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话之我是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年人将木盒放在茶几上,恭敬道:“张教授,咱们这就属您对印章的功底最深厚。您帮我掌掌眼,这两枚印章是不是真品。”
  “从这印章的造型与质地上来看,应该是真正的汉朝古章。”
  张教授带上白色手套,小心地拿起两枚古章观摩起来,缓缓说道:“这枚金印属于汉朝官方的官印,玉质的印章属于私印。”
  张教授沉吟着,缓缓说道:“众所周知,印章在我国古代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官印,包括皇帝的玉玺、御宝,各级朝官官印,地方行政官印等等。
  其中不同品级的官印,不论是材质、大小,还早造型,在不同朝代都有着极其严格的相关规定。
  至于私印则相对宽松许多,包括材质都没有太大的限制。
  一般情况下,私印都会刻上持有人的姓名,也不乏有人会把自身的籍贯等信息刻上去。”
  张教授说着,看向私印底部的铭刻,缓缓道:“比如这枚玉质私印,就铭刻了持有人的姓名与籍贯。印章底部刻着的四个字为‘吕昊之印’,而在印章四周铭刻的则是他的籍贯,五原郡九原县人。
  说起来,这个人与大名鼎鼎的吕布吕奉先将军还是同乡呐。”
  张教授笑着放下了那枚私章,转而拿起另一枚金质官印。
  不过当他看向官印底部的篆刻,顿时眉头紧皱了起来。
  中年人见此,有些急了,赶忙问道:“张教授,难道这枚官印有问题?”
  张教授神色凝重,拿着印章的手有些颤抖,颤抖道:“不是有问题,而是有大问题啊。
  这枚印章,无价之宝,无价之宝啊。
  长平亭侯吕昊之印,你这两枚印章不仅是珍品,最难得的还是属于一套,简直是绝品。
  汉朝的爵位制度,继承了秦朝的军功爵位制。
  而亭侯已经属于原秦国军功爵的最高一级,原名“彻侯”,后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列侯,又叫“通侯”。列侯有食邑,根据食邑大小,列侯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
  比如汉朝末年有名的关羽将军就是汉寿亭侯,本质上与长平亭侯属于同等级别的爵位。
  不过长平亭侯吕昊这个人我倒是没有听说过,还需要回去根据印章上面的细节,翻阅资料查找一下印章的具体年代。如果能够在史册上找到对应人物,你这对印章,绝对是无价之宝。”
  张教授目光火热,其中满是期待。
  列侯,不论在秦朝,还是汉朝,都已经不是小人物。
  一位从未听说过的列侯出世,其引发的连锁反应甚至可能颠覆人们已知的某些历史。
  比如传了几千年的项羽火烧阿房宫故事,不仅被记载于司马迁的《史记》,还被后世著名大诗人杜牧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阿房宫赋》。
  可当三百多年前的考古学家挖掘出阿旁宫遗迹,才算是为项羽洗刷了冤屈。阿房宫从始至终就没有建成,又哪来的火烧阿房宫的故事?
  想到自己可能会挖掘出一段新的历史,甚至可能改写目前已知的某些历史,张教授就不由激动地身体颤抖起来。


第3章 初次修行,完成小周天
  夜色已经很深,唯有繁星点点始终注视着人间。
  但李昊却怎么都无法睡着,心情始终保持着高度亢奋的状态。
  他端坐在书桌前,上面摊开一张白纸。
  良久,李昊深吸了口气,开始在白纸上书写起来。这是他的习惯,遇到难题就将所有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逐条分析,逐条解决。
  第一:自己到底是怎么穿越过去的?
  李昊虽然直到现在都不是特别清楚,自己到底是怎么穿越到那个玄幻版的三国时代。但他隐隐猜测可能与自己的头疼有关,或者说与半年前的那次落水有关系。
  第二:还能不能再次穿越玄幻三国?
  经历了这次穿越之后,李昊明显感觉脑袋轻松了许多,就好像卸去了头顶的千斤重物,甚至连经常头痛的毛病都暂时消失。这也越发让他确定,穿越与头疼有着极大的关系。
  而想要再次穿越,显然要从第一个问题入手,找到穿越的原因。
  第三:太平要术,是不是真的!
  李昊写到这里,手开始轻轻颤抖起来。
  若是能够确定太平要术上记载的修仙之法,以及诸多神通秘法是真实的,对他而言简直是颠覆性的冲击。
  修仙,长生,神通!
  李昊双眼微闭,心脏剧烈跳动。
  良久,李昊才算勉强平息了心头的激荡。
  他凝视着白纸上的三个问题,最终看向了第三个问题,太平要术!
  相比较第一与第二个问题,这是最容易证实,也是最好解决的问题。
  太平要术本为黄巾军首领张角之物,相传乃是南华老仙传授。
  其上不仅记载了诸多仙家法术,更是记载了众多的道家经典,以及许许多多的杂学。虽然李昊并不知道传说的真假,但他现在至少可以确定一件事,太平要术中真的包含神鬼莫测的仙术。
  李昊凝神静气,思索着太平要术上的内容。
  长生之道,始于练气。
  在那个波澜壮阔的玄幻三国,修行境界大致分为养元、凝法、法相,三个境界。
  至于后面还有没有更高的境界,李昊个人倾向于还有。
  因为据他所知,张角生前就是法相境界的顶尖强者。
  算算张角修道的时间,传授他太平要术的神秘南华老仙,不论怎么想都不会比他差。
  李昊沉思着,又驱逐了这些杂念。
  他默诵太平要术的练气法诀,虽然完全不懂经脉的走向与道家术语,但脑海中却自动浮现了行功的路线,就好像深深地铭刻在了灵魂之中。
  李昊自己也无法解释这种情况,只能感慨于玄幻世界的不科学现象。
  他很快沉浸在玄妙的道家经典内,隐隐感受到丹田气海处出现了一缕温热的暖流。
  那缕暖流先是似有似无,但很快就好似朦胧的雾气可以清晰感受到。
  气随心动,意随气转。
  李昊不知不觉中运转起太平要术中的修行法门,操纵着那缕微弱的真气在体内流转运行。
  时间过得很快,真气增长的更快,甚至快的有些不可思议。
  正常人修行,一天内能够领悟气感已经是天才,三天内修炼出第一缕真气可以说相当不错。但是李昊片刻领悟出气感,随之就凝练出了第一缕真气。
  而后真气随心意而动,每运行一圈就要壮大一分。
  短短不到六个小时,他就已经贯通了体内的十二正经,形成了完整的小周天。
  “呼!”
  当天色渐渐明亮,李昊呼吸间宛若两条白色的游龙在周身盘旋。
  他陡然睁开双眼,一道白光洞穿了黑暗,将偌大的房间映照的一片光明。
  养元中期!
  李昊站起身来,骨骼好似许多没有运动,不断发出咯咯的炸响。
  他感受到自身的变化,心中惊喜不已。
  养元有三境。
  初期主要为凝练真气,当贯穿体内十二正经形成小周天,则算是正式迈入养元中期。到了这个境界,可身轻如燕,踏雪无痕,一拳一掌力有千斤。
  当真气贯通以任督二脉为主的奇经八脉完成大周天循环,则算是正式进入养元后期。而在武侠世界,养元后期又有一个更响亮的称呼,先天高手!
  李昊洗漱一番,右手紧握成拳,有些失神。
  太快了,修行的进境实在是快的有些不可思议。
  按照正常情况,即便是最天才的人物也需要百日才能筑基成功,完成养元境界的修行。而他仅仅一夜就已经形成了小周天,这样的速度就算是初次修行的李昊,也能够感觉到其中的不正常。
  苦思片刻,没有任何的线索,李昊只能暂时放下这个疑惑。
  对他来说,虽然修行的进度快的有些不可思议,但毕竟也不是一件坏事。
  最重要的是他终于确定,自己真的穿越到了玄幻三国!
  太平要术,长生妙法,真的存在!
  李昊走出房门,仰望着蔚蓝的苍穹,东方缓缓升起的朝阳,目光再也没有以往的茫然与无奈,只剩下坚定与兴奋。
  今朝有酒今朝醉!
  现在有了这么大的奇遇,还需要考虑工作?
  不管自己到底怎么穿越,也不管还能不能再次穿越到玄幻时代的三国,单凭现在到手的太平要术,就已经足以称的上绝世奇遇。
  李昊走出家门,来到村庄后方的延绵山林。
  李家村周边多山脉,其名青龙岭。
  青龙岭内延绵不绝的山脉宛若俯卧大地的虬龙,等待着从沉睡中苏醒的时机。
  在细雨蒙蒙时,群山中更是会飘荡起茫茫云海,将此地渲染的宛若仙山福地。
  而李家村后这纵横数十里的广袤山林,素来是附近驴友的最爱。
  李昊来到山脚下,根据脑海中的情深法门,提气纵身跃上了纤细的树梢。
  他一百多斤重的身体宛若无物,压在细弱不足大拇指的枝条上,仅仅将其压弯一点优雅的弧度。
  李昊踏足树梢,强压着心头的兴奋,宛若清风般在幽寂的山林中疾驰而过,尽情享受着狂风在耳旁呼啸带来的刺激。
  来到山巅,李昊凝视着远方初生的骄阳,金灿灿的朝阳倾洒在面颊上,宛若为他渡上了一层金光。
  李昊沉默片刻,再也没有压抑心头的激动与喜悦,放肆无比地对着群山癫狂地大笑起来。
  震耳欲聋的欢笑声响彻山林,惊醒了不知多少还在沉睡的鸟儿与走兽。


第4章 再入三国
  长安,珍宝阁。
  两位老人端坐在红木制的沙发上,脸上都带着祥和的笑容。其中一人正是张教授,另一人则是鼎鼎有名的历史学家刘青云教授。
  张教授笑道:“刘老头,这次你可真得帮老兄弟一把。”
  张教授说着,情绪有些激动,结巴道:“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就是。反正就是有一种非常奇妙的预感,要是能找到这两件古物的线索,一定会找到震动全国的发现。”
  刘青云看着语无伦次的张教授,好笑道:“老张啊,你说了这老半天,我连那所谓的古物都没有看到。就算我有心想要帮你,也没地方使那个力啊。”
  张教授拍了拍脑袋,恍然道:“糊涂了,糊涂了。”
  他赶忙将昨日的两枚汉朝古印取出,解释道:“这是昨天的一位客人留下,我翻阅了一夜的资料都没有找到具体的出处。”
  刘青云没有多说,但看着老友这副神态,也是非常好奇。
  他打开木盒,顿时忍不住眉头紧锁了起来,凝声道:“老张,这是明器,刚出土不久的明器。”
  “什么!”张教授神色大变。
  所谓明器,又名冥器,是古人用来陪葬的器具。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因为现在流传于世的大部分古董,其实都是明器。对于珍爱古董的人来说,明器并不算什么问题。
  真正让张教授神色大变的问题,是这两件明器的来路肯定有问题!
  留存于世的汉朝金印本就不多,更别说还有一枚记载了籍贯的配套私印,这简直就是国宝啊。如果是正规途径出土的国宝,怎么可能会落入普通人的手里?
  也就是说,这两件明器是被盗墓贼从墓中窃取!
  刘青云没有理会张教授的惊骇,自顾自地带上了白色手套,小心观摩起来。他一边观摩,一边道:“印文篆刻多用直笔,笔势方折,字体更显方正,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