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小何楠最近董事不少,察觉到大哥像是累了,便主动要求下来走路,何宁欣慰的同时也意识到最近疏于锻炼的恶果,实在有失大哥哥的风范,便暗暗下定决心,不管之后再忙也不能疏忽锻炼身体!
何宁到的时候何大柱、何大兴兄弟二人正在忙活着房檐儿上的刻画,何大爷在院子的空地上检查用料情况,何老娘坐在树荫下休息,顺便和路过的大娘婶子们侃八卦。
有眼尖的妇人看到何宁往这边来,提醒道:“那不是你们家的大孙子何宁吗?怎么这个点就提着篮子过来了?”
还没到午时,各家也没来送午饭,何宁这时候提着篮子过来才引来该妇人的疑问。
“这时候来,自然是送茶水的,哎呦喂,看看人家的大孙子,真是个孝顺的,哪像我家的成日里做个活还总是耍赖偷懒。”
“李三家的,谁不知道你家老大是个手巧的,做的零件儿比一些大人们做的都强,这样的娃你还不知足?”
BALABALA……
年少无知时,我们还会觉得自家老娘在外人面前讲自己坏话落了脸面,到如今才知道,母亲们等的就是别人后面对自家娃的赞赏……
何老娘回了几句客套话,便脱离了妇女八卦联盟,往自家乖孙走去。
“好不容易得了闲,乖孙怎么不多睡一会儿啊?你爷爷他们还没做多少活,哪里就累到需要好吃好喝伺候的程度了?”
“奶,我昨夜睡得可香啦,不用赖床,嘿嘿嘿……”说到这里,何宁脑袋里便跳出了昨夜何安兴奋到潮红的脸颊。把人搞得第二天起来就躲着他,说真的,何宁心里还是有些小惭愧的。毕竟,看何安的样子像是没撸过的,第一次就被何宁这样那样似乎是太激烈了啊!
“这么说,你们昨夜真的圆房了?”
老人家觉少睡得轻,加上昨夜何安情到深处没压得住声儿,何老娘隐隐约约听到些动静,又不太确认。本想一大早起来找个机会问问何安,没想到这娃吃完饭便直接去地里除草了,以至于何老娘憋到现在还没找到机会细问。
原本何宁这样一句话是很正常的,不会让人一下子联想到什么限制级运动,但何老娘昨晚可是听了墙角的,这下可好,何宁一句话就把自己给卖了。
“啊!?奶,你,你怎么知道昨晚……不,不对,我们昨晚没圆房。”
何老娘毫不遮掩的问法何宁有些招架不住了,讲出来的话连他自己也不信。
“乖孙啊,这事儿没啥害羞的,奶还巴不得你们能早点开窍,让我抱上曾孙呢!”年轻人第一次总是羞涩的,何老娘很是“善解人意”的继续道:“哎呀,不行,不行,我得赶紧回去打听打听,看谁家有鸽子买来中午给我的乖孙孙炖汤喝,年轻的时候可不能忽视了补身体。”
说罢,何老娘便要急急忙忙的回去,何宁一看情况不对赶紧拦了下来,硬着头皮解释,“奶,我们真的没有,我现在还小呢!”
这话何老娘可不同意,当时便给何宁列举了不少村里早早成亲的例子,什么王二家的大孙子十三岁便成了亲,李四家的大妞儿十二便嫁了人,赵六家的……
听着何老娘一个接一个的例子,何宁的心情渐渐变得有些沉重,这些十二三岁的还都是孩子呢!
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封建思维下,传宗接代的重任被各家看得比生命都重,越是贫困的地方便越多早婚早育的情况。
也许北李村现在各家逐渐好转的经济会改善这种早婚情况,但此时何宁知道了村子里这么多的例子,怎能视而不见?
“奶,这么早行房事对以后不好的。”
何宁把何老娘拉到了稍远点的地方,便开启了普及生理卫生常识的大任。
“啊?乖孙子,你这是从哪听来的说法,别是江湖郎中骗人的吧!”老一辈儿还指望早点抱曾孙呢,那里是一句话便动摇的。
“奶,我怎么会骗你呢?这是镇上的大夫说的,您若是不信下次可以到镇上问问。而且,奶,您好好想想,刚刚您举得几个例子里,是不是不少后来子嗣艰难的?”
男子太早行房事不利于以后的X生活,而且很可能导致弱J,即便妻子有了身孕,婴儿也很难存活;而女子太早行房,还没有二次发育完全好,很可能导致生理紊乱,即便有孕,生产时也是危机重重,风险更大。
当然,生活中也有个例,确实有早婚早育但依旧健康的,可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未来全部押在那个虚无缥缈的个例上。
有关子嗣的问题上,老人家总是再看中不过的,经何宁这么一问,何老娘还真的就仔细想了起来,王二家的大孙似乎至今还未有一个孩子;李四家的孙女之前似乎说是有了身孕,但到现在早过了十个月也没听他再提这事儿;赵六家的……
这么一来,何老娘细思极恐。
原本听是镇上大夫说的她也只是信了三分,等她自己一一对照着想了一遍,已经信了□□分。
何老娘冒了一身冷汗,何宁搀扶着她,有些心疼,搂了搂何老娘的肩,无声的安慰着。
“乖孙啊,这事儿你说得对,咱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
此后,北李村的姑娘小伙虽然在附近几个村子里都是抢手货,却几乎没有人家再让自己孩子十五岁前成亲的了。
村外好奇者有的以为是北李村有什么不成文的规矩,有的说是北李村这几年发达了摆架子,但大部分听了这种解释的再联想下自己村子里的情况,都是背后一阵冷汗,当下便有不少推迟了自家孩子婚期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可能会开启防盗功能,
具体时间可能要看蠢作者什么时候能学会用,
如果要防盗的话,可能会订30%的比例,
希望大家支持
第57章 工地利器
何宁的生理卫生理论给何老娘带来了巨大冲击; 老人家的心理久久不能平静; 越想越觉得是这么个理,当下也没顾得上回家炖鸽子汤了。
交代何宁去院子里找何大爷他们,一转身何老娘便投入到了树荫儿下还未散去的妇女八卦联盟,名义上说是让这些姐妹们帮着参谋参谋是不是这个说法; 实际上又何尝不是去“集思广益”交换八卦,哦,不,交流信息,从而印证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毕竟,关乎子嗣问题; 各家只会比自己更慎重; 谁也不会拿自家的传宗接代开完笑。
因此,很快地,早婚早育不利于子嗣的说法便在村子里一层层传开了。
要说这样的道理这个时代肯定是有人懂的,不说那些懂医理的大夫们,便是那些世家大族一代代祖传累积下来的生存智慧也是这样的说法。少有将自家娇养的子女订在十二三便成亲的; 若真这么做了,少不得被其他世家大族取笑、轻看; 视为不自重。但,这些都是上层阶级们懂得并且能够选择的生存方式。
对于封建社会底层阶级的人们来说; 往往只能看到早婚早育能早抱孙子的短期结果,而无法考虑到更长远的健康问题上,更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是穷困到了极点别选择或者是几代单传恐惧绝了后代的下场才不得不如此。
暖饱后方知YY; 只有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人们才有时间和闲情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健康,比如自尊……
何宁望着何氏祠堂用青砖修葺的高墙,第一次产生了自己应该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而且有能力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的想法。
不只是为了家人做的摇篮、摇椅,也不只是为了保住自己和家人而研发的弓箭、连击弩,他该做更多的,应是类似于筒车这样可以造福整个社会和整个时代的产物。
初夏的一天,一位十三岁的少年在何氏祠堂的青砖高墙下立下了要改变这个时代的心愿。
少年身旁四五岁大的小女孩不懂自家大哥为什么站在门墙外不进去,懵懂的小女孩歪着脑袋在自家大哥和高墙之间来回环顾,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只好抛之脑后,颠儿颠儿地跑进了院子找自己父亲、大伯和爷爷。
“爷爷,爷爷,楠楠来给你们送茶喝了,还有香喷喷的油饼哦~”
一进院子,何楠便看到了在给小车装东西的何大爷,小姑娘欢喜地跑了过去,边跳变列举了自己带来的好东西,一双渴求表扬的眼睛看得何大爷心中一软。
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对待自家两个儿子的教育,那可是不打不上进理论的坚定支持者以及行动者,直到年纪越长看得越多,倒是脾气好了不少,但发起火来依旧能拿起院子里的木棍儿把俩儿子追的满院子跑。真正改变最大的时候,还是儿子们成了家有了孙子孙女后,何大爷仿佛是一下子就变成了和蔼的圣诞老人,对待小辈儿的孙子孙女们温声和气的模样一度让何大柱、何大兴兄弟俩感觉自己看到的是一个假爹……
何楠出生后,何家的日子也渐渐步上了正轨,小姑娘长这么大从小没真正吃过什么苦。作为小幺,更是被家中长辈日日宠着养成了一副天真烂漫的可爱性子,更加招人疼爱了。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何大爷这样的,很是招架不住小姑娘的撒娇卖萌,往往被何楠的童言童语逗得哭笑不得,最后还是会顺了小姑娘的意。
“哎呦,这是谁家的乖孙女啊,这么知道疼人?”何大爷看着自家乖孙女从门口跑进来,脸上粉嘟嘟的肉跟着颤抖着,简直可爱到化,心里也是美得不行,便赶紧擦了擦手。
“楠楠是爷爷家的乖孙女~”
何楠一阵跑,到了何大爷跟前没刹住车,好在何大爷早就蹲在了地上,张开双臂稳住了她。
“哎呦喂,楠楠长大了,爷爷快要抱不动了啊!”
作为一名小胖墩儿,何楠的肉球冲击波可不是好承受,何大爷蹲在地上差点没稳住自己,也没敢上手抱起来,真怕万一自己没劲儿摔了宝贝孙女。
“来,告诉爷爷,你是自己来的吗?多危险啊,你姐姐知不知道啊?”
“我和大哥一起来的,姐姐们都知道。”一边说,何楠还伸出了自己的小胖手指了指门口,正好何宁已经回过神来,走进了院子。
“爷爷,这些我来,你带着楠楠到凉荫地儿歇会儿吧。”
说罢,何宁把手里的篮子交给了何大爷,挽起袖子便干起活儿来了。
说起来,这个双轮手推车还是何家前一段时间的产物,外观和现代工地上推水泥、方砖的手推车大差不离,侧面看是梯形,上宽下窄,前面俩轮子,后面两根直棍,还有两侧各一根不算短的手柄,推起来十分省力,连不到十岁的半大小子推着走都不费什么劲儿。
和原先的独轮车、推拉车相比,操作更轻松、灵活,实用度更高,非常适合建筑工地的需求,平时用来装运粮食也很是方便,唯有一点,便是容量没有推拉车大,价格比独轮车稍高。
自从何家做了一个出来,平时便放在何氏祠堂用,大伙儿一开始看着新鲜,但一上手便知是个好东西。
因此,遇到闲置不用的时候便常有村民来借,尤其是到镇上赶集的时候。往常重物都是挑着担子一路挑到镇上,但自从有了双轮手推车,大伙便嫌弃起了扁担,有需要的一般都会提前到何家预定双轮手推车。
乡下邻里之间日常往来少不了借还,但也少有提钱的事儿,通常都是今天我摘些你家的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