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妾本多娇[强国系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己之矛,攻已之盾。刘彻这一手玩的,让众人都知道他是在耍无赖,偏偏什么都无法说了。

“先头是我一念之差,如今被陛下一提醒,这匈奴怎能和亲?与禽兽和亲,乃我汉人之耻啊!求陛下收回和亲之命!”那诸侯王一咬唇,跪了下去。

“不可,不可,”刘彻摇了摇头,“我大汉没钱买马招兵,岂能同匈奴一战。我看还是和亲吧。”

“陛下!”那诸侯王急了,“我愿献上三万金,以充军饷。”

虽然明白这国库里头都堆的冒顶,岂能无钱,但事已至此,为了不‘被嫁’匈奴,这诸侯王也只能拼了。

“三万?”刘彻犹豫了一下,“少了点……”

“五万!”诸侯王一咬牙道,他如今已经没有了封邑,只有个空头王爷的称号,五万金一出手,日后的日子也得紧巴巴的过了。但没办法,五万能换不丢人,不丢命,也算是值了。

刘彻细细一盘算明白这五万金对现在的他来说也不少了。便故作为难的点头:“既然王叔愿意为我大汉招兵买马贡献金钱,我看王叔不必去和亲了。王叔主战,就算去和亲,估计也会不自在,还是让主和的去和亲吧。”

此言一出,朝堂上突然跪下无数个人,放眼望去,大多都是主和派。他们一个个争相变口,学着那诸侯王开始贡献军饷。

刘彻不急了,他坐了回去。听他们争吵,细细盘算着,要不要来个坐地起价。难得从他们身上挖肉啊,这感觉真好!

早朝拖到了下午。刘彻的国库又充盈了将近一倍。

朝堂上,居然只剩下了两三个人依旧梗着脖子要主和。刘彻毫不犹豫大手一挥,绑了这几个顽固不化的,将仓库里头堆了几年都发了霉的粮食收拾收拾当作嫁妆,也不给缝衣服了。将这几个全家真的绑去送给匈奴和亲。

这一下,原本还心存侥幸之人也吓的颤巍巍,天下士子虽有看不惯的,怎奈董仲舒就是大儒。在董仲舒和东方朔几人的口口相传之下。那几个被绑去和亲的老家伙一家变成了为了大汉毅然自请和亲的忠臣义士还真的名垂青史了。

而他们留下来的家产,刘彻自然毫不客气的笑纳了。

经此一事,他的威信更甚,再无人敢随意反驳他的指令。

太皇太后知道后,便将他请到了寝宫,敲打了他一番,明确指出有威严是好事,可一个好的君主,绝不该让治下大多数的臣子人人自危。

刘彻受教,同陈阿娇商议一番后,便从原先主和派中选出几个才俊,一一封了实缺。如此一番,终于缓解了朝堂上的紧张气氛。

接下来,便是要正式同匈奴宣战了。

“匈奴绝对想不到我大汉居然会拒绝和亲同他们宣战,这些年,匈奴人已经被大汉养的有些自大了。”陈阿娇为刘彻分析着时事,“所以他们不会有对敌的准备,另外。等我大汉之军真的到了他们面前,估计他们依旧会自大的以为我们必输无疑。”

刘彻听的愤怒,却只能强自忍耐下来。

“这是坏事,也是好事。”陈阿娇也是一声叹息。“坏在匈奴对我们没信心,我们自己也对自己没有信心。可好也好在这里……他们以为我们会输!”

刘彻深吸了口气:“所以我最先要做的是应该是让我大汉儿郎充满斗志!”

两人深以为是,又拟定详细计划。

次日朝堂之上,刘彻当众宣布……

拜御史大夫当护军将军

命太中大夫李息为步兵将军

命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

命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

命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

汉朝之步兵、骑兵、战车等部队共三十万人,全部埋伏在马邑附近山谷,等待匈奴大单于率狼群进圈。诱狼工作,交给了马邑土亭聂壹。

自高祖刘邦对敌匈奴拜后,如今已有七十余年,七十年等一战。鹿死谁手?这一瞬间,所有汉人都揪紧了心。

派去和亲的人,已然抵制了匈奴。除了妇人外,其余人都被匈奴杀了,此事一言激起千沉浪,匈奴人不满汉朝此次的嫁妆,竟又派人来催!

百姓可不知道刘彻是将发了霉的粮食当嫁妆运到了匈奴,还以为匈奴是在无理取闹,一时之间群情激昂。刘彻亲自召见将士,一顿慷概激昂后。这士气总算也有了!

聂壹此时也到了匈奴,他用苦肉计逃亡匈奴,骗取了大单于的信任,要同大单于一起侵犯马邑。大单于觉得这买卖划算,便允了。

聂壹回到马邑,砍了两个死囚的头颅,悬挂城上,使人告诉匈奴使节。他已然杀了马邑的县令和县丞,举城人都投降了。请匈奴速来。

聂壹是个土匪,他的话匈奴人自然是信的。

万事俱备,只欠匈奴来了!

“不知那书帛可到了李广之手。”陈阿娇抬起头来,叹息了一声。她只能做到这里了。

在刘彻要封王恢为将屯将军时,她便想过阻止,却仍是失败。王恢这个名字啊……她在上辈子便听过,第一场对敌匈奴,失败的原因便是因为王恢。

尽人事,安天命。她能做的,不过是叫人悄悄的告诉李广,小心王恢!

远在边城的李广看到了陈阿娇特意送来的帛书,上头没头没尾,只有一句小心王恢。他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既然皇后娘娘特意送了这帛书来,他也不能不提高警惕。

一番思索,他便叫心腹来,细细嘱咐了几句。

却不料,正是这几句,才让大汉的第一场战役,转败为胜。

话说这聂壹骗了老单于来马邑,却没布置的面面俱到,致使老单于心头起了疑心。于是当匈奴大军扑至武州塞时,军臣突然悬崖勒马,命令全军停止进军。

武州塞,距离马邑城航空距离只有七十公里。如果匈奴一发狠的话,瞬间就空降马邑城。可是,马邑城外静悄悄的一片。凭着多年跟汉朝打交道的经验,军臣单于断定,这里肯定有问题。

他保险起见,全军撤退,攻向雁门郡。

毫无防备的王恢大军,竟让他们轻易拿下了雁门郡。匈奴抓到了一个汉朝尉史。问出了马邑附近埋有大量兵马。匈奴大军当即决定,立刻离开,退出长城塞外。而王恢看傻了,当军师问他是否出军时,他犹豫了。

他犹豫了,李广埋伏在他军中的心腹却没犹豫,立刻通知李广,李广轻车简行突袭而至。首先进攻了匈奴。雷声大雨点小说的就是王恢这样的人。他看傻了,腿软了,以至于其余各路大军都到了,同匈奴厮杀起来,他仍软着腿不敢喊一声‘跟我上’!

于是,这场战役在四个大将率军攻击,一个大将腿软不敢动的情况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最终,折损了十万人的情况下,大汉惨胜匈奴。除老单于逃亡之外,其余匈奴人皆被斩于马下。

第49章

王恢以渎职为罪名被斩,若他不呆若木鸡,或许大汉的伤亡会更小一些。

可无论如何,这都是一场胜利,喜悦如同海水席卷了大汉。他们终于知道,原来匈奴是可以战胜的。这其中最受震动的莫过于太皇太后窦氏。

她已然很老了,强挺着一口气,为的不过是最终与匈奴对战的结果。

当胜利的消息传到她耳中时,她终于流下的眼泪来。说来,对于刘彻罢黜百家之举,她心都还是有怨言的。对于刘彻攻击匈奴之事,她也不是很看好。可身为大汉人,她心头也是有一分气的。如今,她的孙儿,不仅攻打了匈奴,且还胜了。窦氏觉得,她这一生已然无憾。

百年之后,她能从容地去见刘家先祖,去见她的儿子,告诉他们,她将大汉的江山交给了一个最适合的君王,她对得起刘家,对得起江山社稷,对得起天下黎民了。

“去请陛下来。”她颤抖着说。

身旁的仆从应了一声,忙去了。

她已然很老很老,老的无法坐起。可是她脸上的笑容却是那么的灿烂。

刘彻听了召请,忙从未央宫疾步而出,往太皇太后寝宫而去。

一片寂静,刘彻忍不住想,他的大母见了他会说什么,会称赞,还是会如何?

可还未行至门口,便见太皇太后身边的忠仆跪在地上:“陛下,太皇太后去了……”

刘彻如遭雷击。

“太皇太后说,她敢挺直了胸去见刘家先祖,告诉他们大汉未来一片光明了。”那忠仆道。

‘轰隆’

窦氏的离去,带来了一城哀戚。对于宗室而言,刘彻太凶残,而窦氏却是他们最后的庇佑。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官员而言,则是对最后一丝‘当年’的怀念。

满宫素缟,七日七夜,在所有人的哀伤中,刘彻亲自披麻戴孝扶灵起棺送了窦氏最后一程。当众人看着断龙石落下皆落泪不已时,回到长乐宫中的王娡却勾起了唇角……她的心情极好,一如刘启当年薨逝之时。

哦,是带着比刘启薨逝时更好的心情。因为从今日起,整个大汉,她便是真正的万人之上了。能在她头上的,都是死人。

王娡的天亮了。

不过,也有不好的事。王娡脸色一沉:窦氏死了,她须得再缓一两年方能为刘彻光明正大的选妃。

此时,正在好心情幻想着无子又被多宠的陈阿娇未来有多悲惨的王娡,得意的翘起了手,轻轻弹了几下小几:“来人,去给皇后送一盅补身的汤去。就说我让她别因太过悲伤伤了自己的身子,太皇太后逝者已矣,我还等着抱孙儿呢。”

王娡以为陈阿娇在为生不出孩子而哭泣,而她最大的快乐,就是每日不断的提醒她:你怀不上孩子!

刘彻如今已经22岁了,别人不知道,她却是极为清楚的:别看馆陶长公主求子的方子汤药不要钱的往宫里呈,可那都没用!陈阿娇根本不可能生出孩子来!

她已然想通了,刘彻纵知道是她对陈阿娇下的手又能如何?他始终是自己的儿子,难道真能用这事来为难她?反正天底下能生孩子的又不止陈阿娇一个。为了面子也好,亲情也罢,刘彻都不会将事情的真相说出来,在外人眼中,多年不孕的陈阿娇不过是一个占着坑不下蛋的母。鸡罢了。

王娡好心情地盘算着着,觉得再等一二年方能抱上美姬的儿子当真是好委屈。

只可惜,她的这份委屈她儿子刘彻却是半点儿都接收不到。22岁,或许对于一个无所事事,除了生孩子也没别的追求的男人来说,子嗣是很重要的,但刘彻却不是无所事事的人。在为窦氏守孝发丧之际,他已然同陈阿娇决定了下一步的计划。

而就这一点,王娡已然输了。

女人在后宫汲汲营营一生算什么本事?或许对于王娡而言,一个成功的女人就是在后宫能得帝王宠,能防的住其余女人,还能贬低了别人的儿子……其实就这些条件,她若是光凭自己哪一条都做不到。偏她还觉得自己很厉害。

最悲惨的是,王娡没看透别人的心。做女人时,她看不准丈夫,做母亲时,她又看不懂儿子。在她以为她的儿子也在为子嗣之事发愁时,她的儿子却在椒房殿中,为一封从番阳来的表拍案叫好。

“番阳令唐蒙真乃有心之人!阿娇姐。你看,他不过是出使南越斥道了枸酱,发现了枸杞由蜀地被人偷运至夜郎国,继而作为贡品献到南越国之事。便想到了南越的不臣之心。”刘彻拍案道。

陈阿娇拿起几上竹简看着:“果真是有心,他竟然调查出南越表面臣服我朝,背地却将势力扩张上万里,进而为我大汉找到了一条陆路可直攻南越番禹的捷径。如此一来,我大汉儿郎不必再通过水路取道长沙国或豫章郡,便可以直指南越。”

“是啊,水路险阻并不好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