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陛下不计较在下失礼之处,那在下便说说拙见,如有不对之处,还请陛下海涵。”
“尊者尽管说便是。”
“大周建立之处,天元大陆上刚刚经历妖兽浩劫,可谓百废待兴,初代周皇雄才大略,知道百姓最需要的是安居乐业,因此,将国都建于大陆中心,并将最精锐的五位将军携麾下大军分封于国都四周,如此一来,百姓们自然就会安心的休养生息,而不用再担心性命朝不保夕。”
周皇点了点头,这话点出了建都于此的必要性,突出了他祖先的英明神武,自然令他颇为得意。
“不过,随着整个大陆承平日久,这国都所在却显出了不足之处,那便是土地贫瘠,大周土地因浩劫时的几场大战,多为荒漠戈壁,一不能生产粮食供给国民生活,二缺少仙灵洞府,无法吸引修士宗门到来,故而随着大陆许久没有战争,而国都附近的百姓又无法靠土地养活自己之后,便自然而然的向周边诸侯国迁徙,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现在朝歌之内百姓已经比最鼎盛时期少多了吧。“
周皇无奈的叹了口气,“不错,朝歌城内的百姓已经比鼎盛时期少了十之三四了。”
费财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此消彼长,和平之时,天元大陆本身的人口是在增长的,在大周削弱的同时,其他诸侯国中的人口势必会有一波增长,国家国家,终究是由无数百姓所组成的,有了这些人口资源,诸侯国的物产自然也就会不断增加,而国内的修士也会随之不断增加,即便是那国内宗门当中的功法并不突出,但是人数达到一定量级,自然也会起到质变的作用,更何况哪个诸侯国中没有几个功法高深的大宗门呢。”
周皇的脸色已经阴沉了下去,不过费财并不打算停下来,既然已经到了如此危险的位置,如果区区一点实情都听不进去,那这大周也没有待下去的必要了,即便周皇还握有大义的名分。
“不知陛下听过一句话没有,野心往往伴随着实力的增长而增长。也许最初各诸侯国的国君和周皇都有过命的交情,可后续子孙却未必拥有同样的情感,而且,就算国君还有忠心之意,他手下的将领大臣们呢?当国势衰弱之时,他们自然会以尊敬的姿态来对待大周以及大周下达的政令,可当诸侯国的国势已经强于大周之时呢?齐王之前不就做了一次很好的表率吗?长此以往,大周无力征伐诸侯国之不臣,恐怕对于陛下的皇位,很多大王就会产生一些非分之想吧。”
啪,一个酒樽被贯在了地上,几乎摔成了铁饼,周皇恼怒之下站起身来,在桌子后面来回的踱步。
费财知道话说到这已经可以了,过犹不及,他静静的端起了一旁的酒樽,用御酒润了润喉咙。
“这些逆臣反贼,他们敢,真真是欺人太甚,难道他们以为这样朕就会怕了他们吗,哼,这些账朕一笔笔都记得清清楚楚,早晚有一天要跟他们好好算算。。。。”
“陛下息怒,灵宝天尊既然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大周的危急之处,老夫以为,他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应对之法,不如,咱们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您看如何?”
噗,费财差点被这一口酒呛着,真是人老精鬼老灵,他本来还想等周皇再愤怒点,直到感觉无所倚靠的时候再说出他的盘算的,这下子让老头一搅合,效果最少减弱了一半。
果然,周皇听到老人这话,双眼放光的看向了费财,“尊者何以教我?”
第163章 上中下三策
费财放下酒樽,看了看白衣老者,然后又看向周皇,出言问道:“不知五大诸侯国之中可还有忠于陛下之国?”
“秦王和燕王一直对朕十分恭顺,应该还没有产生二心。”周皇肯定的回答,当然,这理由有些站不住脚,费财也就不深究了,不可能指望人家周皇把什么底牌都透露给他。
“既是如此,那在下有上中下三策可解大周危局,不知陛下想先听哪个?”
竟然有三条策略这么多,果然不愧是老师推崇的奇人,周皇连忙问道:“仙师可否先说说下策?”
“这下策其实也简单,陛下传召天下,措辞严厉的训斥有不臣之心的诸侯国,并严令他们日后不许再有如此行径,各国国君如有羞愧之心,自然会上表告饶,如此,便可相安无事。”
听费财说完这下策,周皇不由皱起眉头,“这个,恐怕他们不会这么轻易的就低头吧。”
费财倒是不以为意,“所以此为下策。”
“那中策呢?”
“同样先下一道旨意,就说听闻传言几国国君有不臣之心,限定时日令其入朝歌解释辩驳,如限时不来者,便视为谋逆,召天下共诛之。”
“这。。。”听完这中策,周皇倒是眼前一亮,这中策相比起来可执行度就要高多了,他想了想,不禁仔细问起来,“敢问仙师,这不臣的三国地处富饶之地,若是真的立起反旗,大陆之上南北之间发生战乱,孰胜孰败暂且不提,单是生灵涂炭这一罪责,朕便有所不忍,毕竟都是大周子民,百姓何其无辜。”
“呵呵,陛下倒是有些多虑了,依在下只见,这不臣之三国,各怀鬼胎,都想染指这皇位,即便暂时联合也不过是貌合神离,陛下大可对其中两国施以缓兵之计,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只要有一国被收服,那另外两国的优势也就不那么明显了。而且反叛之人不过是各国国君和国中朝臣,擒贼先擒王,陛下大可以斩首行动,一举擒下诸国反叛的国君和朝臣,到那时其国内群龙无首,陛下再以大义名分赦免下面人的罪责,自然可以不战而定了。”
“斩首行动。。。仙师以为此计可行么?”周皇摸着下巴,一边思索一边问道。
“呵呵,如果不可行,千机楼里储备那么多踏云舆又是作何之用呢,难不成是用来运货的?”费财冲白衣老者瞥了一眼,老头呵呵一笑,举杯向他示意。
周皇终究年轻面子薄,见费财如此一说,不禁羞涩的一笑:“老师和朕倒是有此设想,但是还只是停留在准备中,并无具体的计划。”
不过,随后他就以更加期待的语气问道:“那么上策呢?”就连中策都已经有很强的可执行性,在座的三人也都将目光盯紧了费财,想要听听这上策到底能有多好了。
“这上策嘛,耗时最长,见效最慢,而且对天元大陆的影响也是最大,甚至大到足以改变大陆格局,真的实行起来,甚至大周内部都会产生阻力,就连千机楼中都有可能会出现反对的声音,陛下,真的要听吗?”
此言一出,在座三人皆是一惊,周皇也没有立刻回话,低下头来默默的思索起来。
“仙师,这上策真的有您说的这么严重吗?”庄碧凡第一个问了出来,自打周皇改口叫费财仙师之后,他也再不敢称呼他为费兄了。
费财微微一笑:“我说的还是最乐观的估计呢。”
这倒不是危言耸听,自古以来变法就是对社会影响最大的事情,中国历史上无数的高官、名人的鲜血、甚至朝代的更迭都足以说明这一点,究其原因,不过是变法即将得利者和变法前的既得利益者的博弈罢了,当然成功的案例也有,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得以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可惜商鞅因为触动了原有利益获得者的蛋糕,导致自己下场异常凄惨。费财倒是不用太过担心这点,比起商鞅来,自己的保命机会可就太多了。
周皇跟白衣老者低声交流了一下,还是毅然决然的对费财说道:“仙师还请明言,现在大周局势已经危如累卵,若有妙计可解,朕不惜个人安危也要尝试一下。”
费财笑了,“那好,我就说说。正如我最开始所说,大周这危局源于人口,这上策便是针对于这根源订立的,依我来看,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周国祚再延续千年也不成问题。”
这下子周皇精神了,能够延续大周国祚是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只此一条,他就能够接受之前费财所说的一切困难。
“仙师是说,迁都?”他试探的问道。
费财摇了摇头,“迁都一事劳民伤财,还容易引起大周百姓的不安,不可取。而且,朝歌也并非一无是处,只需扬长避短,未必不能重现盛景。”
“陛下仔细想想,大周地处天元中心,朝歌又是首屈一指的雄城,地理位置极佳,乃是各国之间通商最佳的地点,如果我们将朝歌打造成为天元大陆最大的商贸中心,陛下以为如何呢?”
“首先,物资丰沛,无论是南方水乡的鱼肉稻米还是北境之地的皮毛山货,都会集中于朝歌,如此一来,便解决了大周物产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一解决,想必大周的百姓也就不会向其他诸侯国流失了吧,说不定还有有所回流呢。”
“其次,不算人口自然增长,如果朝歌成为商贸中心,无数商队经过此处,势必需要各种服务,如此一来,也会有酒楼市场等设施大量涌现,这些设施都是需要人手的,本地不够,自然会有外来之人,当他们在此安家之后,人口又是一种增长。”
“假以时日,天下商人皆聚集于此,每日光税收便是一个天文数字,有此财力和人口,朝歌自然也会吸引到无数修真宗门的注意,即便不把山门设立于此,在此处设立个驻地,跟陛下搞好关系总没什么坏处吧,如此一来大周何愁不能兴盛。”
这上策说破了其实并没有多么高深,只不过是费财把原本世界当中一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原因照搬了过来而已,就好像香港一个弹丸之地为何能够成为亚太地区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无非就是因为原本的地理位置和政策吸引了无数的商人和资金而已。
天元大陆现在还处在封建社会,还没有明白商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费财也因此才能想出这个办法来解决大周的问题。
第164章 帝师
果然,在场的三人听完这上策之后,脸上更多的是疑惑的表情,商人在这天元大陆上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大多作为宗门的附属存在着,除了去交易一些宗门的必需品以外,也就是帮各国权贵们搜集奇巧之物了。
所以,他们完全想象不出商人是怎么能够改变一国国运的,这也难怪,毕竟现在天元大陆还处于以农耕为主的封建时代,物产也还没有丰富到出现大规模商贸的底部,因此商人的作用还不那么明显,不过,在费财的计划中,商人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仙师,这商人真的能够让大周重回巅峰?商人高买低卖,囤积居奇,打压他们都还来不及,还要让朝歌为他们交易大开方便之门,这金钱不是都到了他们的口袋,须知许多商队背后都是各国的宗门,如果他们在朝歌大赚而特赚,然后再把金钱转移到本国,那我朝歌岂不是成了资敌的所在?”周皇倒是个不耻下问的性子,一旦自己想不明白了,立刻开口就问。
“呵呵,陛下莫急,我给您举个例子吧,我记得楚国有个广进商会,乃是真水宗名下的商会,我就拿它来打比方。假设广进商会运送一批价值一千金的稻米到秦国贩卖,在朝歌以一千金成交,我们假定商税取十分之一,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中收取一百金的税收,运送稻米需要大量的人手马车,人吃马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