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天盗墓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百四十六章 守墓人传说
  “为啥不走回头路?”柱子睁大眼睛问,显然,他的思维又跳戏了。
  “说是犯忌讳,”我解释说,“但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他们一旦活着出来肯定带着不少东西,要是原路返回,被之前见过他们的人看见,一定会起疑心,要知道从古至今,盗墓贼不光受道德的谴责,法律也从来没含糊过。”
  “你别吓唬我,哥。我知道,你们这些江湖人物都有脾气,说不干就不干了,再干得贼有面子的人出马请你们。老弟我没那么多面子,但你看在咱俩这情分上就复出一回呗!”
  “我说了里面很可能没什么宝物。”我说。
  “宝物有当然好,没有我也不稀罕,我这关键是想下去体验一把。石马村跟咱们村隔得也不远,这么多年我居然都不知道。现在知道了,还有一个盗墓贼的哥,我要是不去一回,这辈子多屈啊!”
  “我当初也是跟你一样的想法,就是好奇才走上这条路的。现在想想,特别后悔那一次。”
  “咋的呢?”
  “这东西就像吸毒,就像赌博,有了第一次就想第二次,越陷越深,生前躲躲藏藏,死后又要背一身骂名。”
  “有那么严重?”
  “围城。不在城中很难体会。”
  “可是哥——”
  “行了,”我松开打火机,摆手躺下,“别说了,早点睡觉吧!明天咱俩还有事呢!”
  黑暗中,柱子看我好一会儿,从背包里掏出两件衣服,给我盖上一件,自己闷闷不乐地躺下,半晌他又开口,“哥,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什么?”
  “为啥这幅观墓图在半山腰那个大宅子的祠堂里啊?这事儿跟我们村有关系吗?”
  “怎么说呢?不能说完全没关系,但是也不能说有关系。”
  “那你给我讲讲。”
  “古来有一些特殊人物为了保证自己死后不被盗墓贼打扰,会在生前挑选活人为他守墓,这些守墓的人就是守墓人。守墓人往往世代相传,直到血脉终结。”
  “你的意思是那个祠堂里的人是这藏龙山墓葬的守墓人?”柱子有时候脑袋特别灵光。
  “这也是我的猜测,但我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这是一个家族在为墓主人守墓,他们世代繁衍,信守诺言,但最终也走向了毁灭。”
  “这么守墓也太远了吧!那石马村距离后山怎么着也得半天脚程,这么远怎么看着?”
  “刚想夸你聪明,你又糊涂了。谁守墓的时候也不能让媳妇孩子见天儿都在坟头上蹲着,不得有后方休息的地方吗?这么多人守墓,应该是轮流制的,石马村应该还有一个守墓人值班的地方。”
  “这么说也对,可死的到底是谁,得有一个家族给他守墓?他也太牛逼了!刚才你不说什么平平,没啥宝贝的吗还,这种级别能没有宝贝?”
  “这里面有一个逻辑关系,你可能不懂。但凡设置守墓人的墓主人都特别害怕自己死后被打扰,所以他们通常不会大兴土木,也不会大肆陪葬,以免吸引盗墓贼。”
  “那随便找个坑埋了得了,年头一多,自己儿子都找不着了,就不怕被盗了。”
  “你他么跟我抬杠是不?”我转眼瞪他,见他正在黑暗中傻笑。
  “不是,不是,哥,我就是好奇。”
  “说你们村跟这件事有关系是因为:这个守墓人家族的姓氏是封,而你们村叫冯家村,很早以前很可能叫封家村,后来叫着叫着就顺口叫成冯家村了,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村民里没有姓冯的人的原因。”
  “真地啊!”柱子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可我们村这些杂姓的人是咋来的?为啥现在一个姓冯的都没有了?”
  “因为……”我忽然想到柱子可能不知道闯关东以及签订契约的事儿,所以又住嘴。
  “因为啥?”
  “没啥,可能是你们祖上闹饥荒或者发洪水搬迁过来的呗,搬过来的时候村子已经空了。”
  “哥——”柱子笑嘻嘻地凑到我耳边。
  “打住,盗墓这事儿没戏,明天一早咱俩收拾东西回城里,消消停停地过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那行吧!”柱子倔强地回到自己位置上,翻身背对着我。
  我盯着黑暗中的天花板,心里前所未有的纠结。
  柱子不是个细心的人,也没有盗墓的经验,更不懂如何看图纸。所以他错过这张图上真正应该注意的东西。
  第一,这个墓葬虽然建制平平,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它大得超乎想象,几乎占据了二马山和藏龙山包围的整片土地,更让我无法理解的是,这种大还不是因为墓室数量多,而是因为墓室本身就比正常的大。一个人死后建造那么大的房间干什么?
  第二,这个墓葬并非完全封死,而是有四个入口,分别在东南西北四个正方向。这太不符合逻辑了,一个人居然会在自己的墓葬上留下入口。退一步想,就算是这样方便守墓人到墓葬内部巡逻,那四个口是不是也太多了?
  第三,最最重要的是,这张纸条上并不是完全没有字。在图符上方,藏龙山以上的空白位置上有三个那种封式字体(以后均这么称呼)的字,看得多了,我也能从形态上分辨出来个大概,而根据我的猜测,这三个字是——炎帝墓。
  炎帝这个称谓只要是个中国人就都知道,我们的民族自称是炎黄子孙,这个炎就是炎帝的炎。
  问题是,此前我们接触这个名字的时候不管是在书本、电视剧还是电影里他都作为传说出现。而现在,我居然找到一个墓葬的平面图,标注着是他的墓葬!?
  这种意义不用说也知道该有多么重大!
  也许是我不认得这些字体,照猫画虎搞错了,可为这墓守墓的家族姓封是不是也太巧了?
  对姓氏有研究的人会知道,百家姓里面的很多姓氏都源于上古时期的主要姓氏,比如张姓源于上古姬姓。这个封姓可以追溯到的历史第一人叫封钜,而这个封钜恰恰被记载为黄帝的裔孙。
  冥冥之中,似乎有一个庞大的历史疑团摆在我面前。
  所以,我到底该深入古墓解开这个谜团,还是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回去消消停停打工做一个普通人?前者足以让我名垂千古,也符合我的本性,后者却可以避免灾难,至少让我身边的人安然生活。
  去,还是不去,这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第七百四十七章 林中小屋
  夜半风起,年久失修的门窗不停摆动,好像十几个人围在房子周围不停乱砸。
  听得久了,我不确定这到底是风还是人,想起身检查。
  柱子先我而起,到厨房把门挤上,又回来鼓捣几下窗户,声音居然小了许多。我翻个身,终于睡实。
  第二天天光明亮,好像昨夜的狂躁只是一场噩梦。我睁开眼,发现炕上就只有我一个人。
  柱子的换洗衣服裤子被胡乱堆在角落,背包却不见了。我一个机灵爬起来,屋里屋外找了一通,并未看见人影。
  我预感到不妙,可我又觉得凭柱子的胆量不敢一个人去石马村,兴许是出去买吃的了。于是一边抽烟一边在屋里等。
  一个小时以后,我确认预感成真,关门上锁,离开柱子同学家。
  来到大街上,我挑一个面相和善的老大爷询问石马村怎么走。老大爷烟袋一指,“冯家村你知道不?一个道儿,走一半,有一条小道穿过一片大松树林子,顺着道儿走就到了。”
  我道一声谢,离开老大爷,但我并未直奔冯家村的道上走,因为事到如今,事实正逼着我去炎帝墓一探究竟,那我就要尽我所能做好万全的准备。
  我先到小商店买些方便携带的食物和水,正巧他家老板上货回来,进了几把老式手电筒,我买了两把,加上一些电池。随后我又到铁匠炉去看有没有能当做武器的东西,所幸这荒野山村不仅需要收割工具还需要防身的武器,于是我得到一把匕首和一把开山刀。
  这些东西几乎花光我所有的积蓄,十分狼狈,这一行不能活着回来还则罢了,要是活着回来,我连回城的车费都没了。
  将近中午,我在冯家村路口里面一个背风的地方吃掉一些补给,赶忙上路。
  我已经见识过这条路的危险,所以我想在天黑之前尽量穿过老人说的那片黑松林,到达一块陌生的土地,至于那里到底是更危险还是安静一些,我只能祈求老天保佑。
  我一边加速行走,从雪壳的蛛丝马迹上辨别柱子留下的痕迹,一边在路旁寻找那条隐藏的小路。
  过程中我不断思考,这个石马村的人是都不出来吗还是怎么着?如果经常有人走,路应该不至于很隐蔽啊!像冯家村这种很少外出的还有这么宽一条路呢!
  太阳随着我翻山越岭不断西斜,转眼已是傍晚。一大片黑松林从我右手边逶迤而来。
  说来奇怪,前几次我经过都没注意路边的植物有这么明显的变化,这一下出现,竟好像是故意被加进来的似的。
  这也正好是一半的路程,于是我减慢速度,沿途仔细观察树林。
  这里的黑松比其他地方的要更大更粗,长得也更凶更丑,并且我注意到它们每一棵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走向横平竖直,这说明这些树是很早以前人工栽植的。
  遥想当年,建造这样一座如此规模的古墓至少得动用万人以上,人们在这里打开通道,向墓地运送必须物品,完工之后栽植树木,多少年后的今天,长成一片参天密林,若不是后来有人无意间到访并聚集大量民众,估计那里如今还是一片林中的净土。
  但说来也奇怪,当初那个挖出石马的人为什么偏偏就决定在那里定居呢?
  道路不算特别隐蔽,不多时我注意到路边一棵黑松的下面部分被砍去很大一块树皮,我走过去仔细观察,发现在树背后,有一条被积雪覆盖的小路。
  林中积雪没有完全夯实,松软的地方留下一串脚印。
  是柱子的无疑。于是我抽出砍刀,点燃一支烟,沿着脚印追去。
  雪里埋的尽是松针和脱落的树枝,每踩一脚都不知道深浅,这大大拖慢我前进的速度,不知不觉天就黑了。
  我想做一支火把,可这里树太高够不着新鲜的树枝,雪里的又不能用,我只好打开手电。
  亮白的冷光照在雪上,仿佛一道奇异的宝剑,让人越走越冷。继续前进半个小时,我的双腿开始失去知觉,浑身不住颤抖,我意识到我必须找个地方停下,想办法生堆火,否则我可能还没见到柱子就被冻死了。
  一个被冻死的盗墓贼,这种事儿估计也只能发生在东北了。
  我正琢磨着这林中哪有一个合适的地方,手电光里,前方突然出现一座房子。
  在这深山老林里,这一幕足以吓得我双腿发软,可等我定睛看去,我发现那是一座简易的木屋,恐惧不由得变成了兴奋。
  我慢慢靠近,确定里面没人后推门走进去。这木屋应该荒废很久了,门只剩下一半,屋子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口漏了的锅和一堆燃烧后的黑炭。
  所谓雪中送炭不过如此,我立刻放下包裹,把锅端到外面用雪擦拭一遍,之后端着一盆干净的雪回来。弄好后,我又在周围的雪地里挖出一些树枝,在一棵冒油的大树上砍下很多树皮。
  干燥的树皮加松脂很快被点着,雪里的树枝外湿里干,冒一会儿烟之后也烧起来。我在火堆旁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