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现在的溶洞基地当中,满打满算连二百人都没有,就算是借助地势击溃了敌军之后,又能展开怎样的追击呢?如果是冬天,或许在溶洞基地仓库中储存的雪地摩托还能使用,而现在的暴雨天气,别说是只适用于大雪盖顶的雪地摩托,就算是专用的飞行载具,也不敢出现在这泼洒着巨大暴雨,而天色还极为昏暗的区域中。
不过对于李斯特来说,这的确是令人遗憾的一件事情。如果他的火炮数量再多些,那么这群前来进攻的敌人们,恐怕就要洒下更多的鲜血和性命才行。而如果他的部队更多,他的溶洞基地也更完备,一旦击溃敌人之后,那么进行追击时所产生的积分,也就不只是现在这看似众多,实际上也没有多少的数量了。
九十六万积分,这就是李斯特在这场战斗中收获的积分数字。从刚开始那群加拿大人进攻,到苏联人更狂暴的冲锋,他们留下的可不是对李斯特这修建完毕,还具有良好火力网的溶洞基地,所造成目前来看根本无所谓的损失。如果加上之前那变异人的积分,现在的李斯特手头能够动用的积分数量,已经达到了令人惊恐的一百万点!
而在兑换系统中,一百万点的积分已经达到了核武器的兑换数量,就算是那洲际导弹的核弹头,也不过这个数字。论起那价格更为低廉,才不过二十万积分就能兑换出来的手提箱式简易核弹头,他也能兑换出足足五个。一旦当李斯特遇到了某些不可抗拒的力量,他也终于有了能够反制的武器,尽管是双方同归于尽的一种手段。
但目前最基本的物资还要尽快补充,之前的战斗看似短暂激烈,可是实际的时常却已经持续了接近半夜,长达五六个小时。大量的轻重机枪、火炮以及自动步枪的消耗都要补充,而就这持续了几个小时的战斗,也几乎将一号溶洞和三号溶洞当中储存的物资消耗殆尽,就算是事前李斯特特地兑换了数百万发的子弹,上千发的炮弹,在这时候也已经消耗一空。
何况经过了绷紧神经的指挥作战,李斯特都感觉到心神略有疲惫,何况是基层战斗在阵地第一线的海军陆战队们?就算是现在战场上已经安静下来,也难保没有可能继续出现的敌人,毕竟他们只是一个小小的碉堡防御群,运用车轮战的方式让他们疲惫,也不是不可能出现的战术。
离开五号溶洞顶端的防御碉堡,李斯特已经不需要待在这种地方,二号溶洞的总指挥室反而更适合他的位置。大量的弹药被兑换出来,一号溶洞和三号溶洞内部的弹药储存重新恢复满员,而阵亡的十几名海军陆战队也已经被李斯特及时招募出来进行弥补,并且多兑换了m2勃朗宁重机枪,安置在最有可能接触敌军的位置附近。
那群苏联人尽管在这一次又被打退回去,而且是阵亡上千人的惨败,可了解苏维埃那群高傲者内心的李斯特,却明白这件事绝对不会就这么罢休。世界两极之一的苏维埃在这片山区遭遇了重大的挫折,就此沉沦可不是他们的态度,如果不用更强大的兵团将这片落基山脉的碉堡群摧毁,那颗绝对不是苏维埃在这个世界上为人处世的方式!
这场战斗中加拿大人阵亡接近两千,苏维埃的阵亡也接近一千多,在李斯特看来上百万的积分,也大多数是这两个国家的步兵们贡献的。防御碉堡三挺重机枪外加两挺轻机枪的组合,注定了无论多少步兵展开进攻,也依旧是徒劳的送命而已。何况防御碉堡的火力网中,还有来自背后溶洞基地那坑洞中的九二式步兵炮,十二门可以随时移动并调整诸元的火炮,更是让任何轻步兵损失惨重。
成箱成箱的子弹已经被海军陆战队们用小车快速的运转,各个防御碉堡当中又多了成箱的弹药。而重机枪和轻机枪备用替换的枪管也已经多了四五个,随时准备在长时间射击后,更换枪管来人工降温,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物资保障,至于海军陆战队们享用的加餐,却较为简陋了不少。只是简单的战地食品加上罐头,都是一些能快速补充能量和体力的东西。
外面的暴雨依旧在持续,瓢泼大雨当中那无数的尸体也在随着雨水的冲刷而向山丘底部翻滚过去,大量的血水和残肢混合在一起,又因为落基山脉余脉的怪异地形而无法有效地排出,堆积在一起就仿佛是尸体的乱葬岗。而这浓郁的血腥味甚至都吸引来了不少食肉生物,就算是在这大雨的打击下,都在大口大口的啃噬着这触手可及的美味。
可是还没等这群食肉的野生动物聚集在一起,防御碉堡对面那山丘顶端,一连串火舌就瞬间出现,带着沉闷的声响出现在山丘底部那尸体的堆砌当中。那群食肉动物听到了声响立马夹着尾巴逃到远处的森林当中,只有这样那山丘顶端的重机枪才稍稍停了开火的意图,显然是留守的苏联兵发现了战友尸体被野兽啃食,而做出的警告式射击。
防御碉堡这边也似乎是了解这种情况,那已经重新填满作战人员的防御碉堡里面中,三架m2勃朗宁重机枪也没有任何开火的迹象,只是和对面山丘上那重机枪阵地形成了默契。或者说是双方之间的对峙和施压,一旦有人发现了对方的致命点,那么依旧是惨烈的战斗在他们当中展开。
时间缓缓过去,瓢泼大雨也已经随着时间而消散,不过天上依旧是乌蒙蒙的模样,看上去笼罩着的乌云还有雨在存留。现在是第二天早上十点左右,可是昏暗的天色事实上也根本不能看清楚什么,尽管少了雨帘的遮挡,却也没有艳阳高照,整片山区中都因为昨晚那激烈的战斗而陷入了诡异的安静当中,只有不少食肉或食腐生物前来偷食,但却也被出现的枪声快速吓跑。
李斯特和海军陆战队们依旧在溶洞基地内待命,并根据之前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而继续开凿岩壁。就算是敌军依旧在不远处监视着他们的行动,可这群海军陆战队的小伙子们依旧辛勤的在溶洞基地里面进行扩建工作,虽然战争的阴云还笼罩着他们,可是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场面,也依旧在他们的身上快速显现。
昨晚的战斗已经充分的证明了他们的火力网,那轻重机枪和火炮的火力网,就算是再多的轻步兵也无法冲破他们的防线。可是当他们遇到那恐怖的原始动力甲,以及那喷火器的时候,却赫然发现原本建造优良的防御碉堡,事实上连基本的三防都没有能力。而这一次海军陆战队们辛苦的劳作,也是将所有的防御碉堡全部进行三防改造,起码最基本的防火设施,也一定要安排妥当。
溶洞基地的改建仍旧继续,花费了二十万积分填补战斗消耗后,剩余的八十万积分都将是李斯特目前的最大保障。而大量的作战人员招募,还有各种武器物资的兑换,以及对火力网的在加强,都是投入极大地部分。他必须要在敌人下一次到来之前将溶洞基地的火力网再次上升一个级别,因为已经出动了原始动力甲的敌人,恐怕下一次估计都要脱离常规武器进攻的模式了!
现在最原始的动力甲,原始的超级变异人,还有那试验体的死亡爪都已经出现在了李斯特的面前,甚至当时间继续流转下去,那来自战后世界的各种武器和生物也未必不会出现在他的面前。随着时间线已经改变的事实,还处于体系社会当中的苏维埃以及美国联邦,还有那以及在暗地中反叛了的安克雷奇,绝对有实力在获得了科技树的技能后,完善他们所选择的任何东西,甚至包括战后常见的高斯电磁武器,乃至是镭射武器!
。。。
第二卷第230章。布纳尔的邀请三
一片平静,从早到晚就如同假日的乡村,没有半点喧嚣,只有安静和悠闲的等待。苏联人意料之外的没有在第二天展开进攻,甚至接下来四五天的时间都没有半只苏联人的部队出现在这片山区当中。仅有几架直升机远远地在天上来回徘徊几圈,却也没有过多的停留,似乎拍了几张照片就重新离开了这里,也没有一点想要发射火箭弹或重机枪扫射来威慑。
当然,就在这片山区的边缘处,苏联人的临时阵地也已经挖掘完毕。如果自天空看来,这片山区已经被横七竖八的坑道阵地所包围,那似乎是铁索般的坑道就在山区边缘的丘陵地带排列,无数的苏联兵正在这坑道中来回奔走或进进出出,重机枪、轻机枪的火力搭配也极为有效,甚至就在后方还有十几门大口径迫击炮正随着苏联兵们用力的拖拽,而出现在那早已经修建好的迫击炮阵地当中。
看似宁静之下,却是紧张的战火气息。就算是山区当中的防御碉堡里面,也已经严格的进行警戒,一个个海军陆战队的小伙子们时刻准备在自己的岗位上,只要有任何异常情况,已经将开火权直接下放到队长级别的最前线,他们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反应过来。而且就算是那溶洞基地外围坑洞中的支援炮火,也时刻处于上膛待激发状态。
之前惨烈的战斗已经为溶洞基地的他们敲响了警钟,拥有完善的永备式防御碉堡群地他们,还在苏联人的进攻下阵亡接近二十余人,已经说明了他们的短板。如果是寻常部队,没有李斯特的金手指作为支撑,恐怕早就在那汹涌如狂潮的进攻波次当中,一座座防御碉堡被分别击破,最终整个溶洞基地的地表阵地全部拱手让人。
常规作战中可没有金手指能时刻提供大量弹药,也没有金手指招募的士兵,能够在激烈的战斗中保持恒定的士气。这场战斗本身就是不对称战争,不只是苏联人和李斯特他们的数量差别,完善的碉堡群和火力网,以及炮火支援的及时性,也已经让双方的不对称在激烈的战斗中达到了。
这也是苏联人没有继续进攻的主要原因,在这环境极为复杂的区域当中作战,后勤带来的压力让他们也无法如平原一般大规模的使用装甲部队。何况石油资源已经严重匮乏,为了李斯特这隐藏在山区当中的,没有任何战略、战术意义上的军事目标,而动用本就缺乏燃料的航空直升机部队,以及战术轰炸机群,已经变得不可能实现。
而现在的苏联部队,要等待来自夏洛特皇后群岛上前哨基地,通过海运和陆运才能运输而来的武器弹药,并且只能通过士兵们自己的肩膀进行山地运输,才能将那成箱的子弹和重机枪、轻机枪部署在这山区的临时坑道阵地当中。还有那大口径迫击炮,120mm口径的迫击炮身几乎就是一大坨沉重的钢管,就算是十个强壮的苏联兵互相配合搬运,也足足用了三天的时间才最终来到了这落基山脉余脉的复杂山区当中。
在各个山丘上建造的永备式防御碉堡,已经让苏联人感觉到了最深的压力,厚厚的钢筋混凝土中还安插了钢板,就算是战术轰炸都无法将这些防御工事摧毁,除了用大口径迫击炮,利用震荡的方式将里面的人员震晕,那么仅有步兵和机枪火力的他们,就无法真正的攻克这片山区的表面阵地。
雨夜中的火力网已经让那些溃退下来的苏联人心惊胆战,还有那随时随地都在轰鸣的炮火轰击,让那一组组想要借助雨夜掩护而进攻的苏联步兵,就算是依靠拥有先进外星装甲技术的原始动力甲,也依旧在那密集的火力网中被打得伤亡惨重。根据战斗结束后收拢部队,他们得出的结论,竟然达到了战争中都极少出现的伤亡过半,而杀敌不明的战果。
没有人敢继续铁了心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