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放改造[种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你看是不是越下雨,蘑菇长得越多?”

    沈老娘想想,也是这么一回事。

    沈余催蕾了二十二个菌包,按照与胡掌柜的要求,这种一次能出半斤,二十二袋能多点,有坏得也能补上。

    第二天就没有,因为头一批的,沈余算过了,刚刚能接上,第三天他又催蕾了二十二袋,第四日,他又催蕾了二十二袋,第五日,只有二十袋。

    自此,第三次做的菌包已经全部催蕾完毕,只要每天坚持浇水,就能根据时间的不同,陆续出菇!

    又过了八日,第四批用竹篓做的菌篓也成了,情况理想,成功率有八成接近九成的。

    沈余很是高兴,就很沈老头商量,“爹,我们跟村里人收竹篓子吧!跟他们商量一下,提前说明要求,按照你们这样的来!”

    “儿啊,这竹篓子自家人就能做,隔壁要去买?”

    沈余不太赞同,“娘,你看小丫和立春的手,你们的手上都割了不少口子,再说,而且你们一天能编几个,我要的数量多,一次就要上百,你们一天也只能编二十几个!人还没个闲!又能省下几个钱?”

    沈老娘还想再说什么,沈老头毕竟见识不短,打断了,“我们一家不能把好事都给占了,沈老幺家做豆腐,还得在本村收豆子呢!我们卖蘑菇这么赚钱,什么都不在村里收,说不过去!”

    “我们还在村里收谷糠个麦秸杆子呢!”沈老娘不服气的说。

    “娘,我想让大家轻松一点,您没事可以到处去找大婶子们唠唠嗑,这竹篓子伤手还费眼睛,也省不下几个钱。”

    “就这么定了,老五,你说这竹篓子多少钱一个合适?”

    “四文五文,您说了算!”

    “这么一个竹篓子就要四文,儿啊,多了多了!”

    沈余:……!

    “那随你们吧!”

    作者有话要说:  有莫得人看呀!大家可以多讨论呀!

 第23章 扩大规模

    第二天,沈村有了一条新流言:沈二家要收用竹篾做的竹篓子,三文钱一个,收三个月的。

    当下,有闲在家的人纷纷跑到沈家来问,是不是真的?

    这当然是真的,不过要照着他们的样子来,要密实的才要,不合格的不要。

    这下,村里人炸开了锅,纷纷讨论这沈和家要这么多竹篓子做什么?

    要知道,这种竹篓子不难,一个熟手,一天能做四五个,如果是像沈老娘那样的,一天七八个,二十来文钱,能抵去外面帮工一天了。

    一时间,后山的竹林遭了殃,前几天,村里人热闹得很,有竹子的就去砍竹子,到处都是啪啪砍竹子的声音。

    比较倒霉的就是那些外姓人,他们不姓沈,便没有分到竹子,就去沈大伯家闹,说是村长不公。

    沈大伯无语,这竹子又不是他分的,跟他说有什么用?

    这竹子最开始是十多棵,然后家里分家,分出去的可以去属于的竹子分株,后来分家的多了,才变成了现在后山这么大一片竹林。

    “这又不是村里的财产,我怎么就不公了?他们爹娘分给后面的子孙的,我能有什么办法?”

    为此,沈大伯还跑到沈余家抱怨了一通。

    沈余刚去了谭木匠家,又定了十个木架子,回去就听到这么一回事,哈哈大笑,“您不是村长嘛!能者多劳,不找你找谁?”

    “我就管管鸡毛蒜皮的事。”沈大伯摆摆手,突然就问,“余小子,你说的蘑菇包还没有做好吗?”

    “做好了,做好了,正准备给大伯送去?”

    沈大伯喜滋滋,“真的?我去看看?”

    沈余把人拦住,“大伯,不成!”

    沈大伯脸上不悦,“余小子,这么防着,你是怕我学了去啊?”

    “这倒不是,大哥,不是我说,就是教你你也学不会?”沈老头得意的说。

    “老五教了老大一个多月,他才能下手,主要的活儿还是老五在干,里面复杂着呢!”

    “真这么难?老大这么聪明的人还的学这么久?”

    “可不是?”

    沈大伯一拍巴掌,高兴道,“真是太好了,这下就不怕别人来偷学了去了!”

    沈余怎么也没想到沈大伯是这个反应,有点无语。

    “那为什么不让我进去?”

    “这个老五说有别的东西会跟着进去,有小东西会吃蘑菇种子,然后就会发灰色的霉菌,就不会有蘑菇长出来!”沈老头简单的给解释了一下。

    “原来是这样,可要下心了!”

    “现在老婆子都不怎么进去了,就老大老二几兄弟进去!”

    老二给蘑菇浇水出来,看见沈大伯,喊了一声,“大伯,你来了!”

    “刚来一会儿!”

    沈老头点点头,“你去把用竹篓子做的蘑菇包给你大伯搬五十个出来!”

    沈大伯摆摆手,“不用,我就搬俩回去试试!”

    “就搬五十个,反正大嫂在家没事干,给她养养蘑菇,总比喂鸡鸭要赚钱!”

    “先回去试试水,等会种了再来多种点!”

    沈大伯想得比较踏实。

    “你们现在每天大概能产多少蘑菇?”

    “十斤,还是有断层!再做两批蘑菇包就好了!我再让老大他们再做点,然后让三弟也跟着种蘑菇,大宝都快十九了,再不说亲就不好说了!”

    沈大伯听了,连连应下来,“这事儿了还想着怎么跟你提,没想到你先提出来了!”

    “都是兄弟,有了赚钱的法子,怎么能不帮一把!”

    沈大伯连连点头,“兄弟间没有隔夜仇,再怎么都是亲兄弟!但是老四那边……”

    “老四那边就不用提,这是不可能的!”

    沈余也从这里面听出一些问题,他说怎么不见爹跟两个叔叔之间有往来,原来中间还有着仇怨啊!

    “那都过了二十年了,再大的仇也差不多了!”

    ……

    第二天傍晚,沈家正在吃饭,就听见院子外面有人在叫沈老爹。

    “沈二叔,沈二叔。”

    沈老头放下碗筷,走了出去,看见是沈二刚,他手里还拿着一串竹篓子,显然是来卖竹篓子的。

    “二刚啊,拿竹篓子来啊!吃饭了没?快进来!”

    “没,我娘做好了,在家等我呢!让我把竹篓子拿来!”

    沈老头检查了一下,十分密实,能用,“十二个,三文一个,三十六文钱,你等等,我让你婶子给你拿钱!”

    沈老娘哪里需要他叫,吃饭的地方就在院子那边,早就听清楚了,在他检查的时候已经把钱给拿出来了。

    沈老头数了三十六文给沈二刚,“来,二刚,你数数,对不对!?”

    “对的,那沈二叔,我就走了,我娘喊我回去吃饭!”

    “吃了饭再走吧!”

    “不了不了!”

    沈二刚走了,沈老头又回去继续吃晚饭,谁知道,沈二刚只是个开头,陆续又有人送来竹篓子。

    合格的沈老头就收了,觉得不合适的沈老头一个都没要,沈余说了,收了第一次,就有第二个,搞不好明天就有三个四个不合格的。

    待天黑,他们已经收了两百多还竹篓子!

    “儿啊,这么多竹篓子,哪里用得到这么多呀!”

    “用得着,爹,你明天去村里请十几个人吧!我们再起几间培养屋!争取早点完工,对了,再重新打一个大灶,以后的料会更多,厨房这边始终不太方便!”

    “还要盖新屋啊!”沈老娘舍不得,这才赚了多少两银子啊,就都又要花出去了。

    “娘,必要的投入这是应该的,我们这个月就赚了七八两了,下个月,再下个月只会更多!”

    沈老娘也知道,就是舍不得呀!

    “好,老大,你再去村里有大梁的人家买几根大梁。”

    “嗯!”

    沈家要起几间新屋的事情,又在村里起了喧哗,“这沈家发达了啊,昨天我算了一下,他们就收了好几百个竹篓吧,得一两多银子了!今天有建新屋,估计得每个□□两下不了!”

    “他们家哪有这么多钱,前李家不是问他们家要三两银子的彩礼都拿不出来,怎么突然这么有钱了?”

    “我知道!”

    其他人纷纷看向那个人,吓了他一跳,“看着我干啥?”

    “快说,沈二家怎么这么多钱的?”

    “可能是卖蘑菇,我看见好几次沈富沈贵去卖蘑菇,那么一大担子,得有二十来斤不止了!”

    “这么多,不得一二两银子了,他们哪里找来这么多的?”

    “不止了,我当家特意注意了,天天都是一担子,没以前那么多,一十来斤也是有的!”

    嚯

    “这么多?”

    一时间,村人面面相觑。

    这时候,沈三婶恰巧从这里走过,她刚从娘家那边回来。

    前些日,沈三婶娘家侄女要嫁人,她被叫回娘家去帮忙,其中免不了要添些嫁妆。

    从前日就叫去了,今日也才回来!

    “沈三嫂子,这是回来啦,过来坐坐!”

    本来沈三婶想立马回家的,但是叫她的都是熟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不好推拒了,就走了过去。

    沈三婶站远了没瞧见,近了才发现她们在编一个奇怪的东西,用竹篾编的,十分精巧!

    “你们这是在做何?”

    “竹篓子啊?你不知道?”一个跟她平常走的近的媳妇问道。

    “知道什么?”沈三婶疑惑的问。

    “我就说三婶子不知道吧!”一个年轻小媳妇撇撇嘴,又继续编她的竹篓子。

    沈三婶莫名其妙,那个跟她走得近的婶子悄悄说,“这是和二哥家收的,这么一个三文钱呢!现在家家都在编这个?”

    “他们收这个做什么?”这下沈三婶更疑惑了。

    有个年纪比较大的婶子说,“这就不知道了!话说,他们家不是跟你们家的不是亲兄弟么,按理你们应该知道才对呀!”

    沈三婶脸一黑,他们家跟二哥家有仇怨,这事儿谁都知道,他们家也是想和二哥讲和,但是那件事儿干得太不地道,虽然她由于心里有愧,还是悄悄帮助过二嫂,但是他们家的那口子的确是落井下石了。

    “三婶子,你是不知道,最近你二哥家天天都挑了一担子黑蘑菇去镇上的客来酒楼,少不得赚上一贯钱!”

    沈三婶被吓了一跳,嘴里还是说,“能挣那么多还他们有本事,能在山上采上那么多蘑菇!!”

    最后回家的时候,沈三婶还是有点魂不守舍的,这是什么运气,日日挣一贯钱,一月就是三十两银子了!一年就得三百多两!

    可以在镇上买上三个小铺子了。

    “干啥呢!走路不好好看着路,想什么?”踏进院子,沈三婶一个不注意,差点给撞门上!

    “没!”沈三婶还在想着事情,难免有些心不在焉。

    “没事还能撞门上,是不是你娘家人又责难你了!”沈三有些笨拙的安慰着,“也是怪我没本事,每次不能带上好的节礼回去。”

    随后,沈三有些兴奋的声音就响了起来,“现在好了,我们家就要起来了,以后你回去,他们巴结你还来不及,再不会给你脸色瞧了!”

    “去,做什么美梦,以为是二哥家呢,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