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听到未来竟多出一线生机,由不得李淳风不震惊。
这说明未来已经被改变,而且还是非常重大的改变!
时间缓缓流逝,很快就到了十二月中旬。
此时,天下佛道两教的宗师,无不汇聚在了长安城。
因为此次强者众多,为了李世民与城中贵人们的安全着想,也为了不在城中引发骚乱,论道大会被安排在长安城十里外的郊区。
天色蒙蒙亮,论道大会选定的地点外就已经喧闹无比。
摆摊的小贩延绵数里之多,街市上擦肩摩踵,根本数不清有多少人。若非论道大会的会场,及其周边百米的场地,都早已经被大唐精锐士卒封锁,此时怕是要被看热闹的人群围堵的水泄不通。
不过即便如此,会场外围还是有许许多多等着看热闹的人。
论道大会日上三竿时起,但早在太阳初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人纷纷赶来,其中不乏当代著名佛道大宗师。
“看,那是茅山王掌教。”
“那边的不是张天师吗?”
“快看,又来了一位大宗师。”
因为李唐崇尚道教,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唐皇室以道教祖师老子李耳为始祖,又崇信道教,大唐百姓自然是无不效仿。
所以人们对道教诸多大宗师的了解,自然也远远胜过对佛教高僧的了解,每逢有道教宗师出现,必然引得阵阵惊呼之声。
第237章 我曾与你家始祖论道!
所谓的论道大会,其实就是官方在空地上搭了个面积巨大的架子。
其中以各门各派,以及诸多宗教分别安排好各自的坐席。
并且在最好的位置,给李世民与武百官安排上看戏席位。且在会场中央准备辩论场地,以给准备单挑的三教宗师们露脸的机会。
“王真人。”
“张天师。”
王知远与张天师等人纷纷笑着打招呼,然后在官方人员的带领下纷纷落座。其他人也纷纷上前向两人问好,毕竟不论是茅山,还是龙虎山,可都是道教顶尖大势力。
而且两教的掌教真人,也无不是天下难得的顶尖高手。
如王知远,二十年前稳定神通巅峰,若是更进一步,当可称之为陆地神仙。再比如当代龙虎山张天师,同样是成名天下五、六十年,堪称天下一等一的顶尖好手。
众人即便是不看在两教的面子,也不敢不给他们脸面。
至于佛教高僧,则要相对安静许多。
毕竟他们本就不为大唐皇室所喜,此次若非关乎到整个佛教的未来,他们都不想来此地。
一时间,佛教高僧大多盘膝养神,道教高人则与身旁之人议论纷纷,有论道之人,有谈笑之人,更有议论天下之人,场上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块。
时间也在这种氛围下很快过去,骄阳缓缓爬上了苍穹。
“恭迎陛下,恭迎国师。”
直到日上三竿时分,会场外才响起阵阵高呼声。
众人闻言,无不侧首望去。
当他们看到李昊的第一眼,无不感到诧异。
好年轻。
修行虽然可得长生,可以延缓衰老,但也并非一成不变,只是比普通人要慢上许多。而真正的修行之人,不会凭借外貌判断一个人的年龄,他们会凭借气机感应等方式来判断。
虽然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也算颇为有效的方式。显然不论他们怎么看,李昊的年龄都算不上太大。
至少与他们相比,差了可是一大截。
众人微微皱眉,越发断定李昊徒有虚名,只是个不知所谓的骗子。毕竟修行虽然讲究天资,但年龄也是最重要的成分。
一个年轻人,就算是再强,又能强到哪里去?
李世民率领武百官,很快在会场落座完毕。
李昊的座位在李世民身旁的不远处,略微向后一些以示避讳与恭敬。不过即便是稍微落后一点点,也远胜朝中三公九卿等朝堂大佬的坐席,甚至比皇亲贵胄还要略显亲近。
王知远等人见此,无不眼神略显阴翳。
民间有传闻,陛下待此人更胜皇亲,如今看来果真不假。
他们心中羡慕嫉妒恨,更多了几分想要打压李昊的心思。否则要是让李昊成势,统率了佛道两教,他们都不敢想象以后的日子。
经过李世民短暂的开场白,重头戏正式开始。
佛道两教默契地对视一眼,随后由楼观道率先发难。
楼观道岐晖道:“贫道楼观道岐晖,祖师为先秦尹子。”
张天师随后道:“贫道天师道张恒,先祖为东汉张道陵天师。”
茅山王知远道:“贫道茅山宗王知远,祖师可追溯杨羲、许谧两位真人,另有葛洪真人真传。”
少林寺方丈道:“贫僧少林主持智慧,祖师为北魏高僧达摩。”
其他人纷纷起身,在自我介绍时无不带上祖师名讳,又或者师门传承。
而他们这么做的目的,自然不是简单的炫耀自家门第。
其一,他们是为了摸清李昊的底细。
在他们看来,我们都已经介绍到这个份上,你要是不说说自家的传承门第,这能说的过去吗?
其二,也是想要打压李昊的势头。
隋唐年间,正是九州门阀最兴盛的时代。在这时代如果有个好祖宗,当真是远比什么都要来到光荣,来的有用。如果李昊不能说出个好出身,这开场的气势就要比在座的各位弱上一头。
当众人纷纷自我介绍完毕,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了李昊。
他们神情各异,武百官中有人担忧,有人暗喜。
而佛道两教的高人们态度则比较统一,全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李昊,等着他的回复。
李昊也不着急,微笑着走了下去。
他先来到龙虎山张天师前,微笑道:“贫道犹记得当年与张道陵论道,他最爱川南初春的山茶。此茶需要在日出前采摘,有以沾染露水为上品。
采摘之后,茶叶不见阳光,只见星光。
待茶叶晾晒半月后,则需以川南特有的山茶树枝爆炒。如此爆炒七日,每日一轮,可得上品川南山茶。茶成之后,以山中清泉冲泡,芬芳四溢沁人心脾。”
李昊说到这里,笑道:“此茶味道之独特,让人尝试之后再难忘记。就是你家始祖太抠门了一些,当年贫道软磨硬泡才只愿赠送一斤。”
众人闻言,无不神色怪异。
与张道陵天师论道,那可是数百年前的绝世强者,早已经消逝数百年之久。此人莫不是开玩笑,只是当着龙虎山现任张天师的面开这种玩笑,怕不是活腻了吧?
只是众人不信,张恒却是脸色苍白,嘴唇哆嗦久久无语。
自家老祖的私密事,他当然最是清楚。
李昊所言,以族中记载完全吻合,而这可是张家最重要的隐秘之一,外人万万不可能得知。
只是听到李昊嘲讽自家老祖抠门,张恒更是吓得两腿发软。
此茶制作过程与李昊所言虽相差仿佛,但李昊却少说了一点。
那就是此茶使用的原料乃是极其稀少的灵物,年产量不过二两左右,即便是龙虎山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享用。
就算是张道陵本人,也唯有特殊时候才会拿出来品上一品。
一斤,那可是龙虎山五年所得,更别提平日消耗掉的茶叶。
想要积攒一斤上品川南山茶,怕不要要几十年之功吧?
此人到底是谁,竟能获得始祖赠送如此贵重之物。
张恒心中骇然,赶忙躬身拜倒,颤音道:“未曾请教前辈名讳。”
其他人见此,顿时眼睛紧眯起来,心头猛然一抽。
不会是真的吧?
第238章 你这逼装的过分了啊!
李昊并未回答,转而走到了茅山宗前,微笑道:“葛洪,这名字倒是有些耳熟。我曾识得一人,其名曰葛玄,得我师兄及阴阳家的部分传承。
不知他当年修行的五行术法,阴阳咒术、炼丹术等神通,你们现在还有几分传承。我看你修行法诀中五行术法的影子,又有阴阳咒术的痕迹。可惜,却是全都残缺不全。”
王知远听到李昊的话,只感觉脊背发凉。
这些东西可是门中大秘,即便是普通弟子都丝毫不知,唯有门派宿老与真传弟子才稍微知道一点罢了。此人竟能说得八九不离十,甚至知道自己修行的大秘。
难,难道他真是久远的老古董!?
王知远心头发冷,恭敬且谨慎地问道:“未曾请教前辈名号?”
李昊没有回答,继续走到下一位身旁。
楼观道岐晖看到李昊停下,额头不自觉出现些许的冷汗。
如果说在此之前,众人还有些怀疑李昊的话。但此时看到了张天师与王掌教的态度,就算是再傻的人也知道,李昊所说的话极有可能是真的。
面对这样一位不知道活了多少年,且辈分之高根本无法描述的存在,众人谁能不心惊胆颤?
李昊道:“楼观道传承自尹子,这倒是巧了。贫道师承庄子,如此算来我们倒也勉强算是同门。”
岐晖闻言,差点瘫软在地上。
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不敢置信地看着李昊。
师承庄子!
庄子可是先秦时代的人物,距今有千年之久。
且庄子为道家亚圣,在道教的地位更是非同凡响。
尹子虽得老子传授道德经无上经典,但要说在道家的地位,比之庄子还要略逊一筹。且以庄子与尹子的师承来算,说李昊与岐晖师出同门,倒也一点都没错。
只是这辈分该怎么算,即便是岐晖也只能满脸懵逼,无语问苍天。
他神色有些怪异,又有些茫然。
李昊自称师承庄子,着实吓到了他。
其他人看到这里,也是神情颇为怪异。
只是在经历了张天师与王知远的事情后,所有人都对李昊的话多了几分信服。毕竟能够与张道陵天师论道,且一眼看破茅山传承的人,即便不是先秦时代的超级老怪物,也差不到哪里去。
少林寺方丈见李昊停在身前,脸上隐现不自然之色,低声道:“前辈莫非识得我寺达摩祖师?”
李昊平淡道:“他来中土传道时,贫道早已离开九州多时,并不识得。”
李昊说的非常轻松,甚至有些可惜。
只是此话听到少林寺方丈耳中,却是另一番滋味,甚至脸色越发的纠结起来。
因为李昊的话猛一听或许没啥特别的意思,但要是仔细稍微地琢磨一下,可不就是说达摩的辈分太小,根本不是同时代的人吗?
一时间,论道会场死寂一片。
佛道两教的大佬们无不呆滞当场,久久没有人开口。
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又该说些什么。
论辈分,人家师承庄子,比在场大部分人的祖师爷都要大上不知道几辈。
论修为,人家能活数百、上千年,并且依旧保持如此年轻的容颜,用脚指头去想也明白定然是修为通天之辈。
论家世,在这样的老古董面前论家世,那不是没事找抽吗?
最让众人尴尬不已的问题,是他们竟然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李昊才好。
且不说佛道两教的大佬们目瞪口呆,包括李世民在内的朝中武百官,也比他们好不到哪里去。他们虽然知道李昊修为惊天动地,但从来没想到竟然还有如此惊人的来历。
师承庄子!
这可是真正的千年老妖啊!
千年!?
众人想到先秦战国时代,以及秦朝、汉朝、魏晋时期等,不由脊背发寒,心头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