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哲洗的最快,皱着眉头用水冲了冲,就算洗完了,被方管家支使着把碗送回厨房。
因此餐厅里剩下了方管家和李铮两人。
“我是真的高兴,小先生他能有你这么个朋友。小梁先生每次看到你的时候,眼睛都会发光,就好像他小时候见到先生夫人回家时的那种光。这孩子命苦啊……”
方管家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李铮静静地听着,心中对梁哲的“怜惜”之情更浓。
于是当梁哲放完碗回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就是李铮“慈祥”的目光。
*
“为什么不行!为什么还不行!这不可能!这不可能!”二号实验室里传来男子嘶哑的吼叫声,文学峰双目充血地看着玻璃器皿里面的小白鼠。
马文敏深吸一口气,“文峰,现在不过是一个月。你不要着急。”对于一项复杂的科研成果来说,一个月的时间相当于一条小河中的一滴水,着实不值一提。
“一个月?我还有几个一个月?文敏,我没时间了!”随着时间的过去,文学峰的状态变得越来越差,生理上的病痛、劳累以及一次次失败造成的心理伤害,使得文学峰紧绷的神经随时面临着崩溃。
“我们再来一次,我相信我们的理论是正确的!”
张超和张跃军对望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担忧。文老师的状态……
就在这时。
“砰!”重物摔倒在地的声音。文学峰没有任何预兆地捂着腹部摔倒在地上。
“文峰!”马文敏大喊一声,猛地扑了上去。
张超和张跃军也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器具,以最快的速度冲了上去。
“张跃军,你去喊医疗队!”张超将自己的手臂垫在文学峰的后脑勺下,随即对张跃军说道。
张跃军用力点点头,快速向外面跑去。因为跑得太快,他还差点跌倒,好在他的小脑还算发达,才避免了摔个狗吃屎的惨状。
李铮这一个月来忙着刷论文。
巴胺沙丁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相继推出,使得李铮实验室这个以华人个人名字命名的实验室风头一时无两。
但在这两项科研成果里面,李铮个人存在感太强,以至于遮住了实验室的光彩。
夯实实验室根基,同时扩大自己在生物医药圈子里的影响力,几篇重量级的、权威期刊发布的论文就至关重要。
在这三个月里,李铮整理了自己最近所有科研项目的资料,围绕抗生素写了几篇论文。
一篇关于抗生素的综述,在里面他融入了很多个人观点,其中不少是来自后世的十分有方向指导意义的,如果有人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又恰好看到了这篇文章,那必然有一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
还有围绕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非核心专利技术的几篇学术论文,一股脑寄给了《美国质谱学会志》。
论文寄过去两个礼拜后,史密斯就亲自打了电话过来,大大夸赞李铮一番后,恭喜李铮论文过稿。
默沙东是美国最大的制药企业之一,自然和《美国质谱学会志》的关系不错。想必李铮有关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论文一寄过去,史密斯那边就得到消息了。
他打来这电话的意思,明面上是提前得知结果来恭喜李铮,实际上是为了向李铮说明,如果他写了什么不该写的,默沙东是能得到消息的。
张跃军跑过来的时候,李铮正好在整理样刊。
“李铮!文先生晕过去了!”
李铮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医疗队呢?通知了没有。龚医生在吗?你再给陈旭华打个电话,让他立马来实验室一趟!”
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李铮最担心的不是学术竞赛成功或失败引起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而是文学峰的身体。然而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怎么样?文老师没事吧!”李铮到的时候,龚医生已经在实施抢救了。
他面色凝重,看向李铮等人的眼神并不十分和善。
“你们都是生物学的顶尖学者。听说您还发明了两款新药,医药不分家,你们连最基本的医学常识都没有吗?”
“什么叫癌症晚期?你们认为一个肝癌晚期的病人一天到晚紧绷着神经,在实验室里工作不会对他的病情造成影响?”
龚医生说话毫不客气,“他需要的是静养,知道什么是静养吗?没有心理压力,悠闲地修养,OK”
众人面面相觑,李铮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这个决定不是他能做的,李铮不由将目光看向了马文敏。
马文敏紧紧咬着下唇,她深吸两口气,目光坚定地看向李铮。
“这次项目暂时由我代他主持!”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了,如果她选择放弃这个项目,文学峰恐怕死了都闭不上眼睛。
李铮拍拍马文敏的肩膀,点点头。
他犹豫了一下,开口道:“马老师,介意我了解一下项目进度吗?”
因为文学峰夫妇曾经有过研究成果被窃取的遭遇,李铮在这次项目上一直采取避嫌的态度,且在实验一开始,就说明这次项目完全是文学峰夫妇的个人项目,李铮实验室只负责提供场地。
只是这一个月来,他看文学峰夫妇的表情就知道试验进度不容乐观。刚才他悄悄问了龚医生,如果不换肝,文学峰的生命就只剩半年了。
半年对于一项还没有头绪的科研项目来说,实在是太短太短了。
马文敏抹了抹脸上的泪,温和地说道:“我自然是不介意的。”
“你知道的,人的耳朵鼻子构造不算复杂,如果只是复制出外观,利用组织工程原理,加上动物本身的皮肤组织……”马文敏细细向李铮解释道。
其实李铮在第一次看到文学峰夫妇的资料时,就已经想到了后世的人耳鼠,这个在1996年由华国科学家实验成功的,借由动物“体外再生耳朵”实验,在当时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只是很可惜,这个实验虽然由华国科学家最先完成,但是人耳鼠诞生后,华国这项技术一直没有取得其他突破性的进展,更不用说应用到临床上。
反而随着时间推移,日本、英国科学家相继实现了这项技术的本土化,并明确提出了可以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人体的时间,令华国生物学界十分遗憾。
李铮倒是没想到,早在1983年,这两位年轻的华国科研工作者已经有了这个想法,并努力付诸于实践。
但是比起后世的人耳鼠来说,文学峰夫妇的实验太粗糙,而且很多方向性的东西是错误的。
李铮看了一眼躺在病床上,全身上下接满了线的文学峰,开口道:“马老师,我说说我的想法吧。”
他将众人领到了2号实验室。
拿起一支笔,李铮开始讲话。
“其实你们可以换一种思路,人工构造支架。从动物关节提取软骨细胞,再在培养槽里将软骨细胞培养成微小球状体,然后我们可以借助一种可降解的塑料支架。可降解塑料,我记得这个概念两年前美国一个新材料实验室就提到过,我可以托人去问问。将塑料折成人鼻子的样子,让细胞在塑料支架上繁殖生长,再经过体外培养后进入裸鼠背部。我想这样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李铮的话让马文敏长大的嘴巴,她手上不断记录着,嘴里喃喃自语。写写画画约莫十分钟。
“可行!是可行的!”她突然激动地叫出来声来。
她深深地看了李铮一眼,眼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谢谢,真的谢谢。”
李铮摇摇头,笑着将笔放下,走出实验室。这种能让人获益的技术,越早出来越好。
马文敏深吸一口气,压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她拍拍手,对着张跃军和张超道:“来,我们按照李铮先生说的,来试一遍。”
*
“麻醉注射完毕,实验体1号将在十五分钟后失去知觉。”
“再检查一次设备,十八分钟后进行软骨细胞提取,我希望一次性成功。”
这几周的时间里,文学峰项目组尝试了兔关节软骨细胞,大鼠剑突软骨细胞,这种小型动物软骨细胞培养成的微小球状体繁衍生长有其局限性,显然不足以支撑起人体器官的构建。
文学峰项目组暂定的目标是,成功培育出“体外再生鼻子”。
当然以这种组织工程原理培育出来的鼻子,只具有装饰效果,是不具有鼻子本身具有的作用。
不过这种技术的一大好处是,此技术以细胞为培育起点,最后种植出来的人鼻子成品是有生命的,因此能与寄主一起成长。这对天生面部畸形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张超将一套防护服丢给张跃军。
“穿得仔细点,这可是个大家伙。郑小姐特意跟畜牧厂说要最健康的猪,要是我们在截取关节的时候它突然醒来。我们可就靠着这个保命呢!”张超一脸严肃地说道。
张跃军咽了咽口水,软骨细胞提取,他以前只做过老鼠和兔子的,这种大型动物的,他还真从来没做过。
第83章
“实验体一号确认失去知觉; 请实验人员进入。”动物麻醉师用对讲机说道。
张超将拉链一直拉到头顶,随即对麻醉师比了个OK的手势; “等下我们取两部分,腿关节部分及胸肋骨部分。我取胸; 你取腿同步进行; 可以吗?”
防护服将张跃军整个面部都遮了起来; 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他强自平静自己的心跳,沉声说道:“可以。”
随着一篇篇以李铮实验室名义发表的重量级论文面世,这个挂在香江大学名下的私人实验室,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生物制药学圈子里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1983年1月底发表的全球生物药学科研机构实力排行中; 李铮实验室排在517位,但到了2月底3月初; 实验室排名已飙升到第280几位; 涨幅惊人。
张跃军知道,如果他不是在李铮实验室成立之初就有幸进入,以他的学历、专业水平就算好运气进了这种实验室,也是打打杂的命。
就像前几日校友聚会来的一位学长。那人在学校里时是多么风光; 各种奖项荣誉加身加上本身长相出色; 简直是校园男神级别的人物。那时候,他跟那位学长比就好似丑小鸭和白天鹅; 根本不是一个级别上的人物。
但是现在呢?
那位毕业时顶着诸多荣誉,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进入某个全球排名200左右的生物医药实验室的学长,如今六年过去了; 他还在给实验室里某一位研究员打杂。而自己却已经是一个实验室的副手了。
随着科研项目的一个个上马,张跃军知道李铮实验室的排名将会继续飙升,他必须要有和职位相称的能力才行!
深吸一口气,张跃军冷静地划破猪前腿表皮……
“将软骨剪成1mm的小块,先将0。25%胰蛋白酶溶液在37摄氏度恒温培养箱内搅拌30min,然后去掉胰蛋白酶溶液,将软骨小块用PBS溶液冲洗3次,加入0。2%二型胶原酶溶液……”张跃军喃喃自语着。
取完胸肋骨的张超略带笑意地看了眼张跃军,小心将软骨小块放入玻璃管。
“好了,我们先出去。让厨房师傅趁着猪的麻醉还没过,将它带走吧。我们中午可以加餐喽。”张超笑着说道。
有了李铮指明方向,马文敏的实验进程加快了不少,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项目组分别试验了猪软骨细胞、羊软骨细胞、牛软骨细胞,经过数据筛选比较,项目组最终选择了牛软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