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遥盯着陈嘉一路溜达到他前面,还隔着两排人,挺老远的。
“他还要唱德文呐……”周遥小声嘀咕了一句,就你陈嘉,小爷忒么不信你还会讲德文。
“嗯,据说是。”身旁男生也小声嘀咕,“反正我全都听不懂。”
“他就学了几句,好像就会那几句。”站周遥身前的女生名叫滕莹,笑得挺甜的,转脸抬头跟周遥说悄悄话。
他们仨随后就被音乐老师犀利的眼神瞄了:“就你们站在台上一丁点儿的小动作,台下观众看的特别清楚你们知道吗?!不准说话了!”
陈嘉微微侧过身,眼角余光扫向后面的人,就是偷看周遥,唇边甩出一个嘲笑的表情……
周遥是头一次听陈嘉正经认真地唱歌。
被老师耳提面命寄予厚望,就布置给他个领唱任务,哪能不认真唱?
他们音乐老师对陈嘉也很着意栽培,对别人都是甩出高音C尖锐地吼叫,一转脸就对陈嘉就和颜悦色,可温柔了,简直就是捧着哄着,所以据说陈嘉是他们音乐老师亲儿子呢。音乐老师亲自弹奏钢琴,进前奏时对陈嘉打一眼色,表情是极欣赏和期待的。
原电影里男生主演的声线温暖而嘹亮,情感真挚,特别有感染力,让一代人耳熟能详,无比怀念。
而陈嘉的声线……周遥也不知用语言应该如何形容。春季北京的风很大,音乐教室每一扇窗户都紧紧关着,室内四面封闭,拢住了声音。陈嘉的声音出口就充满了整个房间,从天花板到地面,再到教室各个角落。甚至好像每一道墙砖的缝隙,都涨溢着那种声音,拥有强大的穿透力,直接要震透那些窗玻璃。
周遥一动不动,脚底下椅子却一直晃,站不稳,眼前荡漾的都是声波。有魅力的声音,是可以让人“入定”的,他是在短暂的一瞬间陷入怔忡和恍惚……
而且,陈嘉还没有变声,那应该算是记忆里难得的一段童声。
童声却并不稚嫩,非常成熟,高亢而坚韧,那时就已经在声音里夹杂了少许不驯服和野性。
直到十年之后,或者二十年之后,周遥都不会忘记那时陈嘉唱歌的声音。这么好的嗓子,是天赋,是天籁。
Kleine Kinder; kleine Sorgen;
und ein Haus voll Sonnenschein。
Kleine Kinder; kleine Sorgen;
koennt’es so fuer immer sein?
就这四句,足以让全场鸦雀无声,无论多大的房间都能穿透。一大段德文歌词之后,再接双声部的中文合唱。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
眼望四周阳光照。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
但愿永远这样好。
……
当天傍晚,这首歌一直练了五六遍。
陈嘉后来未经老师允许,悄悄挪了话筒,站位就变成45度角半侧位,方便他回头。
一回头,就瞟到站最后一排盯着他傻看、随音乐指挥不停摇摆的周遥,极其的傻!这也太逗了吧?
周遥这个大绿叶,摇摆得很僵硬,就差在脑袋顶上再插一朵向日葵了。
陈嘉不经常笑的,但心情非常好、没有忧愁烦恼的时候,小少年还是回头对周遥笑了一下。
周遥站成一根树桩,表情僵傻,恰好就读到这个隔空送他的微笑。
然后,他腿软了,他一脚就踩空了。
幸亏今天忒么就是排练。
音乐结尾,高潮,全体队友引吭高歌,音乐老师陶醉地敲击着琴键,周遥整个身体失去平衡,一声都不敢吭然而实在他妈的站不住了!
他一脚塞进两个椅子之间的大缝隙,能站得住才怪呢。“哐当”一声,再接着“啊”的两声——
“哐当”那声,是周遥一脚踩陷了下去,后仰着摔地上了。
后面“啊”的两声,就是站他侧面的男生和他前面的滕莹,都被他扯下去了,全摔了……
周遥狼狈丢脸地爬起来,脚腕磕了,不敢吭声,低头又爬回椅子。
他听着他们音乐老师的河东母狮子吼:后排怎么回事啊?……周遥?!……你是不会站吗、你站不住吗!!
周遥:“…………”
中邪了。
陈嘉回头瞄他时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配合他自己颜面扫地的狼狈,这天真是衰透了。
周遥后来觉着,他当时就是惊着了。
他被陈嘉一瞬间已暴露出的无法掩盖的光芒,晃瞎了眼……
第13章 衣冠
这一个学期在平静而快乐的氛围中度过,是周遥记忆里最无忧无虑的一段少年时光。
白天就是上课,中午吃完饭赶一赶作业,下午放学后就是一起参加合唱团训练,训练完后还时常去陈嘉家里蹭饭,疯玩儿……
学校的合唱团,是要在暑期参加全区的合唱比赛,要维护本校建校以来的光荣传统,要在区里争名次的。他们这拨学生被校领导和老师寄予了厚望。
集训的时日久了,周遥也瞧出来了,音乐老师为什么和颜悦色哄着陈嘉,句句话都是夸奖的?也是怕这小子临阵掉链子出幺蛾子,怕上学期工会礼堂小合唱那件事再次发生,在区里比赛时候再演一出“本大爷不换衣服”“本大爷就是不想唱”,那可就真砸了。
以陈嘉这号人的臭脾气,甚至以陈嘉的学习成绩排名,按通常标准,都够不上进合唱团的资格。能进来混,必然是因为嗓子好,唱歌好听,别人实在是都不如他。
临近暑期,老师开始让他们穿着演出服排练了,每周六的整个下午都被合唱团占用。
周遥挺早就到了音乐教室,一群人已经在那里热火朝天地挑衣服试衣服。
“我的、我的服装呢?”周遥奋力地把他的大脑袋挤进去。
“找你自己的号码啊!”音乐老师指挥着。
“我应该穿什么号呢?”周遥一脸蒙。
“M!”音乐老师把一套M号尺寸的服装扔给他了。都是订做搭配好的,男生是上红下白的一身制服,女生是同款红色夹克和白色裙子。没什么可挑的,穿上以后大家都像一棵一棵的心儿里美大萝卜。
“哦……陈嘉穿什么号?”周遥嘀咕。
“你管他穿什么号干吗?”音乐老师瞅着他,“赶紧换你的衣服去啊!”
周遥麻利儿抱着衣服去墙根了。
这换衣服的场所太不检点了,女生们就在房间里走来走去随便换衣服,而他们男生人数太少,反而单独把他们几个圈了起来,用一个大帘子围住,好像他们几个很害羞见不得人似的。
不一会儿,领唱的那位陈嘉大爷就晃悠进来了。
陈嘉:“……”
一进屋,陈嘉也是一脸蒙,怀疑自己可能走错了房间,转身想要出去。
“陈嘉你快过来,你的服装在我这儿呢,你来!”音乐老师可见着亲儿子了,满眼射出光芒。
“我……我穿L的吧?”陈嘉低头寻么那衣服领口的标签。
“你M!”周遥从帘子后面露出半张脸。
“我就穿L,”陈嘉眯眼瞟他,“我比你腿长。”
“我告诉你啊陈嘉,你给我这样穿,你上身穿这件M的,M号的红夹克,夹克在腰上勒紧点儿,这样,这样好看,显得特精神。”音乐老师精心地给倒饬着,“裤子穿L的,裤腿长一点,盖住你的鞋显得腿比较长……快快快,快把你裤子脱了换上,换上我瞅瞅好看不好看!”
陈嘉:“……”
周遥:“……”
周遥在帘子后面露个脸看得一愣一愣,哎呀妈啊,这真是亲儿子啊。
陈嘉在一屋子女生窃窃私语围观之下,一脸扮酷的表情低头疾走,其实还是害羞了,脸皮还没有厚到那个程度。周遥从帘子后面勾勾手,一笑,陈嘉抱着服装自觉奔向“男更衣间”了。
布帘子后面迅速爆发出一阵骚动和低笑,帘子被人扯来扯去差点儿就塌了!陈嘉好像爆出一声“你快滚”,肯定是被周遥的黑手给捏到哪个部位了……
随后一个下午的彩排,周遥就目不转睛盯着前方的陈嘉。
他们音乐老师的审美水准不错的,平时自己就穿得特时髦,给学生订做的服装也漂亮。红夹克要穿成紧身,短款掐腰,显得很飒,而长裤要够长,后腰悄悄地用两枚曲别针卡住,这样显得宽肩窄腰,裤型笔挺修长。陈嘉那天彩排就是特别帅。
人靠衣冠马靠鞍,这句是大实话。
周遥以前从来没觉着这小子有多帅,是因为陈嘉穿衣服不修边幅,就没穿过一件上档次的。别人家长都去王府井、西单商场里买衣服,瞿连娣就经常去农贸市场的小摊儿上买,别人挑剩下再“清仓大甩”十块钱两件的那种。再者说了,以瞿连娣阿姨那个配色审美,非常淳朴,非常符合她们机床厂老一辈职工的眼光水准,实在是拖累了自家儿子。周遥也是自从认识了陈嘉才知道苹果绿和鸡屎黄这俩色竟然还能穿在身上!
从周遥这个角度,他伴唱合声时目视前方,看到的就是陈嘉的半侧脸。
眼皮是内双,睫毛还挺长的。
右眼角正好有一颗小黑痣,很小,也就是俗称的“泪痣”,以前没觉得好,现在看来竟然挺别致的。
脸的轮廓应该是很随陈明剑了,儿子都像亲爹,而陈嘉的爸爸本来就挺好看的。
看时间长了眼睛有点儿酸,周遥垂下眼睑,开始看前面女生后脑勺上挂的两根羊角辫,看那一排女生红彤彤的整齐划一的头花……然后,不由自主地,他的目光再次平视,最终定格在陈嘉的侧脸上。
大约五点钟,终于排练完了散场了,各自换掉服装,该穿什么还穿成什么。陈嘉一年四季永远还是那条最土气的蓝白条运动裤。
“吃饭去么?”陈嘉回头问某人。
现在说“吃饭”,就是问周遥今晚是不是跟他回家蹭晚饭吃。
“吃!”周遥一点儿不打磕绊,盯着陈嘉的后脑勺,心情欢快地几步小跑就跟上了……
小厨房里腾起一缕炊烟,响起锅铲碰灶台的炒菜声音。瞿连娣干活儿特利索,不用别人碍手碍脚地帮忙。
周遥在屋里床上瞧见一堆画报,拿出来翻。
都是《知音》《大众电影》之类的杂志,瞿连娣从厂里工会借阅的。不买,只借阅。
周遥说:“封面不是刘晓庆就是巩俐,老是她们俩,脸盘儿真大啊,都挤满了。”
陈嘉说:“许晴长得还成。”
周遥说:“傅艺伟漂亮!这个确实漂亮。”
陈嘉说:“演妲己的那个么。”
周遥问:“你看了啊?”
陈嘉无奈地说:“我妈每天没完没了的都在看啊。”
他俩打开电视,果然电视里又开始重播《封神榜》了。瞿连娣炒着菜呢都不忘了进来瞟电视,拿锅铲一指:“傅艺伟,她是特别漂亮。”
“阿姨,您锅都糊啦——”周遥笑。
“糊不了,我有数的!”瞿连娣也笑,现在可待见周遥了,“蒜苗炒肉,你不是特爱吃么。”
俩人并排靠在床头,就看了一会儿商纣王抱着狐狸精姐妹花在电视里载歌载舞,而且忒么还是3P啊,以此表现酒池肉林的奢侈糜烂。剧中人物穿得都……比较的前卫。剧组服装没有用那时最常见的纯棉、灯芯绒或者的确良,而是用半透明薄纱。
过了一会儿,瞿连娣好像反应过来,又进来了:“你们俩别看了,你们要不然看点儿别的?”
“哎,陈嘉,我说你呢!”瞿连娣表情不太自在,“你不是不爱看这个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