的愿望,会甘愿在一个普通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终生。
因为他在那个年轻的十八岁青年的眼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