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骨依然抱拳在胸。说道:“王公公刚才已经说过了,壮士拔刀相助,侠义心肠毕显,不敢请教壮士高名和门派?”
齐林刚要开口,但突然发觉竟不知从何说起,只能说道:“我叫齐林,至于门派嘛,江湖上随便晃荡晃荡而已。”
铁骨眼见齐林有些踌躇。心知必有难言之隐,当即不再相问,只是说道:“虽是萍水相逢,但想这大千世界。均是从一而始,不知可否交个朋友?”
齐林忽然穿越到明朝,而且只剩下自己一人,不说对眼前的世界两眼一抹黑,估计也算是陌生得很。交个朋友自然方便打探消息,于是慨然说道:“那是再好不过!”
铁骨轻轻一笑,还要再说点什么,但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已然逼近。片刻之后,寺院中见到的四人已然乘马跟来。
四人见到铁骨和齐林相谈甚欢。三个小沙弥和老太监也是一切安好,打过一圈招呼过后。便聚拢到齐林身边,纷纷打量着齐林,心中不免好奇。
齐林被四人一看,才想起浑身破烂的衣衫,脸上一红,想要解释一下时,铁骨已经善解人意的说道:“想必齐壮士近来疲累,且容在下介绍过这几位好兄弟,便找一处安静所在更衣休息如何?”
齐林巴不得早点换下这身衣服,当即点头同意。随后铁骨也不隐讳,一一介绍四人来历。
原来这四个人均是建文帝原来的贴身护卫,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金陵城破,四人誓死追随,并护卫建文帝逃出皇宫,飘落江湖。
说起这四人的名字却也有趣的紧,分别是:
李若荣,取自“大辱若荣”,就是那个脸上有刀疤的汉子,看似极能忍辱负重;
高若简,取自“大繁若简”,却是那个啰哩啰嗦的高瘦子,倒也贴切;
陈若巧,取自“大拙若巧”,自是正好对上那个尖嘴猴腮的小矮子,想必有些奇淫技巧之能;
最有意思的当属那个黑壮汉子,名字竟然叫作邓若智,取自“大愚若智”四字。
而铁骨则是大名鼎鼎的建文朝兵部尚书铁铉之子,由于父亲在济南阻击朱棣有功,建文帝喜,而朱棣却是恨之入骨,铁铉战死之后,九族被株,只有小儿子铁骨因为寄养在亲戚家中,得到铁铉亲兵冒死通告,方才逃过一劫。
此时,铁骨充任建文帝护卫总管,而流落江湖的建文帝,此前确实就躲在狮子山正续禅寺之内,不幸被当朝鹰犬发现行踪。多亏建文帝带遗孤臣子数月前出外游历,这次才能幸免于难。而留守的太监王钺和几个小沙弥却落入敌手,四大贴身护卫得知消息后前来营救,从而有了上面的一幕。
齐林看到铁骨光明磊落,虽然被四处通缉追捕,仍旧将身世坦然相告,再看四大护卫虽然奇形怪状,但也都是忠肝义胆、各有贤能的好男儿,不由也善意改编了一下自己的经历,托称数年前身负师门重托,远赴海外寻宝,此时刚刚归来,不想师门已被朝廷所灭。
身世略同,互无疑忌。铁骨随即询问齐林下一步的去处。但齐林自己又哪儿知道应该去往哪里?当即默然。
“齐兄,如不嫌弃,且随我等一同觐见陛下如何?陛下生性仁慈,又极爱才俊英雄,如蒙不弃,我等可一同为光复陛下皇位出力,不知齐兄意下如何?”李若荣不失时机的说道。
齐林脑中转转,心道自己可不能长久待下去,更不愿卷入这几百年前的宫廷内斗,但跟着他们说不定又能有些额外收获,毕竟这几人都是原来的皇帝心腹,能接触的层次必然极高。于是,齐林说道:“在下能力肤浅,恐怕难以担当大任,但如不嫌弃在下累赘,先暂时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如何?”
齐林说完,突然发觉自己说话也变得古风盎然起来,看来近朱者赤这句话是对的。
铁骨点点头,说道:“如此甚好!且随我们去觐见陛下去吧!”
说完,几人一同上马,疾驰而去……。。)
一三一章 非梦遇魔教
一路向北疾行,除了吃些干粮,便是赶路。
只是当先带头的铁骨净拣偏僻小道,以避开朝廷耳目和锦衣卫追捕,如此一来,齐林的破烂衣衫只能继续穿着,好在人迹少有,绝少有人看到,倒也不必过于难为情。
直到日头将要落山之际,一行人马路过一个小镇子的时候,铁骨终于不再绕行,直接打马进入。及至找到一家客栈,众人方才纷纷下马,随后将马匹交给店家,一行人则步入客栈正厅。
邓若智进门便喊:“小二,上房来个…一、二、三、四…九间!”
齐林看着这位先是不过头脑张口就说,随后又点着人头一一数过,天真的犹如一个三岁小孩,心中自然不免腹诽“弱智”二字倒也起得贴切。
只是太监王钺听完,赶忙说道:“我的三个徒儿共住一间便好,店家,我们只有七间就够了。”
店家虽然见到大主顾上门,自是欣喜万分,怎奈边远小镇只此一家鸡毛小店,楼上客房加起来也只有十间,此时已被占去五间,只有五间上房剩余,于是店家如实告罪解释。
邓若智听此,便要发作,好在李若荣及时制止道:“三弟,不可鲁莽,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并非店家有意刁难,且将就着与我同住一间吧,二弟与四弟也是如此。”
齐林刚要推辞,但铁骨已然手抚齐林肩膀说道:“路途简陋,招呼不周。齐兄莫怪!”
齐林哪还有什么怪意,想这几个月都没有睡过床了,就是现在铺一地稻草,只要不漏风漏雨。也能立马睡死过去。只是看看天色将晚,齐林身上又没有明朝使用的银两,一时却张不开嘴巴再提更衣一事。
铁骨岂能不知齐林心思,安排过晚上伙食之后,便问过店家成衣店方位,并当即吩咐小矮子陈若巧去为齐林置办衣衫去了。
其余几人随即上楼入房,一面将息身体,一面等待陈若巧归来。以便共同用饭。
谁知,陈若巧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时辰,就在众人生恐发生意外,有点坐立不安之时。陈若巧才慌慌张张的走进房里,手中托着给齐林置办的衣衫,神情却有些惶恐的低声说道:“铁总管,刚才在街上碰到几个可疑之人。”
铁骨闻言,立即警觉起来。随后压低声音问道:“都是些什么人?”
陈若巧说道:“本来我到成衣铺时,掌柜已准备关门打烊,只是耐不过我软磨硬泡,这才重新卸下门板。卖出这身衣衫。及至我刚要回转之时,门外却又大喇喇的走进五个人来。这五人之中,三个汉人一看便知是练家子。另外两人则奇装怪服,而且还紧裹着面庞,虽然看不分明,但凹陷发蓝的眼睛和偶然露出的浓须,看起来分明是两个胡人。”
“胡人?想这边陲小镇怎么会有胡人在此?”铁骨不禁皱起了眉头。
“当时我也是这般想,看着这两个胡人一开口便要置办几十身衣衫,绝对脱不了乔装打扮、鱼目混珠之嫌,于是我假装出门,却偷偷隐在暗处,等待他们出门之后,便紧紧在后跟随,好在天已黑透,一路并未被他们发现。”陈若巧接着说道。
“那他们又去了哪里?”铁骨追问道。
“这五个人出门后,先是沿着大街走出镇外,及至一个密林处,两个胡人好像交割了衣衫,随后便有几十骑马匹蹄声远去,而这五个人则重回镇中,最后走进了这家客栈。”陈若巧说道。
“你是说他们五人也住在这家客栈里?”铁骨闻言,腾地一下站起身来,双眼眯紧,耳朵竖起,似乎担心敌人随时冲进来。
“不打紧,我看着这伙人并不是冲我们来的,也许他们另有目的。”陈若巧宽慰道。
“嗯,你有没有听到他们说些什么?”铁骨眉头慢慢展开,又问出一句话来。
陈若巧精通多国胡语和多地方言,不只是老江湖,而且看起来还是个精细人,似乎早知铁骨必有此问,于是立即答道:“不敢太近,但在密林中分明听到有个胡人口中分明提到侄皇帝和圣颅二字!”
“什么?陛下!”
“圣颅?”
这两声惊呼几乎同时响起,但却出自不同人口中,关心陛下的自然是铁骨,而呼出圣颅二字的则是齐林。
铁骨听到齐林的呼声,不禁立即转头盯住齐林,心头同时生出一丝疑惑,沉吟片刻之后,说道:“齐兄莫非也知道圣颅之事?”
齐林刚才纯属条件反射,想这万里迢迢的从南极洲穿越到大明朝,本来以为是庞博的穿越仪出错的随意为之,谁知道竟然听到了“圣颅”二字,心中怎么又能不激动呢?只是,这样一来,自己的身份便不免被人怀疑,即便被当做当朝皇帝老儿的卧底也是情有可原。
齐林后背上一行冷汗不由暗暗滚下,好在齐林随机应变之功却也非凡,脑中突然响起曾经在一本树上看到的中国历代悬案,其中一条便是建文帝可能并未自焚,而是携带一件传世宝物远赴海外,这也是永乐帝朱棣屡派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而身在此时,已然实实在在的得知了建文帝尚在人世的消息,于是齐林决定编个故事,当即说道:“小弟数年前远赴海外,便是遵从先师遗愿,去往西洋遍寻建文皇帝的行踪,并在必要时护卫陛下安全,保证华夏圣颅不至于流落海外。只是,数年苦寻无果,归来时却已物是人非,唉!”
铁骨听着齐林娓娓叙来,心中疑虑慢慢打消,甚至有一种莫逆亲近之感由衷生出,当即问道:“不敢请教尊师名讳?想必也是一位曾经极为显赫的人物!”
齐林的小脑筋里早就在想这个问题。如果随便胡诌一个自己知道的明代人物,或者年代不符,从而穿帮,或者眼前这些活生生的大明人又认识。下场肯定更惨。于是齐林心中暗暗打定主意,说道:“小弟出发前,先师已有交代,无论此行成败与否,绝不可透露任何一点消息。加之此次回来,先师已然仙逝,想必定是当朝鹰犬所害,因此。请恕小弟无法告知。”
齐林的胡诌的效果出奇的好,本来这些人只是对齐林拔刀相助心存感激,但听完这个故事过后,却不禁引为同道中人。而且古代中国的士大夫阶层的绅士精神,比之那些所谓的西方贵族,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铁骨等人不再追问,而是笑呵呵的说道:“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没想到我等与齐兄相遇并非偶然,而是冥冥中的天意注定,幸哉。幸哉!”
齐林一边在心里鄙视自己的无耻,一边脸上强作笑颜。口中也是连称幸运。齐林身世之说就这样不着痕迹得被掀了过去,而且更是赢得了大家的信任。齐林也只能真的暗叹侥幸了!
铁骨随之不再避讳齐林,一边让齐林更衣,一边接着询问陈若巧关于胡人的进一步消息。只是,陈若巧也只弄清楚了这些,再无更多。
铁骨思索半晌过后,说道:“尔等暂且先用饭,我去去便回!”
说完,铁骨便轻轻开启窗扇,四顾无人之后,只见铁骨将手轻轻搭上窗沿,然后身体便嗖的一下翻上房顶,不见了!
齐林看着铁骨迅疾无比的身手,一面暗自敬佩,一面心中再呼惊险,如果刚才无法自圆其说,估计自己早已没有小命留在桌子上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