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陆遥文士打扮,身后跟着一名俊朗武将走来,百姓们纷纷躲进了屋里。颍川刚刚结束战斗。百姓们对于身着戎装的武将格外警惕。
“有人吗?”赵云上前拍门。
院里没有一点动静,好像没人在家。赵云迟疑了一下,回头问道:“主公,这户人家恐怕已经逃出城去躲避战祸。”
“再试试。”陆遥笑而不语,只是吩咐赵云继续叫门。
赵云是个忠肝义胆的优秀名将。没能得到陆遥的解释,他依旧继续叫门,没有半句怨言,更没有半分不耐烦。
陆遥负手等候,很有耐心。
上一世颍川也被玩家配合皇甫嵩拿下。少数机灵点的玩家一进城就四处寻找颍川书院企图抢先招募人才。实际上颍川书院并不存在,游戏中设定的颍川书院不是一座书院,而是私学的总称。
四处寻找无果,倒是让玩家们找到了包括荀攸荀在内的不少文士。于是陆遥这才从论坛上得知了颍川书院的真相。不过颍川书院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此行想要找的荀正是躲藏在这处破旧的民居当中。
波才率领黄巾大军攻占颍川。颍川书院众多文士纷纷出逃,或出城躲去乡间,或藏身在城内某处别院。荀同样为躲避战祸藏在了这里。陆遥更知道包括荀攸在内的其他荀氏族人也有部分藏身在这里。
莫约一炷香工夫,院内这才传来一声带着颤音的询问:“敢问门外何人?”
陆遥上前,示意赵云后退,朗声道:“我乃皇甫嵩帐下典曹校尉孤舟,奉命夺回颍川。听闻文若先生藏身此处躲避战祸,特来相迎。”
话音落下,院内顿时传来急促脚步声。不多时大门吱呀打开,一位二十来岁的文士快步走了出来。他看到陆遥同样也是文士打扮,先是一怔,旋即不好意思的拱手赔礼道:“文若不知校尉前来,有失远迎。还请校尉多多包涵。”
陆遥上下打量了一眼。和上一世在论坛上看到的这个时期的荀一样。这时候荀仅仅薄有才名,还没得到举荐入朝,青涩得很。不过他却知道这只是暂时的。等到战役结束,荀才会依照其巅峰时期的年纪出仕。
“孤舟拜见文若先生。”陆遥躬身抱拳行了个礼。
“校尉大礼,文若不敢受。”荀顿时手足无措,扶又不敢扶,只能侧身让过,口中连道使不得,一脸惶恐不安的样子。
“荀家乃荀子后人,自然受得。”陆遥微笑,坚持要行这一礼。
放低身段行了一礼,荀的态度明显亲近多了,热情的伸手虚引道:“让校尉看笑话了,如今我荀家只能藏身于此,当真愧对先祖。校尉若是不弃,请进屋说话。”
“文若先生请。”陆遥笑道。
三人进到院里。躲在屋里往外探头的荀氏族人看到荀带着一个异人和一名武将走来,顿时传来阵阵压抑的惊呼。
“让校尉看笑话了。”荀年轻的脸庞微红,略微尴尬的解释道:“天下战祸四起,荀家上下已成惊弓之鸟。还望校尉多多见谅。”
“谁说不是啊。”陆遥感慨道:“战乱四起,我等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要想在乱世保住家人谈何容易。”
一番话顿时让荀感同身受,连连摇头叹道:“多年寒窗苦读,直到今日才知道学问再高,也比不过人家手里的刀枪。”顿了顿,不好意思的邀请道:“一时忘形,还请校尉见谅。快请屋里叙话。”
进到屋里,陆遥目光一扫。屋里的荀氏族人真不少,莫约二三十人。堂屋挤不下,便在各找地方站着伸头打量这位文士打扮的异人。
“荀家遭逢大劫,多谢校尉出手相救。老夫无以为报,请受老夫一拜。”被荀氏族人簇拥在正中的一位老者巍颤颤的就要下拜。
“老先生不必多礼,孤舟受之有愧。”陆遥连忙上前扶住老者。
为了收服荀,他下了不少苦功,绞尽脑汁从记忆当中找到了关于荀亲族的图片。这位老者正是荀的父亲,前济南相荀绲。
扶着荀绲坐下,古人以左为尊,陆遥在荀等荀氏族人一再坚持下坐上了左边上首。赵云没等荀等人开口,主动站到了陆遥身后。
荀等人也没在意。在文人眼中,武将毕竟只是武将,和他们尿不到一个壶里。紧跟着荀等人按照辈分依次落座。最后那些辈分不够,家族地位也不够的荀氏族人都打发到了后院。
宾主落座,荀绲慈祥一笑,问道:“校尉能入朝为官,想必才学过人。老夫只是想不通校尉为何身居武职?”
“大乱将起,不入武职,怎有自救之力?”陆遥嘴角微微向上一翘,反问了一句。
荀绲等人顿时感同身受,尽皆默然。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文士向来看不起武将。但是亲身经历过战祸,改变不了固有观点,却能够理解。何况还是一个异人。
陆遥见气氛有些沉重,忽然展颜笑道:“此地简陋,老先生不如先带亲族回荀府安顿。等我扫清周边黄巾贼寇再去荀府拜访老先生。”
“不敢不敢,理应是我荀家宴请校尉,答谢救命之恩。”荀绲连忙摆手。
“都一样,总之我还会去荀府叨扰,先请老先生不要见怪。”陆遥起身,拱手环揖一圈,带着赵云准备离去。
“文若,快替老夫送送校尉。”荀绲见状,忙起身催促荀。
陆遥背对荀绲,嘴角微微一翘,旋即回身婉拒道:“不敢有劳文若先生相送。我二人自去便是。”说罢也不给荀绲说话的机会,带着赵云离去。
目送陆遥和赵云一前一后离开这处躲避战祸的临时居所,荀绲重新坐下,神情凝重的环视荀等人道:“此异人行事古怪,你等有何见解?”
“校尉始终以礼相待,文若认为并无古怪,只是心存招募之意罢了。”荀自嘲笑了笑:“依我之见,若是校尉有我荀家容身之地,倒也无妨。学问再高,也挡不住别人手里的刀枪棍棒。”
荀绲摇头苦笑。这番话当真说到了心坎上。不过他更希望子侄辈能入朝为官,光大荀氏门楣,而不是投奔一个异人。想了想,他长叹道。
“今日不提此事,回府安顿。明日再宴请校尉。”
第108章 做客荀府(一)
收服荀是此次中原之行的重要目的,陆遥告辞后回到府衙,立刻拿出一张中级传送符,在上面填上了世外桃源镇,传送回到了领地。
刚刚出现在领主府内,陆遥意外察觉到有些不对劲。府内密布士卒,尤其是领主石碑周边更是设下了重重明暗哨,使得领主府内凭空多出了些许肃杀气息。
陆遥心中一动,连忙命人找来丁衍,仔细询问后才得知世外桃源镇已经打退了两股黄巾军。但是紧跟着就有人潜入领主府,所幸发现及时,惊走了贼人。丁衍唯恐领主石碑有失,这才安排重兵保护领主石碑。
“属下办事不利,请主公降罪。”丁衍愧疚不已,躬身请罪。
“无妨,中原事未了。我抽身不得,也怪不得你。”陆遥上前扶起丁衍,简单吩咐道:“你去找德衡先生过来。”
丁衍领命退下。不多时他带着马钧来到陆遥面前。陆遥歉意抱拳道:“德衡,公余要随我去中原一趟。这里就全拜托你了。最迟三日,我就将公余送回来。”
“主……主公放……放心。”马钧抱拳领命,并没有放在心上,区区三天而已。
陆遥笑了笑,没有嗦,立刻拿出传送符带着丁衍回到了颍川府衙,花了一个晚上将此行的主要目的全盘托出,让丁衍思索破局之策。
一夜无话。
第二天午时,荀独自来到府衙,邀请陆遥赴宴。陆遥欣然接受邀请,带着赵云和丁衍这一文一武两大支柱跟随荀来到了荀府。
荀家本是荀子后人,乃颍川大族。荀府占地不小,只从恢宏典雅的正门就可看出荀家历史底蕴。只是颍川被波才攻占,荀家这些高门大户都不幸受到波及,此时已经不复之前景况。
荀带着陆遥三人进了正门,在前引路,来到了厅堂。此时荀家上下数十族人齐在厅堂迎候。见到陆遥到来,荀绲上前抱拳,笑道:“敝府不幸遭遇黄巾贼祸。用了一天才重新安顿下来,简陋不堪,让校尉见笑了。”
“老先生客气,乱世当中有一瓦遮身,有一羹果腹已是难得,哪还顾得上考究。”陆遥回了一礼。一番话听得荀家上下心有戚戚。
波才率军攻打颍川,荀家上下百余口惊慌失措,分头逃走。荀绲听从荀建议,在西城寻了处荒弃的民居,带着他这一支躲藏了起来。荀家本是高门大户,哪里受过这样的苦。缺衣少粮,还多亏几个孔武有力的家丁伺机摸回荀府,从暗窖里偷运了些粮食和衣物回来,这才勉强度过这段难熬的时日。
在陆遥上门前,粮食也快吃光了。荀家上下听闻城外有大军攻城,又惊又怕,唯恐黄巾贼打退朝廷大军。到时候还能否摸回荀府偷运些粮食就不得而知了。
“校尉所言甚是。”荀绲心有戚戚,扬声吩咐道:“来人,备宴。”
不多时,宾主落座。陆遥坐上左首上席,丁衍和赵云依次入席。荀家上下右边入席,荀坐于右首。
“未请教校尉身边二人?”荀绲笑呵呵的望向丁衍和赵云。
“在下丁衍,字公余,庐江安丰人氏。”丁衍含笑拱手,简单自我介绍了一下。
“在下赵云,字子龙,常山安定人氏。”赵云抱拳紧随其后。
荀绲还了一礼,随即举起酒樽,笑道:“多谢校尉搭救之恩,荀家上下永世铭记于心。奈何家中贵重之物尽数被黄巾贼寇掠去,唯有一杯水酒聊表谢意。”
“老先生客气。”陆遥举起酒樽,与荀绲以及荀等荀氏亲族虚碰,一口饮尽。
接下来就是宾主尽欢,谁都没提正事,尽谈论些风花雪月,吟诗作赋。陆遥处心积虑找上荀家,准备得十分充分,倒也没露怯。偶尔冒出一两句从后世剽窃的名言警句,立刻引来荀家上下连声叫好。丁衍更不用多说,无论风花雪月,诗词歌赋,完全是信手拈来,与荀家上下作陪的十来人也不遑多让。
酒过三巡,陆遥看似漫不经心的瞥了一眼身旁的丁衍。后者会意,朗声道:“朝廷十常侍当道,败坏朝纲。眼见乱世将至,不知荀家如何打算?”
这时一个荀氏族人刚刚吟罢即兴所做的小赋。自荀绲之下荀家上下正在相互交头接耳议论,丁衍突然改变话题,众人顿时安静了下来。
“现今黄巾贼寇四起,战祸连连不假。不过当今天子兵发三路。皇甫中郎将率军解救颍川。卢中郎将率军兵发广宗追讨首恶张角。号召各州郡募兵征讨。黄巾贼寇看似势大,实则不堪一击。待平定黄巾贼寇,何来乱世?”荀率先反驳,显然事先做了不少准备。
丁衍长笑起身,挥斥方遒道:“此言差矣。你只言皇甫中郎将和卢中郎将,为何不言外戚何进何大将军?平定黄巾贼寇,当今天子眼中谁人功劳最大?如今十常侍为祸朝纲,他日又怎知外戚不会为祸朝纲?”
一连三问,荀脸上滚烫,讪讪坐下。
汉朝外戚是与宦官并重的两大权力组织,纵观整个汉朝,外戚掌权,宦官得皇帝重用将其推翻,继而掌权。而后宦官掌权日久,外戚又得到皇帝支持推翻宦官政治。双方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着掌控朝政。
最著名的外戚当属王莽,自己当了皇帝。而最著名的宦官自然是十常侍。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