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一级保护学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邵炼的声音很有作用,听一听,连美国寂静的凌晨都变得无比温暖。
  一个晚上,足够美国热门的神勇FBI解决绑架案的消息远渡重洋。
  早上正是国内上班族们,摸鱼讨论国际大事的好时段。
  “神速!FBI两小时解救人质!定位五分钟!救援三分钟!”
  震惊部的新闻标题,体现了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但是放在资本免疫的网友眼里,跟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的手机广告差不多。
  大家晃晃悠悠点进去,差点被内容惊掉眼镜。
  真的是绑架案!
  FBI用了高科技五分钟定位绑匪!
  三分钟救出人质!
  全程无人伤亡,甚至没有枪战!
  震惊部感叹完毕,又慢悠悠如内幕人士一般,甩出了重点中的重点——
  被绑架的人是全球科技大赛参赛者。
  而协助FBI的高科技,是其他参赛者的比赛作品。
  前因后果拼凑在一起,就是“震惊!学生参赛者协助FBI解救同伴,耗时不过两小时”!
  完美翻译美国媒体的报道,搞得好像自己是资本主义宣传窗口似的。
  然而,人民群众没有感受到美帝科技优越性,只觉得资本主义果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点也不像我们新闻联播里社会主义幸福的样子。
  他们随意看新闻,随意刷起微博。
  不过一会儿,这个并没有什么意思的跨国新闻,居然登上了热搜。
  再点进去,热门消息居然是“外交部发布赴美安全提醒”。
  提醒的内容里明明白白写道:中国代表队在赴美参与全球科技大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遭受到持枪绑架,性质严重,中方对美方环境安全表示担忧,要求美国司法部门依法公正审理此案,使正义得到伸张。
  中国代表队……
  等一下?!
  懒懒散散的网民朋友,顿时吃瓜信号强烈,四面八方投入到这一热门消息的讨论之中。
  全球消息网络在这一刻展示了无与伦比的响应速度。
  从推到脸再到各大社交媒体,不少参与了全球科技大赛的孩子们发布的消息,足够国内目瞪口呆。
  “竟然会有人在酒店里被绑架。中国人安全意识也太差了吧。”
  “没想到会有参赛选手可以协助FBI,这太戏剧性了。”
  “祈祷欧阳平安,虽然我们并不认识,但我们都是同样从祖国赴美的参赛选手,上帝保佑。”
  “沈也太酷了,他的蜻蜓在展示会场我就拍了许多照片,不知道绑匪有没有被蜻蜓帅到'图'。”
  墙内搬运家分分钟连文带图抄送内网。
  只要持续盯紧话题,在里面寻找蛛丝马迹的网民,就能亲眼见到全球科技大赛展示会场改进版蜻蜓。
  银灰色外表,悬空拍摄,在灯光明亮的展示大厅,反射出炫目的光。
  网民们惊呆了,迷茫了,一头问号了!
  沈明洲不是和欧阳用什么太阳能参赛吗?这无人机是什么情况?!
  不了解创新科技大赛省赛情况的圈外围观群众,在此时后知后觉。
  报道上确确实实只提到了太阳能转换技术,还有广为人知的《ENE》论文。
  无人机?
  就算报道出来,他们也觉得“哦,不过就是无人机而已啦”。
  现在,这架“不过而已”的无人机,成为绑架案的焦点。
  无数人都翘首以盼,等着FBI官方发布什么帅气无人机火速协助救援的现场视频,或者媒体带着夸张叫声的围观视频也可以!
  然而,没有。
  五分钟定位手段、三分钟救援过程,因为太短,官方连录视频宣传FBI神勇身姿的时间都没有。
  墙内墙外热热闹闹,为了相同的国际事件聊起了相同的话题。
  说来说去,就想看看沈明洲的无人机。
  “去看全球科技大赛的颁奖典礼啊!那是全球直播的,听说都因为他们的事情延期了。”
  “什么时候直播?”
  “美国明早?我看看北京时间是多久。”
  全球科技大赛的颁奖典礼在早上开始的时候,正好是中国人民夜生活的开始。
  因为主办场地在美国,颁奖典礼从一开始,全程充斥着劝退的英语主持。
  但是没有关系,拥有弹幕的中国人民,能够良好适应没有翻译的直播现场。
  各类奖项的颁发,都有好奇的人在弹幕提问。
  ——到行星奖了吗?
  没有没有,这才颁发到环境科学。
  ——中国代表队怎么一直没有奖?
  因为他们参加的不是这些项目啊!
  奖项一个一个的颁发,获奖者按照顺序上台。
  终于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一群听不懂颁奖典礼在说什么的人,听到“China”的前缀,就会提前激动!
  ——行星奖了吗?!
  醒醒!这是荣誉奖!
  ——那沈明洲没有行星奖了吗?
  还没颁呢,安静点!
  安静是不可能安静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安静,只能疯狂敲字在弹幕刷新存在感才能维持自己的激动兴奋这样子。
  每次到了中国代表队上台领奖,都会发出相同的问题,然后满屏的666跑过。
  虽然陌生网民不认识上台的孩子,但是一想到这是中国孩子拿到的奖,顿时由衷升起与有荣焉的感觉。
  民族自豪感随处刷新,仍旧有人表示好奇。
  “沈明洲呢?”
  “沈明洲的无人机呢?”
  观看一场颁奖,无关的路人竟然比沈明洲本人还要关心项目的最终成绩。
  终于,主持人说道:“下面,由伊文。弗兰奇先生,宣布本次大赛最高荣誉——行星奖的获得者!”
  弗兰奇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精瘦、白发,眼窝深陷。
  他穿着衬衫的模样,却不是老年人的风烛残年,而是隐约透着顽强不息的精神气质。
  他一路上台,仿佛走过了六十年大赛风霜,见证了无数诺奖获得者梦想起航。
  会场寂静无声,所有的视线追逐着他。
  “早上好,孩子们。”
  弗兰奇吐词慢,但清晰。
  以他的年龄,在座的无论是评委还是学生,在他眼里都像是孩子一般年轻幼小。
  “很荣幸可以赶到这里,参与第六十届全球科技大赛的颁奖。距离我上一次手握获奖者名单,已经整整六十年。”
  他苍老的脸庞,笑起来都带着岁月的沧桑。
  “那时候第一位获得行星奖的孩子,名字叫做杜奇。多诺万,在他获得行星奖十五年后,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他的研究让人类在肿瘤方面取得突破性认识。”
  一项赛事的辉煌与崇高,经由他简单的介绍,变得无比高大。
  第一届行星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仿佛全球科技大赛与诺贝尔奖密不可分。
  台下的参赛选手已经听过太多太多相关的信息。
  而直播间面前的观众,却因为这一句介绍,真正发现行星奖有多么牛逼。
  弹幕持续充当着解说员的职责。
  不断弹出来的文字,不仅负责文字字幕,还附带了说明功能。
  ——不止第一届行星奖,全球科技大赛一共出过八位诺奖获得者。
  ——全球科技大赛因为参赛选手都是中学生,所以号称“小诺贝尔”啊!
  有了科普,观众们看老人的视线,都变得肃然起敬。
  而弗兰奇却笑着说:“行星奖作为全球科技大赛的最高奖项,一直以来被外界赋予了太多崇高的意义。”
  “我们一共颁发了五十九次行星奖,用以表彰解决人类病痛的研究。所以,行星奖,又被人称为生命奖,好像这个奖项,成为了人类突破自我、探索未来的象征。”
  他发出轻缓的笑声,表情带着对晚辈的纵容和爱护。
  “但是,全球科技大赛一共有十四类参赛项目。行星奖设立之初,并不是独属于生物医药的奖项。”
  当他说出这句话之后,会场发出了诧异的呼声。
  原本确定行星奖今年也会归属于生物医药类的选手们,忽然升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和直播间的观众一样,想到了相同的名字。
  ——沈明洲的无人机是哪一个类别?!
  ——工程类!是工程类!
  弹幕的激动化作实体,连带着会场渐渐荡开的骚动,轰轰烈烈的回顾起昨日神速解决的绑架案。
  沈明洲的名字如同春风细雨一般飘洒,落入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今天,我看到一个少年,浑身充满了光芒,用科技的力量捍卫了人类伦理的底线。”
  伊文。弗兰奇见到新闻之后,就觉得应该做出改变。
  改变行星奖的固有印象,改变科技带给广大民众无情冷漠的困扰,鼓励更多的孩子回归科技的本质。
  用更为先进的科技,拯救更多的人。
  “所以,我来到这里,想亲自感谢他,让我在冰冷的科技发展之中,找回了属于人类的温暖与希望。”
  “中国,沈明洲。”
  老先生的语气掷地有声,回荡在宽阔的大赛颁奖会场。
  “感谢你让我觉得,今年的行星,格外耀眼。”


第37章 
  沈明洲对奖项并不执着。
  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科技大赛,已经给了他足够多的收获。
  指导老师分发国旗,站在展板前合影留念。
  “China”一词,与他的名字一同出现,总会在他心里荡起与众不同的感受。
  也格外想家。
  熟悉的语言环境,舒适的实验氛围,还有邵炼时不时出现,给他带来成年人的成熟气息。
  困在酒店里的每一天,都在计算着回国的时间。
  特别是经历那场累心的意外,沈明洲满脑子都是国内安全的夜晚,独自走在寂静无人的工业区,都不会有人突然跳出来打劫。
  更别说持枪了。
  中国代表队成员情绪和他相似。
  原本对奖项的热情,都被意外打散,成员大抵希望早日回国,才能驱散心中的惶恐。
  虽然如此,等到大赛颁奖宣布中国选手获得各类奖项的时候,这片情绪低落的参赛选手们,也忍不住跳起来,跟同伴拥抱欢呼。
  带着“中国”的称呼的奖项宣读,总算驱散了选手们头顶的阴霾,瞬间拨开云雾阳光灿烂起来。
  弗兰奇念出沈明洲名字的那一刻,场内气氛骤然攀升,达到了本届颁奖典礼的巅峰!
  会场之中的掌声几乎压过了郭嘉良的呼喊。
  “沈明洲,叫你了,快上台!”
  沈明洲还愣在座位,迎接了全场投来的艳羡目光。
  似乎来到全球科技大赛,他就经常收到全场的瞩目。
  面对面交流会被诺奖获得者提问。
  展示阶段陪同阿诺德教授巡场。
  还有现在……
  所有人都等着他登上行星奖的领奖台。
  沈明洲的表情有些呆。
  连镜头转过来看向他,都能清楚发现他脸上写满的不可思议。
  他没想过拿奖。
  毕竟他的任务,并不是拿奖。
  沈明洲顺着宽敞的会场通道,一步一步走向舞台上的老人。
  弗兰奇先生比阿诺德教授更为苍老。
  却有着相同的眼神,投来的视线慈祥而静谧。
  这是年岁远超过沈明洲的智者。
  哪怕沈明洲两辈子活的时间加起来,也没有他一半漫长。
  “恭喜你,我的孩子。”老人的话语平静,语气充满赞许,“你拥有更加广阔的未来。”
  沈明洲握着他的手,收到了行星奖的奖杯。
  水晶透明圆盘,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