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科学渣的古代种田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飞光遥遥朝他挥手。
  沈歌这一吼,心中生出些豪气,他心里不好受,转而回到别院喝酒。
  荀飞光进京只带了韶信和他手下的护卫,其余人皆留在府中,由绿枝总管。
  绿枝知沈歌心中难受,没劝他,只是上了些不那么烈的好酒给他。
  沈歌一醉之下第二日上午方起床,他刚翻开被子坐起来,绿枝端着水进来给他洗漱,道:“公子,你姓萧的举人同窗刚到府上。”
  “萧思远,远兄?”
  绿枝笑,“正是。”
  沈歌忙揉揉脸,努力打起精神来洗漱好出去招待他。
  萧思远见到沈歌的模样后惊道:“你昨日做甚去了,为何眼皮肿到这个地步?”
  沈歌闷闷地不想提,便问:“远兄,你来约我吃酒?”
  “吃什么酒?今日下午我们举子得去拜访座师,难不成你都忘了?”
  没他提醒,沈歌还真不记得这回事。萧思远一见他表情就知晓,忙催他,“你快去找个热鸡蛋裹着巾帕敷敷眼试试,这模样如何能见人?”
  沈歌应一声,勉强打起精神来说道:“还请远兄在此稍候,我去去便来。”
  “快去快去,人言常道‘人逢喜事精神爽’,到你这一点都不灵,你瞧你这模样,倒跟落榜了似的。”
  沈歌心中苦笑,他这可比落榜难受多了。
  绿枝妙手,拿茶叶与熟鸡蛋用滚热的巾子裹了,细细给沈歌敷脸,敷了一会儿,沈歌脸上的颓色去了十之七八。他脸色虽仍不大好看,显得不太有精神,但比方才那副模样要好得多。
  萧思远再见到他时,勉强点头,“现下好多了,我们出发罢,鲁兄几个正在仙居楼等着。”
  “先吃些东西垫垫肚再走?”绿枝追出来。
  “不了,我现在就去,等会晚了不大好。绿枝,你快让人帮我套个马车。”
  沈歌看看天色,估计再拖拉下去,他们座师到了他们都未到。
  绿枝应声赶忙去了,让人套马车的同时还令厨下收拾了些吃食,放在马车上给沈歌带上。
  沈歌谢过她,带着萧思远上了马车。
  进入马车后,萧思远问他,“先前不好问你,你说说罢,你这是发生了何事,一大早这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荀家下人在外头赶车,沈歌也不避他,轻声道:“昨日我与荀哥言明我的心意。”
  “嗯?如何?”萧思远见他最终仍走上了这条路,心中一叹,不好多评价什么,只是关心之情溢于言表。
  “然后荀哥拒绝我,有事回京去了。”
  “啊?”萧思远愕然,“你二人不是彼此有意么?”
  沈歌苦笑,“我二人的确彼此有意,不过荀哥道我年纪太小,一时迷惑亦有可能,他让我想清楚,我对他之情究竟是对师长的仰慕、对知己的亲近还是对恋人的爱慕。”
  萧思远未曾想到会听到这个结果,他一直觉得沈歌对荀大人的心思是那位荀大人宠出来的,因此颇有微词。现在听沈歌这么一说,萧思远又觉那位荀大人再明事理不过。
  他伸手拍拍沈歌的脊背,安慰他道:“荀大人言之有理,你先不妨仔细想想。”
  沈歌低头,“我知荀哥为我好,但心里仍旧难过。”
  萧思远看不得他这模样,“荀大人让你想,你好好想清楚便是,若想清楚发现你还爱慕他,便放手去追求,有何好难过?男子汉大丈夫,焉能如此扭扭捏捏?!”
  萧思远越说越恨铁不成钢,“我不知荀大人底细,不过看他做派,他官位应当不低,你若不奋发上进,难不成要仿照女子,大妆高嫁么?”
  沈歌被他劈头盖脸说了一通,等他停下来,忍不住叹气,“道理我都知,然心中就是难受,我有什么办法?”
  萧思远张嘴又想说话,沈歌忙打断他,“远哥,我知我知,你先让我缓缓,过几日便好了,你先不说成不?”
  萧思远到了嘴边的话又咽回去,只能狠狠叹口气。
  两人到仙居楼时,道宁府六十名举子已到七七八八,众人见到两人进来,无论认识还是不认识,纷纷打招呼。
  按民俗,大燕朝人在宴饮之时向来按资历排辈,座师地位最尊,当属上座,接着就是他们这些举子排,中举时排名靠前的坐好位置,排名靠后的自然也自觉往较差的位置上坐。
  今日仙居楼被一众举子包下,大伙儿刚中举,心情都不错,楼内气氛好得不得了。
  萧思远左看又望,觉着在座众举子中,心情最差之人非沈歌莫属。
  好在沈歌有张得天独厚的俊美脸庞,即使气色不那么好看,亦赏心悦目。
  沈歌他们的座师名唤石厦,今年恰巧三十五,面白无须,身量颇瘦,不过看着还挺精神。
  他来时,众举子纷纷站起相迎。
  戴宗格态度倒极好,没有架子,口才又好,不过几句话,不少举子已激动得不行。
  沈歌夹在人群中吃菜,既不热情,也不冷淡。
  戴宗格对他的印象非常不错,道宁府六十名举子中,沈歌年岁最小,相貌最为俊美,若无意外,他日他将入朝为官,说不得还是自己的助力。
  道宁府的解元乃一名四十多岁的黝黑男子,第二名年岁更大,今年已过五十,比戴宗格大近二十岁,这两人即使中了进士,能爬上高位的几率也极小,故而戴宗格对他俩并不看好,更欣赏沈歌一些。
  好不容易吃完这一顿宴席,沈歌赶着要回去。
  萧思远忙拉住他,“沈弟,明日我们几个举人要去芳草亭饮酒会友,你也来罢?”
  “多谢远兄好意,我明日还有些事,这次便不去了,劳你帮我说一声。”
  “哎,同年关系你不交了?”
  沈歌摇头,低声道:“远兄,我没心情。再说,举人之间的关系再好又如何,明春你不去春闱么?若春闱得中,何必来拉这些关系,自会有人找到你。”
  萧思远不大赞同他这套看法,只是不好勉强他。萧思远拍着他的肩膀低叹,“你不想去我帮你找个借口说一声,不过若次次都不去,就该有人说你傲了。”
  “随他去罢,我现如今哪有心情想这些?”
  沈歌告别萧思远,摇摇晃晃地爬上荀家的马车,下人忙过来扶他。
  因喝的酒有些多,沈歌在马车上不一会就睡着了,下马车时,还是蛮子过来扶他进去。
  绿枝备好醒酒汤,看着他酡红的脸庞与微皱的眉头,忙拧了帕子帮他擦脸。
  沈歌模模糊糊被弄醒了,低低叫一声,“荀哥。”
  绿枝看着桌上放着的信件,到底没忍心叫他,帮他擦好脸后便让蛮子扶他进去睡。
  沈歌晚间口渴,硬是将自己渴醒,他起来喝冷茶,放发现桌上放有一封未封口的信。
  绿枝听到动静进来,沈歌忙问:“绿枝,这是谁的信?”
  “老爷给你的,你今日上午刚走一会儿后就到了,送信的侍卫说老爷连夜写好,一大早便派他送过来。”
  沈歌拿着信,闻言手紧张到有些抖,就怕荀飞光写信回来说压根不喜欢他,对他并无爱慕之情。
  旁边有绿枝在,沈歌用了点力绷住微抖的手,清咳一声,道:“绿枝,劳你让我一人待一会。”
  沈歌说这话时嗓子有些沙哑,绿枝体贴地出去,还帮他关上门。
  沈歌将信件抽出来,上面唯有一句话,“歌儿,临别之语,思虑不周,望明春能早日见着你的身影,无论以兄长,还是以良人身份。”
  沈歌心跳得极快,将这短短几个字看了又看,恨不得当场去外面找一个人进来,帮他看看,这句话是否是他理解的那个意思。
  这一晚,沈歌将这张纸看上许多遍,最终小心翼翼地托绿枝拿了个锦囊过来,将这张纸塞进锦囊中,挂与脖颈底下,随身带着。
  收到这张纸条后,沈歌那份阴郁一扫而空,接下来几日也不推拒吃酒,连赴了好几场酒宴。
  一众举子中,沈歌年岁最小,容颜最为俊美,哪怕不是解元,第三这名次亦差不离,到京中春闱之时,进士还不知鹿死谁手。
  道宁府几家高门大户见此情形,知他还未成婚,也未有订婚之人,忙纷纷遣媒婆上门探沈歌口风。
  沈歌一律坚决地挡回去,只说自己心中有恋慕之人。
  与沈歌一同中举的几位关系好些的举子纷纷笑他艳福不浅。
  沈歌消受不起这艳福,在道宁府没呆几日,便收拾东西回坤究县。
  他们中举的消息早便传回了坤究县,现如今与这些举子一般风头大盛的还有吴夫子。
  此次坤究县一共三名举子,三名举子都是吴夫子的弟子,加上他三年前便已中举,去了京都国子监的儿子,吴夫子一共教出了四名举人,说不得日后还会教出几名进士,实在当得上名师之称。
  现如今吴夫子仍是个秀才,并无举人、进士功名,但他的名头却不下任何一名举人或秀才。一时之间,无数人涌到吴夫子这里请求拜师,大把外县之人亦慕名前来。
  吴夫子三名弟子中举,这是一喜。爱女即将与爱徒成亲,这又是一喜,双喜临门,直让他和吴师娘面庞都年轻不少。
  沈歌作为吴夫子半徒半子,在吴夫子唯一的亲儿子,他师兄在京中赶不回来为妹送嫁的情况下,这重担便落到了他身上。
  萧吴两家早有准备,日子也是一早便看好,现如今走起流程来极快。
  萧思远接亲这日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身穿大红喜服,越发显得他面容英俊,意气风发。
  沈歌背着盖好盖头的吴秋上花轿,吴秋在他背后哭嫁,哭得沈歌心酸。他拉着萧思远,低声道:“远兄,秋儿便交付与你,往你夫妻二人白头偕老永结同心,若有一日你负她,我必不饶你。”
  “我知,你尽管放心,我萧思远在这承诺,必不负她!”
  沈歌将吴秋送进花轿,又在后头骑马跟着轿子来到萧家,以大舅兄的身份跟了全程。
  萧思远与吴秋成婚后,沈歌收拾东西回到沈家村。
  沈家村之人早听说沈歌中了举,等沈歌回到村里,一村人都来接他。
  村里几个长辈极为高兴,沈鸿发亦喜得不行,一行人在村口就拥着沈歌回他家。周围还有一大群人围着,个个都喜气洋洋。
  “我们村里有举人老爷了!”
  “哎哟,这是天大的好事,可以修牌坊了罢?”
  沈歌忙摆手,“我现如今不过小小一举人罢了,现在就修牌坊,没得让人笑话。”
  “谁笑话?!谁敢笑话?!”二爷眼睛一瞪,“我早就差人去县城里问清楚了,都说考了举人就能修牌坊,你看县城内的陈举人,当年不也一考上举人就修了牌坊,谁人前背后不恭称一句举人老爷?哪个敢笑话。”
  沈鸿发在他身边劝,“这可是祖坟冒青烟的大好事,歌儿,这牌坊得修。你放心,我们早商量好了,族里筹钱!我们得让整个县城的人都知晓,我们沈家村出了位少年举人!”
  “正是此理。”沈英卫在一旁插嘴,“修牌坊不仅让外头人看看,也让村里的小娃娃们看看,努力读书可是能中举人的。”
  人群里有人高喊:“举人老爷你不知道,现如今外头的女娘个个都以嫁入我们村为荣,不修这牌坊,过几年她们哪个知道要嫁我们村啊?”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哄笑。
  几个老人也跟着笑眯眯,他们年纪大了,最爱看到族里处处兴旺。
  沈歌真心不想建这牌坊,太过张扬,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