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话之我是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儒闻言,只能苦笑应下。


第98章 一朝得势,今非昔比
  皇宫,崇德殿。
  虽然小皇帝已经转移到长安,但洛阳的皇宫依旧留有大量的宫女太监,以及护卫值班。
  平日里,董卓也在此地与朝臣商议朝政。
  不过自从董卓负伤,这里也就渐渐落寞了下来。
  而今日,崇德殿内一片喧哗,热闹更胜往昔。
  朝臣们大多满脸欣喜之色,与友人诉说着自己的激动之情。也有人满脸惶恐不安,眼睛滴溜溜的转动。又或者满脸沉思之色,打量着殿中神情各异的朝臣们,不知在想些什么。
  “司隶校尉、中郎将、廷尉、长平乡侯到。”
  就在众大臣议论纷纷的时候,大殿外响起了小太监尖锐的声音。
  众大臣闻言,顿时神色肃穆,停止了议论。
  当李昊出现在大殿门前,文武百官纷纷躬身拜道:“拜见吕廷尉。”
  李昊行走在大殿中央,目光微转打量着周围躬身拜倒的朝中文武百官,心中蓦然生出一种特殊的情绪。
  第一次上朝,他还是以白身觐见小皇帝,当时根本没有几人理会他。
  第二次上朝,则是受封为司隶校尉。
  当时对文武百官来说,李昊唯一值得他们重视的地方,就是吕布胞弟的身份。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值得看重的地方。
  如今不到一年的时间,当李昊再次回到这个大殿,和以往任何时候的感觉都全然不同。
  这一次,他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陪衬,也不是因他人的光环而受到重视。
  这一次,他将成为殿中的主角,将成为这个庞大帝国新的掌舵人!
  李昊很快回过神来,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同样拱手还礼,道:“诸位客气了,此等大礼,昊受之有愧。”
  “廷尉铲除逆贼董卓,还天下朗朗乾坤。若是廷尉受之有愧,天下无人可受此礼。”刘善声音如雷,高声道。
  他作为李昊的第一批手下,在李昊发达后也被委以重任。
  如今刘善早已经不是从前的司隶校尉部别架从事,而是秩为六百石的廷尉平。廷尉平看似不高,但若是放眼朝堂,太史令、郡丞也不过此级罢了。
  对刘善来说,廷尉平已经是以前所不敢想象的高官。
  正因为如此,他对李昊的忠诚也最高。
  此时刘善眼见李昊铲除董卓,成为光复大汉的大功臣,很快就能走上人生巅峰,心中可谓是激动无比。
  十七岁的廷尉,甚至很快就能更进一步。
  刘善完全不敢想象李昊的未来会是什么,三公、还是更高位的存在。
  但他知道,李昊的未来不会止步于九卿。
  而只要李昊爬得更高,他才能跟随李昊的步伐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朝臣中不乏聪明人,很快有人紧随其后道:“廷尉劳苦功高,当受吾等此礼。”
  “若非廷尉,天下百姓不知何时才能见朗朗乾坤。”
  朝中有想要溜须拍马的文武百官,自然也有看不惯李昊少年得意的大臣。
  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臣走出,横眉冷眼不满地瞪着众人,呵斥道:“大事未平,何以论功。”
  众人闻言,纷纷循声望去。
  司空张温!
  当他们看到说话之人,顿时明白到底是何人该如何不给李昊面子。
  司空是仅此三公的官衔,更在九卿之上。
  而司空张温为三朝元老,曾任太尉等尊荣无比的职位,所以在朝堂中的地位极高。文武百官看到张温出面呵斥,哪里还敢继续喧哗吵闹。
  有人见气氛尴尬,站出来道:“司空并没有呵斥诸君的意思,只是现在董贼虽然被控制起来,但还没有进行公开处决,且外面还有近二十万的西凉军虎视眈眈。”
  “是极,是极,我等想要庆祝,也要等处决了董贼,平定了西凉军的乱军后再谈论功之事。”
  张温到底是混迹朝堂数十年的人物,也明白自己刚刚的话有些重了,无形中得罪了不少人。
  如今有人给他铺好了台阶,自然就走了下来。
  张温露出了笑容,缓缓说道:“老夫证实此意,如今我们虽然获得了不错的胜利。但内患未除,外敌未去,如何能够自得自满。”
  “张司空教训的是。”
  “哎,是我等大意了。”
  张温话音刚落,马上有不少朝臣恭敬地捧场。
  李昊立在一旁,微笑地看着眼前的一幕,没有任何言语。
  张温得到众朝臣的支持,脸上也不免多了些许的得意。他抚须看向李昊,温和道:“此次能够重现乾坤,知节居功甚伟。不过越是接近成功的时候,我们越不能大意。”
  刘善脸色不好,其他投靠李昊的朝臣也略显难看。
  在他们看来,这场军事政变之所以能够成功,基本上都是依靠李昊手下的司隶校尉,以及张辽的并州军。若是没有李昊的存在,哪有他们现在的欢声笑语。
  而张司空好似教训晚辈的态度,着实让很多人心头不爽,更替李昊感到不值。
  李昊倒是没有表现的太过愤怒,微笑着拱手道:“司空教训的是,知节受教了。”
  张司空见李昊低头,自以为已经掌控了大局,越发的志得意满。
  不过他到底还没有彻底被胜利冲昏头脑,抚须笑道:“知节谦虚了,老夫在知节这个年纪,还只会斗鸡遛狗,寻花问柳。”
  众朝臣友善的笑了笑,纷纷笑道:“张司空所言极是,世间如吕廷尉这般奇男子,数百年方得一见。”
  李昊不卑不亢,始终保持着淡然的微笑。
  眼下的场景,他早已经料到。
  说到底,当初这些人之所以依附于他,无外乎是董卓给他们的压力太大。现在董卓已经被控制,这些人有其他的想法,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张司空突然道:“眼下我们虽然控制了董贼,但陛下尚在长安未曾返回,却是需要有人前往长安接应,顺便禀报陛下这等大喜之事。”
  张司空说着,故意露出为难之色,迟疑道:“要说此次平叛,知节居首功,是迎回陛下最适合的人选。
  可眼下城内内患未平,外面还有近二十万的西凉军虎视眈眈。现在除了知节有能力调度各方兵马,其他人怕是没有这种威望。若是知节离开洛阳,我担心城中会再生变故。”
  李昊心中冷笑,果然来了吗?
  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内忧外患尚未解决,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抢功,可笑的老东西。
  不过这倒也好,省了我自己动手。
  李昊心中嗤笑,有少帝刘辩在手,他又岂会需要长安城内的伪帝!
  这些人自以为能够抢功,殊不知是在为自身挖坟!
  当他们迎回伪帝,却不知看到少帝刘辩会是什么表情。
  李昊心中不屑,甚至有点想笑。
  他笑眯眯地说道:“司空所言甚是。依我看,不如就由司空率领部分朝中文武前往长安迎接陛下,我则留在洛阳统率全局,可好?”
  张温意外地看向李昊,没想到他会答应的那么利索。
  张温虽然感觉有些奇怪,但面对李昊拱手相让的滔天功劳,自是不会傻到拒绝。他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笑的老脸化作了灿烂的菊花,大笑道:“好,好,知节所言甚是,老夫只能愧领了。”
  其他朝臣神色各异,有人满脸羡慕的看向张温,有人颇为可惜地看向李昊,又或是为他感到不平,更有人已经在思考怎么抱上张温的大腿。
  而刘善等人,则眼神分外不善。
  唯有李昊,笑容温和,犹如邻家大男孩。
  只是没有人知道,这个笑容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第99章 少帝刘辩
  朝议直到午时才结束。
  而朝议刚结束,张温就迫不及待地带着记载了平乱功绩的功劳簿,以及数十位投靠他的朝中官员与心腹,还有数百精锐战士踏上了前往长安的道路。
  众人走时,朝堂上有人嫉妒,有人羡慕,更有人冷眼相对。
  皇宫外。
  李昊带着众心腹行走在满是沧桑历史的石板街上,神情平静甚至带着温和的笑容,丝毫看不出被人抢了功劳的沮丧与悲伤。
  刘善身为李昊的头号马仔,第一个跳出来为他鸣不平,道:“廷尉,您为何要让功于那不知羞耻的老东西。他也不想想,如果不是您率领的司隶校尉部,以及张辽将军率领的并州军,哪里有他现在的光景。”
  “可不是吗,就凭那老东西也想要头功,真是笑话。”
  其他人大多愤愤不平,为李昊感到不值。
  李昊笑眯眯地并未回答,转而看向身后的一人。
  那人约莫三十许的模样,面容虽然普通,却给人一种非常特殊的感觉。尤其是一双眼睛微微眯起,其内宛若蕴藏着整个世界。
  那人气质儒雅不凡,在众人为李昊鸣不平的时候,同样保持着与众不同的冷静。
  此人正是李昊从董卓手中救下的千古名士荀攸,一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谋士。
  荀攸生前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
  他一生功绩无数,主要有曹操征伐吕布时劝阻曹操退兵,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
  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
  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
  可以说,在曹操发达的道路上,每个被历史记载的大事件,都少不了荀攸的影子。
  也正是因为知道荀攸的强悍,在救下他后,李昊强行将他留在了身边。
  不过荀攸倒也有趣,虽然是被李昊强行留下效力,但做事有条不紊,往往比其他人做的更好。
  李昊看向荀攸,微笑道:“文达如何看?”
  荀攸,字文达。
  荀攸平淡道:“攸自然是用眼睛看。”
  众人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有与荀攸熟悉的人忍不住笑骂道:“你这假斯文的家伙,这种时候还装上了。快说说,你到底看出了什么,难道廷尉另有打算不成?”
  荀攸面对众人的调笑,以及李昊微笑的神色,紧绷的脸色终于撑不住。
  在众人的调笑声中,荀攸面带无奈笑了笑,缓缓道:“廷尉这是有意让司空前去长安迎接陛下。”
  什么!
  众人的笑容顿时僵住,满脸愕然地看向荀攸,转而看向李昊。
  怎么可能,这可是论功行赏的大事。
  廷尉将前往长安迎接陛下的机会让给司空,不是白白将最大的功劳让了出去吗?
  李昊大笑道:“哈哈,知我者,文达也。文达不若再来猜猜,我为何要让机会于张温。”
  荀攸听到李昊的话,眼中闪过奇异的色彩,已经有了一定的猜测。
  但他深知为人下属之道,更明白这是领导出风头的好机会,怎么可能会傻到直接说出来。
  故而荀攸并未直言,反而拱手惭愧道:“攸愚钝,不解廷尉真意。”
  其他人略显失望,但心中越发好奇李昊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们纷纷好奇地望向李昊,大大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李昊神秘地笑了笑,并未直接解释,只是简单说道:“诸位且随我来。”
  众人越发好奇,想要知道李昊到底卖什么关子。而荀攸眼中则闪过些许的了然,心中越发确定了之前的猜测。
  李昊带着众人行了两刻钟,最终在内城的一处偏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