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四:没有你,我能省多少心?
严墨戟:我真的很努力在装没发现了……
纪明武:……
上一章突然待审,吓得我手抖身冷……就按个太阳穴而已,眼保健操做过吗朋友?千万不要给我锁了鸭!!(T_T)
那么按照上一章说的,下次更新是周一晚上的万字章,请小天使们多多支持~
第28章 多少新人
严墨戟脚步一顿。
房内响起一个有些怯生生的声音:“娘,我真的读不下去……你和爹这么辛苦; 我像严哥一样; 赚钱不好吗?”
“你还想跟东家比!”张大娘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怒气; “东家有本事,白手起家能把铺子做大,你有那能耐吗?我和你爹辛辛苦苦送你去夫子学堂念书,你竟然、竟然……”
——听起来像是张大娘和她儿子有了矛盾?
严墨戟想了想; 还是敲了敲门。
屋内声音戛然而止; 不多时,大门打开,张家大叔愁苦的老脸出现在门后。他手里拿着一杆烟枪; 一看是严墨戟,有些意外,多少露出了个笑模样:“原来是严郎君……快请进。”
严墨戟进了屋,看到张大娘头发有些凌乱; 坐在塌上用袖子抹着眼泪;张大叔领严墨戟进来之后,就蹲在门口继续抽着旱烟;而张三郎怯生生地站在一边; 一脸无措。
地上还泼洒了一地白白的汤汁软块; 闻起来像是豆花。
张大娘见严墨戟进来了,稍稍收起了情绪,勉强一笑,拢了拢头发:“叫东家见笑了……”
严墨戟摆摆手,把手里带的卤货递给张大叔,笑道:“大老远就听见你们母子吵架; 出什么事了?”
许是在心里憋了太久,张大娘犹豫了一下,面对年轻却极为可靠的严墨戟,终于还是按捺不住,竹筒倒豆子一般倾诉了起来。
和严墨戟在门外听到的差不多,张三郎前些日子忽然回家来,说是不想去学堂念书了,张大娘问他他也只说自己没那个天分,不如回家干活。
这可把张大娘气坏了,她大半辈子的心思都放在了供养这个儿子念书上,指望着张三郎能够考取功名、光耀门楣,哪想到童生考试近在咫尺了,却迎来了当头一棒呢?
张大娘坚决反对,张三郎性子内向,也就没敢再提,只是不像以往那般勤奋;今儿个张三郎下学路上主动买了些张大娘爱吃的豆花回来,张大娘还道是这孩子终于想通了,没想到一开口又是说他不想读书了。
母子俩因此爆发了争吵。
严墨戟听了前因后果,看向了张三郎:“三郎,能不能跟严哥说说,为啥不想念书了?”
严墨戟从前来张大娘家,也见过几次这张三郎。张三郎年纪和原身差不多,只是在学堂久了,一股不沾世事的书卷气,人倒是老实听话。
张三郎犹豫了下,才低下头,低声道:“我不是那块料子……夫子教的东西我学起来总比其他人慢上许多,上次童试也没考过……”
说到最后,隐隐已经有了些哭腔。
严墨戟仔细看了看张三郎脸上的神情,心里了然:这孩子怕是压力太大、考前焦虑了。
严墨戟前世儿时,家中穷困,父母也是拼尽全力供养他念书。想着自己要努力学习,他压力也特别大,经常用力过猛,感觉题都不会做,辜负了父母的期待,偶尔也会想不如干脆回家跟父亲一起干苦力补贴家用。
有一次因为些许钱财问题,家里被几个恶毒亲戚闹过之后,他鼓足勇气跟妈妈说“不想读书了”之后,妈妈烧柴的动作一顿,没有训斥他,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不想上学,那就跟我干活吧”。
接下来一个月,年少的他就跟在妈妈身边干活——说是干活,其实主要就是捡柴做饭,更细致的活他也做不好。
他本想跟爸爸一起去出大力,被妈妈阻止了:“你想休息一下,妈没意见,只是你长个子的年纪,跟你爸一样干活,身子要垮掉的。”
这一个月时间里,妈妈没有对他说什么重话,只教着他在家做菜、煮饭、摊煎饼……就在这期间他发现了自己对食物的超绝记忆力,很快就把妈妈会的厨艺都学会了。
休息了一个月,妈妈才跟他正式谈了心:“妈知道你是觉得拖累了家里,所以才想辍学的,也知道你在学校里压力很大——妈和你爸对你没什么大期望,只想你好好的,将来安安稳稳的就够了。你到底要不要读书,自己考虑清楚。”
最后严墨戟还是重新回到了学校。
一根弦崩得太紧,早晚会拉断。严墨戟至今都在庆幸,他的妈妈让他把那根名为责任的弦放松了一些,他才能重新收拾心情和动力,再次努力。
如今看着与当初自己几乎如出一辙的张三郎,严墨戟心里油然而生一丝同理心,转头看向了张大娘:“张大娘,三郎既然觉得压力太大,不如你就顺遂了他的心思吧。”
张大娘本以为严墨戟会帮她劝服儿子,没想到严墨戟竟然反过来劝自己,不由得脸色一急:“东家……”
严墨戟比划了一个稍等的动作,笑着道:“莫急,大娘,我的建议是让三郎到什锦食来做些日子的工,一方面三郎压力大,硬逼也适得其反,不如让三郎做做别的,再看三郎能不能回心转意;另一方面,咱们什锦食里,识字的人也有不少,让李四他们考校三郎的学问,省得日子久了学的东西都忘了。”
然后他转过头对张三郎道:“三郎,你想做工赚钱,就来什锦食做些时日,体会一下赚钱的辛苦——可未必比上学轻松多少呢。”
张大娘愣了下,下意识看向了张三郎,犹豫了半晌,想着若是让三郎受点累,也许三郎就愿意回学堂读书了,才有些不甘不愿地点点头:“若是三郎乐意,那可以试试。”
张三郎等了这许久才等来娘亲的些许让步,顿时眼前一亮,连连点头:“我愿意,多谢娘!多谢严哥!”
严墨戟笑道:“你可别谢我,在什锦食做工可累了,我可不会因为你是大娘的儿子就让你轻松混日子,到时候不要偷偷骂我就好。”
张三郎有些羞赧:“不会,不会。”
勉强打达成了和解,张大娘收拾了一下心情,擦了擦眼角,有些感激地对严墨戟道:“多谢东家为三郎操心了,三郎的工钱就从我的工钱里扣吧。”
“三郎工钱还是照发,哪能白白用三郎做工呢。”严墨戟笑着摆摆手,阻止了张大娘进一步的客气,“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三郎出多少力我就给多少钱,不会让你们占便宜的。”
张大娘有些不好意思,赶紧拿了扫把来打扫地面:“东家你先坐下……三郎快去给东家烧水!”
严墨戟笑道:“不用麻烦了,我马上就得回去了……下次大娘可不要随便泼豆花了,这豆花闻着就香,我都觉得可惜了。”
张三郎红着脸端了水过来,顺口答道:“这是孙家的豆花,可香呢,严哥你也可以去尝一尝。”
严墨戟想了想,谨慎地问:“是咸的吧?”
…
张三郎加入什锦食,大多数人都对新加的苦力表示了热烈欢迎。
除了李四。
李四皱着眉,看着站在一边局促不安的张三郎,叹了口气,转头看向了严墨戟:“东家,你让我带他……带他干什么啊?”
“煮面,算账,给你打下手,干啥都行。”严墨戟一边打着蛋液,一边回答道,“你这不是最忙吗?让三郎给你打下手,你看看能教他干什么就教一点。”
严墨戟在张家说的话可不是客气,既然给张三郎发工钱,他可没打算白放着这个苦力不用。
——就当这小子来勤工俭学吧!
严墨戟毫无压榨未成年人的负罪心,把张三郎丢给李四,就快乐地回去自己的小厨房去了。
他现在正在制作蛋挞。
虽然镇上吃食口味偏咸,但是人类本质上都有对甜这种口味的追求。之前的戚风蛋糕刚一推出,立刻就受到了顾客们的热烈追捧,钱平每天花几个时辰做出来的戚风蛋糕,转眼就会被疯抢一空。
严墨戟打算趁热打铁再推出几款西式甜点。
说来奇怪,这个镇上好像不太流行奶制品,严墨戟找了许久也只找到一两家卖奶制品的店,生意还不怎么样;偏偏西式甜点里牛奶一般都是必需品。
不得已严墨戟求助了纪母,纪母回家跟纪父提了一嘴,纪父从此之后每次下村,都会带几罐镇外村子里自家的牛奶回来。
虽然不多,不过做做蛋挞之类的甜点还是够了的。
蛋挞的做法也是西点里相对简单的,虽然没有锡纸和烤箱,严墨戟试验几次之后还是找到了合适的制作方式。
铺子扩大之后,原来的烤房专门留着做烤鸭、烤鸡和熏肉了,另找了个房间,单独为甜点垒了个新的烤炉。
一盘蛋挞新鲜出炉,牛奶与蛋的甜香迅速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听说东家在制作新的吃食之后,经历过几轮新品冲击后、经验老到的伙计们,轮班能脱身的都围了过来,凑近试图分一杯羹。
严墨戟没有拦着他们,新品出炉刚好可以让众人试吃一下,也好根据镇上的口味进行调整。
纪明文永远是最快的,抓起一个就咬了一口,然后眼泪登时就出来了——太烫了。
蛋挞中间的蛋心刚出炉时非常烫,要多放一会儿才能凉下来。小丫头动作太快,严墨戟还没来得急阻拦,她就塞嘴里去了。
不过就算被烫出了眼泪,纪明文还是泪汪汪地含糊道:“好、好吃……”
严墨戟有些哭笑不得,见她嘴角舌头只是发红没有起泡,也就由着她去了。
其他伙计们吸取纪明文的教训,小心翼翼吹着气,慢慢咬下蛋挞外层的酥皮,只觉得一股浓浓的甜香沁入鼻腔,嘴里充盈着甜丝丝的酥软口感,让人只想再咬一口。
“好香!”
“俺一贯不吃甜食的,但是这吃食是真好吃哩!”
“东家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
“这吃食叫啥呀东家,俺想买一点回去带给俺娘吃。”
严墨戟笑了笑,回答道:“这个叫蛋挞,我再调整一下,估计明天就可以上架了。”
顿了顿,他拍拍刚才那个想买蛋挞回家的憨厚青年,提醒道:“不过因为牛奶有限,蛋挞一天做不了多少个,可能比较贵。”
那伙计一听,顿时把自己只咬了一口的蛋挞从嘴里拿开,有些手足无措地问:“那俺能把这块带回去不?”
“可以,分给你们吃的东西,只要别拿出去卖,随便你们怎么处理。”
有时候严墨戟试验新食物,都会把不太满意的产品分给这些伙计们;不让他们出去卖的理由也很简单,没有经过严墨戟调整认可的,拿出去卖会影响什锦食的口碑。
现在在做的这些小吃,尽管口味、制作都不相同,可是每一道小吃的每一道工序、每一种配料,都是经过严墨戟严格计算筛选的;为了让做这些小吃的人不败坏了什锦食的名声,严墨戟还特意花功夫,把制作工序都量化了下来,保证制作者按图索骥,成品口味相差不差。
毕竟一些小吃不像正菜,对手感的要求没有那么高,量化步骤之后,做熟了也可以做得差不多。
张三郎头一次碰上这种事,谨慎地站在原处没有动作,李四吃完了自己抢到的那块,回头看见张三郎稚嫩的脸上,眼神有些渴望、又有些怯懦地看着严墨戟那边,不由得有些头痛。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