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穿耽美]清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途,仍不免想起,天子二十六卫大比武,堪称盛事,不提武将,宫内的嫔妃,宦官和宫人无不谈论。连朝中的文臣都颇为关心。
  皇祖父和两位皇叔每次均要到场,汉王世子也被带着,可他,却总要留在偏殿中学习。
  不,皇祖父曾问过他的,当时,他是怎么回答的?
  朱瞻基笔下一顿,又引来了郑礼的关注。
  “世子,习字当专心。”
  但这一次,朱瞻基却没有马上回神,而是出神得更加厉害。
  他和皇祖父说,要专心学问。
  叹息一声,既道出心中所想,还有什么可遗憾的?
  想起挂在乾清宫中的那副舆图,据说是兴宁伯亲手所回,握笔的手指渐渐攥紧。
  如果他想要临摹那幅舆图,和汉王世子一同向兴宁伯学习,皇祖父会答应吗?
  恐怕,不会吧……
  见朱瞻基的心思压根不在习字上,郑礼的眉头一皱。
  陛下既将教导平王世子的责任交付于他,他就定然不能懈怠!
  刚要开口劝诫,却被鲁侍诏拉住。
  “世子心中有事,不可急躁,当慢慢引导。”
  “可……”
  “近日里,世子都是这样,郑兄劝导过几次,可曾有效?”
  郑礼眉头皱得更紧,道:“依贤弟之意,该当如何?”总不能不管,任由世子这样下去。
  “愚弟倒有一策,”鲁侍诏见朱瞻基仍旧走神得厉害,压低了声音,对郑礼道,“我观世子似对陛下宫中那副舆图颇感兴趣,不如这样……”
  郑礼拧紧眉头听着,半晌,迟疑问道:“这可行吗?陛下恐不会答应。”
  “陛下宠爱世子,定会许可。”
  鲁侍诏信心满满,却没告诉郑礼,事实上,他已提前请教过姚少师,此言正是姚少师告知。
  姚少师出的主意,陛下还会不许?
  只要办成了这件事,将平王世子的心思重新拉回到读书这件事上,不过是临摹一幅舆图,陛下定然不会拒绝。
  “郑兄且听我一言,事成与不成,都莫要如此严苛,惹得世子不喜,更会影响了课业。”
  最终,郑礼被说服了,同意了鲁瑄的提议。
  二人商议之后,决定暂时瞒着朱瞻基,直到天子同意临摹舆图,再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告知于他。
  “权当是磨练一下世子的心性。”
  听到郑礼的喃喃自语,鲁侍诏颇有些不以为然。但想起郑礼私下里十分推崇解缙,也就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学问是好的,只不过,脑筋僵硬了些。
  天子为何会选郑侍诏同他一起教导平王世子学问?
  莫非另有深意?
  鲁侍诏摇摇头,还是不要想太多。既然陛下令他二人教导世子礼仪孝悌,依旨行事即可。
  不提朱瞻基心不在焉的习字课,武楼前,羽林卫的大比武逐渐分出了胜负。
  有了千户陈纪,羽林前卫大放异彩。
  羽林卫指挥和两名佥事接连被陈纪掀翻马下,汉王和赵王连连拊掌叫好。
  孟清和也凑了把热闹,为陈纪大声叫好。提起先泾国公陈亨,同自己也颇有渊源。他于开平卫从军之时,陈亨正任北平都指挥使一职。
  当时,沈瑄还只是从燕山卫调遣至边卫的百户。
  第一次见面,就不免心动,惊艳倒在其次,惊吓却是实实在在,不打半分折扣。
  想到这里,孟清和难得感慨,时间过得真快。
  边塞岁月,靖难之艰,再到永乐帝登基。
  转眼之间,竟是十余载。
  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变得愈发成熟。
  唯一不变的,大概只有两人之前的牵绊。却也是越系越紧,越来越深,今生都无法斩断了。
  来生?
  孟清和很少去想。
  今生过好就不容易了,即使有来生,也是下辈子该想的事。说到底,他这一辈子,也算是赚到了。
  朱瞻壑已经从朱棣怀中下来,自己站着,目不转睛的看着场中。
  孟清和没轻松多久,就被叫到永乐帝身边,任务是为小世子继续解答问题。
  虽说朱瞻壑的问题都不难回答,可一个接着一个,不见分秒停歇,着实令人头疼。
  “这是为什么?”
  “那又是为什么?”
  “皇祖父……”
  朱棣很快败下阵。
  朱高煦和朱高燧接棒,也没撑多久。
  朱瞻壑仍眨着大眼睛,一脸的好学。
  这个重要时刻,就需要道衍大师的高徒,朱瞻壑名义上的师傅来撑起场子了。
  孟伯爷,责无旁贷。
  “爱卿,朕把皇孙交给你了。”
  永乐帝郑重其事,孟清和还能如何?
  只能当做没看见永乐帝略显扭曲的表情,也没见到汉王和赵王绷紧的腮帮子,恭声道:“臣遵旨。”
  孟伯爷主动认领了十万个为什么的三头身,朱棣父子三人长出一口气。
  这一次,朱棣没再说朱瞻壑效似朱高煦了。亏得朱高煦幼年时有王府教授和纪善顶梁,否则,朱棣不保证会不会一天抽儿子八遍。
  虎爸的名头绝不是虚的。
  如果加上年轻时的徐皇后,夫妻双打也不是神话。
  朱高煦和朱高燧对看一眼,再看看老爹,都有些后怕。明显和朱棣想到一块去了。
  亏得自己小时候“实诚”啊。否则,不晓得会被老爹如何修理。
  比武场中,战鼓声猛的加快,加重。
  雷鸣般的三鼓过后,五色令旗在场边高高立起,哨声传出,宣告整场比武结束。
  虽然比武时多采用木质武器,火炮和火铳也只是摆摆样子,并不具有实际杀伤力,可就算光用拳头,也能把人揍伤,遑论是列阵对战。
  实打实的一场打下来,不掺任何水分,参与比武的羽林卫,大半带伤,十余人伤势还不轻。
  被陈纪掀翻马下的两名佥事,一人不小心折断了腿,躺在地上,差点被马蹄踩到,造成二次重伤。好在有随时关注场内情况的锦衣卫,以及太医院的数名太医候在一旁,跌落马下的佥事第一时间得到了救治。
  “佥事无大碍,休养一段时日即可痊愈。”
  绑好夹板,太医表情淡然,言之凿凿,佥事咬牙忍疼,满脸冷汗的谢过太医,很快被锦衣卫抬了下去。
  刀剑无眼,比武中没有上下级之分,对战的只有“敌人”。
  断了腿,不能怨陈纪,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
  见识到陈纪勇猛的羽林卫官军,个个眼睛发亮,热血上涌,不愧是泾国公的孙子!
  至于陈亨的嫡子,陈纪的老爹,在五军都督府挂职的陈恭,十分自然的被忽略了。
  虎父无犬子,陈亨和陈纪,就当做是虎爷无犬孙。陈恭……纯属意外。
  比武结束,朱棣大笑,道:“好!”
  并当场下旨,擢升千户陈纪为羽林前卫指挥。
  千户,佥事,同知,指挥。
  一场比武,陈纪三级跳,羽林卫上下顿时欢欣鼓舞,身上的伤不疼了,青肿的眼眶也不当回事了。
  被天子夸奖一句,容易吗?
  想起大比武开始,旗手卫表现不佳,被皇帝斥责,旗手卫指挥和同知当天被谪交趾,众人无不心有余悸。
  “官军须谙韬略,勤练习,以精武事,以报国家!尔等祖辈多以战功擢升,拼死以晋身,沙场九死一生,冒箭雨刀阵,方得封爵拜官,荫佑子孙。尔等不体祖父之忧,骄纵懒怠,肆意妄为,不习谋略,不勤练武艺,逢比试之时,面色如土,双股战战,畏怯如处子,懦弱之态,将来袭职位,何以得用?!临战若如此,何以迎敌,何以守土卫国?!”
  一番话,不只训斥得旗手卫上下大汗淋漓,脸色涨红,羞惭不已,尚未参加比武的天子亲卫也是心生惭愧。
  祖父之功,家族之荣,若在自己的手中丢弃,待到将来,还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旗手卫成了杀给猴看的那只鸡。
  其后参加比武的各卫,全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有武艺不精者,纷纷开始临阵磨枪,在家中和营中勤练,倒是让家中的长辈好一阵惊讶,旋即大感欣慰。即使儿孙和族中子弟在比武中受伤,或是因表现不佳被贬谪,也没有人上疏求情。
  对武将之家而言,这可是好事,求的哪门子情?
  不提洪武朝留下的将领,单是跟随朱棣起兵靖难的武将勋贵,哪个不是历经边塞磨练,和鞑子对砍才得以晋身?
  从军最怕的不是上战场拼杀,更不是受伤,而是临战胆怯,谋略不通,武艺不精。
  后两者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学习磨练,临战胆怯,畏敌不前,却实打实的要人命。
  刀子没举起来,先吓得两股战战,面色惨白,丢命不说,更加丢脸!
  天子下令二十六卫大比武,无异于提前发现问题,进而想办法解决问题。
  不需要天子动手,家中长辈足以给这些不肖子弟好看!
  “兴宁伯果真有大才!”
  向天子提出大比武的孟十二郎,在武将和勋贵中的好感度再一次飙升,其速度堪比火箭。
  “兴宁伯是个好人啊!”
  刷了好感度不算,好人卡也收了一堆,多是孝陵卫的亲属颁发。
  无他,光听名字就能分辨出,孝陵卫的主要工作就是守卫皇家陵墓。
  除非天子专门下令,否则,打仗出兵,护卫天子出巡,孝陵卫通通没份参与。这种情况下,天子二十六卫只能当做个好听的名头,武艺练得再好也没用!
  兴宁伯向天子提议,进行二十六卫大比武,对孝陵卫而言,简直是从天而降的大饼,还是肉馅的!
  不趁机狠刷存在感,让天子知晓自己的一身本事,还要等到黄花菜凉了,脑筋再转弯?
  临到孝陵卫比武当天,也着实让永乐帝惊喜一把,战阵如何暂且不论,卫卒的勇武,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因旗手卫而起的郁气和怒气,瞬间一扫而空。
  天子亲卫,该当如是!
  如果不是情况不允许,牵涉面太广,永乐帝恐怕会当场下令,旗手卫和孝陵卫换装,换人。
  孝陵卫负责天子出巡,旗手卫去守护皇陵。
  饶是不能全部换人,也从孝陵卫中选拔多名有才能的军官,近五十名勇猛的卫卒,调往大宁。
  “尔等需谨记今日之勇,不可骄狂,当临战不怯,立功以壮家族。”
  临行前,家中长辈的殷殷教导,加上本身对战功的期盼渴望,让这些从孝陵卫调往北疆的卫军热血沸腾。
  戍边,对他们来说,是难得的机会。何况还是大宁,旁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
  被选出的孝陵卫打点行囊,高高兴兴出发。留下的缺额,直接由在比武中表现最不好的卫军填充。
  二十六卫中,被谪交趾和广西云南的不少,调往北疆的更多,而且,基本都是在比武中表现突出官军卫卒。
  不是没有朝臣发现此事微妙,可文武两立,五军都督府都没开口,文官有什么立场追究?
  说天子二十六卫拱卫京师,人员一个不能少?
  不见把人调走之后,又从各自的家族中征召?
  比起卫所垛集抽丁,天子亲军一向不愁兵员。只要追求不高,守卫皇陵也是一份不错的工作。
  既然人都补上来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谁敢上疏提出质疑,朝中的勋贵武将会立刻握拳,从鼻孔喷气。
  怎么着,捞过界了啊!
  文官很是委屈,武将队伍中,早有人这么干了!自己不过是仿效行之。
  得知此言,孟清和摸摸鼻子,后退数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