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青青麦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他好,李涛乐得都找不着北。
  两个人眉来眼去地一直到了冬天,李涛没事就过东大沟去合增村溜达,和大燕约会。大燕那边也有媒婆给介绍的男人,大燕一看心都凉了半截:不是三四十岁的鳏夫,就是手脚有点毛病的,还有那半傻子的,这更坚定了把李涛哄住娶她的决心。
  李涛是哄住了,可是,跟李涛一提聘礼钱,李涛回家跟李大夫一说,李大夫也犯了难。他每天除了比较务治病这门,别的过日子的事情那是一塌糊涂,一听说女方家要这么多钱当时就傻眼了。
  他也不是没想过和西远借点,可是他教西远学医术,这种情况下跟人家说借钱,跟要钱差不多,西家又刚刚盖完房,说不上还有饥荒呢,他也张不开嘴啊。
  另外西远要真是他徒弟还好,问题是西远直到现在都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他学着,他也看出来了,人家孩子根本不在意他这门手艺。
  李大夫每次看见西远都犹豫着张不开嘴,李涛一回家就会跟他混作一通,李大夫只能气得骂儿子,家里怎一个鸡飞狗跳!
  李涛看西远每次去他家就跟没事儿人似的,这个气啊,你们家盖大房子,又来占我们家便宜,我这边娶媳妇都急成这个样子了,你连吭声不吭声,所以他把怨气都撒在西远身上了。
  关键是西远不知道这事啊,每次去李大夫家,就李大夫和他闺女在,李涛有时候偶然在家,看见西远也是哼一声,然后就不知跑哪去了,平时李大夫家也没谁来唠闲嗑,所以,李大夫不说,西远根本无从知道。
  那边大燕也急,他爹娘是紧着想把她嫁出去,好给儿子娶亲,要不是她又闹了两回,跟家里放了狠话,要不随她的心她就死去,让他们人财两空,他爹娘可能都把人家彩礼钱接手里了。就这样拖了大半年,如今眼看着拖不下去了,急得她跟李涛哭了好几场。
  李涛也没辙,他老爹死活不跟西远开口,这天正在家里跟他老爹蹦高呢,西远来了。西远详细问明了事情的原委,跟李大夫和李涛拍胸脯保证,李涛娶媳妇的事情他包了,不但给拿彩礼钱,连置办酒席家具等所有的花销他都包了,让李大夫就等着坐炕头上喝儿子喜酒吧。
  这里置办酒席家具也用不了多少钱,普通人家给儿媳妇的家具也就是两个木头箱子,一个梳妆台,连酒席下来也就一两银子左右,既然多的都花了,少的地方也大方一把。
  李大夫有些过意不去,哪有让徒弟给师傅家这么花钱的,况且西远还不是他徒弟呢。
  西远心里却偷着乐那,这件事能这么解决最好了,李涛的婚事是一个契机,把困扰西远好长时间的要不要跟李大夫学医术,学了会不会有人说他占人李家便宜,李大夫家不用别的,就那几个祖传药方,想要卖的话何止十两银子!为了杜绝人们口舌,西远想,以后他可以把这个医术再传回李家后人,但是无论怎样,他西远还有西家都是有好处的。
  他现在还真不缺钱,他自己的私房钱都够给李涛娶媳妇的了,不过,这是给自己家长脸面的事,还得让家里人来出面比较好。
  他看出了李大夫的顾虑,因此想把事情一次性解决,况且他打听了,李涛相中的那个姑娘是个厉害的,未免节外生枝,西远打算把和李大夫的师徒关系确定下来。
  所以,选了个好日子,西远正式拜李大夫为师,并答应等李涛娶亲生子以后,会选合适的孩子,将李家家传医术教给他,也算是还了回来。
  把李大夫乐得,当天喝得酩酊大醉,他这辈子,没想到会收到这么好的徒弟,也没想到会给儿子娶上媳妇,他一直过得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如今,自己家也要过得像个家的样子了。
  李涛就更不用说了,当天就跑到合增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燕,回来看见西远也不斜着眼睛了,“小远,小远”地叫的比谁都亲。
  李涛的亲事,由西家出面,西明文、西明武给张罗的,庄户人家,没那么多讲究,过完彩礼,该走的过场走完,没用上一个月的时间,李涛就把大燕娶进了门。
  村里人看到西家这是又出钱又出力,都感叹李大夫这一辈子可算是看准了一回,招了个好徒弟,人哪,有时候走对了一步,日子就过得完全不同了。
  也别说,李涛还真有那狗屎运,大燕虽然人厉害,但是却讲理,也会过日子。首先她一过门就把李涛给管住了,想要没事儿啥也不干可村里瞎溜达不务正业?门都没有。
  尽管已经有点晚了,可是大燕还是跑万德镇跟人家买了五十只鸭鹅雏,回来养着,平时或者她或者李涛去放。菜园子里种上各种蔬菜,和李涛两个人把垄沟垄台收拾的规规整整。
  然后大燕打算把家里佃给别人的三亩田,秋后要回来自己种,还合计着明年也能像村里其他人家一样种一茬早熟菜。
  李大夫家院子也不像原来那样破马张飞,有些地方荒得都长草了,被大燕指挥着李涛,和她一起扫得干干净净,有荒草的地方都细心清理好,看着院落虽然破旧,但是整齐了很多。
  李涛妹子看嫂子这么能干,也跟着跑前跑后的忙活,她长这么大,家里老爹除了给人看病就知道喝酒,哥哥每天不着家,也不想过日子的事,如今嫂子来了,家里大变了样,看着就让人舒心,所以她和嫂子自然就亲近起来。
  大燕也会来事儿,平时一有空闲就做针线活计,不但给李大夫一家都做了,而且给西家爷爷奶奶都每人做了一双,做的鞋还是千层底的,一看就是出于活计好的人之手。
  大燕有她自己的考虑,李涛过日子指正得她牵着才能往前走,她又是个女流,见识有限,以前想嫁李涛,只是考虑到李大夫家人口简单,而且能出得起聘礼钱。
  等到嫁过来才明白,他们成亲所需的银钱都是人家西家给出的,因为西家大小子是李大夫的徒弟。
  虽然李涛家状况不如她预想的那样,可是能攀上西家这个能过日子的人家,大燕有信心,只要西家成心拉把,她就能把家里日子过好,所以大燕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一点没有感到失落。
  平时没事儿,大燕也拉着李涛妹妹去西家找西远娘,或者老太太唠唠嗑,一来二去的把李大夫家和西家的关系处得更近了一层。
  大燕另一个功劳就是现在她管住了李大夫喝酒。以前李大夫是逢酒必醉,不让他喝好他拿着拐棍就往你身上招呼。
  如今家里儿媳妇给他规定了每天必须喝的量,多一点也不行,人家大燕你咋摔碟摔碗的也不生气,就是把酒藏起来不给你,李大夫自己瘸了吧唧的找不着,闺女儿子也不帮他,他的拐棍打别人行,但是不能打儿媳妇啊,这要传出去他成啥人了。
  所以,李大夫很郁闷,别人却很开心。经过一段时间就能看出来了,李大夫的脸色明显好很多,整个人精神头也足了,只是偶尔想起酒来闹心一会儿罢了。
  村里人惊叹李家的变化,俗话说家有贤妻,丈夫不做横事儿,李涛那么愣了吧唧的二百五,竟然娶了这么个好媳妇,真是有福不用忙啊!
  西远也庆幸李大夫家娶了个好媳妇,现在他可以安心地和李大夫学医术了。李大夫现在日子清闲,没事儿还要拉西远去野地里找草药,西远看他那腿脚,有时候就和爷爷商量着把豌豆荚牵出来给李大夫骑,又怕总骑爷爷心疼,所以穿插着借两回二叔家的羊角脆。
  李大夫有了驴骑,在春末的野地里悠闲的逛着,感觉自己活了这么多年,现在的日子才是最舒心的,高兴地和西远聊这聊那,西远苦着脸跟在后面,没办法,李大夫有驴骑他可得架步量。西远真后悔给李大夫驴骑啊,不过,看着李大夫陶醉的样子,西远下决心以后给师父买个小毛驴。
  “哥,哥,我想吃狮子头。”这天西远又跟李大夫到野地里折腾了一通,刚回到家西韦就跑过来了。
  “咋还想吃这个了?”西远摸了摸弟弟的小脸,如今西韦也长个了,虽然没有卫成长得快,不过西远要想像以前那样抱起来却不能够了。
  “我就想吃嘛。”西韦抱着哥哥的胳膊撒娇,以前哥哥都是天天在家,没事都围着他和二哥转,现在成天让李大夫给叫出去,他想跟哥哥玩一会儿都不能够,本来他和二哥还跟着出去过两回,可是满野地里瞎晃悠真的很无趣好不好。
  “好,好,我们小韦点的菜哥能不给做嘛。”西远宠溺地拍了西韦一下,“走,叫你二哥,一起跟哥买肉去。”
  两个弟弟,都是西远的心头肉,西远有时候想一想,西韦和卫成,他与其说是当弟弟还不如说当儿子来养,这两个孩子弥补了西远前世家庭生活的缺失,让他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院子里奶奶笑眯眯地看着小哥仨往院外走,西远回头给奶奶做了个鬼脸儿,有这样温馨的家,有惦着你的亲人,这样的生活他还希求什么呢!

  ☆、端午

  端午节到了,北地的人们清明不能踏青,因为天还有些冷,地里小草也刚要冒头,清明去郊野除了大片黑土地没什么可看的。
  所以这里人们踏青都在端午节。城里人端午的时候会早早起来,有人积极些,寅时(3—4点)多天还没亮就起来,摸黑往野地赶,不过那样有些冒险,路上也不安全,一般人都是卯时(5—7点)才出发。
  人们三五成群到野外后,会找个平坦的地方把带来的吃食,用东西垫着放到地上,然后团团围坐在一起,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一边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每年人们常去的地方都是固定的,所以端午节那天尽管野外之处也会很热闹,会有很多人。
  也有那城里人不愿意跑那么远,就会去城中能看到花花草草的地方走一走,这样的地方不多,人们又都想赶个早晨的风俗去,所以颇有些摩肩擦踵的意味。
  不管是野外的还是在城里游玩的,人们聚集的地方,经常会有人拿着香囊来卖,里面装着香草。还有人用木棍挑着各色的纸葫芦来卖,纸葫芦做成葫芦状,底下串着穗子,价格也不贵,一般踏青的人都会买个香囊或者纸葫芦边走边玩,看着很有节日气氛。
  城里人是这样,乡下就不同了。
  村庄里的人平时就在野地里劳作,好容易过节可以清闲一天,还跑到野地里去看麦苗看玉米看小草,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么?
  所以端午节的时候,村里人都是琢磨着歇一天,做顿好吃的。不过与别的地方家家端午都包粽子不同,这里是早晨吃面条和鸡蛋。
  在村里娃娃的意识里,端午节就意味着吃鸡蛋。赶上这一天,家里早饭会煮面条,面条里会卧几个鸡蛋,条件好的人家每个人都能分到,条件不好的人家尽量给孩子们吃。
  然后大人还会煮几个白水煮蛋,按规矩,孩子们可以放开量的来吃,有的孩子端午这天吃的比一年都多,有人家的孩子曾经在这一天吃过七个鸡蛋,大人们嘴上笑着说这孩子真能吃,心里却不是滋味,要是日子过得好,孩子何以至此。
  不过小孩子们拿着家里给煮的鸡蛋并不会马上吃,他们通常都会把鸡蛋揣到兜里,然后找到相熟的小伙伴,拿着鸡蛋互相顶来顶去,看谁的鸡蛋不破谁就胜利。破的那个就把鸡蛋吃掉,胜利的那个继续和其他人比赛。
  其实比来比去,鸡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