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上最强帝国崛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乎,十余万联军兵戮济北,在这片繁华的土地之上,肆意的享受他们身为胜利者的战果。

  10日之内,整个联军在长官的默认之下,随意的肆虐,杀戮,掠夺。用整个济北郡的财富,来激励他们继续征战下去的野心。

  是以,当济北郡的所有联军重新集合后,准备攻打下一个目标,也就是齐国国都所在的临淄郡时,原本繁华富庶的济北郡,到处都是破败之景。

  据随后前来接收地方,建立统治的燕国官员统计,整个郡内,所有残存的人口,从战前的70万众,变成现在的不足30万,折损大半,并且所余多为老弱妇孺,青壮寥寥无几。

  如今的齐国,已然到了灭国之时刻,随时都有可能倾覆。

  齐国国内已经不足50万的大军,而且青壮在之前的战争中折损大半,整个军队之中都不知道能不能凑出20万青壮。

  可他对面的联军,却还足足有着60万左右的大军,多为能征善战的骁锐,不是这些齐军能比。

  不过,就在这时,联军后方传来了一个消息,极大地震动的联军上下,让得他们原本极为猛烈的攻势一缓,陷入停息,给了齐国充足的喘息时间。  

第237章阶级矛盾

  帝元六年,10月中旬。

  联军之内,赵,魏,楚三国国内,近半郡县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动乱,无数人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在地方肆意的打砸官署,掀起叛乱,国内隐隐动荡,风起云涌。

  而这些叛军的领袖,无一例外,是地方上那些享有盛名,掌握着极大能量的地方豪强地主。

  他们有着足够的名望,可以让许多百姓平民听从。更有着足够的钱财,能够给这些百姓提供足够的粮草。最最重要的,是有着足够的兵甲器械,让这些百姓有了足够与官府大军对抗的力量。

  是以,动乱就这样发生。

  叛乱首先发起的地方,是赵国的太原郡,楚国的江东郡,以及魏国刚刚收复不久的陶郡。

  这三个郡,有的是没有经历过战火,承平已久,地方豪强根深蒂固的大郡,如江东郡。

  也有刚刚收复,但对战争的影响并不大,军内力量保存完好,地方豪强体系并未冲到冲击的郡县,也就是太原郡以及陶郡。

  这三个郡,是联军内,地方豪强地主势力最为强大之处。

  他们在这三郡内的权威,甚至超过了楚国的官方,以及楚国的命令。

  原本就是尾大不掉,深深的被三国的君主所忌惮,但考虑到现在的形势,天下战争不断,风起云涌,为了不引起更大的动乱,也只能够勉强忍下。

  毕竟,他们还需要这些郡县供足够的粮草物资,以及充足的兵源。若是战争一起,自己国内的力量内耗不说,还容易为他国所趁。

  所以,这个问题就被各国的君王搁置,打算让天下的局势稳定之后,再慢慢收拾这些跳梁小丑。

  除了这三郡之外,还有诸多郡县加入了叛乱,楚国就有庐江郡,衡山郡,吴郡这三个郡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叛乱,至于其他一些郡县,也有个别地区声援,可以说近半个楚国乱起来。

  魏国就好很多,除了陶郡之外,也就一个东郡有了叛乱。赵国则还有上党郡。两国除此之外还有个别郡县,有一些地区叛乱,但无关大雅。

  其他的地方,也就是三国新近收复的郡县,则是出奇的没有任何动乱,有也不过局限于一县一地,不成气候。

  究其原因,是这些新复地区的地方豪强,在收复这些地区的时候,因为双方大军的连年交战,早就死伤殆尽,或者连命逃亡。

  因此,这些地区的地主豪强统治阶级,可以说为之一空,所有的资源都让各国的君王直接享受,统治也最为稳固。

  而国内其他地方,距离国都较远,又或者是修复的时候,没有经历太大战乱,地方豪强阶级保存较为完善的地区,则就不同。

  那里的命令,出自两方,一个叫做魏国官方,一个叫做地主豪强。而且命令的优先级别是以地主豪强为最高级别,彻底的压下了魏国的官方。

  所以,这些国家可以说都有着一些隐患。

  如今这些地主豪强的代表,也就是文人武士被联军毫不留情的碾压,镇杀,极大的引起了这些豪强的愤怒。

  要知道,那被杀的1万多文人武士当中,很多都是他们这些豪强的亲人,甚至被看好的继承人。

  如今家族内精心培养的继承人被这样毫无价值的杀掉,一番苦心化为东流,又如何不让他们感到怨恨愤怒?

  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动作让他们以为联军要清算他们,清算他们之前阴奉阳违,暗地里不断搞小动作。

  想要彻底收回**在地方上的大权,重新树立国家的威严。

  要做到这一切,首要的就是铲除他们这些地方上的顽疾,地主豪强阶级。

  所以,他们暴动了。

  动乱连绵十余个郡,遍布联军三国。

  除了韩国,因为国内都被打烂了,再也没什么地主豪强,想造反都没人。

  而燕国因为旁边就是御国这个庞然大物,之前更是悲痛虐了一顿,就算有心人想动,也得思考一下自己身边这个恐怖存在的动向,也就压下了心思。

  而且燕国内的地主阶级并不多,真正多的是那些贵族封臣。这些封臣都有着世袭的土地,那是国君都剥夺不了的。

  在本质上,贵族封臣和地主豪强,就是天然的两个阶级,虽然性质上有些类似,但根本完全是不同的。

  贵族可以组建自己的军队,在自己的封地上建立自己的法律,对自己的人民可以生杀予夺,完全就像一个缩小版的国家,属于国中之国。

  而豪强组建军队是造反,触犯法律要受惩罚,杀人是犯法,处处都受着国家的制约成为了国家的一份子。

  所以,贵族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以后的荣华富贵,他们高贵的出身就决定了他们再怎么无能,也能够享受所有豪强所追求的奢华生活。

  而豪强,他们之所以游走各国,活跃的出现在各国的朝堂之上,奋斗的目标,不就是一个贵族的身份吗?

  所以两者是不同的。

  在贵族势力强大的地方,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豪强。而且贵族对于国家的忠心,比豪强强盛多了。

  因为他们已经彻底和这个国家绑在一起。

  国家存在,那么他们的贵族身份就存在,封地也存在。

  可如果国家破灭,他们的土地会被没收,财产会被抢夺,生命会掌握在他人手上,以往高贵的身份,也将会跌落尘埃。

  所以,他们是不容许一个国家灭亡的。

  就像长平之战后,赵国快灭亡的时候,照国内的贵族就动员他们的私兵,集合了十余万人,誓死守卫邯郸城,借此保住了赵国的社稷。

  同样,他们也保住了自己的贵族身份,以及各自的封地。

  所以,这两个天然不同的阶级,在地方豪强掀起动乱的时候,这些贵族出手了。

  要知道,如今的联军百战百胜。在西方的秦国,东方的齐国,这当是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中,都攻城略地,夺下了无数的人口土地。

  而这些人口土地,可并不只是进了口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被各国的国王分封给了这些贵族。

  如今这些豪强造反,给前线的军队添乱,这不就是在跟他们抢钱吗?

  他们家族之内,可是有无数的子弟等着被国王给分到一块领土,就此过上贵族的奢华生活。

  眼看着到口的肉,不要多久就能够到嘴中。

  如今这些贱民,在地方上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和财富,还不满足,竟然敢造反,硬生生地将他们这些贵族老爷的肉给抢了。

  这怎能不让这些贵族感到愤怒,而愤怒的后果,就是出兵镇压。  

第328章叛军的雄起

  帝元六年,11月。

  近月以来,赵魏楚三国国内的叛乱,越发的声势隆重,渐渐大有越发席卷之势,危及三国统治。

  因为这些地方豪强,在本地有极为大的影响,势力遍布方方面面,触角伸到了每一个家庭。

  所以,许多百姓被他们鼓动起来,参加了叛军,更甚至原本当地的守军,都直接改旗易帜,摇身一变,就变成了反抗暴政的起义军。

  如此一来,不过旬月,江东郡,陶郡,太原郡,这三郡之地皆被攻陷,再无半点三国势力触角。

  并且有了这三郡之地,叛军的势力越发壮大,渐渐席卷,触及到了三国其他地域。

  其中楚国的吴郡,庐江郡,以及衡山郡皆有近半地域被叛军攻,要不是后方有着朝庭大军的资源,早已坚持不住。

  不过就算这样,也是勉力支撑,毕竟楚国所有的军队,大部都被楚王带到了齐国战场,地方留守势力极为薄弱,而会稽等地又处后方,守军更加稀少,所以楚国见有不支之感。

  赵魏两国也相差不大,数个郡县被战乱波及,叛军的声势越发壮大。反倒是朝廷的平叛大军,竟都是一些贵族的私军组成,心有顾忌之下,平叛颇为不利。竟然连打了数次败仗,助长了叛军的气焰。

  尤其是魏国,虽然国土面积广劳,但却是一个长条状,弯弯曲曲,纵深并不大。在东郡和陶郡被叛乱波及之后,兵锋直指魏国王都大梁,国内动荡。

  与此同时,原本正在进攻齐国的联军,在接到国内有叛乱看见抵挡不住的时候,有了新的动作。

  其中尤其是魏国,如今魏国在外的大军,与魏国本土的联系被陶郡和东郡隔断,已经渐渐失联,极为危险。

  所以魏国大王颇为惊恐,情急之下,向着钟御提交了一份辞呈,就不顾他的阻拦,急慌慌地率领着联军内的15万魏军撤兵,向着陶郡进发,准备平乱去了。

  魏国大军一走,联军原本对于齐国的攻势顿时一缓转为守势,维持如今侵占的地方。

  而楚国,在接到自己国内叛乱,席卷五六个郡,叛军的人数更是达到了近30万的时候,也是颇为慌乱。

  尽管国内的贵族势力庞大,迅速地招集了一支同样人数的朝廷大军镇压。但叛军毕竟是本地人,有着地利人和的优势,竟然能够和朝廷大军打的难分胜负,让战事进一步的陷入了泥潭,难以平息。

  所以,叛军在丢失了一些城池之后,就将自己的所有兵马,龟缩在南部四郡。

  尤其是衡山郡的叛军,在裹挟了当地大部的青壮之后,抢掠一番当地的财富,就全部撤到了庐江郡,与庐江、会稽、吴郡三地的叛军会合。

  这四地的叛军会合之后,很快就势力大涨,迅速地击败了在庐江郡和吴郡坚持的楚国残余守军,彻底的控制了这三个郡。

  之后,依托长江天险,将地方连成一片的四郡,迅速地合为一体,经过一番的利益交托,推举出了一个叫做欧阳晨的豪强大族的首领,尊他为越王。

  据这些叛军传播的消息,这个叫做欧阳晨的人,有着越王勾践的血统,乃是越国故地主人的后裔,对于统治着南部三郡,有着天然的法统,可以唤醒当地子民对越国的回忆。

  再加上其本人的宗族,势力亦不弱小,足足有着5万人的精锐大军。

  这种数量,在只有30万的叛军中,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