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升级(细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
  陈飞远也不说什么,给了他们一人一把镰刀,一人一个竹筐,自己找了棵最大的栗子树,一蹲,拿这个大竹筐,低着头一个劲儿的捡着栗子。
  锦阳还好,算是农民出身,虽然没见过怎么捡栗子,好歹也知道怎么干农活,邓老大却苦了,从小没见过啊,更别提干过,傻乎乎的拿着镰刀,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后干脆拿手捡了起来。开始还好,树下面没有刺包着的栗子多,可没过一会,就剩下包在刺里的了,邓老大自个直接拿手就上了,只听,“哎呦”一声,惊起乌鸦一片。
  陈飞远看了,哈哈一笑,走到罪魁祸首旁边,拿镰刀把它反过来,拍了拍,红褐色的栗子便从里面掉了出来。
  “你们城里人没干过这个,”陈飞远难得开口,“刺硬,越是干的、老的扎着人越疼,别拿手捧,用镰刀。”说完,捡起栗子,扔进背筐。
  邓老大有样学样,一会儿就收获了小半筐。
  锦阳对栗子到不太感兴趣,指着旁边核桃树问道:“核桃也是你家的?”
  “恩,这片山都是咱家的!”陈飞远站起身,颠了颠竹筐,“核桃打了,正晒着,待会儿你们回去就能吃,家里的核桃个儿可大了!”
  锦阳看着陈飞远自豪的笑容,感叹道:“这片山核桃树不少啊!”
  “还行,”陈飞远背起竹筐,看看天说道:“咱下山,路边有几个酸梨树,再捡几个梨子,咱家的梨子别看小,长得不好,但是酸甜,可好吃了!”
  三人一同下了山,山坡上还真有几颗梨树,梨子也就乒乓球大小,上面还布满斑点。
  陈飞远从地上捡了几个梨子扔在筐里,从中挑出个最黄的塞给锦阳,“尝尝!”
  锦阳在手上擦了擦,咬了一口,酸涩中带着回甜,确实美味,“好吃!”
  “呵呵”陈飞远又拿了一个给了邓老大,最后自己找了个被鸟夲过的,三两口吃了。
  下山回家,院子里传来一片笑声。
  晚饭很丰富,有红豆粥、炸糕、贴饼子、红烧肉、栗子烧鸡,慢慢的摆了一桌子,几个人不分长幼,围坐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着。
  “阳阳吧?”苏姑姑拉着锦阳的手,“你爹年轻的时候啊,最喜欢吃栗子,来多吃几个”说着,舀了一勺子栗子烧鸡给锦阳,锦阳知道所谓他爹,就是爷爷的儿子,所以不爱吃鸡肉的他笑着几口吃完了盛过来的菜。
  “建平啊,咱见过,你还记得不?那时候你这么高,”苏姑姑伸手比划了一下,又跟邓老大说道:“当时,我还抱过你!”
  邓老大实际上不记得了,还是善意的欺骗道:“记得,记得,哪能忘啊?”
  “哈哈”苏姑姑笑着给邓老大喎了一勺红烧肉:“多吃,多吃!”
  邓老爷子此刻正和陈姑父聊着:“家里今年收成好不?”
  “还行,”陈姑父喝了两口酒,黑黝黝的脸上透着红光,“打谷子怎么也得六千多斤!玉米也能收这个数。剩下的就是黍子和点儿小米。”
  “哼,”胡奔一旁哼哼,“买不了几个钱!”
  邓老爷子在桌子底下踢了胡奔一脚,“现在有几亩地?”
  “今年还行,有六亩平地,和十几亩山地。”陈飞远接话道:“可惜,明年山地就不能种了。”
  胡奔继续嘴欠道:“腿脚不好吧,上不去山了吧!”
  邓老爷子狠狠踩了一脚,转而询问陈姑父道:“怎么了?”
  苏姑姑一边给锦阳布菜,一边说道:“国家让退耕还林,咱家是老党员,要给村子里做榜样不是?”
  “退耕还林?”
  “恩,说是保护水土啥的,其实具体的咱也不懂,不过二姑娘回来的时候说了,退耕还林有利于国,咱要支持!”
  陈姑父抿了口酒,“是,五月份二姑娘回来的时候还跟咱村里商量来着,说是要把山地都种上栗子树。”
  邓老大问道:“我觉得咱这儿梨挺好吃,咋不种梨?”
  “这儿的梨好吃,但长得难看,认的人少,卖不出去。留着自个吃吧,又不禁放着,容易坏。”
  “这样啊,太可惜了。”邓老大挺爱吃梨的,没想到这么好吃的东西,这么不实际,“不过栗子也不错,和HR县能连成一片。”
  “老三儿也说过,栗子产业啥的,我个老太婆子也不懂,不过退耕还林后每年国家都发米面,亏不了咱!”
  陈飞远有点不开心,“咱村地本来就少,这次不但不能种山地了,还要给人家一亩!”
  “给人家一亩?”
  “不能这么说”苏姑姑不爱听了:“什么叫给人家一亩?那是交给村里,给全村办实事!”
  “咋回事?”邓老爷子也糊涂聊天:“一亩地给村子里办实事?”
  “我说吧,”陈飞远说道:“村子里虽说不缺水,但是没有自来水,每天都去山泉哪儿去打水,如今村子里的壮劳力大多都去城里打工,就留下些老人,住的离泉眼近的还好说,离得远的要走两里多地,特别不方便。村子里就商量,把山下头那六十亩一等地给租出去,然后用租出去的钱修自来水,这事儿年前镇上就批了。”
  “刚刚山脚下的连片的玉米地?”
  苏姑姑给锦阳盛了碗汤,“对,我们村就只有那六十亩地是连片的,以前是队里的,后来分下来了,基本每户一亩,如今收上去给村里办实事儿,也没错啊!”
  锦阳来了兴趣,问道:“这地租出去了吗?”
  “应该没有吧?”苏姑姑说道:“咋了?”
  锦阳直接说道:“我本来就是种地的,想找块儿地,办个小种植园。”
  苏姑姑笑着说:“正好,明个老三回来,你问问他。”
  “行,到时候我们聊聊!”
  “你明天也在村子里问问,”陈姑父说道:“啥事都得多听听。”
  “不用,”苏姑姑给大家都成了汤:“村里谁能比三儿知道得多?问他们也白问,不如找三儿直接说说!”
  姑父有点气,“你咋就这样!多问问有啥不好!”
  “好!好!”邓老爷子吃着羊肉萝卜汤,打着哈哈,美美的赞了句,“好久没吃到这么地道的萝卜味儿了!”
  “是啊,自家地里的,刚拔出来,新鲜啊!”陈姑父一听到说这个马上消了气,有些得意的笑道:“农家没有其他的,就是这儿,农家肥养着,别的不敢说,比城里的好吃,那是一定的!”
  苏姑姑接话道:“要是段家的小子在这儿办了园子,你们还不天天都能吃到!”
  陈姑父一旁说道:“就是不租,常来,也够你们吃的!”
  “这倒是,”苏姑姑笑了:“不过,我这两个弟弟要来常驻不是更好吗?”
  “好是好……”姑父有些话想说又不好说,自个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33、第三十一章

  在这儿睡了一晚上火炕,出门一看,场院里的水管下面竟然冻了一层冰,锦阳不由得感慨,气温最低真实名不虚传。在院子里转了转,四个老的已经做起了饭,陈飞远上山赶栗子,邓老大却没了踪迹。
  好不容易等到吃饭的时候,邓老大从茅厕带着一身臭味走了出来。
  “你便秘啊?”锦阳问道:“这么长时间?”
  邓老大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梁,胡奔在一旁讽刺道:“不就是抽个烟吗?至于躲茅房去,也不嫌臭!”
  邓老大更不好意思了,锦阳却笑了,“你抽烟的事儿,我早就知道了,这也算不上什么毛病,只不过对身体不好,平时自己注意点儿。”
  邓老大一听,高兴了,屁颠儿屁颠儿的跟着锦阳上了饭桌,自个还在做深入的检讨:“我真没瞒你的意思,不过看你平时不抽烟,怕你不习惯这个味儿,所以才背着你抽的。”
  “烟味儿总比屎味儿强!”胡奔插嘴,“就你身上那大粪味儿,隔着五里地都能闻着!”
  正喝着粥的邓老爷子狠狠踢了胡奔一脚,“有完没完,吃饭还堵不住你嘴!”
  “切”胡奔习惯性的翻了个白眼,“饭堵不住,你有本事拿屎堵!”
  一旁的姑父嘴角扯了扯,放下饭碗,“饱了,先下地了。”
  姑姑直接收拾了姑父的碗筷,作势也要撤了胡奔的。
  胡奔赶忙护住碗,“姐,我错了!”
  姑姑拍了他头一下,骂道:“就你这张嘴,几十年了,咋也不见改!”
  “没辙,这辈子是改不了,”胡奔笑嘻嘻的喝了几口粥,“还是姐做的粥好喝!”
  锦阳吃饭倒是快,没一会儿就收拾了桌子,刷了碗筷,追着姑父上山了。山上一片黄豆,如今都干着,只剩了一根杆,上面吊着泛了黄的干毛豆,姑父和飞远在地里割着枯干,锦阳和邓老大也很快加入其中。
  如今已经霜冻,杆上积攒着一层薄薄的冰凌,邓老大没割几个,手就冻僵了,站在一旁搓手,“这都冻了,为什么不等到中午开化在干?”
  锦阳一边熟练地挥舞着镰刀,一边解释:“到中午会爆豆。”
  “爆豆?”
  “没听说过吧?”锦阳打趣道:“地里的活儿,你不知道的多了!”
  “这倒是,”邓老大虚心“以后要多加补习!”说完,弯下腰,跟着一起干起来。
  一亩三分的山地,四个人一个多钟头就搞定,每人背着个五十来斤的大袋子晃晃悠悠往山下走,山下有条石板路,沿着小溪而建,小溪边有几只正在吃草的毛驴。
  “姑父,咱们怎么不用毛驴托着下山?”邓老大搬着麻布袋子,扔到路上的电动三轮车上。
  姑父指了指旁边一处高大的场院,“那是人家的。”
  “咱不能租着用用?”锦阳也觉得奇怪,在他家,好歹养牲口的都能租给村里,价格不贵,也省得大家都养的麻烦。
  “他们是专门养的肉驴,给市里送的,秋天正长膘,给咱们干农活瘦了,怕是卖不出钱去!”飞远放下袋子,“建平,你们就别上山了,留下来看着。”
  锦阳力气足,看着已经蔫了的邓老大,摇了摇头,自个跟着父子俩上了山。邓老大倒是真的想去,可实在是直不起腰,迈不开腿,只能坐在车沿上喘粗气。
  来回四五趟,黄豆都给运了下来,飞远骑着车,拖着豆子和邓老大回了家,姑父和锦阳在后面慢慢的走着。
  “我说锦阳啊”姑父拿出自个的烟斗,搓了几根烟丝,点了起来:“真要租地?”
  “是啊。”
  “咱这儿离市区远,交通不便利,”姑父道:“平日里自家产的东西,都是靠外人来收,给的价比市区低多了!”
  “姑父,这我知道!”锦阳说道:“以前我也种过地,那地方倒是比这儿离市区近,可也没自个进城去买的,各种手续,过路过桥的都不值当。”
  “是啊,”姑父深深地吸了口烟“现在种的东西都不值钱,就拿着豆子说吧,一亩地千八百斤,也就买个六七百块,除去肥钱、药钱、家伙事儿钱,也就挣个三四百块。”
  “恩,但到了城里,这一斤豆子,最少要三四块的。”
  “可不。”姑父又吸了口烟,磕了磕烟沫子“但咱为了这几亩地买车不值,再说就算买了,也没卖豆子的渠道,所以只能给到村子里收的贩子,一年下来留够了口粮,剩下的也就换个肉钱。”
  “姑父,您的意思我知道,”锦阳给姑父又上了烟丝,“我手里有点闲钱,买个车、盖个房什么的还是够的,将来也准备种菜,弄几个大棚,一年四季供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