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眼见了,有些难以置信。
沈明洲穿着卫衣、牛仔裤、运动鞋,气质干净清新,跟卢英秀所长站在一起,像他们的卢姐带了自家小孩儿来实验室玩耍似的。
研究员们忽然意识到,十六岁就是这样的年龄,浑身稚气,青春洋溢。
卢英秀才不管手下研究员多震惊。
人来了,无论几岁都得干活。
“我们现在主要是两个项目。”她开口布置任务,顺便给所里研究员分组。
“一是将蜻蜓改造成适合量产的救援无人机,二是研究能够搭载太阳能的边防巡逻无人机。这段时间,你们见到他,都得给我叫一声沈老师。”
研究不谈年龄,只谈资历。
沈明洲凭借太阳能技术和蜻蜓,直接荣升老师位置,成为两个项目的特邀顾问。
不过,说是顾问,最后还不是要自己动手。
无人机研究所的研究员,大多毕业于国内外一流自动化、计算机专业,拥有不少改进系统经验。
但是,他们都没见过万物系统构造。
两个项目,都得沈明洲亲手来教。
沈明洲当然先从零进展的边防巡逻无人机开始。
他率先选择移植性能模拟系统,展示代号II在特定边境恶劣环境下需要具备的性能。
沈明洲在了解到九院的无人机,都以海东青、游隼之类的猛禽命名之后,抬手修改系统,将代号II的编码,修改为了“猎鹰”。
沈明洲将模拟系统里给出的代号II,写出来特供边防性能的代号II,在他们这里编号改为了“猎鹰”。
可以在祖国边境上空迅游的猎鹰,目光如炬,身形勇猛,能够成为英勇无畏的边防战士的眼睛,巡视祖国疆土。
那些鹰都飞不过去的地方,不需要呼吸的“猎鹰”可以。
沈明洲甚至希望,“猎鹰”像活着的雄鹰一样,找得到回巢的方向。
庞大的构想,随着项目敲定编号立刻启动。
沈明洲动手将万物系统,根据无人机性能,加载在相应的芯片之中,形成匹配太阳能技术的猎鹰系统。
处理器性能承载极限,就是猎鹰系统的运行极限。
低温、高热、狂风、暴雪、沙尘的恶劣环境,猎鹰系统必须比万物更加的稳定。
哪怕只是在系统里进行实验模拟,沈明洲都能获得无数的真实数据。
航天航空恒温耗材,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处理器。
沈明洲在卢英秀的帮助下,随时可以提取到国家保密数据,用在猎鹰的身上。
真正的研发精英累积了几十年的经验摆在面前,沈明洲对猎鹰系统的调试充满信心。
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花了八个小时,就在模拟实验室系统里,展现了粗略成型的猎鹰状态。
协助沈明洲的研究员们,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天啊,一天!
他们都不知道应该震惊于实验室系统分析处理的速度,还是震惊于沈明洲徒手写构架的速度了!
模拟实验室里的猎鹰,不仅能够完美依靠太阳能技术供能,还可以远距离传输视觉数据,更重要的是——
防风防雪防雷!
还带自动驾驶!
“这不会是用上了邵博的人工智能技术了吧?无人机怎么做到自动驾驶的?”
“不可能,你看这套系统直接建立在了我们实验设备里,根本没有加装多余的神经元件,是直接系统模拟的性能。”
“虽然是模拟,但是引用的是我们内部数据库信息,自动驾驶按照猎鹰系统的展示……确实可以实现!”
习惯跟各类计算机语言打交道的研究员,看向猎鹰系统心情复杂。
沈明洲敲敲打打,调取资料,写出了一套他们感觉能看懂,又感觉看不懂的编码语言。
但是,无论他们看不看得懂,猎鹰系统直接转换成了可视化窗口,根本不需要懂得后台构架语言,就能让他们明白——
猎鹰现在展示的全部功能,不管多么不可思议,都能实现!
研究院内部传消息递八卦也只需要一天时间。
“卢所之前报备的沈明洲今天到了,据说一天就写完了新型无人机系统。”
“那套系统,已经实现了60%的太阳能跟无人机对接,而且还运算出了自动驾驶的必备条件!”
“自动驾驶,太阳能续航,防风防雪防雷……他们所这是要拿第三块功勋章了吗?”
人类的好奇心无处不在。
沈明洲在无人机研究所写出的系统还没有真正的实现,看热闹的人就一个接一个的从实验室外“路过”。
敞开的实验室大门里,路过的人探探头都能见到无数白衣身影。
少年穿着宽大的白袍,在助理研究员的衬托下,显得稚嫩又年轻。
实验室灯光惨白,屏幕上遍布数据。
他们专注凝视猎鹰系统的样子,挠得路过的好奇者心肺烧灼。
十六岁啊。
这种系统怎么写出来了?
怎么写得这么快?
研究院的人在门口来来去去,不好意思去打扰沈明洲,只好把卢英秀给抓住了。
“你们猎鹰到底要做成什么样子?”
“系统真是他直接写的?不是复制粘贴的?”
“那个什么语言,小张跟我描述完了我都没懂,猎鹰系统到底是什么语言?”
大家好奇的提问,简直快把卢英秀骄傲死。
她算是明白邵炼为什么这么喜欢沈明洲了,那种被人围着惊讶的感觉,确实能够勾起人深藏的炫耀欲望。
“保密。”卢英秀得意的笑着说,“等我们所拿出成果评估报告,你们就知道了。”
“那得等多久啊!”
“不久。”卢英秀信心满满,“按沈老师的速度,下周吧。”
下周?一周?
研究院的人常年跟实验项目打交道,就算卢英秀只是拿一套理论出来做评估、要项目资金,那也不可能一周啊!
沈明洲沉浸在猎鹰系统的完善和开发之中。
完全不知道九院已经把他的事情传了个遍。
“无人机研究所说一周拿出评估报告申请评估。”
“他们不是说这次项目特别复杂,还找了外援吗?”
“是找了外援!外援一来,一天时间搞出了一套系统,所以他们才敢说一周出报告的!”
一周出报告的说法,可太诱人了。
大家知道外援是沈明洲,写出过医疗系统这种可以承载全国三甲医院同步上线测试的大型系统。
但是一周时间,未免也过于神速了一点。
无人机在外界看来简单无比,对他们搞研究的来说,改动任何一个细微功能、增加十分钟续航,都要经过复杂的模拟实验过程。
实验做上两三个月,常有的事,一两年也不稀奇。
可是,当卢英秀在一周后的研究院例会上,总结他们上周成果,规划他们下周计划的时候,在座的全体所长,听得眼睛都直了。
“无人机所在上周的模拟实验里,完成了猎鹰系列无人机系统初步测试。猎鹰系列作为边防巡逻无人机,可以完美适应零下20度低温环境,抵抗11级大风,拥有自动驾驶功能,快速远距离传回三维红外建模,并且在太阳能支持下,实现白昼无限飞行,夜晚6小时飞行。”
“在失去通讯信号、与操控失联的情况下,猎鹰可以根据设定好的路线规划,自动回归边防哨所。”
简短的说明,引发所有人的热烈议论。
猎鹰,竟然可以自动回巢!
“卢所,你们是用了什么特殊设定?为什么无人机失去操控还能返航?”
“11级大风,你确定猎鹰还是无人机吗?哪怕模拟实验也不能设置这么夸张的数据!”
“比起别的功能,我更好奇你们怎么保证太阳能的无限飞行,这真的不是在做永动机?”
面对所有人的困惑,卢英秀笑得温和。
“这虽然只是模拟实验,但是一切数据来自全国航天航空数据库,可以说,猎鹰是基于火箭、导弹、战斗机的核心材料技术进行的开发。”
“我们所保证实验成果真实,将猎鹰完整制造出来,不过是时间问题。”
理论条件和实验环境模拟成功,已经叫人热血沸腾。
研究院立项的实验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迅速立项,一周就给出了重大成果的实验!
电子技术的成果比其他实验更容易获得,但那是无数研究员熬夜秃头换来的。
现在,沈明洲标准作息,带着无人机研究所十几个研究员久违的感受到了朝六晚十的惬意生活,还创下了九院立项到出成果的最快纪录。
之前院里的人只是门外路过看热闹。
直接满怀期待的进了实验室,“小沈,你们那个猎鹰我能不能看看啊。”
沈明洲还没发话,身边的助理研究员就说:“敖哥,我们都叫的沈老师好吧。”
“沈老师,沈老师。”老敖从善如流改正错误,“让我看看猎鹰,让我看看。”
沈明洲仍是坐在原位,十分不好意思的提醒对方,“猎鹰的后续研发已经交给卢姐的实验团队了。我现在做的是蜻蜓。”
屏幕的改造数据列出了蜻蜓的详细参数。
得到消息第一时间来看猎鹰的人扑了个空,却还是在沈明洲这儿感受到了什么叫研究狂魔!
一个人忙两个项目!
还快!
老敖羡慕哭了。
他日夜不停凝视屏幕,写出来的代码行数代表着掉落的头发根数。
唯独面前少年短发柔软茂盛,黝黑粗亮,在白炽灯下反射出青春的光亮。
年轻,真好。
“沈老师,我们合个影吧。”老敖摸出手机,充满艳羡,“让我怀念怀念,自己年轻的时候。”
老敖不仅提前看了蜻蜓,还获得了沈老师合影留念一张。
中年研究员在朋友圈里感叹:英雄出少年,岁月催人老。
其他人在他朋友圈里扎堆看天才。
看看这身高,看看这长相,看看这手!
就是这双手一周做完猎鹰模拟实验,给无人机研究所新添国家级项目,那不还快点儿去摸摸。
有一就有二。
沈明洲答应了老敖的合影,自然也得答应老赵、老曾的合影。
研究院里老老少少研究院,有空就来逛无人机所。
不仅能看看小少年,还能聊聊猎鹰系统。
“其实猎鹰系统是可以开源对外的一套系统改造的。”沈明洲说。
“医疗系统的基础构架,和猎鹰系统一致,只是侧重点不同。”沈明洲解释。
“这套系统我希望未来可以推广到更多领域,不止是无人机和医疗。”沈明洲展望,“我想做能够万物互联互通的基础构架。”
大家听着,听着,心里都充满了相同的感叹。
如果有这样的系统就好了。
超凡处理速度,几乎没有冗余垃圾,维护检修可视化,省了多少程序员的头发。
沈明洲在研究院里成为了大家朋友圈常客。
还有不少中老年热心同志,请他到家吃丰盛的晚餐。
大家其乐融融,将这个外援当成刚来研究院的新成员,三天两头都能有新的照片,从这个所,那个所的人朋友圈里刷到。
沈明洲吃宵夜啦。
沈老师现场试飞蜻蜓啦。
小沈同志试玩遥感运输车模型顺便给我们改了改系统啦。
朋友圈热热闹闹,随时能看到沈明洲消瘦挺拔的身影。
大家互相看互相传,反正内部保密环境,怎么传也传不到外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