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师徒挽着手,也不理周遭人诧异的眼神,笑着往另一边走去。
“那个和李老走在一起的年轻人是谁啊?”
“不认识。”
“……有点像前段时间被林家赶出去的那个私生子。”
“那个私生子?不可能吧?”
“前段时间听人说李老收了关门弟子,不会就是他吧?”
……
听着边上传来的议论声,林影没有理会,不过李老倒还真向一些好友介绍起了林影的身份。当然,只有他关门小弟子的身份!林家什么的,有关系吗?
“李老头,你收了关门弟子,怎么也不请几桌?这可是你不对了!”一位与李老关系较好的老头,扯着嗓门大声说道,就像是李老收徒不请客,是真犯了什么大罪一般。
不过,也正因为他这一声吼,林影的身份算是扶正了。
“真的是他呀!能被李老收为关门弟子,真不知走了什么狗屎运。”
“切!听说他和袁氏集团的总裁关系很好,谁知道是走了什么后门!”
“看他那张脸,还有一身的皮肤,比女人还要好上几分,也不知道付出了什么代价才能让袁总开口帮忙!”
“肯定是他勾引的袁总!不要脸~”
……
林影听着一经证实身份后,马上传来的各种“人身攻击”,简直哭笑不得,这都是什么和什么呀!真是莫名其妙也躺枪!
哼,看那些人一脸的花痴相,袁清逸这家伙在外面也挺多“情债”的嘛!林影心里酸溜溜的想着!凭什么是他勾引的那只大色狼啊,明明是那只狼胁迫的他好吧!郁闷~
告别了李老的好友后,两人这次没再耽搁时间,直接来到了那件汝窑小碗面前。虽然隔着玻璃罩,但汝窑瓷器的一些表面特点还是能看得很清楚的。
汝窑,中国古代著名瓷窑,创烧于北宋晚期,与同期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合称“宋代五大名窑”。其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
“你来说说汝窑的特征看看。”李老看着眼前这件汝窑瓷器,有心想考考林影。
“汝窑一向以传承艺术为己任,采用的也都是传统手工制作陶瓷方法,通常制作一个陶瓷的工序高达十三道,其中包括淘泥、摞泥、拉坯、印坯、修坯、捺水、画坯、上釉、烧窑、成瓷、成瓷缺陷的修补等,做工精细,设计唯美、承艺汝瓷以“釉色层”领先,器型古朴典雅得当,光润有度,由于汝瓷釉层厚,常有开片如鱼鳞、蝉翼状,久用之后茶色会着附于裂纹处,形成不规则的变换交错的花纹,故而手感润滑如脂,似玉非玉之美。”
“明代学者高濂的《燕闲清赏笺》中提及,‘汝窑,余尝见之,实为玛瑙末入釉,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其釉色有天青、粉青,还有葱绿和天蓝等。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釉面可视碧玉,也不为过。所有历代青瓷应以汝窑为冠。’的说法。”
林老听了欣慰的点了点头,汝窑的基本特点都说到了。不过:“那你再来看看这只汝窑瓷器怎么样?”
林影点了点头,走上前,拿出备用的放大镜,一边仔细的观看,一边说出自己的观点。“此碗为粉青釉小碗,底有缩釉尖唇、直腹较浅、圈足,且内外满釉。碗外壁有凸弦文,弦文凸起处釉较薄,透出浅赭的胎色。釉色泛浅,釉面施釉均匀,薄薄的一层呈半透明状,与瓷胎的结合很紧密。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内含有气泡,个大、排列稀疏,上面的亮点应该就是玛瑙的结晶体。表面的开片纹路形状是‘蟹爪纹’,深、浅纵横交错,片纹深的呈现浅赭色,浅的无色。再就是碗底部有三枚麻支钉痕迹,支钉与釉面的接触点很小,而且入釉程度很浅。”
林影缓缓的说着自己见到的表现,没看到李老的笑容,也没有看到越来越多聚集在身边的人群,只是有条不紊的说着。
等他停下来,站起身子的时候,身边传来了阵阵的掌声。“李老,你这小弟子不错,看的倒挺仔细,基本功很扎实嘛。”
李老摆了摆手,谦逊的说道:“还差得远呢。”只是那嘴边的笑容和得意怎么也掩不住。
林影有些不好意思,这也是在知道这件东西是真品的前提下,他才能说出这么多来。若是真让他自己去判断一件古玩,到底是真是伪,不用异能还真看不准。有了强悍的记忆力,这些知识点,那就是信口拈来,一一对应上就行了,这无难度可言。
可在他看来实在不值一提的事,放在别人眼中,确实很了不起了。一件汝瓷,在没有上手还隔着玻璃时,想分辨出真伪本就不容易,想再看出这么多东西,就更不容易了!
何况,据知情人透露,他个名叫林影的年青人,跟随李老学鉴定,似乎也就是这二个月的事情。这么短的时候,就能达到这样的成果,这得有多高的天分才行啊!
于是,李老发现,身边的老友们,不止一个二个投向的目光中,带着嫉妒的神色!
其实,在李老心里,他还真没想到李影的进步会这么快。虽然以前在他手里买过几件小东西,但那时的相处也发现,他在一些理论知识上的缺失,似乎凭的就是一股直觉。可不过二个月的时间,已经完全看不出当初的模样了。
现在,谁还会觉得林影理论知识不过关?
没多久,袁清逸也带着王经理过来了。还在门口就引起了一阵骚动。到这时,林影才发现,竟然还有不少人费尽心力弄来名额,就专门为了袁清逸。
看着被众人围着的某色狼,林影心里很不爽的想着:“哼,再看也没用,这男人早就是我的了!”
已经很不爽的林影,在发现有某花痴女竟然伸手去拉大色狼的手时,完全爆发了,叔可忍婶婶都不能忍啊!
离开李老时,林影没看到他家师父大人那若有所思的目光,只是快步走向了那群人堆处。好不容易挤过去,摆出得体的笑容,假意的说道:“袁总,你可真是好福气,艳福不浅嘛!”
袁清逸浑身一激灵,刚刚看到自家宝宝吃醋的喜悦劲一下子就飞的无影无踪了——宝贝儿真的生气了!
袁清逸看了一眼周围众人,特别是几个离他比较近的女人,双眼一眯,浑身气质突然就变冷酷了。王旭站在一旁,直想扶额。做为袁氏旗下古玩这一块的总负责人,他表示,自家老总的表现,太不正常了!
他明白,因为林小公子的出现,老总立刻变身为忠犬什么的,实在有些亚利山大啊!求正常,求吃药啊!
能站在这个大厅里的,哪个不是在全京有头有脸的人物,就算是一些年青人,那背后的靠山也是妥妥的。不要求您老堆着笑容去交际,但也不能这样放冷气啊!
生意人,以和为贵嘛!
袁清逸和林影也都同时看到了王经理脸上的抽絮,林影感动好笑,而袁清逸则是更冷了三分!
哼,皮痒了,回去收拾!
几人在一旁说笑,却都没有注意旁边不远处的那道惊讶的目光,也许是目光里只是带着纯粹的惊讶而没有丝毫的恶意,才让几人都没有发现。如果林影有注意的话,一定能认出来,目光的主人是林家的一位偏远旁系子弟。
林思聪有些玩味的看着那个站在袁清逸身边丝毫不显逊色的青年,高高瘦瘦,皮肤白晰莹润,哪里有还有以前见过的土样?完完全全的两人幅模样。不知道若是让林家那群人见着了,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有意思啊!
☆、第七十回
华博会的第二天至第四天,整整三天的时间都是上手时间。这些天,袁清逸倒是吸取了第一天的教训,每天都跟着自家宝宝同进同出。当然,在外人眼中,他跟着的只是李老罢了。
古玩可不同于别的物品,能跟在一个老专家后面学习,可是千载给逢的好机会。在华博会这样的地方,而且最后还有拍卖会,珠宝商们,钻尖了脑袋都想跟在一位有能力有威望的老专家身后。不说学习,这鉴定真伪的第一手信息,对他们来说可是至关重要的。
袁清逸是林影的恋人,但也是一名珠宝商人。这种一箭双雕的好事,他怎么能错过呢!
全场五十件古玩,每一件都上手当然是不可能的,虽然有三天的时间,但看的人也多,有时候一件物品争议较多的话,看一场下来就得几个小时。不过这些对于真正有兴趣的人来说,都是小事情。
而现在,林影就跟在李老身边,正准备上手那件钧瓷。
这是一件撇口瓶,近三十厘米高,整体呈天蓝色,上面有紫红色的斑纹。林影站在李老边上,皱起眉头心想,若不是知道此为赝品,就这样看,倒还真不错。
只见这瓷瓶,古朴典雅,胎质坚硬,长颈,鼓腹渐收,圈足。蓝、紫色之间,过渡自然,色调高雅,无与伦比。全器布满开片,釉色也极为自然,表面光亮,保存的也极为完好,实为难得。
李老把瓷瓶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在强光和高倍放大镜的作用下,显得脸色有几分苍白。只有林影,他明显看到,师父那越来越严肃的神情。
李老此时也确实有些困惑,这钧瓷是宋徽宗唯一钦点过的宫廷御用瓷,一直延续到了清代。可也就是在这漫长的历史之中,钧瓷的生产窑口也是越来越多,特别是清代的仿品,更是层出不穷。
但其后期窑口出产的仿品都不能与真正的宋、元时期的相比。像元代仿钧窑的特点是用釉厚,釉色天青,表面有很明显的缩釉点,自然的窑变红色已经没有了,代之以人工刷上去的红色,斑形规整没有自然窑变的自然;又如明清仿钧窑的釉质玻化程度强于宋元,釉面不再是乳浊状,带有些许的通透感觉。
可这件,不同于之上所说的那些仿品,反而更接近宋元时期的真品。只是,李老的手感告诉他,这件瓷器肯定有哪里不对,有时候,手感比眼睛看到的更为准确。
只是,到底是哪里不对呢?
李老看了看等在一旁的林影,想了想后把手上的瓷器放在桌上,示意让林影也上前看看。
林影一看上手的机会终于来了,心下大喜。毕竟知道它是赝品是一回事,这要说出来没点根据也是不行的。看古玩的人都讲究一个“不动神色”,按林影的话来说,就是“面瘫”,这门功夫林影虽还做不到十分,但七八分还是可以了。
林影一边看着这件瓷器,一边在心里想着鉴定钧瓷的要点,然后一条条拿出来对比。
釉色,ok。
造型,ok。
敲了敲瓷器,听下胎发出的声音,似乎也是,ok。
林影也皱起了眉头,再摸了摸了瓷器内部,用高光手电照了照,也都ok。
不死心的翻过来看了看底足部分,没有露胎,似乎也ok。
不知道失手打碎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