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之美食大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清泽又继续说道:“等腌制两三天后,拿出来清洗一下外面,晾起来晾干水,就可以拿去烟熏。熏的时候,大家可以就在厨房里隔出一片地方,用木屑、茶壳、花生壳什么的烟熏,注意千万不要让火堆燃起来,要让它一直保持着有烟的状态,注意隔一段时间就看下火,不然等熏几天后起火了会把腊肉全烧着……”
  说完了腊肉,余清泽又一步一步教他们做香肠,做馅,灌肉等,还把腊鸡腊鸭腊鱼也都教了。等余清泽全部教完,又让两三个人上来试了一下,回答了他们的疑问,这才结束。
  这时候,已经过了午饭饭点了。
  结束前,他又提醒村民们,道:“提醒一下大家,你们如果要去城里买肉的话,这么多人一下买多了有可能明后两天肉就涨价了,看看大家有没有认识养猪的,大家可以合伙去买,每两家分一头猪肉就差不多;或者如果自家有猪适合宰了的,也可以宰了。”
  “哎,这个主意好,余三,你夫郎外家那边是不是就有很多养猪的?”有村民道。
  “对,很多人养猪卖的,大家如果要,可以明天跟我一起去看看,他们跟一些屠户都有些关系,可以拉到城里宰了,剩余的猪头肉猪下水什么的,也有专门的人批来卖的。”一个村民答道。
  “那敢情好,咱们今天就先凑凑对,再凑凑钱,看明天要跟老三家一起去看的,到时候到他家门口集合。”一个村民立即组织起来。
  顿时,大家一边走一边开始商量是要去街上买还是去买猪了。
  “哎,乡亲们,大后天再过来,我教你们做红薯粉!”余清泽在后面又叫了一句。
  “好的,记得的!”
  “知道啦!”
  等人群散了,余清泽和常爷爷随意吃了午饭,然后将剩余的腊肉和腊肠做完,腊肉放在缸里腌制起来,腊肠挂起晾着。
  半下午的时候,村长带着儿子们将双层木床拉过来了,村长还顺便把之前卖婴儿车、学步车和手推斗车的利润给余清泽送过来。
  余清泽带着他们进房里安装,接过利润,打开看了下,也没具体数多少,估摸着有十多两。
  “村长,你们也要做腊肉腊肠和红薯粉吗?”余清泽一边看他们安装一边问道。
  村长摇头,答道:“做一下腊肉腊肠,这个不费时间,红薯粉就不做了,之前看你们做起来,怪麻烦的,我们还要做木工活。”
  余清泽点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红薯粉的利润没有木工的高,你们专心做这个就好了。腊肉腊肠确实不怎么费事,做一做没什么关系。不过,我建议你到时候还是让叔么过来看看红薯粉怎么做的,虽然不做,也知道一下怎么做,多会一样东西总不是坏事。”
  村长点头道:“好,我让他大后天过来。对了,另一张床什么时候拉过去城里?”
  “你们明天是不是要去买肉?还是买猪?有空吗?”
  “没关系,让大勇去买就行,我和大健可以去安装床铺。”
  “那婴儿车和学步车谁去卖?”
  “之前的不是都卖完了吗?现在做的都是人家提前交了定金定做的了,后天做完全部拉过去,他们到时候会去取。”
  “这样,那就明天吧,畅哥儿和他阿么一直挤在一张床上,委屈他们了。正好明天下午,麻烦你们帮我把家宝也接回来,可能需要拖一下行李。”
  “行。”
  傍晚常浩从学堂回来后,进屋放书包,忽然就发现了靠墙的地方放着一张崭新的木床!
  就跟余大哥说的一样,上下两层的!
  一头还有个梯子!
  “嗷!新床!两层的上下铺!”他兴奋地将书包丢在下铺,脱下鞋子就手脚并用地去爬梯子了。
  爬上上铺后,他四肢摊平,躺在床上嘿嘿笑,一会儿又兴奋地趴在床沿边往下看,还大声喊道:“爷爷,爷爷!余大哥!”
  常爷爷闻言进房来,问道:“啥事?”
  “爷爷!新床!上下铺!”常浩爬坐起来兴奋地叫道。
  常爷爷瞪他一眼,笑骂道:“知道了!我看着安装的还能不知道?!快下来,别弄脏了,等晚上你自己去铺床!明天家宝回来住了,到时候你跟他商量谁睡上面谁睡下面。”
  常浩高兴了,特别好说话,笑道:“好的爷爷!知道了爷爷!我待会就铺床!”
  常爷爷转身出去了,常浩躺在上面,嘿嘿笑,一会儿又爬到下铺去躺了一会儿,来回爬了几次,过足了瘾,然后穿上鞋子就跑到他哥房间去把干净的铺盖给抱了出来,开始自己铺起床来。
  铺到一半,他忽然又想到,万一家宝哥喜欢自己的铺盖卷呢?
  小少年皱眉想了下,又把铺盖卷重新抱回了他哥房间,先放在了他哥床上。
  等明天家宝哥回来,问清楚了,确定了床铺位置,再铺!
  于是,等到晚上,常爷爷便又看着常浩爬到他床上跟他一起睡了。
  他问道:“你怎么不睡新床?”
  常浩嘿嘿答道:“等明天家宝哥回来再睡!”
  常爷爷不置可否。
  余清泽笑着拍了常浩的头一下,没说什么。
  第二天,牛头村全村出动了。
  有人直接到城里去买肉买肠,有人跟着余三组团去买生猪,余清泽跟村长和大健则拖着双层木床去了小吃店。
  将木床安装好,又把之前的床放回板车上,拖回去替换余清泽睡的那张简易床,这样,大家都有床睡了,皆大欢喜。
  畅哥儿看着那双层木床,对他阿么说道:“阿么,我们也做一张这样的床吧,三儿和四儿都长大了,挤一起睡也不好。”
  畅哥儿阿么点头,他们这几个月在余老板这里也赚了不少银子,手头宽裕了,可以添置一下这种大件。
  随即,畅哥儿便问了下村长这床铺的价格,说要定做一张。
  村长跟余清泽商量了一下,然后说了个价格,村里人做便宜一点,卖给外人的,就贵一些。
  畅哥儿他们当即同意了,请村长到时候做好了送到他家去。
  在店里吃过午饭,余清泽替换家宝守柜台,让家宝带村长他们去搬行李。
  有几天来没店里,余清泽问了乐哥儿他们店里的情况,得知酸辣粉卖得很好,销量一天比一天多,已经隐约有成为店铺招牌小吃的趋势。
  余清泽闻言,笑着点头。
  这不奇怪,在他前世,酸辣粉可是驰名全国的,在每个稍微大点的城市基本都能看到酸辣粉店的影子,特别是一些繁华的商业区步行街,必定有酸辣粉店。在各地的小吃一条街,也必定有酸辣粉的一席之地。
  而且,这里的人重口嗜辣,这酸辣粉这么受欢迎,在他的意料之内。
  等家宝他们搬家回来,余清泽让他直接跟村长他们回家了,回去收拾行李,晚上他再回去。
  收摊后开总结会,余清泽仔细听了下最近大家的状态,没发现什么大问题,很满意地让大家放工了。
  他没有跟大伙儿一起回村,他拉着乐哥儿进屋,好好叙了会旧,亲亲抱抱了一下,畅哥儿和他阿么就在厨房做饭,他们也没好意思再多做什么。
  “等教会大家,做熟练没问题了,我就过来了。”余清泽抱着乐哥儿说道。
  乐哥儿点头,抱紧余清泽的腰身,珍惜着这难得的短暂相处。
  好好地亲了会儿,余清泽在天黑前便回去了。
  等回到家,家里的饭菜都做好啦。
  “余大哥,今天的菜全都是家宝哥做的哦。”常浩一脸与有荣焉的样子说道。
  “是吗?”余清泽看了桌上的菜一眼,拿起筷子尝了一口,惊喜道:“味道不错啊,家宝,你做的很好吃啊。”
  家宝腼腆地笑了一下,说道:“之前每天看你和常乐哥哥做,把做法都记下来了,今天就试了试。”
  “不错,真的不错,以后我教乐哥儿做菜的时候,你也学一学,到时候我们开饭馆的时候,就有三位厨师了!”余清泽乐观地说道。
  “嗯!”家宝点了下头,然后指着桌上的水煮肉片说道:“大哥,你尝尝这个水煮肉片,我觉得这个味道最接近你和常乐哥哥做的。”
  “好,我试试。”余清泽夹起一片肉片,吃了,又吃了下面的豆芽,点头说:“不错,肉片很嫩,下面这个豆芽煮得有点儿软了,下次别烫那么久。”
  家宝乖巧点头受教:“好的大哥。”
  常浩看着两人,笑嘻嘻道:“余大哥,现在吃饭呢,你怎么上起课来了?”
  余清泽失笑,道:“对对对,快吃饭,再不吃都冷了。”
  四人乐呵呵地吃起来。
  吃完饭,常浩做完作业,家宝也做完余清泽给他布置的算数题,两个少年便早早洗漱睡觉了。
  新床!必须早点儿睡!
  傍晚家宝回来的时候,两人就经过友好协商,最后决定,家宝睡下铺,常浩睡上铺。此刻,铺盖卷都已经铺好了,两人躺在床上,探出头在说话。
  新鲜的上下铺,两个少年都很新奇,最后说了好久的话才睡着了。
  第二天,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制作腊肉腊肠了。
  余清泽提前跟他们说了各种腊肉腊肠的收购价,村民们考虑着自己想做的种类,根据自家买的肉的量,把香料都买回去了,各样的都买了些。
  余清泽大概估算了一下各种口味的销量,又考虑到各地行商的购买力,在制作香料的时候就控制了量,麻辣味的香料量最少,香辣味其次,普通口味的最多。
  等这两天,大家将腊肉腊肠、鸡鸭鱼的腌制好,余清泽又聚集大家,教了他们红薯粉的做法。
  这个做法复杂,持续的时间也长,幸好家里已经有了各个流程需要的原材料。余清泽整整教了一天,重复教了三四次,才算结束。
  后面几天,村民们到其他村买了红薯后,他就奔跑在各家各户,一会儿这家要他看看是不是这样做的,一会儿那家又出了点问题,他又马不停蹄过去给他们说问题出在哪儿。
  直到七八天后,各家各户的腊肉腊肠都熏上三四天了,村民们才终于都学会了红薯粉的做法。
  余清泽锤了锤他的腿,心道,终于不用再跑了,腿都要断了!


第83章 腊八节与何大夫
  确定村里大家做得都没什么问题能顺利做出成品了,第二天一早,余清泽就跟家宝他们一块儿回店里去了。
  他们拖了一板车的红薯粉条,有些是余清泽他们自己做的,有些是学得快的村民们做出来的。
  余清泽收购村民们的红薯粉价格是十八文一斤。在小吃店,一斤干红薯粉,能做6…8碗酸辣粉,每碗酸辣粉的价格是十文,按照最近的销量,平均一天可以用掉二十多斤,销量还在上涨,这样一个月算下来还是比较赚的。
  对于村民们来说,市场上的生红薯大约三文钱两斤,他们大多到别的村去买,有些甚至能一文钱一斤就买到。做得好的,大概不到六斤红薯能出一斤红薯粉,出粉率低的有些需要八九斤红薯才能出一斤粉条,一般来说,都是七斤左右出一斤粉条。
  不论哪种,余清泽都给够了他们利润空间,手艺好的多赚钱,手艺不好的少赚钱,很公道。
  首批卖了粉条的村民看到手中拿到的铜板,都很高兴,积极性更高了,立马回家又做起来。其他的人看到已经有人卖了钱,也是卯足了劲在做事。
  因为全村都在做红薯粉,附近村子人家的红薯都被村民们扫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