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话之我是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这份诏书给关东联盟送去,顺便告诉他们这是王司徒的主意。”李昊侧首对贾诩吩咐道。
  荀攸急了,赶忙劝阻:“廷尉,此事万万不可啊,否则战端开启,定会生灵涂炭!”
  “有我吕昊在这里,乱不起来!”
  李昊缓缓起身来,声音平淡,不容反驳。
  他气势磅礴,犹如涛涛江海,让荀攸一时间被气势所摄,陷入了失神。


第108章 群情激奋,战端再起
  虎牢关外。
  袁绍等十数位诸侯汇聚一堂,但大部分人却是满脸怒火。
  原因无他,王允许诺的赏赐太少,以至于众人万分不满。
  孙坚一巴掌将身前的矮案拍碎,大失仪态地叱骂道:“可笑至极,王允老儿打发叫花子不成!”
  “就是,这老儿以为自己是谁,竟敢斥责我们。还有这赏赐,真真是可笑至极。”
  “哼,什么赏赐,这也能算是赏赐。我们为了大汉出生入死,征战沙场,如果没有我们,董卓现在还不知道多逍遥呐。可大家都来看看,这就是朝廷的态度,这就是朝廷的赏赐!”
  “要俺说,咱们干脆打到都城算了,干翻那狗娘养的东西。”
  静,帅帐内一片死寂。
  众人神色怪异地看向说话之人,一时间竟没有人开口。
  打到都城!
  他们倒不是没有这个想法,但谁敢第一个开口啊。
  他们又不是董卓,纵然有了不臣之心,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去做。打到都城固然痛快,想要对付王允也不难,但这名声不好听啊。
  众人都是爱惜羽毛的人,更是珍惜名声的人。
  谁要是傻到第一个提出打到都城,先不说将会不会被朝廷问罪,就是这民间的流言蜚语,以及史官手中的笔,怕是就不会饶了他吧?
  想到可能会遗臭万年,谁人敢轻率提出?
  不过此时话题已经被打开,众人扭扭捏捏了几下,有人道:“朝廷不公,我们固然要讨个公道。只是这提兵都城,着实有些过了。依我看,不如我们先向朝廷说明情况,等朝廷的答复到了,再做定夺如何?”
  “这倒是个办法,若是朝廷有人识大体,当明白我们的良苦用心。”
  众人纷纷微笑颔首,表示赞同。
  谁也没说如果朝廷不给面子会怎么样,因为这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
  对他们来说,先礼后兵已经给足了朝廷面子,若是有人真的不识趣,他们也只能选择武力捍卫自己的利益。虽说最终的结果都一样,但对天下人来说可就不一样了。
  前者是他们逼迫朝廷,后者他们是被朝廷逼迫,一个让人怜悯的受害者形象完美呈现。
  众人经过短暂的讨论,最终派出了一个代表各家势力的三十多人团队,前往朝廷讨要说法。
  洛阳百里外,汉献帝的天子车驾所在。
  张温与王允相视而坐,而在两人身前的矮案上,摆放着关东诸侯联盟递交的奏章。
  张温担忧道:“子师,我们这样的话,会不会。。。。”
  王允满脸冷色,果断道:“惠恕岂可有妇人之仁,难道还想看董卓之事再起不成。”
  张温赶忙解释起来,迟疑道:“这,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只是吕昊此时并无异动,我们此举是否有些过了。”
  王允突然无奈地叹息起来:“哎,惠恕怎么就不明白老夫的苦心。如今西凉军只听命于此子,一旦他生出董卓那样的心思,你我二人又能奈何,难道还要眼睁睁的看着灾祸再起。
  如今各州郡的大军汇聚虎牢关,正是打压此子的好机会。我们若是不借此机会解决了此子的兵权,将来必生更大的祸端啊。”
  张温迟疑不语。
  他明白,王允这些只是莫须有的罪名,但想到如果李昊被打压,平叛董卓最大的功臣就是自己,张温不由迟疑了。
  他老了,已经没有太多追求。
  而平叛董卓的功劳,以及光复大汉的千古名臣这两个名头,恰恰是他无法抵挡的诱惑。
  张温沉默了片刻,道:“你曾经说过,吕昊身后极有可能存在道家顶尖强者。以各州郡的实力,真的能对付他。”
  王允笑道:“惠恕可知为何袁绍的实力与威望,都并非各州郡勤王官员中最强大的一位,甚至连身份都要低于袁术,却能够成为讨董联盟的盟主?”
  张温满脸愕然,不解地摇了摇头。
  王允微笑道:“因为袁绍早年师从梅山楚公,而此次袁绍在讨伐董卓前,曾经去梅山走了一趟。”
  “梅山楚公!”
  张温神色微变,惊呼道。
  当今天下修行虽不是传说,但真正有道行的修行之人却并不多见,远没有神通不如狗,法相遍地走的情况。甚至可以说,当今天下能够达到法相境界的强者寥寥无几,甚至大部分都是已经被神话的人物。
  如天师道张道陵、东海龙宫之主等等。
  而要说天下知名的修行圣地,梅山正是其中之一。
  传闻梅山楚公传承自秦末汉初的楚南公,与大汉皇朝充满了传奇色彩的谋圣张良也有着极其亲密的关系。
  当然,这些典故都只是张温听说的事情,他自己也不知道其中到底有几成真假。
  不过虽然不知道典故是否为真,但张温却是知道梅山楚公的本事。
  那可是曾经受过大汉皇帝册封的有道之人,继承了上古楚地古老巫术的修行圣地。
  张温回想着梅山的历史典故,沉吟道:“子师的意思,袁绍身后有梅山的修行者支持?”
  “正是如此。”王允抚须笑道:“我听说楚公的大弟子山鬼芈昭,此时正在袁绍身边效力。”
  张温惊讶道:“山鬼芈昭,莫非就是五十年前曾与张道陵在川蜀斗法,最终输了一手的梅山山鬼芈昭。”
  王允颔首道:“不错,就是此人。当年张道陵已经一百多岁,而芈昭才不过三十许的年龄。他以三十许的年岁输张道陵一招,如今五十年过去,即便芈昭没有达到传说中的法相境界,也定然是神通巅峰境界的强大修士。”
  张温这才算明白,为什么王允明知李昊身后可能存在着法相强者,却坚信可以以袁绍打压之。
  山鬼芈昭,在梅山一带被誉为活神仙的存在!
  有这样的顶尖修行强者在,即便遇到法相强者也不是不能一战。
  同时,张温心中又有些疑惑。
  王允又是从什么地方知道这件事?
  他心中疑虑,隐隐感觉王允另有隐瞒。
  只是两人现在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也只能暂时假装不知。
  两人商量片刻,很快达成了共识,并在后续如何安抚各州郡勤王将士,以及如何对付李昊等诸多事情上,得出了自以为万无一失的计划。
  当天,他们以强硬的口气斥责了诸侯联军的使者,并且以汉献帝的名义对关东诸侯们进行了训斥。至于这样做会不会生灵涂炭,已经不再两人的考虑范围内。
  在他们想来,这些都不过是有必要的牺牲。
  为了大汉皇朝的未来,为了不再出现董卓乱政的局面,一切的牺牲都是可以的。当然,至于自身的利益,只是维护朝廷大义过程中的小小所得。
  当消息传回虎牢关,关东诸侯们尽皆错愕,随后就是难以抑制的怒火。
  朝廷欺人太甚!


第109章 兵至洛阳,八方报急
  七月初。
  在王允回复关东诸侯的第七天,公孙瓒率领三千精锐骑兵绕过了拱卫洛阳的重要关卡——洛阳八关,并且以鬼神手段渡过洛水,出现在都城附近。
  公孙瓒虽不过三千骑,却让都城为之震动。
  王允等人得到公孙瓒出现在司隶内的消息,更是慌慌忙忙地带着汉献帝逃进了洛阳城,生怕被公孙瓒堵在了野外。
  一时间,城内骚乱大起。
  有人责怪王允等人不知好歹,应该大加安抚关东诸侯们,而不是刻意挑起事端。也有人责怪李昊防守不利,以至于让关东叛军出现在堵城附近。
  王允纵横官场数十年,虽说对兵事知之甚少,但要说官场纵横之术,那可是相当了得。面对朝野上下的职责,王允简简单单就平息了朝野对自身的责难,并且将祸水引向了李昊。
  其解释道:
  董卓之祸,危害无穷。
  今朝廷困难,府库空虚。
  然勤王将领不知朝廷艰难,忘臣子应尽之本分,因不满朝廷赏赐公然攻打都城。
  此等举动,惊世骇俗,与公然叛乱何异?
  汝等今可攻打都城,来日必可重现董卓之祸矣。
  现各路勤王将领狼子野心昭然若是,汝等却想纵容此等大逆不道之举,实可耻,可恨,可悲。
  若放任勤王将领威胁,朝廷威严何在,皇室威严何在?
  董卓乱政,民心不附,将士离心,且将兵灾之祸挡在司隶之外。
  然廷尉昊招降西凉各旧部,今朝野上下一心,司隶各地民心归附,却令数十万大军死守关隘不出,以至诸侯乱军纵横司隶,惊扰圣驾,祸乱百姓,实乃大过。
  短短百余字,王允不仅解释了自己为什么没有给诸侯们足够的赏赐,更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谴责了所有针对自己的文武百官。
  其中他以董卓之祸为例,让所有官员都无力反驳。
  在解释了自己的问题后,王允话锋一转,将话题牵扯到了李昊身上。
  他先是以董卓乱政时,都没有让诸侯打进洛阳为例,转而说到了现在诸侯联军出现在司隶的事情,谴责李昊办事不利。
  虽说王允刻意忽略了前后的形势变化不提,但朝野上下又有几人会在乎?
  一时间,朝野风向顿时转变,谴责李昊办事不利之声渐渐高涨。
  洛阳,皇宫。
  张温大笑道:“哈哈,子师此言真是妙,太妙了。”
  王允道:“如今朝野风向大变,我们的时机快到了。”
  “子师所言甚是,不过单凭这些风言风语想要动吕昊,还是差了一些火候。我们还需再等上一等,最好等他与关东各部交战失利,到时可将他明升暗降调到都城。彼时他没了军权在手,还不是任由我们揉捏。”
  “哈哈,知我者惠恕也。”
  两人相视大笑,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光辉时刻。
  在他们看来,一旦出现战事失利,就可以将所有过错都按在李昊身上。
  到时候不仅可以给西凉军各将领示好,也可离间李昊与西凉军诸将的关系,从而斩断李昊对西凉军的控制。
  只是他们不会想到,西凉军是李昊与董卓交易的一部分,远非他们想象的因为形势而被迫听从李昊的命令,更非因为李昊是朝廷派出的大员,才不得不听令。
  虎牢关。
  李昊手捧着王允的谴责书,与贾诩、荀攸两人,笑道:“看来王允已经等不及了。”
  贾诩嘲讽道:“不愧是王司徒,言辞犀利,可惜就是太蠢了点,分不清形势。”
  贾诩到现在都没有想明白,王允到底哪来的自信,可以从这场事变中全身而退。
  难道对方就不担心将来关东诸侯入都城将他大卸八块,还是说他有着什么特殊的秘密武器?
  荀攸沉默片刻,道:“廷尉日后有何打算?”
  贾诩侧首看向李昊,眼中闪烁着异色。
  两人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他也能感受到李昊的野心。此时突然听荀攸说到这个问题,不仅也生出了些许的好奇。
  他也想知道,李昊有什么样的志向。
  李昊坚定道:“重整朝纲,扫平天下,还万民朗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