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54章
这个时代; 华夏地区没有黑白花的奶牛,只有黄牛; 著书人把各种不同时期的农作物来了个大杂烩; 但是并没有出现明显跟古代华国风格不符的花奶牛。黄牛的奶可不好喝,相比之下,羊奶经过加后还好一些。
在奶冰出现之前; 虽然一些点心里也会加入羊奶,但并没有达到奶冰的那种火爆程度。可现在就算是入冬了,还有人捧着奶冰吃个不停,即便拉了肚子也是毫不后悔。
说远了,继续回来说上涨的羊奶价格; 当然随之而来的是羊的价格也上涨了,于是就有不少商人朝着北边去了。往年也有人去贩羊; 可多是为了羊皮; 至于羊肉和羊奶,实在是不好保存,就算是买了活羊一路运回来,死的再加上累瘦的; 多是亏了本。
现在就不一样了,商人都是冲着大量的活羊去的。因为稻香村的老板说了,明年就要把奶冰的制作方法放出去。那这时候奶冰火爆的就不是一个京城,而是整个嘉朝了。谁有更多的羊奶; 谁就能赚更多的钱。
“你如何说,商人去买羊; 便可得太平了呢?”皇帝把奏折放在一边。
“若是去边塞买牛羊货物的商人多,那么那一年的边塞,战报都会更少些。”
“信口胡言!那些蛮子们若让商人喂饱了,要不了多久,就要扣边了!”
“前年不就是吗?蛮子险些连咱们派去管理互市的官员都杀了!”
“九弟啊,你还太年轻啊。”
众王一阵闹腾,把皇帝给说烦了,就全把他们给赶跑了……
皇帝一个人,抓了一把炒黄豆,一边吃一边憋气,不明白自己怎么养了这么一群玩意儿——其实这不是皇帝的错,这得怪著书人,永王是高邑的CP,毕竟原著只是不费脑子的美食文而已……
就一个永王还算是脑子够用,平王其实也算是看到了点东西,却有些太想当然了。又不是买羊就能天下太平了,虽然买羊这件事,确实能够进一步操作。
可永王……
皇帝已经知道了永王对高邑做的事,其实对皇帝来说,作为一个君主好色无所谓,他自己也好色。但得知道度!这明摆着不乐意的也非要留在身边,干什么?觉得自己的后院太太平了?
而且,他若以后在国事,或者是对待群臣上,也用这样的手段,那就要出大事了啊。
老皇帝放下黄豆,觉得自己这几年还是多去后宫转转吧。
数日之后,天降了一场大雪,然后,粉丝这个新鲜吃食,突然就火了起来!天寒地冻的,吃上一碗又烫又辣的热粉丝,发上一身的汗,那可是再舒坦不过了。虽说这东西和面条有点像吧,但是它比面条便宜,还比面条滑溜,那滋味绝对是不一样的。而且跑远路的人更喜欢粉丝,因为它能晾干了,随便找个包塞进去,等要吃的时候煮一煮那就是一锅美食。
又过了几日,稻香村推出了新的美食——奶油小蛋糕。
这种前所未有的甜食,让人们再次陷入了奶冰出现时的疯狂!
而吃着奶油小蛋糕的高邑,则貌似无意,实则面红耳赤的问顾辞久:“徒弟……我该怎么找人给我做媒啊?”
“咦?师父你有啦?”
“对,我有心仪之人了。”已经当了顾辞久这么长时间师父,高邑已经能做到在很多小玩笑上面不改色了。
“那还不简单,找个官媒就行了。对了,还没问师父你看上的到底是哪家的淑女?”
“这人你也认识,就是早先去乡下,你家庄子上的一个女孩。”高邑本来想开个玩笑回敬,说“你家”的,但是又一想,顾辞久家里除了他娘,就是他夫郎,这个玩笑开出来不大好,也就算了。
“哦……那个最先出来做凉皮的姑娘?”
“对。”
“那就先恭喜师父了。”
高邑摸了摸脑袋:“八字还没一撇呢,还不知道人家是怎么想的呢。”
顾辞久也是头一次做给人保媒拉纤的事,所以特意跟小师弟商量了一番。段少泊表示也别着急先去找媒人,是先把妹子的事情给打探清楚了再说。
妹子家里姓刘,没有名,因在家里排行老大,所以都是被人刘大娘的叫着。刘大娘她爹两年前外出打猎让熊给拍了一巴掌,回来熬了两个月,还是去了。她娘当时正怀着,哭坏了眼睛,早产生下了个小弟。亏得刘大娘自己立得起来,否则家里的家产就要让叔伯夺去了。所以说起来,刘大娘家境跟刚穿过来的高邑十分的相似。
不过,刘大娘不是穿越的。但她依然把这个家支撑下来了,而且在那个庄子里,刘家也不算是最差的人家,最多是中下。只是她毕竟是未出嫁的女子,有些事情,不好与人争。
“其实也有不少人与刘大娘提亲,但刘大娘无所谓聘礼,却一定要将娘和弟弟一起接到夫家去。”查清楚了之后,顾辞久和段少泊来与高邑说。
刘大娘这样的泼辣女子,有反感的,可也有不少人家喜欢。但娶老婆还得把丈母娘小舅子一块接走,这就让人受不了了。
他们俩都觉得高邑该是无所谓的,但那是高邑自己的决定,既然查到了还是该说明白了的好。而且这事情这么一闹就有些复杂了,该高邑自己去说个明白。
“我们也知道,你家里不差两个饭碗,但现在看起来虽然是好事,你小舅子还太小,谁知道十年二十年后怎么样呢?你又是个双儿,自己也有阿嬷和弟妹,日后也还有自己的孩子……有些事最好从一开始就想明白,说清楚了。”
“多谢,多谢。”高邑自然是只有道谢的份,这是真关心自己,这因为因为财产而好事变坏事的事情,古今中外还少吗?
他自己想了一天,先去找了阿嬷,跟他说自己要娶亲的事情。这时候他们还在襄侯府里住着呢,高邑也发现了,他阿嬷明面上是开心起来了,实际上变得有些怕他。
“邑儿,要不是你,我和你弟妹都不一定还有命在。到如今的日子,都是你自己过出来的,我们也没帮上什么忙,到总是给你拖后腿。往后的日子,你也照着自己的想法去过吧。”
高邑觉得他阿嬷这话好像有点双关——他是不是知道我不是原来的高邑了?不知道才怪了吧?朝夕相处十几年养大的孩子,能没发现不对劲?
以后对这位阿嬷,还是敬而远之吧。因为高邑不太清楚,他对自己到底是感激更多,还是仇恨更多。不过,高邑自己是感谢这位阿嬷的,因为他今天把事情点了出来,而不是埋在心里。
高邑自己亲自上门提亲,刘大娘吓了一跳,因为她知道这位是从城里来的,跟在世子爷身边的大人物。
一开始刘大娘还以为高邑是要买自己去做妾,她还真的认真考虑过,不做那种买断了一辈子的,只做个五年、十年的妾,能得一笔不错的报酬,也能仗着大人物的势,给自己的娘和弟弟找个依靠。
可等高邑说要娶她做正妻,刘大娘直接就以为对方在开玩笑!
“……我也不是什么大人物,我就是个开酒楼的厨子。”
刘大娘神色古怪,能在京里开酒楼的厨子,如何还不是个大人物?
“我家里头没人,没通房丫头,没妾,我就想娶你,回去过日子。”
“……”谁知道,他这么一说,刘大娘这想法又有些走偏。这么好的人,来找她作甚?虽然是个双儿,可那真的顶门立户的双儿,即便娶不了嫡出的大小姐,那庶出的小小姐也是行的吧?刘大娘就想起那天来的世子爷的,她觉得……这位莫不是那小侯爷的相好?
她越想,就越觉得是真的。可即使这样,她也不觉得不能嫁。
“我若嫁给了你,你可是得养我娘,养我弟的。”
“我会给他们租个房子,再买一家仆役,等你弟弟年岁够了,他若想学武,我就给他找师父,若想学文,我就送他去书院。我会给咱娘养老送终,但你弟弟过了二十,吃喝穿用上,我就不会管他了。”
刘大娘点点头:“莫说二十,过了十五,我弟还是个废物,我自用大棍子把他打出门!”
于是,这婚事就这么成了……
翻过年来的二月,刘大娘被娶进了门。
高邑与刘大娘夫妻交拜的瞬间,顾辞久和段少泊得到了系统欢脱的提示【任务已经完成啦(~ ̄▽ ̄)~,高邑会幸福的活下去哒!】
这个世界比较愉快,所以顾辞久和段少泊决定在这里过到自然死亡。
于是,同是二月,跑去草原上的商人们,赶回来了成群的羊,还带回来了许多羊奴。京城的郊外,多了许多新圈出来的庄子,专门用来养羊的。
四月,草原上打起来了,是草原上的各族自己打自己,这是原剧情里没有发生的事情,追根究底,是商人买羊引发的连锁反应。
八月,草原各族打完了,开始袭击嘉朝的关卡。不过这时候嘉朝早就准备妥当了,干脆的把侵略者揍了回去。不过对方也是早有预谋,一场漫长的拉锯战开始,只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停战了两个月,春天来临,大家再次开掐!
于是,来到这个世界第三年的四月,顾辞久和段少泊披挂上阵了。
襄侯夫人送儿子出征的时候还挺淡定的,毕竟他们老顾家一直以来的邪乎经历表明,顾辞久一定能活着回来。六月顾辞久和段少泊带着五千人马出塞,就此没了音讯。
消息传回京,襄侯夫人当时就晕了过去,大夫请来之后,发现襄侯夫人已经怀孕三个月了……
襄侯夫人醒来就惊了,她这个年纪本来月事就开始不准了,所以就一直没朝那边想。这有了孩子是高兴事,但是!难道就因为这个孩子来了,所以顾辞久就要死在外头了?!
已经失去了三个儿子的襄侯夫人再次昏了过去,她醒来就嚷着打胎,可她这样的年纪,打胎那是要她的命啊。正闹腾着,突然传战报的人就上门了——捷报!顾小将军把歼祭人的大营给抄了,把歼祭人的单于!单于的弟弟!单于的叔叔!脑袋全砍了!
“顾小将军有没有缺胳膊少腿?没有!好着呢!千军万马之中十进十出!不伤毫毛!真乃当世英雄啊!”
六个月后,襄侯夫人生了双胎,一个汉子,一个双儿。
弄得襄侯夫妇提心吊胆的,可之后他们家的孩子也上了不少回的战场,永王叛变,远征高丽,远征大日氏国,有顾辞久和段少泊这对夫夫档领兵的,后来是哥哥、哥夫带着两个弟弟,都囫囵个的大胜归来。
再后来老五汉子娶了老婆,老六双儿也娶了个姑娘。两个小的也都生了儿女,满头银发的襄侯夫妇这时候唯一觉得不圆满的,就是现在顾辞久还没有个孩子。
“……啊?当然不可能有啊,少泊那边又没有能发芽的地。”
“少泊?你们俩……”
“爹娘,你们不会是误会到现在吧?都说了我才是娶的那个啊。”
“……”
气运之子高邑当然也很幸福,跟刘大娘生了四个小萝卜头,稻香村越开越大,他一辈子都在研究各种惠及百姓的吃食,推着小车卖各种吃食的小摊贩,更将他视为祖师爷,多在车头上刻一个高字,求他庇护。
后来老皇帝去世,继位的当然不是造反的永王,也不是其他年长的王爷,而是一个只有十五岁的小皇子——正好是顾辞久和段少泊来到这个世界第二年生的。小皇子虽然年少,却不懦弱,且聪慧敏锐,至少在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