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言坐在上座手里端着一盏茶,用杯盖细细撇开茶叶,慢慢说道:“朕近日身体不适有些红疹,请问大夫该如何用药为好?”

那大夫想了一下,躬身说道:“黄岑六克,黄柏十克,苍术十克,苦参十二克,车前草十五克,猪苓十克,水煎服。”

李言抿了一口茶,抬起头看着他,“大夫看着开便是,只是朕曾听宫里的太医说,红疹用鲜马齿笕湿敷最为有效。”

大夫顿了一下,笑着说道:“马齿笕味浓,且主要是针对痢疾等疾病,陛下圣体尊贵,自然是要对症下药。”

苏瑜看着那大夫没有说话。

李言再问:“大夫日夜辛苦济世救人,百姓们会感恩于你的,朝廷也会记得你这份功劳,大夫医术甚佳想必在这医馆干了很久了吧。”

大夫听见皇帝夸他,心里美滋滋地,挠挠头说道:“回陛下,草民在这半月有余了,治病救人是草民的职责所在算不得辛苦。”

李言顿了一下接着说:“此次时疫突发,朝廷很是重视,渡洲使也是鞠躬尽瘁,医馆上下日夜忙碌,可否打点得过来,可否需要朕加派人手?”

大夫想了一下,忙说:“谢陛下隆恩,只是医馆上下增添人手都有明确规定,这个草民做不了主。”

李言笑道:“是朕糊涂了,规定严明方能有条不紊,只是之前感染时疫的病患如此之多,医馆都没有增添人手吗,如此倒是苦了你们多辛苦些了。”

大夫再连连说不辛苦,再把官话又说了一套。

李言和苏瑜对视一眼继续喝着手里的茶没有说话。 

回到衙门,李言吩咐亲卫盯着那大夫,有问题立刻来报。

两个人打了一上午哑谜,那大夫嘴巴严得很,什么话也套不出来。

不过那大夫说来医馆不过半月有余,也就是说半月前医馆的人和事都不知情。既然规定严明为何他能在诊治时疫的重要关头进入医馆,今日问起增添人手一事也是一点消息都没透露。除非在半月前医馆不是增添人手,而是将所有人全部大换血,而他正好是选中进入医馆的人,而画像上那两人是老员工应该就被换下来了。

只是被换下来的人都去了哪,上下那么多人口,全部失踪应该会有家人来衙门击鼓啊,为何一点动静都没有。究竟是何等重要何等秘密的事需要将所有人全部换掉,此事和渡洲使有没有关系,衙门虽管不着医馆换人,但事关时疫,衙门不可能不过问,这背后还有多少事情,这潭浑水究竟有多深。

李言心里正细细琢磨,手里也不停地翻着桌上的档案资料,一摞比一摞高。在桌子最角落有一本厚厚地账簿,李言拿过来翻开看。

这是雨霖楼的账本,前面都没问题,李言翻到最后有一个夹层,抽掉夹层里面有一个小账本,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出账记录。

建德十三年,衙门五百两
建德十四年,衙门一千两

贞元元年,衙门两千两

贞元三年,衙门五千两


这是行贿记录,还是从先皇在位时期就开始了。

翻到最后,有一行小字。李言仔细辨认,一字一顿地念着。

“楼座将成,南陵不绝。”

南陵?雨霖楼和南陵有什么关系,这个南陵是指南陵的渡洲使还是有权有势的富贵人家,南陵的富贵人家可不少。

这不绝又是指什么,钱财的话,照理说南陵的人家不缺钱,其他的东西一个小小的雨霖楼还能给什么,亦或者不是雨霖楼给南陵,而是南陵不停地往雨霖楼送什么。或者两者都有,各取所需。

一个小小的雨霖楼能牵扯到衙门就算了,居然还和南陵有关系,除非这座楼表面上做着花柳的交易,实际上地底下藏着更不为人知见不得光的肮脏污垢。

李言盯着这本小账簿想了片刻,随后拿起手边的画像,按画像上的写的资料去到其中一位男子的住处。

敲了好久才有人开门,开门的是一位老婆婆眯着眼睛看了好久才问来人是谁,李言忙说自己是他的病人现在想来找他再写一副方子。

老婆婆将他请了进来,李言和苏瑜走近屋子,只见家徒四壁箪瓢屡空,墙上除了灰尘和蜘蛛网什么也没有。老婆婆自己也是短褐穿结,衣服上除了补丁再无其他花纹。

老婆婆端了两碗茶来,李言忙接过来牵着老婆婆过来坐,“家中只有老人家一人吗?”

那老婆婆反应了好半天才摆摆手说道:“还有我那儿子,在医馆里干活,只是半个多月没回来了,老身日夜牵挂啊。”

李言皱眉,“为何没有回来,他去哪了?”

老婆婆叹了声气,说道:“半月前医馆派人来传话,说城中时疫甚重,医馆所有人都要留下值班干活,直到时疫完全好了才能回来。那传话的小厮也给了我好些银两,说我儿在那里很好勿念,可是老身这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能不挂念。”

李言忙问道:“令公子最后一次在家中可与老人家说了些什么,要去哪里诊治之类的。”

老婆婆想了想,“最后他好像是说要去什么袁花村送药什么的,老身也记不清了。”

李言低头仔细想着没有答话,老婆婆看着他又说:“这位公子方才说是来找我儿拿方子的,为何不去医馆找他,他不在医馆吗?”

李言回过神来,想起进门前说的话,忙解释道:“方才去了医馆,那里的人说大夫都外诊了,要明日才回,我想着先来家中看看能不能碰上。”

老婆婆闻声点点头,又嘱咐着李言,“公子若是能见到我儿劳烦公子让他回来看看,老身也好放心啊。”

李言点点头应了下来,最后安慰了老婆婆几句就离开了。

李言和苏瑜并肩走着,低着头苦思冥想。

苏瑜怕他绊着石头摔了牵着他的手,轻声说道:“袁花村离此地十五里,前面有驿站。”

李言闻声抬起头看着他笑道:“先生怎知我要去袁花村?”

苏瑜看着李言,两人相视而笑,心照不宣。

骑马赶到袁花村后,两人一路上并未见到什么人,街道还算整洁,应该是有人烟的样子。

再往里走,远处突然升起一股浓烟。跟着黑烟寻过去,李言发现一座屋子被浓浓大火包围着,没有人来救火,大门外挂着一把铁锁,门窗都紧闭着,李言和苏瑜提着院子里的水桶去井里提水灭火。

火灭了,屋子也烧得不成样子,李言和苏瑜走进去,地上还有烧了一半的尸体,看来这屋子是有人的,一路找一路看,尸体差不多有七八具的样子,还不包括已经烧成灰的。

李言翻开一具男尸,下半身已经被烧黑了,上半身被横梁压着,脸上也都是血和黑炭。李言觉得有些眼熟,擦掉那男子脸上的痕迹,竟是画像上那老婆婆的儿子。

这么说这里的人应该都医馆被换下来的大夫,瞒过了家里的人被囚禁在此。医馆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需要将这些大夫关在这里,而且这场火不像是意外像是人为,为何偏偏在他们来的时候就发生了大火,难道有人跟踪?

李言心下暗自想着,越发觉得此事不简单,要杀了大夫灭口,只能说大夫掌握了什么重要秘密,而能和大夫有关的,只有药材、配方、病情、病因,究竟是哪一条线在编织这整张吃人的网。






第45章 打草
李言正坐在书房里出神,一名亲卫来报,说是一直跟踪那大夫直到昨晚见他进入一座大宅,今早才出来直接回了医馆。

李言想了一会,问道:“大宅内还有何人?”
亲卫说有一位妇女还有一个幼童,那大夫与他们行为甚是亲密,看起来像是一家人。
李言再问:“这几日以来就昨晚去过一次?”
亲卫说医馆有规定时疫没有完全解决之前,上上下下的人只能住在医馆,那大夫也只有昨晚出去过一次。

李言问过大宅的地址后,翻开手边医馆的人员册,找到那大夫的住处发现并不是同一个地方,难道那男子是在外另有妻子儿女?李言问过那大宅的样子后再命亲卫去大夫的原住址查看。

亲卫走后,苏瑜端着一盘糕点给李言,李言看着他问道:“先生觉得医馆如何?”
苏瑜拿起书不紧不慢地坐下来,开口道:“有进无出。”
李言吃着糕点点点头,再问:“那渡洲使如何?”
苏瑜笑了笑,“装傻充愣。”
李言点点头没有说话。

几个时辰后,亲卫来回,说是原住处大门紧闭,四下无人,应该是空了好久都蒙了很厚的灰尘。看来不是另有家室,而是举家搬移到别的地方了,那为何医馆的记录档案不更改,为何要偷偷摸摸。

李言想了想,起身去往医馆,决定要再去会会这个大夫。

“大夫治病救人有功,朕想着医馆的工银应该不够大夫维持生计,等时疫一事解决朝廷自然会重重赏赐。”李言用杯盖撇了撇茶叶抿了一口茶。

那大夫忙磕头谢恩,说自己为百姓出力,为朝廷出力是应当的,不值得挂心。

李言看着他冷笑了一声,说道:“既然医馆的工银微薄,那大夫是如何能购置得了南街大宅呢?大夫若有什么谋生的妙计不妨告诉朕,朕也好替其他人考虑考虑。”

那大夫一听到这话便知道大宅被发现了,忙一个劲儿磕头谢罪。

李言瞥了一眼他,冷冷地说道:“从实招来。”

大夫只好一五一十地说了自己来医馆后的事情,时疫发生后,病情越来越严重,病死的人越来越多,医馆当时突然就将所有的人员全部换掉。几日后李言到了这里,渡洲使先来找他,告诉他如果皇帝问起什么该如何应答,其余的一概不知了。

李言盯着手里的杯子想了想,那大夫再说,李言来之后,医馆的药材、药方、抓药的量具,所有东西全部换成新的,原来的东西不知道都去哪了。

李言审完大夫命他不许向任何人提起今日之事,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继续做自己的事。再命亲卫看护那大夫的家人,随后召来渡洲使问话。

“近日时疫有所好转,赵卿日夜操劳真是辛苦了。”李言坐在堂上,不冷不热地说道,渡洲使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说自己应该的。

李言看着他说:“想必赵卿十分体恤医馆那些救死扶伤的大夫吧,应该给了不少好处,不然怎么能在南街买得了大宅呢。”

渡洲使听出李言话里的意思,吓得浑身发抖说自己不知情,自己疏忽,没有好好管理医馆,反正就是一个劲儿的谢罪推脱。

李言继续说道:“此事若与衙门无关就劳烦赵卿好好调查,如若欺瞒,严惩不贷。”渡洲使连连磕头说是,李言挥挥手让他退下。

渡洲使走后,李言又在暗暗琢磨,医馆自然是与衙门与那渡洲使脱不了干系,在他来之前就突然换人,难道早就知道他要来,这件事除了宣政处的人再无其他人知道,难道有人通风报信,衙门提前做好了准备。那藏在这张网身后的人是谁,躲在宣政处的人是谁,与雨霖楼有关的那位南陵人又是谁,或者他们都是同一个人,只是藏得太深而已。

是夜,渡洲使悄悄地从侧门溜了出去,盯梢的亲卫也一路尾随。

渡洲使来到部落首领的府中,看到首领在院中饮酒赏月,走过去坐下,“首领大人好兴致啊。”

首领转过头看见是他,拿起旁边的一个杯子也倒了一杯酒递到他桌前说道:“忙里偷闲罢了,赵兄今日怎得空前来坐坐啊。”

渡洲使拿起酒一饮而尽,叹了口气,“陛下今日召我说起了医馆一事,恐怕这层纸快要被烧着了。”

首领笑了笑,继续倒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