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误穿生子文的男读者伤不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林锦文要回京的事,柳俊溪心里早就有所准备,现在真的听到了,他心情还是有点复杂的。在柳俊溪看来,林锦文这个人其实从骨子里来说就是个相当冷漠的人。
  他总觉得这人对什么都是漫不经心的没放在心上,好在他这个皇帝做的还是很负责的,在大是大非上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这样就好,柳俊溪心想,这样的皇帝其实已经很少了,为人聪明睿智又比较公正,最关键的是心思深沉不受那些朝臣的约束,对于名声没有太多的追求。
  这当皇帝的人,要么想要有个好名声,流放百世还后人称为明君;要么喜爱享乐,在治国上没有什么大问题在做人方面就不行了,要么就是完全的昏君,不分是非胡作非为。
  林锦文却不属于任何一种,他是个特别随心的皇帝。
  这么一想,柳俊溪突然觉得林锦文这个皇帝当的是最潇洒不过了。民众爱戴他,朝臣没事没非不敢拿那些规规矩矩对他说教,更不会轻易反驳他,比有着暴虐之称的老皇帝还要让人不敢小觑。
  柳俊溪心情很复杂,做皇帝做到林锦文这份上,纵观古今,也就他一个吧。
  林锦文看柳俊溪望着他的眼睛有些复杂,他眨了眨眼幽幽道:“柳爱卿为何这么看着朕,难不成朕脸上有花?”
  柳俊溪哭笑不得的望着林锦文道:“微臣在想皇上回京事宜。”
  林锦文挑了下眉梢道:“怎么,在你眼里朕就是那么不讲情分的人?北境现在已安稳,你这个主帅又受了伤,回京调养调养身体再回来吧。”
  柳俊溪本能的想说自己身体没问题,但望着林锦文清澈的眼眸,他这话断在了喉咙里。
  林锦文道:“你身体没问题也要回京调养,一来外祖父和舅舅他们在京城日夜担心你,二来这北境不适合养伤,三来这北境军也要独立一下了,不能离开了你就跟没断奶的娃娃一样。朕说过,北境这次的事情,朕不想看到第二次。”
  柳俊溪心里本来还有点酸酸涩涩的,北境军毕竟是他一手拉扯出来的,作为主帅,北境军听从自己的命令本就是一件相当自豪的事。
  现在林锦文明显对北境军不满,柳俊溪心里还真有点古怪,要是北境军从此有他没他都一样,他心里自然是有些古怪的。
  不过这个想法刚起,便乍然听到林锦文这比喻,他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面对林锦文了。不过仔细想想,林锦文这形容词也的确没错,北境军丢失三城时的表现的确是太差劲了,要不然也不会有这场事故。
  林锦文想趁机锻炼下北境其他将士的能力,这也在情理之中。
  “人人都有往上爬的心思,等你从京城回来能不能镇得住这些人,这北境军的心还齐不齐,就看你的本事了。”在柳俊溪胡思乱想期间,林锦文开口了:“不过朕相信你的手段。”
  主帅归京数月,北境军总要有主事的人,等柳俊溪再回来,这北境是什么模样就看柳俊溪的能力和手腕了。而且林锦文想趁机清理下北境,找出里面有异心之辈。
  这世上诱惑太多,不是每个人都忠君爱国的,还有的将士如同黄笑,可能因家里缺钱又或者缺药,两相比较会选择叛国,这种事及早发现及早处置便可及早止损。
  如果在柳俊溪离开的期间,有人因此贪心,弄得北境军人心不齐,拉帮结派,那林锦文就会顺势出手整肃北境。
  林锦文自然是愿意让柳俊溪继续呆在北境的,北境对柳俊溪崇拜也无所谓,要是将士不崇拜主帅也容易出乱子,所以他只希望崇拜爱戴之下不能乱了分寸,至少不要再有弃城而逃这种事发生。
  只是这个度不好把握,柳俊溪做出来也会比较为难,所以他才耐着性子又说了些话打消了柳俊溪心里的不舒服。
  柳俊溪也想明白了这些,此时听罢这话哭笑不得道:“皇上,你这是给微臣出难题。”
  “那这难题你是能解决还是不能?”林锦文歪头问道。
  “自然是能解决的。”柳俊溪正色道:“皇上放心,微臣定能把此事解决好的。”
  林锦文点了点头,笑意浮上眼眸道:“那好,朕等着。”
  @@@
  永元六年十一月初六,皇帝从北境出发归京,柳俊溪因伤势同行,北胡王子以质子身份同行。
  至于那个北胡的公主,林锦文在北胡使臣离开时让她也回去了。
  对于不识趣又不愿意低头的人,林锦文向来是不看在眼里的。林锦文归京那天,天降大雪,大皇子周奕封偕文武百官至拜别亭亲迎。
  这古人思想向来谨慎,都觉得这天降大雪不是什么好兆头。
  林锦文下了马抬眼望了望这天上的大雪语气淡淡道:“这老天也是在为北境死去的百姓和将士在哀鸣吧。”
  柳俊溪紧接着跪下铿锵有力道:“皇上心仁,感动苍天,皇上万岁。”
  其他人一看这场景,心里都有些酸柳俊溪太会巴结皇帝了,不过很快他们也跟着喊出了这句话。
  林锦文望着众人,神色平静的让他们起身,然后他缓缓走到柳老将军和柳逸跟前道:“辛苦了。”
  柳老将军和柳逸忙说不敢,然后林锦文望着鼻子通红的林早早,他伸手在他带着软毛帽子的头发上摸了摸道:“冷不冷?”
  林早早摇了摇头,奶声奶气道:“父皇儿臣不冷,父皇冷不冷?”
  林锦文轻笑了那么下道:“入了边关的人就不会感到冷了。”
  林早早有些疑惑的望着他,大大圆圆润润的眼睛里满是不解,林锦文道:“没关系,你早晚都会明白的。”
  而后林锦文没说什么,抱着林早早坐上了御辇,林锦文疼爱林早早,从来不会因为身份问题避讳人的。
  坐在御辇上朝皇城走去时,林锦文心里满是欢喜,这宫里有他最想见的人。
  回到皇宫时,顾轻临就站在坤华殿门前等着。看到林锦文的御辇出现在视线里的那一刻,顾轻临的眼睛微微睁大,他的双手紧紧的握在一起,稳稳当当站在那里的身体颤抖了下,他不由的朝前迈了一步。
  玉竹等人也很欣喜,他们站在顾轻临身后,都能感受到顾轻临的喜悦的心情。听到捷报传入京,到底是不如见到人真正平安的。
  顾轻临只觉得这皇宫的路太长了,林锦文走的实在是太慢了。等人终于走到跟前时,林锦文出现在顾轻临的眼眸中。
  林锦文牵着林早早的手,他道:“我回来了。”在顾轻临跟前,林锦文从来没有称过自己为朕。
  顾轻临定定的看着他,许久后他扯了下嘴角道:“回来就好。”
  林锦文笑了下,抱起林早早走上前牵起顾轻临的手,他道:“是啊,回来真好。”
  朝坤华殿走去时,林锦文问林早早道:“父皇不在的这些天,有没有想我?”
  林早早趴在他肩头上点了点头道:“儿臣想念父皇,父后也想念父皇的。”
  林锦文笑了下,望向身边的顾轻临,顾轻临点头承认道:“我自然是念着你的。”
  @@@
  回京之后,萧如归的那颗晃荡的心终于安定下来了,不过许是日子过得太过安逸了,他回京之后开始做起了噩梦。
  尤其是回到萧家时,简直可以说是噩梦缠身。
  这天,他再次被梦里的场景惊醒,他缓缓坐起身,天边的月亮正是圆。
  看着这圆圆的月亮,萧如归突然想到了他和柳俊溪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他那么的笑了下,被压抑的心突然轻松了下来。
  他低声念叨着柳俊溪三个字,只觉得自己浑身上下连同骨子里都被这三个字给占满了。


第127章 
  萧如归小的时候就不得母亲喜爱; 对于母亲的嫌弃; 他一直以为是自己不讨人喜欢的缘故。母亲唯一一次对他露出好脸是要求父亲送他上山学艺的时候; 母亲那时说他读书不行; 日后没办法入朝为官; 倒不如上山学个武艺,前身健体不说,到时即便不能走科举之路也能走从军。
  其实萧如归儿时读书还是上心的,他的第一个夫子是父亲为他请的; 当时父亲摸着他的头说他是萧家儿郎,一定要用心读书。
  那个夫子教了他一年; 对他十分夸赞,父亲觉得他很聪慧,对他十分看重。母亲对此却表现的极淡,甚至每次在父亲夸赞他时都会劝慰父亲; 说他年纪小; 不要这么称赞他,要让他懂得自谦。
  他父亲当时应该是非常纠结的; 想要夸自己的儿子; 因为从他身上能看到萧家的希望; 又觉得萧母说的对,儿时聪慧的人多了去; 长大没有成就的更多。
  后来; 有一次萧如归意外起热后便被母亲以这夫子太过古板,只让埋头苦读把他的身体都熬坏了为由打发走了。
  后来他的夫子都觉得他身体比较娇弱; 不敢让他多学东西。但萧如归还是很聪明的,夫子交的东西学的也很快。可是每当父亲问询他学问时,母亲都忧心忡忡的说他学的很一般,说完那话母亲还会死死的瞪着他,脸色狰狞。
  年幼的萧如归自然是害怕的,于是面对父亲的询问,他脑袋一片空白,什么都说不出来。
  父亲本来对他还是很期待的,经过那么几次,对他的表现也格外失望,对他也淡然起来,觉得他这个萧家儿郎以后怕是不能让萧家显赫起来。
  那时萧如归根本不明白这些事,他只知道父亲对他越来越不关注,母亲越来越讨厌他。他有时很想告诉父亲他学会了夫子教的内容,可是父亲根本没时间和他多说几句话。
  那段时间萧如归是迷茫不堪的。
  想要送他上山大概是母亲对他最温和的一次,父亲望着他叹息着,满脸失望,最终还是同意了。
  他上山那天是雨天,父亲要拜会友人没有亲自送他,母亲站在萧家门口,抹着眼泪很是悲痛。但萧如归看得清清楚楚,母亲眼里都是嫌弃和欣喜,似乎终于摆脱了他这个累赘。
  山上学艺的日子很苦,每天都很累,萧家每月都会往山上给他送东西,前来的小厮每次都会说老爷和夫人如何如何惦记他。萧如归每次都面无表情的听着,脑袋里一直闪过的却是他临走时母亲那个冰冷嫌弃的眼神。
  也许是因为这个,萧如归真的很吃苦,他那时已经知道,自己不受母亲待见了。当时的皇帝重文轻武,从军是一条最艰难的路,你在边关流血洒汗牺牲回到京城也不一定能入皇帝的眼,甚至说不定还会陷在争权夺利中。
  可是就算是这样,他的母亲还是给他选择了这条路。
  他在山上一呆就是数年,除了逢年过节他几乎不回萧家。即便是回去了,他也相当沉默,家里的气氛更是会因为他的出现而格外的尴尬。
  那时萧如归已经长大成人了,心里也早就想明白了母亲对自己的不喜欢,父亲对自己的失望。他对这个家也陌生的很,只是他已经习惯了这份陌生,逢年过节不回来似乎也无处可去。
  萧如归以为自己这辈子大概会以去边关从军而结束这种生活,可是命运有时就是那么奇怪。他在下山前,救了难得便衣外出的皇帝一命。
  当时皇帝的脸色很差劲,心情很糟糕,跟随在他身边的人都不敢说话。
  后来皇帝就让他跟着入宫了,入宫后跟在皇帝身边的人都被处死了。皇帝说他身手不错便留他在宫里了,他便成了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
  再后来御林军统领犯了事,被皇帝革职了,他就成了御林军统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