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王牌大领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兄……”
  陆遥看着献帝嚎啕大哭的样子,心里也很不是滋味。献帝虽然是NPC,但是终究跟活生生的人一个样。
  当初为了扶持曹操,他亲手把献帝送了过去,最后让曹操成功上位,成了魏王。得利的是他和曹操,受害的却是献帝。
  看现在人肥的,都成猪了有木有?
  献帝挪动着一身壮观的肥肉来到陆遥一行人面前,上下打量了下陆遥,随即抽噎着一揖到底:“朕已心力交瘁,情愿禅位于王兄,还望王兄莫要推辞。”
  陆遥:“??”
  鲍信:“??”
  众羽林军:“??”
  这是神马情况?
  陆遥愣了下,禅位究竟是几个意思?你到底吃错了啥药?
  鲍信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如果不是确定羽林军将这处偏殿守得固若金汤,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而献帝又一直没出偏殿,他还真的怀疑是陆遥暗中做了手脚,换了一个人冒充献帝。
  “陛下,这……”
  陆遥迟疑了下,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合适。天子禅位是大事,不可小觑,搞不好会引得天下大乱。他可以不在乎那张龙椅,但是在乎华夏区的稳定。
  “朕意已决。”
  献帝在众人面前说出了那个让他倍感压力的词来,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自从登基以来,要么在董卓手底下颤抖,要么就被曹操当猪来养着,而且还被养了两次,唯一的好时光也就是陆遥强力支持下坐稳龙椅的那几年。
  他是真心累了。
  自从马超献上那个诡异的香囊,他彻夜未眠,一直听到朱崖军抵达洛阳之后这才痛下决心。
  不能不禅位给陆遥。
  如果不禅让,最好的结果是陆遥继续奉自己为天子,那一切都不用说,照旧就行了。次一等的结果,那就是和当年被董卓和曹操控制一样,陆遥将他软禁,挟天子以令天下,虽然又当了傀儡,不过总算不至于保不住小命。
  最坏的结果就是陆遥想要谋朝篡位,那么他这个天子就是不能不除的目标了。
  这么些年来他也成熟了许多。当年陆遥放弃登顶中原的良机,不代表现在还能像以前那么慷慨。朱崖势力到了今天,客观的来说已经不是陆遥一个人的朱崖。
  即使陆遥没有野心,下面的贾诩等朱崖文武也会自发串联,强行龙袍加身。与其被迫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如光棍一点,主动禅位,配合陆遥接过中原,以此换一个优渥的下半生。
  陆遥沉默不语,并没有表态。
  “陛下不可啊。”鲍信却急了。
  “圣上当面,汝怎敢如此放肆?莫非想效董贼,曹贼之流,狭天子以令天下?”没等献帝开口,贾诩上前一步,大义凛然的逼问。
  鲍信语塞。
  讲道理,他也清楚自己刚才的举动的确有失体统。往小里说,这根本就不叫事。但是要让贾诩这老狐狸抓住不放,倒是真的像董卓和曹操一样,有挟天子以令天下的嫌疑。
  贾诩一言逼得鲍信哑口无言,紧跟着义正词严的禀道:“圣上金口玉言,臣等实难抗旨,然禅让事大,当召集朝中百官共议。”
  鲍信一听,心里大喜,哎哟卧槽,咱误会你了啊兄弟。这个主意好,等下出宫赶紧联络帮手先。
  “臣附议。”
  鲍信立刻跟上,同时不动声色看了贾诩一眼,暗忖搞不好除了马超这员猛将,还能挖到贾诩这个顶尖谋士。
  贾诩淡淡一笑:“不如三日后廷议,召群臣共议。”
  鲍信喜出望外,仔细想了想,没找出贾诩这么帮自己的原因所在,于是便归结于贾诩早就心向朝廷,有意脱离朱崖入朝为官。
  献帝想了想,答应了下来:“可。”
  全程陆遥都安静的当一个吃瓜群众,任由贾诩发挥。他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这种事情还是贾诩这老狐狸来处理最佳。
  听到献帝批准三天后廷议禅让一事,陆遥也没反对,很干脆的从善如流,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便带着贾诩一行人告辞离开了皇宫。
  回到安排给他的住处,陆遥还没开口,贾诩却先盯上了马超,细问马超抵达洛阳后的一举一动,事无巨细全都问了一遍。
  马超今天也跟着进攻面圣,亲耳听到献帝表示愿意禅位,心里早就乐得不行。妹妹马云鹭是陆遥的女人,而他又因为那个香囊当仁不让是陆遥登基的首功之臣,各种神清气爽,如实将整个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
  “孟起当居首功。”贾诩听完,摇头失笑,也不惮大赞特赞马超的超水平发挥。
  “某本想借那香囊支走鲍信老儿,不曾想却是阴差阳错,侥幸侥幸。”马超朗声大笑,好不快活。
  当时他的确想借陆遥的名义拿出那个香囊,好让献帝误以为陆遥有密信要讲,以便支走鲍信,然后再软硬兼施说服献帝交出皇位。然而献帝呆了点,没领会精神,直接一个人琢磨去了。
  好在结果是很好的。
  献帝误以为香囊里的当归是在暗示他交出皇位,于是今天一见面就主动表示要禅位,端是滴水不漏,任谁都找不出问题来。
  “你夫人送你的香囊里放得是当归?”陆遥表情古怪的看向马超。
  “不瞒主公,臣心系父仇未报,多在校场操练兵马。拙荆不忿,特送此香囊暗示臣莫要忘了归家。”马超赧然,神情立时就是一黯。
  贾诩见气氛有变得沉重的趋势,忙打趣道:“此乃孟起闺中之乐,实不足与外人道也。”
  陆遥笑了笑,有些勉强,不由自主想起了远在朱崖的蔡琰等众女。马超的老婆不满马超不回家,她们又何尝不会这么想?
  “待这边的事情结束……算了,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
  陆遥心里苦笑,暂时将这事记下,重新回到了当前最紧要的问题上:“军师不怕鲍信暗中串联百官反对?”
  “乌合之众,怎堪一战?”


第1105章 我成了天子
  三天后,廷议如期举行。
  鲍信目光扫过殿内文武百官,显得十分自信。短短三天时间,他没有浪费,不知疲倦的到处串联,力求说服百官反对献帝禅位的决定。
  结果很明显,他得到了百官的支持。
  陆遥却是最后一个走进大殿,刚进了大殿,立时就有一个小黄门上前引路,带他来到三公之前的那个位置。
  看到陆遥独自一人进殿,鲍信心中大定,暗忖这下稳了,没了贾诩那老狐狸在旁边帮衬,区区异人成不了气候。
  陆遥进了大殿落座,也没找人闲聊,倒不是故意摆架子,实在是满朝文武就没一个认识的,以前眼熟的基本全下野了,都换上了新面孔。
  比如说现在的三公之一,司徒赵烨什么鬼,没听过。
  陆遥在闭目养神,其余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却在暗暗打量他。毕竟身为异人却极有可能坐上那张龙椅,这还是破天荒第一遭。
  过得不久,太监三唱,献帝走进了殿内,坐上了龙椅,精神却依旧显得萎靡,好像压力很大,夜不能寐。
  陆遥随群臣见过礼后,仔细打量了下献帝。后者却也在看着他。两人目光撞在了一起,他分明从献帝的眼中看到了一抹解脱。
  “也难为这个皇帝了。”
  陆遥心下暗叹,献帝是真心不容易啊,换做是自己被人抢过来抢过去的,绝对没法忍,大不了就一拍两散,拼个你死我活。
  赢了,那就大杀四方。
  输了,那就早死早投胎。
  献帝此时看着陆遥,随即避开陆遥的视线,目光在下面群臣脸上扫过,如释重负般一笑:“朕无德无才,难保祖宗基业。朱崖王德才兼备,又雄才伟略,平定中原乱世,其功一也。远征南洋,致使海外诸番臣服,扬我大汉神威,其功二也。前有董卓,后有曹操乱政,朱崖王力挽狂澜,救大汉与水火之中,其功三也。故此,朕愿将此皇位禅让于朱崖王,尔等可有异议?”
  “臣反对!”
  鲍信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言辞恳切的道:“朱崖王功劳显赫,举世皆知,然却非我大汉正统。圣上若是禅位与他,只恐天下动荡,百姓又复饱受战乱之苦。臣请圣上收回成命,改封朱崖王为一字并肩王。”
  陆遥有些诧异。
  王爵之中可分为一字王,比如说秦王啊,赵王啊等等,以及二字王,汉末最著名的二字王莫过于中山王。一字并肩王就是指拥有与皇帝比肩的地位,属于亲王之列。
  “鲍信倒是舍得下血本。”陆遥心里失笑。
  很明显,鲍信是想用亲王爵位换取他拒绝献帝禅位,同时也在暗示一个交易,只要接受一字并肩王的敕封,那大家都会老实。
  不过这时候他可没想着吭声,老实看戏就好。
  鲍信提出了建议,然而愣了下,满朝文武居然没有一个开口支持,一个个跟哑巴似的,老神在在的坐在席上,眼观鼻,鼻观心,好似没有提到他的建议。
  这节奏不对啊。
  鲍信茫然的回头看向文武百官,之前不是说好了给朱崖王一点甜头,大家继续扶保汉室的吗?怎么现在都不说话了?
  献帝道:“前将军所言,尔等可有异议?”
  群臣依旧不说话,继续跟坐禅似的,苦修闭口禅。
  鲍信急了:“尔等深受皇恩,享尽荣华富贵,如今岂能坐视我大汉落入外人之手?”
  陆遥眉头一挑,这话说的没意思了啊。
  这时三公中一人怒目:“前将军此言差矣,良才善用,能者居之。圣上自幼登基,却遭董贼所囚,而后曹贼挟天子以令天下,更如笼中之鸟,如何能让天下百姓信服?然朱崖王虽非汉室正统,却德才兼备……”
  说着,他向献帝拱手一揖,又继续怒目鲍信道:“圣上尊朱崖王为兄,如何算是外人?自古长幼有序,圣上开明,愿让位于兄,此乃大义之举。”
  鲍信瞠目结舌,半晌作声不得。
  这时陆遥也忍不住露出了个古怪的表情。刚才发言的那人他算是认得,正是三公之一,司徒赵烨。
  然而能把无耻发挥到这种水准,也是没谁了。巴拉巴拉这么一说,自己居然算得上是皇二代了。献帝禅位给自己,那不叫篡位,叫合情合理。
  “司徒所言极是。”
  献帝眼中闪过一抹如释重负的神情,连忙给司徒赵烨点赞支持。他还就担心鲍信乱搞,让自己最终不得不选择最坏的那条路。
  有献帝和司徒站台,其他文武立马活了过来,各个议论纷纷,围绕着陆遥接受禅让究竟合不合礼法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鲍信懵了。
  本来他信心十足,确定能串联百官驳回献帝禅位的圣旨,然而现在一瞅,哎哟卧槽,这些魂淡根本就没想着反对,倒是争先恐后为陆遥登基寻理由,找借口,那架势分明就是想通过合法的渠道把陆遥给送上那张龙椅。
  陆遥目睹殿内吵吵嚷嚷,总算明白在参加廷议前贾诩只让他保持沉默,什么都不说,敢情是早就算准了人性,知道如今的满朝文武都想投靠一个好主子飞黄腾达。
  毕竟曹操和刘备这两大诸侯已经平分了中原,献帝就好像周天子那样,只是个名义上的领导人,没有半点实权。
  群臣这一讨论就是整整一天,好几个时辰。直到黄昏时分,饥肠辘辘的群臣这才得出了结论,一致认为献帝尊陆遥为兄,那就等于是替先帝收了义子,按例可封亲王,然后身为亲王,那就属于先帝遗孤,理应享有继承权,最后献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