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初搞慈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朱元璋和陈柏松; 则是分别指挥一百人对战。
  虽然只有一百人,但在双方人数差不多的情况下,林渊也想看看那边更厉害。
  姜桂看着下头的人,嘴里嚼着炒好加盐的黄豆; 问林渊:“你看哪边能赢?”
  林渊说:“看下去就知道了。”
  朱元璋此时也只是一个刚二十的小伙子,也没打过什么仗,带领打仗除了小部分的理论知识以外,更多的还是实战训练,他所经历的实战训练也只有那么一两次,还都是小型对战,说不定跟两个村子打群架差不了多少。
  但陈柏松不同,他能活下来,靠的就是跟不同的流匪和土匪寨子对战,他没什么理论知识,甚至识字都不多,可是经验丰富。
  林渊越看,越觉得朱元璋还需要学习。
  历史上朱元璋刚开始当的只是一个小兵,每次战役都冲在最前方,身先士卒。
  他所有的经验和对战争的决策,都来自于一次又一次跟鬼门关擦肩而过的经历。
  其实林渊也想过,朱元璋或许有一天不会愿意屈居人下,或许终有一日自立门户。
  但是林渊并不想因此就永远不提拔朱元璋,或者直接杀了他。
  他本来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从来到这里开始,他最先想的是保命。
  没有万贯家财,只是想有个栖身之所,能够照顾原主的家人。
  后来就想让庄子能够良心发展,自给自足。
  现在是觉得大势所趋,庄子如今有了千余人,有粮有钱——虽然是假玉石,怎么看都是块容易吃的香馍馍,他就觉得需要壮大自己的力量,用以保护自己,让庄子里的人都能活下去。
  林渊低下头,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生出了野心。
  可是几个男人没有野心呢?
  林渊握紧了拳头。
  有野心从来不是错误,错的是有野心,却没有足够与野心匹配的智力。
  林渊揉了揉脖子,继续看着下面的战局,他想,他从踏出第一步起,就做好了走进乱局的准备。
  最后的结果无论如何,他都可以接受。
  让他带人去投靠红巾军?那不现实,红巾军的问题在于内部矛盾,郭子兴和孙德崖他们内部斗得就厉害。
  他叫刀哥杨子安李大他们跟张士诚去兴化,目的就是张士诚了解兴化,跟底层盐民交好,刀哥他们也能借此打入盐民内部,在韩山童他们造反的时候也从盐民内部策反,到时候里应外合,拿下兴化难度不大。
  之所以没有跟张士诚交底,原因还是信不过。
  他信的过刀哥,也信得过杨子安还有李大。
  刀哥为人莽撞,但有兄弟义气,这是难得的个人魅力,跟盐民们称兄道弟不是问题,别说六七个月混熟,估计六七月都够他结交几百个义兄弟了。
  杨子安有头脑,义兄弟几个里,杨子安是最清醒的,他能分析利弊,还识字懂道理,关键时刻杨子安才是压轴的那个。
  至于李大……这完全是害怕他们几个人手不够,而且李大的老婆还在庄子里。
  张士诚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领路人罢了。
  而且张士诚的兄弟们也还在庄子。
  至于陈友谅,林渊从一开始就没考虑过这个人,陈友谅是个独夫,称孤道寡之人,在战术领域和朱元璋类似,都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典型,但是他的运气没有朱元璋好。
  有野心,有头脑,但是多疑,信不过任何人,如果他投靠陈友谅,陈友谅最后又当了皇帝。
  林渊摸摸自己的脖子。
  估计他这颗项上人头就不保了,刀哥他们就更别提了。
  当今之计,先走一步看一步。
  拥有保护自己的武装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快结束了。”姜桂在一旁说。
  林渊集中注意力,盯着下方的战局。
  陈柏松那边赢了,意料之中。
  朱元璋其实指挥的很好了,但是一边是普通人出身,一边是匪徒出身,双方战力完全不同。
  再加上陈柏松指挥的并不差,朱元璋落败并不奇怪。
  毕竟现在的朱元璋还没有经历战争的洗礼。
  赢的一方今天可以加餐吃肉。
  林渊下去的时候正好看到朱元璋坐在旁边,他低着头,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怎么了?”林渊也席地而坐,看着旁边陈柏松他们那些人在兴奋的欢呼雀跃。
  朱元璋抬起头,脸上带着一如既往的笑:“没什么,输了就是输了。”
  林渊问:“输在哪儿?”
  朱元璋一愣:“刚刚不该分小队突侧翼?”
  ……好像挺对的……不对!
  林渊说道:“你只是缺少经验,陈柏松他们原本就是靠这个维生,我们剿匪也只剿过那么一两次,不如他们也很正常,而且对战看的不止是指挥的人,还得看士兵的能力。”
  “对?”
  朱元璋点头:“东家说得有理。”
  林渊拍拍他的肩膀:“别泄气。”
  朱元璋看向林渊,他问:“东家,您这脾气是天生的?”
  林渊问:“什么脾气?”
  朱元璋笑道:“就没见您发脾气的样子。”
  他刚刚还以为林渊要斥责自己呢。
  林渊反应过来了,笑道:“我发什么脾气?没什么可生气的。”
  朱元璋:“我输了您也不生气?”
  林渊:“现在输,总比以后真的上战场输了好?”
  朱元璋小声问:“您叫刀哥他们去兴化的时候我就想问了,您是不是准备……拿下兴化?”
  林渊知道也瞒不过朱元璋,朱元璋聪明,会为人,会处事,瞒也瞒不过去,只说:“确实是这个想法。”
  林渊问他:“你是不是想问我为何不叫你去?”
  朱元璋:“果然瞒不过东家,但我也知道,东家还信不过我。”
  林渊摇头:“不是信不过你,是知晓这事的人越少越好,连刀哥他们都是临走之前我才嘱咐的,他们走了,庄子里也得有人才行。”
  不管朱元璋信不信,至少这个时候他不能面露疑惑。
  他点头说道:“东家一片苦心。”
  林渊冲他说:“你如今也是营长了,手底下管着二百多号人,别的我也不多说什么,信与不信,你自己琢磨。”
  “我先过去了。”林渊冲他说。
  朱元璋点头:“您去。”
  跟朱元璋那边的士气低迷相比,陈柏松这边的人就显得兴奋多了,他们知道奖励是肉以后,表情都变得生动了起来,围在陈柏松旁边,商量着分到的肉是直接吃光还是留一部分下来。
  林渊一过来,这群匪徒就挪开——他们已经听说了林渊是神仙下凡这件事。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信起来挺快的,林渊觉得这里面肯定有陈柏松推波助澜的手笔。
  “赢了不高兴?”林渊问没什么表情的陈柏松。
  陈柏松却说:“胜之不武。”
  林渊笑了:“再过几年,你怕是就胜不了了。”
  陈柏松转头看向林渊,双目有神,如狼似虎,眼底像是冒着精光:“少爷小看我?”
  林渊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说:“不曾小看,随后一说罢了。”
  陈柏松这才收敛的了目光。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
  “你觉得朱元璋如何?”林渊问道。
  陈柏松沉思片刻后说:“有勇有谋,敢战,进退皆可,假以时日,不失为一名猛将。”
  林渊听他说的这么专业,奇怪的看着他。
  陈柏松发现了林渊的目光后问:“少爷为何这般看我?”
  林渊:“你这些话从哪儿学的?”
  陈柏松被揭穿,坦然的承认道:“我那寨子里有个读书人,他就是这么说我的。”
  林渊松了口气,他就说嘛,陈柏松会的字都不多,还是个土匪头头,能这么夸人?
  林渊说道:“你有空的时候,就多去跟朱元璋聊聊,你们俩多交流一下,互相学学。”
  陈柏松也不是个骄傲自大的人,刚刚对战的时候自然能发现朱元璋的好处,现在听林渊一说,点头应道:“好。”
  “争取把现有的一千多人全部练起来。”林渊说,“开春的时候,我会组织一场拉练。”
  陈柏松问道:“甚是拉练?”
  林渊:“就是野外训练,除了武器以外什么都不能带。”
  陈柏松半懂不懂,一脸懵逼的点头答应。
  一千人的拉练,自然只能往深山老林里走,除了锻炼身体以外,更重要的是锻炼心态,如果遇到流匪和山寨,正好可以拿来练手。
  可谓是一举多得。
  来回有个半个月就差不多了。
  ——
  “这儿就是兴化啊。”李从戎看着眼前的城墙,不经感叹道,“果然是大城,就是跟坞城不同。”
  李大在旁边说:“坞城多小啊。”
  张九四在一旁说:“我们先进去。”
  因为穿着打扮干净整洁,加上他们还给守城的兵拿了些银子,嘴上说着投奔亲戚,进城倒是不难。
  元朝的人口迁移很方便,除了商户需要路引之外,普通平民南来北往没什么限制。
  张九四先带着他们找了一家便宜的客栈,才说道:“我那些兄弟们都在盐场外头,现在肯定在干活,我们等天黑后再去找他们。”
  “行。”李从戎答应道,“不过我看这兴化确实不错。”
  路上行人熙熙攘攘,商贩小摊热闹非凡,城里的富户住的是大宅子,门口还挂着灯笼。
  坞城是个偏远小城,人口本来就少,就是最热闹的时候也及不上兴化的十之一二。
  张九四说道:“这也只是有钱老爷们住的地方。”
  兴化穷富分明,盐民们连饭都吃不饱,富户老爷们却富得流油。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兴化的真实写照。
  一时是盐民,一世是盐民。
  世代都翻不了身。
  天色渐晚,张九四就带着李从戎他们去了盐民们住的地方,没了雕梁画栋的大宅,入目就是低矮的平屋,进出的人衣衫单薄,在冬季根本无法保暖,他们行路匆匆,每个都面带苦色。
  “赵大哥。”张九四敲响了一家房门,破旧的木门早就看不出原本的颜色了。
  里头的人喊话问道:“谁啊!”
  张九四压低声音:“是我,张九四。”
  里头的人这才来开门。
  木门打开之后,出现在李从戎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汉子,但两鬓已经花白,佝偻着腰,形容枯木,脸上褶皱很深,皮肤松弛黑瘦:“张九四?你还活着?”
  张九四说:“赵大哥,先叫我们进去,外头不方便说话。”
  赵大哥这是也才反应过来,打开门叫他们进去。
  眼见着失踪这么久的张九四带着三个自己从未见过的人过来,赵大哥的表情有些疑惑。
  张九四选他也是有原因的,因这赵大哥是个光棍,无父无母,也没有妻儿,独自过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所以也不担心家里有旁人,且他除了跟张九四交好以外,也没有别的知交好友。
  张九四同他混熟,也是因为张九四当初帮扶过他,在他没粮的时候给他送过粮。
  算得上是救命之恩了。
  “他们都说,你带着人跑了。”赵大哥坐在床边,这屋子很小,只有一张桌子,一个破烂木柜和一张床,他招呼张九四他们过来坐,“盐都们说,你肯定已经死在外头了。”
  张九四表情复杂:“我还没死呢。”
  赵大哥笑道:“我也知道你命硬,肯定死不了,说,你这回回来是为了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