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天盗墓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是吗?”
  “不是,想都别想。”我赶紧打断疯子的想法。
  刘叔爬到神殿中央,打火机闪烁几下,点亮一盏油灯,随后火光游动,连成一串,勾勒出一圆形轨迹,火焰上方,一个塔状东西迎光出现。
  点击、收藏、推荐、打赏,走起!
  (本章完)


第45章 六印坛城
  是坛城。
  我快爬两步,来到近前。
  坛城分为六层,下三层为圆形,白色,逐层缩小;中间两层为方形,红色,形制统一;最上面一层是圆形,上面由一大金顶和四个小金顶组成的金顶群;除此之外还有黑色门窗框。
  布达拉宫中有很多黄金坛城,传说是各类尊者的法界宫殿,密宗修行者多将其设为冥想对象,以借尊者之力增加修为。
  女神、鲁神、坛城,这鲁神庙内供奉的东西是不是有点杂呢?
  看位置,这个坛城正好位于石柱的顶端。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把鲁神庙外表剥离出去,只留下一根三层高的石柱,上顶一坛城,下连一片机关。看来这坛城就是解开机关的关键。
  刘叔伸出手指搭在坛城最下层边缘,微闭双眼,细心感应。
  我也怀着好奇把手伸上去。坛城也是石头的,很凉,红白两色渗进石质,徒增些许神圣——据说藏民用红色代表观世音菩萨,拥有大慈悲,用白色代表文殊菩萨,拥有大智慧,用黑色代表金刚手菩萨,护佑安全。
  我的手轻轻搓动金顶,想看看这是不是金子,不料坛城随手指微微转动,响起一片“咔咔”的脆响。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下意识地收回手。刘叔睁眼,怔怔地看着我。
  我示意他坛城在转,同时再次伸手过去,加大力气推动金顶。
  不是整体在转,而是一层。旋转间内部好像有金属弹片与锯齿摩擦,发出有规则的“咔咔”声。
  刘叔皱起眉头,试了试最下面一层。那一层是死的,不动。他又试了第二层,圆盘旋转,但推起来非常吃力,速度比金顶要慢。
  他继续向上试,一层比一层更快,更省力,直到金顶,手指稍稍一碰,便能顺时针自旋一段。
  刘叔略微思索一会儿,嘴角挑起一丝微笑,轻声道:“作家,你从最第二层开始逐层推,我让你停你就停。”
  我点点头,等刘叔做好准备,推动第二层圆盘。
  它比我想象的还要重,我不得搭上另一只手才能让其转动,弹片的声音缓慢沉重,每一次声音过后,都有一阵“嗡嗡”的回响。
  如此推动一圈,等刘叔让我停下来时,我竟满头大汗。
  刘叔点点头,示意我接着弄第三层。
  我深吸一口气,把第三层推动,疯子在一旁帮忙,很快第三层转过一圈,回到原来的位置。
  刘叔耳朵离开坛城,露出胸有成竹的表情,伸手转动第四层。
  接下来是第五层。
  等我伸手准备转动金顶时,刘叔用手挡住我。他跪在地上,挺直上半身,双手捧住金顶群中间的大金顶,深吸一口气用力向上提起。
  金顶缓慢升起,拖出一根石芯。
  刘叔双手颤抖,脸憋得通红。我和疯子赶紧上前帮忙,三人合力把石芯提起约十厘米。
  石芯卡住,我们同时松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
  喘了一阵,刘叔第一个起来,双手掐住第六层向上推,直推到大金顶归位。接着我们把第六层旋转一圈,松手后,它停留在半空中,石芯转移到第六层和第五层中间。
  我们如法炮制,抬起第五层,旋转后,它同样神奇地挂在第六层下面。
  下面几层都是如此,直到第一层。
  第一层最大,直径约一米半,重如石磨。
  刘叔变跪的姿势为蹲着,我们均匀散开,一起抠拄圆盘下面的缝隙,向上抬。
  第一层缓缓升起,贴住第二层。我们挪动膝盖,旋转一周,直至挂住。
  此时再看坛城,宛如悬浮在空气中,更显神秘。
  跟着,刘叔示意我们退后。他自己直起身,扭着第六层旋转数周,直至弹片卡死,再无法移动一点。
  他也退到后面,我们仨静静地看着烛光摇曳之中的坛城。
  有那么一秒,我以为刘叔错了,可是一个心跳之后,坛城第六层自动逆时针旋转起来,金顶交替折射出诱人的金色光辉。
  它越转越快,发出金属摩擦的声音。
  紧跟着第五层开始旋转,然后是第四层、第三层、第二层、第一层。眨眼之间,整个坛城活了起来,好像一条游蛇盘着柱子向下爬行。
  转动中,坛城整体下降,之前的石芯顶着大金顶重新从第六层上面冒出来。
  我们静静地看着,目瞪口呆。
  大概一分钟左右,第一层圆盘落地,贴着地面转动一段后卡死。第二层落在它上面跟着停住,上面的依次停下。
  坛城恢复到最初的模样,最后只剩下凸出的石芯顶着金顶。
  死一般的安静中,大金顶突然下落,整个石芯砸进坛城中心,整栋神庙随之一振,脚下发出一阵惊天巨响,恍如地震。
  我们立在原地,不敢有任何动作,神色惊慌。
  响声很快消散,周围重归沉寂。
  坛城在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中裂成数半,散在地上。
  刘叔一摆手,快速朝入口爬去。
  我跟在后面,回想起白天在布宫内听一个藏地导游讲的关于毁坏坛城的传说。
  他说,多数密宗修行者都会在修行的过程中精心绘制坛城唐卡,每画一笔就念诵一遍六字真言,一幅坛城需要画三四年,画完之后,他们会面对坛城诵经一天,而后焚毁。
  有游客问他为什么不留下来,导游说,佛经中讲:佛业从始至终一无所有,万般形象终为幻象,停滞、执取皆为执迷,挥除执迷,才能正觉佛法,知宇宙无常变幻。
  有人让导游解释,导游说,简单来讲:毁灭即新生。
  那么,这座坛城业已毁灭,新生指的又是什么呢?
  回到一楼时,大殿已是天翻地覆。须弥座凭空向前移动两米,座上神像东倒西歪,原本它压住的区域中央,露出一两米直径的竖井。
  我们围在竖井口向里面看,一片漆黑之中,手电光落在积水上,宛如一轮满月。
  积水足有两米深,水下一侧井壁上可以看见一个拱形门洞,拱顶正切着水面。
  “姥姥的,翻江了?”刘叔叫道。
  “应该是地下渗水,问题不大,这条密道通往布宫山上,应该倾斜向上,看这水深两米左右,向内不出十米拱顶就能脱离水面。”
  “齐活!”刘叔大叫,“疯子,准备下地!”
  “明白!”疯子甩手敬礼,从背包里掏出绳索,一端系在石柱根部,一边垂进竖井。
  一切还算顺利,我从背包里掏出头盔、手电、手套等装备,一边武装自己一边设想通道内会有什么。
  紧锣密鼓中,有人从背后捅了我一下。
  我以为是刘叔,把头盔的卡扣扣上,同时道:“你就不用叮嘱了,我肯定跟你屁股后面,不乱走。”
  “你小子长记性了?”刘叔的声音从身旁传来。
  “我——”我刚想说话,一阵酥麻忽然从心底升到头顶——刘叔和疯子都不在我背后!
  我急忙转过头,一张灰色的破烂不堪的脸几乎撞到我的鼻子。
  (本章完)


第46章 天王门
  啊!
  我惊叫一声向后退,差点跌进竖井里。
  一个一米多高的小人以猫一样迅捷的速度掠过我身旁,“咕咚”一声跳进井中。
  我急忙转身向下看,只看见水面的余波。
  刘叔和疯子这时才反应过来,疯子拿起枪四下警戒。
  “什么东西?”刘叔趴在井口边问。
  “不知道,像个小孩,灰皮灰脸,身上好像穿着……铠甲?!”
  “穿铠甲的小孩儿?”
  “而且,”我吃力地说道,“他脸上有伤,一大张皮耷拉着,露出里面的黑肉。”
  “黑肉?僵尸?”疯子眨着眼睛问。
  “僵尸不太可能这么快吧?”我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甭管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兄弟们,下地!”
  我戴上手套,把手电卡在头盔侧面,他俩陆续抓住绳索滑进井中,我习惯性地回头检查,猛然间意识到我在哪见到过那张脸。
  我顺着绳索向下滑,满脑子都是那张扭曲可怖的脸。
  是在二楼鲁神像的头顶,第一次看它我就在想鲁神为什么和松赞干布一样有两个脑袋。现在想来,那分明是那小灰人趴在神像头顶看着我们。
  等第二次看,我察觉不对,又没看出哪里不对。那时小灰人已经离开头顶,鲁神只剩下一个头。
  它一直在暗中偷偷观察我们,有思维。难道是我眼花了,那真的是一个小孩?
  脚底下传来水声,我低头看去,见是疯子入水。
  井内阴冷的气息把我拉回现实,我注意到水面以上的井壁部分为一整块青石,上有几道开口,估计和机关有关,水面以下则比较朴素,青石砖垒砌,一直到底。
  可能年代实在久远,渗水严重,不少青石砖脱落,躺在水底。看起来就算今天入口不被我们发现,几十年后,它也会随着一场坍塌重见天日。
  疯子松开绳索,潜入水中,展身朝密道中游去。刘叔跟着入水,朝洞内观察了一会儿,对我竖起大拇指,而后他也钻进水里。
  我滑下一段距离,双脚入水,深吸一口气,松开手。
  身体的重力把我送到水底,双脚轻触地面,微微用力,身体便向上浮起。我借着这股力量,弯腰扎进密道中。
  地下水冰冷刺骨。
  诸位千万不要相信人可以在水下自由睁眼。此时此刻,我眯着眼睛眼珠都火辣辣的疼,模糊的视线,只能看见前方疯子和刘叔的手电光。
  现在如果小灰人向我发起进攻,我毫无还手之力。
  不过我觉得小灰人除了长得恶心不像是个坏人,倒像是个调皮的孩子要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去。
  如此想着,前方疯子和刘叔的头探出水面。我低头看见青石台阶离我的身体不过一米,于是弯腰直身,双脚踏上台阶,上半身钻出水面。
  空气灌进肺里,令人畅快。
  我们踏着水向前走五米左右,来到干燥的地方。
  往回看,水波荡漾,完全看不到来路。向前看,无数级台阶朝斜上方铺陈开去,手电照不到尽头。
  我们清理掉身上和鞋子里的水,继续前进。
  这条拱道朴实无华,身体两侧是粗糙的青石砖和不经修饰的砖锋儿,青苔趴在墙壁上,好像斑驳的壁毯。脚下台阶由大型青石板铺成,上面还留着加工时留下的沟槽。
  但是单从工程质量的角度来讲,这无疑是成功的案例——多少年来无人问津,依旧屹立不倒。
  怀着对宝藏的憧憬和对庞大地宫的向往,我们拾级而上,走过大概三百多级台阶,迎面而来一巨大石门。
  石门前有一个十几平方米的缓步台。
  我们站在缓步台上,内心无比震撼。石门高三米五左右,宽两米有余,由两块完整的大青石板组成,上面有精美的浮雕。
  左边门扇上是持国天王和增长天王,右边门扇上是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四位护法神怀抱各自法器,狰狞怒目,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慌。
  在人物周围,祥云飞舞,瑞兽翱翔,水雾翻腾,天花乱坠,每一寸都有花纹,每一块层次都有所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