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年的时间可以让人成长很多,可是有些感情还不足以被冲淡。
那天陈复比平常晚回宿舍半小时,几个室友都睡着了,也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小细节。
陈复躺床上,一夜没睡着。
他想以前,想现在,想付良京,漫天漫地的想一切。
他甚至有点怨恨付良京,为什么要和他打电话,为什么让他心里平静了之后又来搅乱这一切,为什么他要这么在乎他,只不过是一个没有声音没人说话的一通电话。
繁杂的思绪让大脑一片空白,那些被刻意美化的过往在脑海中一一浮现,他记起付良京爱吃的海鲜,记起他们周末在一起,他被没有驾照的付良京带到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地方,尽兴的玩乐。
那时候,周末只有他们两个人,后来付良京的派对上,宣告全世界时认真的侧脸,唯一的灯光聚集在他们两个身上,那种无畏全世界的感觉。
即使后来的一切都变得那么糟糕,可还是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
陈复闭了眼,忍住眼泪。
第二天下午有课,陈复晕晕乎乎的把书拿错了,在被老师叫起来提问的时候只能傻站着,头一次没能回答上来问题。
老师知道他成绩好,也没扣分就让他坐下了。
后来他又在工作的时候打碎了一个盘子,介于他平时工作认真,老板也没让他赔偿。
一天中好运气坏霉运全部都被消耗了个干净。
陈复知道这样不行,可还是大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
他垂头丧脑的回了寝室,趴在床上沉沉睡去,又结束掉了一天。
一星期里,陈复过的很恍惚。
工作学习的时候那种充实感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麻木空虚,他的时间观念模糊,分不清楚时间的流逝,书店里来来往往的人让他觉得厌恶。
其实这种感觉一直都有,在毕业的时候,在学习的时候,在一个人的时候,在很多时候,都只有模模糊糊的一个念头一闪而过,却从来没有如此鲜明清楚过。
他一直都是把自己的感情埋在心底最深处,有时候连一起从小陪伴到大的周正信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可是其实有时候所有的东西藏的太深,连他自己都不清楚那是什么东西。
他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试图让自己摆脱掉以前那些过往,可是深埋在心底的奢望却从来没有消失过。
付良京的随意的一通电话打过来,带给他翻天覆地的变化。
让他所有的心思,全部被翻了出来,暴晒在阳光下,腐烂的伤口,愈演愈烈。
越来越清楚的思绪,也越来越让他不知所措。
对于感情这种东西,他从来都很笨拙。
很多家庭里的父母给予孩子无私的爱,教会他们怎么对待家人,可是陈复小时候他父亲教会他的第一样东西就是“背叛”,他的母亲教会他“悲伤”这种情绪,他从来没有在一个温情和谐的家庭里待过,连周正信的父母都是貌合神离的那种夫妻。
头一次拥有这种浓烈的感情,头一次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一个这么美好的人,让他舍不得伤害,舍不得离开,舍不得不喜欢。
他表达不出来这种感情,付良京的滥情让他心痛,付良京的仗义让他坐立难安,他们的关系让他焦急,他想像一个战士一样无所畏惧,敢爱敢恨,可是对于这世界的戒备让他像一个缩头乌龟一样缩回了脑袋,逃避了一切。
付良京又打来电话,还是不说话。
沉默了大概两分钟,还是只有彼此的呼吸声。
陈复只能先开口问:“你为什么不说话?”
付良京嘶哑着声音说:“我怕吓着你。”
陈复问:“你嗓子怎么了?”
付良京笑笑说:“没怎么,喝酒喝的。”
陈复又问:“你为什么要喝酒?”
付良京又不吭声了。
陈复也不想说话了,陪着他沉默。
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它长到可以彻底改变一些事情一些人,短到不足以抹平一些事情一些感情,两个人就这么吊着,陈复觉得今天付良京不可能说话了。
这次的通话前所未有的久,可能是因为两个人的话费都很充足,在陈复想要挂电话的时候,付良京意外的开口。
“陈复,你想我吗?”
他声音嘶哑难听,丝毫没有了当初的清爽磁性,陈复红了眼眶,还是挂掉了电话。
自那之后付良京再没有打过电话。
陈复也调整好状态恢复了正常,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他工作又专心起来,没有砸坏过盘子,上课准备充足,被教授提问的时候次次都能回答的上来,答案完美无缺,在寝室里也摆脱了半死不活的状态,让提心吊胆的向振理总算松了一口气。
不过这种轻松的日子还是没有维持多久。
付良京又在一个月后给陈复打了电话。
陈复接通了,以为付良京还是会沉默。
他这次的状态比之前还要差,隔着电话陈复都能够想象到他的样子,大概很颓废。
他说:“陈复,我很想你。”
陈复以为自己幻听了。
他见陈复不说话,又重重的重复一遍:“陈复,我想你。”
“我很想你。”
陈复的泪还是不受控制的落了下来,捂住脸哭泣起来。
付良京听他哽咽的声音,一时间手足无措,只能静静地听着。
他总共见过他一次哭,就是高三那次泡温泉。
上一次看他哭,给他一杯水,安慰安慰甩屁股走人了。
这一次听他哭,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很心疼。
这次电话结束的时候,陈复问付良京现在在哪里。
陈复说:“你等等我好不好?”
他们之间的距离隔着十万八千里,付良京知道他不可能过来。
可是付良京还是答应了一声。
“好,我等你。”
挂了电话,陈复直奔辅导员办公室。
他和辅导员说:“我父亲出车祸了,虽然他从来没有管过我,我还是想请个假去看看他。”
他把车祸描述的非常严重。
因为学校距离家远,辅导员给了他十天的假。
辅导员安慰陈复道:“我也了解过一下你们家的情况,虽然你爸爸对你并不好,不过都是生死攸关的时候了,你好好看看他。”
陈复想笑,很讽刺的笑。
他回寝室收拾了两件衣服,和没上课的马遥说了一声就走了。
火车坐了两天两夜,中间倒了两次车,他才来到付良京上学的城市。
一路上心情从期待憧憬慢慢变成失落忐忑,直到下了车还是头重脚轻。
他就这么匆匆忙忙、莽莽撞撞的来到了付良京身边。
陈复不敢去想付良京看到他那一瞬间的反应。
他禁不住的想,那几通电话可能是他在逗他玩儿,可能是付良京无聊的时候无聊的消遣,可能是他和别人的一个游戏,可能是他在醉酒的时候的胡言乱语。
只要有一点点的意外都足以给陈复满腔的热情从头到尾浇一盆冷水。
两年了,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改不了这给点甜头就得寸进尺的毛病。
陈复问付良京要过他的地址,稍微一打听就找到了他住的地方。
一个中等小区,旁边还有个湖,环境很好。
敲门的时候,陈复能够听见自己快跳出胸膛的心脏,扑通扑通,有节奏的就像他敲门的声音。
过了很久门才打开,开门的付良京颓废而邋遢。
瘦了,这是两人见到彼此的第一个想法。
付良京的头发长的盖过了眼睛,房间和他身上扑面而来酒气和酸味儿,熏的陈复脚步一退,房间里窗帘紧闭,光线暗的都快赶上乡下的老土房子。
付良京在看见陈复的那一刻愣在原地。
他忍不住揉揉眼睛,像是在做梦一样。
陈复的心也因为他这个动作,终于平稳下来。
付良京上前,紧紧地抱住了他。
陈复眼眶酸涩,他眨眼,没让眼泪掉下来,缓缓地回抱住付良京。
“我来了,来找你了。”
【今天这章的话题就叫做,当你爱着一个人。】
第十三章
付良京抱了陈复很久,因为陈复推开他,他才不情不愿的松手。
一瞬间的震惊和欣喜过去,剩下的是对于现在处境的窘迫。
当陈复踏进带着腐败气味的屋子的时候,付良京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才好。
好在陈复并没有多嘴,看了一会儿,默默的开始给他收拾屋子。
付良京跟在后边看他收拾,偶尔帮他一下,期间摔碎几个酒瓶子,和之前摔碎的玻璃碴混在一起,给陈复又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后来陈复只能无奈的哄付良京:“你先去洗一下澡好不好?你看你身上臭死了。”
付良京惶恐的问他:“很臭吗?”
陈复点头。
于是付良京手脚麻利的准备好衣物就去洗澡。
没了碍手碍脚,陈复很快就把房间收拾了出来,虽然没有到一尘不染的程度,不过比之前那副样子要好很多。
付良京把自己里里外外的刷了个干净,出去的时候就看见自己的房间又恢复了人样。
陈复坐在沙发上乖乖的等他,电视机开着,桌上还有温的牛奶,陈复的头歪在沙发上,睡着了。
付良京忍不住上前去亲他。
吻落在唇上。
这似乎是他们第一次,在清醒的时候,无比轻柔的、小心的、带着感情的一吻,在陈复没有意识的时候,错过了这温情的一幕。
可能有些感情终究不能见到阳光,于是只能一直埋在心底,甚至都不敢让自己爱着的那个人知道。
付良京过了荒唐的一段时间,每天恍恍惚惚,日夜颠倒,陈复的到来让他惊喜又感动,身体四肢仿佛在看见他的那一刻又恢复了精力,所有颓废一扫而光。
他确实很想陈复。
在暑假不见面的时候偶尔想想,开学的时候想想,后来越来越忙,想起来他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因为没有经验,创业手忙脚乱,最后不出意料的失败了,虽然早就有过心理准备,可还是经受不住打击,差点快要崩溃。
心血毁在自己手中的感觉,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在面前被人宰割却无能为力一样,甚至比那还要痛。
付良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问题,虽然也确实值得怀疑,可是当一个人开始自我怀疑的时候,自卑的种子会在这种时候种下。
他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谁都不想见,他看图纸,看公司里的项目设计,酗酒,抽烟,摔酒瓶发脾气,静下来的时候又开始疯狂的想念陈复。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这种时候想起来这个清秀腼腆,被惹急了就开始爆粗口骂人的男生,他只想起来喝醉的那一夜,那个大男生红着脸鼓起勇气和自己表白。
于是他打了电话,却在接通的时候没了勇气说话。
电话频频的打,打通的时候他从来不说话。
听着电话那端的呼吸声都能够让他平静下来,几分钟的通话,能够让他精神清醒一整天。
最后一通电话,陈复对他说:“你等我。”
他们之间天南海北的距离呢,他要等什么?
怒气又涌上心头,他又开始酗酒,摔东西。
现在这个人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付良京的吻又变得粗暴起来,陈复醒过来推他。
他不依不饶的扯陈复衣服,没用多少力气就成功的扯掉了,陈复根本没有认真地反抗他,意识到这一点,付良京更加的兴奋。
在沙发上做了一场,让房间又乱了一下。
陈复很久没有纾解过欲`望了,两年的时间里打飞机都很少,付良京一碰,他就敏感的不行。
进入的时候,陈复期盼的对他说:“我爱你。”
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付良京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