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镇看古道心为难的神色,心头有一丝不痛快,“你若实在没有人选,我帮你便是。”
第11章 自私的念头
古道心愣了一下,笑着摇摇头,“不用,你是做大事的人,怎么能被这点小事绊住手脚?”
原本古道心笑得很浅,但后来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竟然低下头笑了好一阵,只是这笑容里带着点自嘲的味道。
陆镇皱眉,问他怎么了,他只是摇摇头,什么都没说。
他怎么能告诉陆镇,刚刚听着陆镇说要帮他的话,他竟然在一瞬间冒出了一个自私的想法,他觉得,要是如果陆镇永远都不能恢复记忆了,一直留在他身边,不管他们做什么,那都是好的。
这瞬间的自私让古道心自己都觉得震惊甚至是羞愧,他不应该动一丝一毫想要永远留下陆镇的念头。陆镇还有大好的人生,虽然上一世没有看到陆镇娶妻生子,但这是早晚的事。
古道心提醒自己,他只要对陆镇好就行,将来就算同朝为官,他的目的也只有让陆镇过得更加顺遂,不受皇帝掣肘,这种危险的念头,还是赶紧从脑海中赶出去的好。
接下来一段时间,古道心隔几天就推出两款新型的发誓,他的很多设计都是将现代发饰与古代发饰的优点相结合,既新颖,又不会显得古怪。因为数量有限,所以每一次新品一出来就会被抢购一空,即使古道心将价格一抬再抬,众人也没有意见。
对于很多女人而言,美丽是无价的,只要是能让她们变得漂亮的东西,花多少钱都值得。
古道心采用饥饿营销的策略,很多时候越是求而不得,就越能激发人们的购买欲,从而也能体现出他的东西有多高端,别的首饰店铺都是供过于求,只有他这里是供不应求。每天早上店门还没打开,外面就已经排上了人。
陆镇对做生意的事情不在行,但他还是能从每天的收益中看出古道心确实很有一手。
除了简单的卖饰品之外,古道心又开始潜移默化地拓出另外一条发财路。
开店这么长时间,加上古道心高超的交际手段,很快就跟镇上一批有钱人家的富太太打好了关系,他给这些富太太做首饰设计,专门根据她们的长相、气质来设计出最合适她们的首饰,甚至连衣服都有帮忙设计。
镇上有成衣店,店里有很多现成的衣服,还能根据客人的要求制衣,但是像古道心这样专门设计,整个镇上他是独一份。
这些有钱人家的夫人小姐一个个穿戴的都是古道心设计的衣服和发饰,在镇上便带起了一股设计、定制成衣的风潮。
有很多成衣店也学着古道心这样给客人设计衣服,但效果不怎么样,设计出来的往往得不到客人满意的回应。而古道心发展得很快,现在他的客户不仅仅有女人,就连很多平时比较注重穿着打扮的男人都会到他这里来设计衣服。
古道心的男装设计更具特色,能够将一个人的优点放大,将缺点掩盖,还能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气势。
镇上不比城里,虽然没有特别大富大贵的人家,但温饱之余,穿着打扮也是门面。能在镇上落户的,手上都有闲钱,也愿意赶这个潮流到古道心的瑶光阁来花这个钱。
而古道心也很省事,他只是要动脑子画出设计图而已,不负责做衣服,客人从他这里只能买走设计图,然后到成衣店去让裁缝照着设计图做。
久而久之,那些裁缝店、成衣铺也就不跟古道心对着干了,反正古道心也没彻底垄断了这个行业,他能设计,他们制作,这搭配其实也挺好。
又半个月后,古道心决定跟陆镇回去一趟,他们的那两亩地还有那个池塘还闲着,总得利用起来。
古道心也不指望能用这两亩地还有这片池塘赚钱,主要是他们也没时间打理,索性就把这两亩地给租了出去。因为在山脚下地方不好,所以租出去的价格很低,也就是一般田地的一半,租给了高大力家。
高大力的妻子田氏是外来户,姐弟三人逃荒过来清河村。田氏是大姐,下面有个二弟田石头,还有三妹小田氏。
高大力心善,再加上娘亲没了,只剩下一个残废的爹,就收留了这姐弟三人。田氏和小田氏一直在家打理家事,还很细心地照顾高老爹,后来高老爹临终前做主,把田氏和高大力的婚事给订了下来。
田氏的弟弟田石头也住在高家,白天会跟高大力一起去干农活。小田氏有的时候帮姐姐做些家务,田里有不重的活儿她也会去帮忙。
只不过高家的地有限,高大力很能干,自己就能忙得过来,即便是农忙的时候叫上田氏也就够了,不用田石头和小田氏帮忙。更别说现在田氏怀孕了,将来要是生了儿子,就又是劳动力。人多田少,日子就会过得紧巴。
古道心透露出有意要低价出租田地的时候,高大力就动了念头,想把田地租下来,给田石头种,用收成交租,剩下的够吃还能存着点。将来田石头和小田氏要嫁娶,他和田氏身为兄嫂,自家还要过日子,能给到的也有限,若是有了这两亩田地,多少能宽裕些。
古道心记着高大力对自家的帮扶,把租子又降低了一成,高大力很是感谢。
至于那块水塘,古道心也不想浪费。他之前在城里买了鱼苗,下到水塘里,等到年底了,就能有新鲜的鱼吃。
正好池塘离赵大娘家比较近,古道心就请赵大娘帮忙看着,说每月给她两百文报酬。
一听到有两百文,赵大娘激动得手直哆嗦。
要说这赵大娘也是个苦命的女人,本来一家四口挺幸福,丈夫疼她,儿子、儿媳也都孝顺。可就在三年前,她的丈夫病逝了,一对可爱的外孙外孙女又走丢了。儿媳整天抹泪,最后伤了身子,又感染上了风寒,没拖多久就去了。剩下她和儿子相依为命,结果儿子也在半年后得病去世。这么一大家子,就剩下赵大娘一个人。
赵大娘身子骨不好,当年因为丢了孙子孙女,亲人又相继离世,伤心伤坏了身子,家里的地又在给儿子治病的时候变卖干净,现如今只能靠养着一些鸡鸭为生,兼有时给村里的一些没有娘老子的光棍缝补衣服,赚点零碎。虽然名声传着不好听,但人总得活着,她还盼着将来孙子孙女能有回来那天。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赵大娘在原主爹刚刚被分家几乎穷途末路的时候也常常接济他们,时不时地送两个鸡蛋三个鸭蛋,虽然不多,但也是善意,对于很少沾荤腥的原主和原主爹来说,都是顶好的东西。
原主记着赵大娘的好,古道心自然也记着,有机会也当回报。
古道心给的这一个月两百文,对于赵大娘来说可是一项极大的进益,她一个人没什么花销,趁着现在还能活动,多攒点钱养老,而且以后要是孙子孙女回来了,也不至于什么都没有。
而且这活计也很轻松,池塘就在赵大娘家后门不远处,平时没事的时候赵大娘还会坐在后门门槛那靠着门框缝补衣服,一抬眼就能看到那池塘。古道心只是让她看着,别让村里的孩子们下去游泳搅和,没事的时候割点草扔水里喂里面的草鱼,池塘边上都是杂草,这都算不上劳累。
在赵大娘眼中,这钱其实跟白拿的没差多少。
村里面的人知道古道心每月花两百文雇赵大娘看池塘的事,也知道现在古道心家里顿顿米面,都是从高大力家买。饭点的时候从门口过,都能闻到里面饭菜的香味,那是顿顿有肉啊!炒素菜都不知道要放多少油!
于是,“张二狗发达了”的消息在村子里不胫而走。
村里人都知道,“张二狗”是沾了人秀才的光,才能到镇上去谋生计。要不说这会读书的人厉害,想想之前秀才没来的时候张二狗那过得什么日子?这才多久,就能吃上米面,还能雇人做事了。
有人蹭蒋有成的牛车到镇上办事,亲眼瞧见了瑶光阁的生意火爆,回来就跟村里人四处宣扬,自以为瞧见的就是真相,添油加醋地说张家二狗在镇上店铺当上了伙计,大大小小的事儿都是他操持,那秀才是掌柜,没事不轻易露面儿。店里生意火得很,赚老鼻子钱了!
村里说酸话的人不少,羡慕嫉妒的有之,另有那么一部分人的心思也跟着活络起来。
有些人厚着脸皮来找古道心,说能不能让秀才教家里的孩子读书认字儿。他们村没有私塾,隔壁村才有,路远不说,这束脩就不是一般人家交得起的。
他们就是想着这个秀才能把张二狗教得这么好,那多少也能教自家孩子,至于报酬,意思意思给点就行,都是一个村的,这张二狗也不该好意思要太多,秀才是个外来人,更不敢多要。
但结果谁也没想到,从前好说话到懦弱的张二狗竟然干脆利落地拒绝了他们,一点余地都没留。
第12章 怪好看的
古道心心情不爽地从外面回来,陆镇正在院子里劈柴。在古道心的精心照料,陆镇那原本骇人的伤势已经彻底好了,除了身上多添了一处疤痕之外没有任何不适。现在就连砍柴这种重活都能干。
看着陆镇赤裸精壮的上身,汗水顺着线条漂亮的鸡肌肉纹理滑下来,古道心顿时觉得眼前的画面真是赏心悦目,之前的愤懑也消了不少。
见古道心回来,陆镇就停下了动作,瞧见对方眉眼间还没完全消散的阴郁,微微皱眉,“怎么了?”
古道心懒散地往摆放在院子石桌旁的摇椅上一靠,晃悠起来,“能怎么?那些人竟然想让你叫他们的孩子读书认字,这也就罢了,最可恨的居然是只愿意出仨瓜俩枣,就想仗着乡里乡亲的关系占便宜,哪来这么大的脸面?”
陆镇看了古道心一会,又静静低下头。他倒是不生气那些村人的想法,只是觉得这人冷笑的样子……怪好看的。
古道心还以为陆镇不说话是不高兴了,自己倒了一杯水润了润喉咙又说道:“你别管他们,以后就是有人直接找上你了你也不必理会,谁烦你你就跟我说,我去怼他们。”
陆镇轻笑,弱化了那种已经习惯成自然的强硬气势,“其实咱们也不差这点钱,你不要生气,不值得。”
“这不是钱的问题。”古道心坐起来,看那架势是想跟陆镇好好理论一番,“且不说你不是个教书先生,没这个义务,就算你是,那也是我一个人专属的,别人没那个福气被你教导。给再多的钱,我也不会同意。咱们也确实不差这点钱,给的少是他们自以为脸大,给的多我也会客套拒绝,总之你别搭理他们就好,说不定他们在我这碰钉子就想直接找上你,可能觉得你是个读书人,好说话。不行,不能让他们觉得你好说话。”
古道心咬牙,觉得自己得想办法给那些不安分的人一点警告。
陆镇没说话,反正古道心想做什么,他配合就是。
晚上饭后,古道心拿着多出来的白面馒头去看望赵大娘。
这会天还没黑,在地里干活的人都还没回来,古道心他们又不用去地里干活,所以这饭吃得就比较早。
蒸了一笼屉的白面馒头,就是陆镇饭量比较大,两人也没能都吃完,留下一些做明天的早饭,古道心又用干净的油纸包了两个给赵大娘拿过去。
赵大娘还在门口缝补衣服,趁着这会还有日头,多缝两件是两件,等入夜了就什么都做不了了。她舍不得点灯,天一黑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