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天盗墓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映着火光。
  “答案一定就在这二十八个傀儡身上。”我确信刘叔的想法。
  “我觉着咱可以把四个灯佣刨除在外,”刘叔得到我的肯定,有些兴奋,“门前的两个灯佣是例行公事,代替灯奴,靠近咱们这两个纯属吓唬人的,答案八成在中间二十四个乐佣上面。”
  “有道理。这样一来,需要考虑的范围就小了。”我再次观察由远及近的这些乐佣,脑袋中闪过数量、颜色、高低等线索。
  刘叔也在极力思考,疯子插不上话,坐在角落里开始磨刀,莎莎的声音在墓道里回荡。
  过了一会儿,刘叔忽然开口问道:“古代有什么乐曲是十二种乐器合奏的吗?那时候有交响乐?”
  “唐朝这叫宫廷乐舞,乐师奏乐,舞姬跳舞,供皇帝享乐。没有规定哪首曲子用多少种乐器,但二十四个人、十二种乐器,已经够皇帝设宴群臣的级别了。”
  “那唐朝有什么最后代表性的作品吗?”显然刘叔有些失望。
  “你的意思是……”
  “既然是一群吹拉弹唱的,没准答案在某一首曲子里。”
  “这我知道,”磨刀声停止,疯子插话,“有一首好像叫泥菩萨雨衣曲,很有名,我上初中的时候历史书里有。”
  “那叫尼桑羽衣曲,还他妈泥菩萨。您那意思穿雨衣过河就不自身难保了呗?”刘叔道。
  “您总急什么呢?”疯子叽叽歪歪地说,“那泥菩萨穿上雨衣肯定防水呀,过河咱不敢说,下雨天肯定没问题。”说着,他低下头继续磨刀。
  刘叔还要吵,我赶忙说道:“《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所创,属于中唐,咱之前已经推测出墓主的时代应该是初唐,所以不在考虑范围内。”
  “作家,你知识面广,知不知道唐朝初年都有什么经典乐舞?”
  我搜索记忆,缓缓道:“初唐时期的乐舞有很多,最出名的有两首,《秦王破阵乐》和《功成庆善乐》。”
  “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一首呢?”
  “这没法选,除非蒙。”我干净利落地回答,等他把话说完。
  “我琢磨着是不是假如咱们猜对了乐曲,就会有相应的舞步,地上这么多孔,像是梅花桩,按着正常的顺序踩就不会触发地狱火。”
  “有点道理,”我按他的思路想,“可即便知道是哪首曲子,咱仨谁懂这舞步啊?反正我不知道。”
  “先猜乐曲,舞步是下一步的事儿。你忘了,见招拆招,别考虑太远。”
  “两首乐曲都是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的,前者是歌颂李世民战功的武舞,后者是歌颂贞观太平盛世的文舞。没有别的提示,我不敢定。”
  “一个武戏,一个文戏……”刘叔沉吟着,“自古盗墓贼都是男的,武戏应该大开大合,我觉得武戏的面儿大。”
  “那不一定,我要是设计者我就设计成文舞,让盗墓贼在我面前扭扭捏捏地出丑。”
  “看乐器呢?”
  我脑袋中灵光一闪,朝墓道深处看了一眼,灵光随即泯灭,“琵琶、琴、笛子曲调比较柔和,多出现在文舞中,但筝、鼓和钟比较激昂,适合武舞。没法从这一点上分。”
  “那假如墓中埋的人是李世民呢?”
  刘叔突然这么问,让我有点反应不过来。
  “假如是唐太宗本人……那肯定是后者。”我说。
  “怎么说?”
  “第一,李世民登基以前是秦王,死的时候是唐太宗,秦王这个封号放在皇帝的墓门前显然不搭配;第二,相传《功成庆善乐》是唐太宗自己编的;第三,明君想让后世人记住的,肯定不是自己当年多么英勇,而是在自己治理下的太平盛世。所以。”
  “那你说……”刘叔迫不及待地打断我,“这个墓会不会真的是唐太宗的?”
  (本章完)


第61章 关于墓主的猜想
  “对,”我顺着他说,“唐太宗和松赞干布哥俩儿商量好的,死了换着埋。”
  “别耍,我认真的呢。”刘叔一脸严肃。
  “到底谁耍呢?”我看着刘叔,感觉他被疯子附体了,“好歹你也是个盗墓贼,你不知道唐太宗墓在陕西九嵕山?”
  “我当然知道昭陵在那,但万一是疑冢呢?曹操有72疑冢,唐太宗为什么就不能弄一个大疑冢?”
  “唐太宗一众开国功臣都埋在那,且昭陵作为旅游区都对全世界开放了,你丫说那是假的?”
  “先别炸,听我说完。”刘叔皱起眉头。“据我所知,昭陵主墓还没有被系统发掘过,也就无法确认里面的人就是唐太宗。倒是从五代温韬开始,盗墓贼经常光顾昭陵,但也没听说盗字行里流传谁盗了唐太宗墓。”
  “这有史料记载。”
  “史料最能造假。咱解放思想地设想一下,”刘叔看着我,“你看,会不会是这么回事。当年唐太宗与吐蕃松赞干布建交,派人送文成公主入藏,人到那一看新盖的布达拉宫是个绝佳的归龙之脉,埋进去后可保佑子孙万代,回来告诉唐太宗。唐太宗听完一拍脑袋,说这玩意儿好啊!丫就埋那了。”
  “正经点儿,”我忍着没笑,“唐太宗登基之后就开始建昭陵,文成公主入藏时他都继位十五年了。昭陵不要了?”
  “你往下听。”刘叔装模作样,“墓葬师问唐太宗,你丫重新选址,之前那工程就烂尾了?跟你混的大臣们都等着回迁呢!找你上访怎么办?唐太宗说,继续建,就当是个疑冢,除了朕,别人还埋那。”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你可别瞎侃了,你当这是潘家园呢?文成公主走8年才从长安走到拉萨,到那儿那年是公元641年,就算他们发现了龙脉,回来告诉唐太宗,照这个速度回来时是649年,那年唐太宗已经埋了。”
  “有可能是后来迁的坟吗?”疯子收刀入鞘,问道。
  “你俩可别糟蹋人了!”我有点受不了了,“皇帝陵墓一建就得好几十年,什么时候皇帝死了什么时候才能竣工,说迁就迁?说埋西藏就埋西藏去?唐太宗放下皇位八年,提前动身入藏吗?他他妈一共才在位二十三年,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去死的路上啊?”
  “我不觉得要是唐太宗这事儿就好办了嘛,姥姥的。”刘叔坐在地上,双手捂着脑袋,“有点弄搞笑了。”
  “我觉着这个方向不太对,墓葬师要是让咱们跳舞给墓主看,莫不如弄点儿摆锤什么的,咱还真能扭扭。古往今来,哪个盗墓贼会跳舞?再者说,你丫死了之后希望别人在你坟头跳舞啊?”
  墓道里一下子陷入沉默,灯佣站起身动了动,好像站久了需要换个姿势,灯笼跟着挪了一个地方。二十八团火焰升起的热气不断提升墓道温度,之前担心的缺氧问题终于出现。
  我们下意识地远离火焰群,仍旧没说话。
  我重新打量这些傀儡,整理思路:乐舞的思考方向或许没错,但跳舞这事儿太荒唐了,如果这些乐佣提供的线索只是某部乐曲,那完全可以做成陶瓷或者石像的乐佣,这在出土文物中不是没有过。
  更多线索肯定留在傀儡身上。
  会是数字吗?像七宝莲花棺一样。
  二十四个乐佣……二十四?
  啊!我忽然想到佛教《简明净土宗词典》中记录的净土二十四件乐事,简称净土二十四乐。虽然这个“乐”不是乐曲的意思,但“乐”字可以一语双关。
  净土二十四乐。
  栏楯遮防、宝网罗空、树荫通衢、七宝浴池、八水澄清、下见金沙……四莲华香、黄金为池、八音常奏……无三恶道、有佛变化……千国同声、声闻发心。
  如果这二十四种乐事,每一个对应一个乐佣,那么……
  妈的,这些词汇都是什么意思?
  不对,不对。这是二十四个截然不同的意境,可傀儡两两相同,只能代表十二个意思。
  难道,有细微的差别?
  我仔细观察前面两个抱着琵琶的乐佣,忽然发觉她们并不相同——她们的手放在琵琶的不同位置!再向里面看,两个捧笙的男佣手也按在不同的孔上。
  啊!我忽然明白他们演奏的是不同的音节。
  那么……
  顺着这些衣着华美的傀儡向上看……果然,吊着它们的那些丝线各不相同。
  如果只是流沙机关的出发点,为何要设计成不同的,好像真的有人在操作它们一样?
  再向里面看,在我能看清楚的地方,所有拿着同样乐器的两个乐佣的手势都不同。
  这下我心中笃定:可能净土二十四乐事和它们没有关系,但它们绝对不只是个摆设。
  它们也会动!
  “刘叔,我觉得这些乐佣也会动。”这方面,他是专家。
  “怎么说?”
  “你看,拿着相同乐器的两个乐佣虽然神态、衣着什么的都一样,但它们手上的姿势都不同,吊着的丝线也不同。如果它们不会动,为什么要做的跟真的傀儡一样?傀儡戏是唐朝的精粹,假如我是墓葬师,我肯定会把这个设在最后一关。”
  “你觉得还是有人在操控它们?”刘叔捏着下巴,盯着傀儡们思索。
  “至少有办法让它们动起来,不是在这就是在棚顶。”
  “上面?”刘叔目光移向棚顶。
  “爬头一直在咱们前面,一路上他没跟咱照面,现在却不见了。”我提醒道。
  “那我试试,如有暗道,我一摸便知。”刘叔深吸一口气,站起来,“疯子,搭个架子!”
  “得,我也来吧。”我担心在弄明白之前,刘叔先把疯子压死了。
  说罢,我和疯子半蹲,在胸口高的位置搭好手结,刘叔双腿分别踩进我们双臂的缝隙里,我俩起身,把他抬起来。
  墓道大概有两米高,刘叔正好摸到棚顶的石板。
  刘叔显然不相信有暗道,但随着他的手轻触棚顶,他的表情渐渐变得凝重。
  随后,他指挥我们向远离乐佣的方向走,几步之后停下来,又摸索一阵。之后再走,一直来到圆木那边才让我们把他放下。
  我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
  刘叔继续盯着棚顶,摇摇头,回答说:“没有暗道。棚顶很薄,压力很大,定有流沙,这在我预料之中。问题是,这顶上不光有流沙,还有一道千斤闸。”
  说完,他看着我们,满脸疑问。
  (本章完)


第62章 圆木上的信息
  千斤闸也是墓葬常设机关之一,属于反锁门范畴之内。墓道顶藏一沉重石板,触发机关后,石板落下,封死墓道,活活饿死盗墓贼。
  我们来这里有将近一个小时了,竟才发现这道机关,想想都后怕。
  “你摸出来机关的触发装置在哪了吗?”我看着棚顶,感觉有千斤之压悬在头顶。
  “和流沙有联动,估计是在前面的傀儡身上。”刘叔脸色难看。
  “我草!”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千斤闸落下,释放流沙,这属于活埋呀!丫太狠了!”
  “规规矩矩的,别乱动那些傀儡问题不大。”刘叔抹掉额头上的汗水。
  “问题是如果没有暗道,我们只能尝试直接去碰那些傀儡。”
  “我倒觉着这验证了你刚才的主意——乐佣们会动。咱操作傀儡,找对路子可以防地狱火,找错就是落闸流沙。墓葬师和盗墓贼斗法,堵的就是这命。”
  “你们俩别磨蹭了,”疯子跳起来,“这才三十多米距离,咱加速往过冲,没等火烧着,就过去了。”
  我和刘叔不约而同地看了一眼墓道,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