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期的日子并没有难过到哪里去。
这一天,东宫阖门。
若蘅被迎娶到宫里,不是东宫,而是皇帝的宫殿。
直到若蘅被送入寝宫的时候,她才知道,她嫁给的人不是太子,而是皇帝。“我要见太子。”若蘅闷声不哼之后只说了一句。
李夫人连连劝阻,“女儿呀,你现在是陛下的人了。不要再想太子了。”若蘅眼中冒出怒火,“你们最初把我卖给三皇子,三皇子倒台了,又把我卖给皇帝,真是恶心到了极点。”
“女儿呀,太子快病死了,皇帝还春秋鼎盛,你生下的就是小太子。”李夫人轻声劝道。
“你们卖女求荣还有理了。”若蘅几乎呕出血来。
“女儿,你不急,我们也是为难,太子死了,你难道要守一辈子寡吗?”“我愿意为他守寡。”若蘅气愤道。
李夫人拍拍她的肩膀,几乎痛哭出来,“女儿你还要继续天真下去吗,我们贵族女子的婚姻是为了给家族带来荣耀的,谁能为自己活得呢。”
你祖父说了你这一辈的年轻男子没一个出挑的,若是如此下去我们全家都要没落下去,你不能仅仅考虑你一个人。”
若蘅久久沉默。
“全家都只能指望你一个了。”李夫人念道。
“你走吧,我懂了。”若蘅的脸欺霜赛雪,艳丽无比,然而她的心在这一刻死掉了。
爱情,亲情在这一刻离她而去。
若蘅对着皇帝冷着一张脸,不言不语,不笑不悲。皇帝却甘之若饴。
美极了。
若蘅眼尾轻轻扫过,他就浑身麻酥酥。
子期病的更加 “严重”,皇帝下令不让他上朝,待在东宫即可。
东宫也被封锁了,不能出不能进。
三皇子在得知若蘅嫁给父皇的那一刻,彻底崩溃了。他开始流连青楼,日日买醉,以青楼为家。
皇帝对若蘅爱极了,然而若蘅总是冷着一张脸,皇帝使劲千方百计,仍旧不让让若蘅展颜。
最后,皇帝想出一个好招。令百官道贺,四方来朝,为若蘅献礼。
不过十多日,边疆四将带着各种礼物到了。
为若蘅专门举办的宴席到了。
为了在若蘅面前夸耀魅力,在宴席上,皇帝令万人起舞,千人作乐。
若蘅置若枉然,而边疆四将却是惊呆连连。尤其是栾宁和王洛,更是眼睛粘在上面一般。
京城风华,美不胜收,他们此前的日子好似都白过了一般。
子期拖着 “病身”出席,坐在偏位上,而三皇子醉饮达旦,眼神迷离。
见此,皇帝很不甘心,媚眼抛给瞎子一般。
栾宁献上贺礼,皇帝随口问道:“爱卿怎么不去拜太子?”
“我是粗汉一个,从小就生活边疆,不懂得朝廷里的礼仪,我只知道天下有一个皇帝,不知道天下有一个太子,为什么要拜他?”栾宁疑惑道。
朝臣感到被污蔑,正欲起身激辩这些粗人如此粗陋。
皇帝却十分开心:“不知者不怪,爱卿你先去坐。”
栾宁察言观色的本领一绝,更何况他早就打探到太子和皇帝的紧张关系,更何况皇帝还抢了太子的女人。
皇帝怎么可能让太子活命。
若蘅轻飘飘地看了一眼太子,她以为心死掉了,其实不然。
当日那个如仙一般的男人,今日已经病弱如此。
她知道太子是个极其骄傲的人,她不想继续看他被折辱。
若蘅收回视线,头一次正式看向皇帝,嘴角泛笑:“陛下,人多,吵,我想和你两个人呆着。”
若蘅面上带笑,心中流血。
皇帝欣喜若狂,他以为若蘅是看不起太子,而开始注意到他了。
子期离去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那个红衣女子。
觉得她有些奇怪。
若蘅的态度好转,她府上的人都纷纷被提拔为官,若蘅却全部拒绝。
子期觉得她是个聪慧的女子,却透着奇怪。
只是他现在正忙着如何让京城里流连忘返边疆四将安插间谍,只是撇过几次这个想法。
王昂在古玩店偶遇微服的王洛,并帮他查看真品赝品,因为同姓,两人愈发投契,而王昂假做不知他的身份,十分夸赞他,准备辞掉东宫属官,去投奔王洛。让王洛十分开心,最后把他带回边疆。
徐璋和马武在比武喝酒的时候,一见如故,徐璋很容易的就被马武邀请同归。
萧伯仲文辞过人,文储去拜访老师的时候,被老师拜托把胸怀良策的萧伯仲带到边疆待着,躲过东宫之灾。
而章胥则是给栾宁投帖,直陈自己身份,他要为四皇子复仇。
而栾宁答应帮他。
边疆四将待着皇帝的丰厚礼品,折返回边疆。
皇帝的礼品愈丰富,栾宁就越不平衡。
这京城风华,是因为他才得以保存,而这个皇帝,凭什么白白的享受。
他开始日日练兵。
自从回到边疆之后,他就开始日日练兵不辍。
若蘅一日日对皇帝好了起来,然而她心中却被东宫里太子牵肠挂肚,她深知,只要她一日在后宫,陛下就一天不让太子出东宫。
若蘅向皇帝说道:“她想去江南看一看。”
皇帝携若蘅秋巡,按照例法,命右相和太子处理政事。
在皇帝走后的第二天,子期收到章胥的来信,“栾宁必反。”
子期以病弱为由,推辞右相处理政事,只是因为御医让他做走走,子期才开始逛一逛皇宫。
不过几日,皇宫里就传遍了太子的为人。
太子记得侍卫们的家境,却偷偷地资助。
太子让医女给宫女治病,让医正给太监、宫女普及一些生病救助的常识,药材免费。
太子让宫中庶卫在统领的带领下,寓教于乐,让他们蹴鞠比赛,不怎么熟悉的庶卫们配合的愈发好了。
太子……
这样过了一段日子,太子的病却更加严重了,太子再次闭宫不出。
这一次,很多人为太子偷偷祈福,希望太子能快点好起来。
而就在子期闭宫没几天,皇帝携贵妃返宫。
随着皇帝回宫的消息还有三皇子造反未遂,被贬为庶人后自杀的消息。
原来在行宫中,三皇子纠集人马出乎意料地逼宫,差点让皇帝丧命,幸好六皇子挺身相救,使得皇帝和贵妃获救。
回宫之后,六皇子被越级提拔,接应了三皇子曾经的职位。
子期再次神隐,几乎没朝臣再提起太子;六皇子救驾有功,炙手可热。更有人提出要废太子而立六皇子。
右相在朝会上痛斥,却被皇帝打断。后有御史弹劾,右相被皇帝贬斥。
子期的太子之位危在旦夕。
就在此时,如同雪花片一般的奏折从边疆传来,南疆有难,敌国入侵。北疆的栾宁直接反叛了。
皇帝派温忠去南疆训斥,直接被王洛祭旗了。
而栾宁势如破竹,不过数日,就已经跨过洛河,抵达京城临郡。
没了右相的朝臣是一盘散沙,而失去干儿子温忠的温德也一些有些心灰意冷,皇帝手足无措,他派人去请马武来救驾,却被马武频频讨官。去请文储救驾,文储却按兵不动。
皇帝没了主意,最终携带若蘅避宫而居。
随着一声 “开城门”的喊声,栾宁兵临城下。
因在宫外,皇帝携带若蘅和温德,在一些官员和将领的帮助下,向南而逃。
六皇子则是带着朝野精锐力量,向北而逃。
高官和富人或者随皇帝、或者跟随在六皇子身后,纷纷逃走。
繁华的京城皇宫,只剩下被遗忘在东宫的太子。
第49章 欲戴王冠 09
消息最终传到了子期的耳边,子期深思片刻,随即带着洛宁、何迁、杜良三人劝服东宫门卫,令东宫解禁。
最终,在东宫召集了百余名守卫,子期令杜良分发武器后带领守卫巡视后宫各宫殿,何迁善后,子期一路行走,洛宁一路喊话,得到宫中卫士披甲响应,子期以宫中守卫从南北方向,分别进入太极殿和望向殿,逐步收编宫中残余守卫共计三千余人。
念及子期之前对宫中人士的爱护有加,有不少宫女、太监都自发加入维持宫中秩序,不再出逃。
至此,只有柳营首领趁宫中大乱之时,带士兵抢夺宫中宝物。
子期带人斩首作乱的柳营首领三人,赦免柳营其余士兵,最终集合万人。观察风向的柳营其他将领最终倒向子期。
于三更之时,子期向宫中所有人宣告告示之后,混乱的后宫最终平静下来。
在后宫如照常一般井然有序之后,子期集合士兵出宫。
摆在子期面前的是京城的人心惶惶民心涣散和即将攻打入京的栾宁浩浩荡荡的四十万大军驻扎在京城城门外两大难题。
因京城的城墙坚固,栾宁带领士兵先在城外驻扎,暂未开战。
栾宁先派探子打探京城内的消息后,又召集谋士,集思广益,探子禀告京城内皇帝携带朝臣和诸皇子逃走,京城现已大乱。
在会议上,章胥分析局势,“皇帝现已溃逃,若是被其他人挟持,主上便不能名正言顺的登基。而京城除了守城的士兵,几乎没有抵抗之力。所以我建议主上兵分两路,二分之一的士兵留下攻城,二分之一的士兵去追击皇帝。”
这次,因在一路攻打的时候,采取章胥的意见,多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城池,章胥在栾宁心目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尝到甜头的栾宁依旧听取了章胥的意见。
派了二十万去追击皇帝,剩余的人皆驻扎在京城,后开始让士兵们喊话,都是一些粗言粗语,譬如你们的皇帝逃走了,留你们做炮灰,还不如开城门投降…… 却颇能动摇军心。
正在此时,子期悄然派人把守城的将领聚集起来,召开军事会议。
守门将领心中疑惑,直到见到太子本人,心中才放下一块大石头。
子期开门见山,问询了守门状况。
五个守门将领说了各自情况,现在每个门的守卫不过四千人,各自通气之后,才知道原来领导的都是老病残居多,还以为精锐士兵都在其他城门守着呢。
皇帝真是个坑货。
他带走了十万精锐,留下了老病残居多的两万士兵,这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让他们抵抗一阵,为皇帝逃走赢取时间。
若非太子还在,他们倒真的想弃城投降了。
但是,太子是被皇帝故意丢弃的这一事实,太子被幽闭东宫,又有何资源可言,也不过是多一个炮灰而已,众人更加绝望。
子期见众守门首领脸色不好,开口道:“我麾下有一万士兵,尔等有二万士兵,总计三万,若是分散守门,每个城门是六千士兵驻扎,抵抗不多久。”
众首领点头称是,心情全有太子支配,先是因为太子居然有一万士兵而感到吃惊,然后太子接下来的话更让他们绝望。
对啊,多一万士兵又有什么用呢,不过是蚂蚁撼树而已。
“不过。”
子期扫了将领们一眼。
将领们瞬间又激动起来,“不过什么?”“孤有一计,但请诸将信孤。”将领们心中疑惑,难道太子有什么计谋可以转危为安。虽然只有一点点希望,但将领们还是立即支起脑袋。
子期朝洛宁看了一眼。
洛宁立即把京城的图纸拿出,布好。
不由得,首领们就更加注意力集中,众人觉得太子是有些斤两的。
子期说道:“京城的外城有五门,分别是东直门、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