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城给他写信人的名字,要粮的数额,给他的价钱,至于粮的去各,他说不知情。但是他却猜测粮是运出关。”李菻善把没有瞒着家人,“之所以这么猜是因为截了修晋的粮之后,过来接受粮的人中有两人说话不像是大梁的官话,他便没把粮全给出去,留了半车放在粮仓里。”
  “倒是有些小聪明。”李老将军点了点头,“菻善一路上辛苦了,回去洗洗,早些休息,明日早晨随祖父进宫。”李老将军倒是想看看谁这么大的胆子,在刘大人的事还有余微时,冒着大不韪而为之。
  返回梧县的王修晋到了家才知李菻善回京时遇到的事,在心中十分的惊讶,他没把截粮的事想得那么复杂,他以为就是当地知府贪银,至于京城围大臣,明显的是围而未罚,未必是因为截粮一事。现在看过信,王修晋觉得,活了两辈子的他,脑洞还是太小,还是太天真单纯。
  关上书房门,王修晋把信里的事和父亲聊了一下,王涣之脸色不好,拿起笔便在纸上写写画画,他觉得能派出一批接着一批的杀手,首先需要有钱,其次官位不低,甚至是皇上亲近之人,也有可能是军汉之中了出现了叛徒,若不然对方怎么可能会知道行走的方向。
  王修晋的猜测和父亲差不多。
  “养杀手的人,或者是此次偷袭指挥的人,头脑不简单,若是他们的行动成功,那就是一箭双雕。”王涣之眯起眼睛,把成功之后会发生的事向小儿子讲了讲。
  王修晋倒吸了口气,然后拱手行礼,“听父亲一袭话,圣读十年书,儿子仍需努力。”
  “让你去学堂读书,跑得比兔子都快,现在才知努力也不晚,从明日起到年前,便每天都去学堂读半日书。”王涣之一直觉得小儿子比大儿子聪明,也希望小儿子能去科举,可,自从把当家管家之事丢了出去后,便发现他说话一点儿用都没有。
  “是。”王修晋从父亲的书房出来之后,便不停的反思,可能是这几天做事太顺利了,以至于,现在做事有些顾头不顾尾,父亲讲的一箭双雕,他应该能想到才对,然而却被他忽略了,他现在似乎有些发飘,这样非常的不好,必须让自己沉淀下来,不然,以后会如何,他自己都无法想像会是什么样。
  王涣之有些意外小儿子痛快的应下,待小儿子出去之后,便立刻为其挑选几本适合的书。


第128章 
  自打应下父亲每日用半天的时候去学堂; 王修晋一日未落的做了乖学生,读着父亲专门为他挑选的书; 当沉下心来专心读书,没了浮躁; 王修晋发现其实古文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让他越发的有兴趣; 不过再有兴趣; 也不会听父亲劝说下场考什么童生,他觉得古代的科举考试太折磨人。
  除去每天去学堂,王修晋把余下的时间全都放在了粮铺的整合上,而且还要规划出新一年的种植蟹田稻; 王村的村长最近找了王修晋几次,附近的村子全都富了起来; 以前没地的; 这几年也都纷纷置地,家中的房子推倒重盖,一个个那日子过得,红火。因为是自己出钱买的蟹苗; 养的时候更加精心; 当然吴掌柜去收蟹的时候,也都是挑全乎的; 缺脚想要充数,别想。便是这样,他们依旧赚得满盆银。反观王村; 依旧是穷的穷,富的富,村长怎么可能会不急,这么多年过去了,对那些人的惩罚也可以了,如今大家也不指望王修晋提供蟹苗,他们也和大家一样出钱买,只求着能够种上蟹田米。
  村长几次寻王修晋,不是没见到人,便是正忙着,心里合计是不是自己和王修晋不亲,便想着请老父亲出面,王修晋怎么着也能给老父亲几分薄面。
  老村长觉得儿子还是太嫩,学堂是谈事的地方吗?那是娃娃们识字的地,怎么能去谈与圣贤书无关的事,王老六没把人赶出来,已经是给他们家面子了。让儿子赶着牛车进了城,老村长直奔粮铺,谈粮的事,便应该在这里才是。王修晋当着人面称湘城内的王家粮铺的事均有于掌柜负债,就应该先与于掌柜谈,若不行,再与王修晋谈。
  于掌柜见到老村长,忙拱手行礼,老村长也不拐弯抹布,直接表面来意……想让村里人都种蟹田稻。于掌柜苦笑,“老村长,您这不是难为在下。”
  “村里人拿钱买蟹苗,不再白要,你跟着修晋说说。”老村长也不端架子,“说来都是村民们自己闹的,放着好好的福不享。”说完又叹了口气,他做村长的时候,也气村里那些人的做为,可眼下对比别的村,村民们过的日子,又心疼起本村仍旧过得不好的人。
  “老村长,这事儿便是我与东家说了,东家也不会同意。前儿东家把刚决定把宅子里几个种田好的送到边关去,听着那边是黑土地,地肥着呢!东家的意思是湘城这边粮自给就行,以后北边所需的粮均由边关那边出。”于掌柜摊手,“老村长,不是在于某说话不中听,有些人帮一把,不求感恩带德,也求个好话吧!就村里那些人,当真诺了此事,他们会感激您这么大的年岁还为他们奔波?”
  老村长和村长听完苦笑,父子俩清楚于掌柜说得是实情,可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去边关那边种地能行?”
  “怎能不行,那边可是四皇子守着,凭着东家家中与皇室的关系,您老觉得会有不成的事?”于掌柜可是清楚四皇子便是到经常往来梧县的那位赵四公子,只是此事当不得外人讲,便是家中的婆娘,他都不敢露半句。
  老村长倒吸了口气,然后苦笑得摇头,此事再与于掌柜谈下去,也没啥用,只能等王修晋了。“托于掌柜给修晋捎个话,把事讲上一讲,能与不能老头子也都尽心了。”
  “行。”于掌柜忙应下。
  送走老村长父子没多久,王修晋便晃进了粮铺,今儿进城先去了一趟油坊,让账房给要回老家的工人多准备些年货,不回家过年的,便多开两个月的月俸,做为奖金。这些年油坊可没少赚,早就把投进去的本钱赚回。工坊里的工人有人在城里置了宅子,搬出去没两天又都搬了回来,他们觉得油坊的宿舍才是他们的家。王修晋也不在意搬出搬进的事,当初建宿舍就是给他们住的,他们想住在哪便住哪。
  王修晋刚端起茶杯喝了口茶,便听于掌柜把王村老村长带着村长过来的事转述了一遍,王修晋放下茶杯,叹了口气,“老村长是个明白事理的,这么多年,年年都去村长家拜年也不见老村长提过此事,现下提大约是觉得对那些人惩罚应该够了。于掌柜,我也不当你是外人,你说这事能应吗?若是应了,那帮人再故态复萌,我又不在这里,大哥为官总得为名声着想,而家父……还是别提,我都拿不准他的性子。家中倒是还有一男子汉,可那娃太小,完全顶不了事。”
  有些事,王修晋不得不多想,他们家现在就只有大哥为官,真若是传出什么欺霸乡邻的丑闻,王家上下大小的名声可就全毁了,他倒是不在意,可是大哥还要升迁,长姐还要在婆家做脸,且,也间接丢了皇室的脸面,再由哪个只会动笔杆子的小人,不问前言,只闻后果,送个谏言的折子。王家就甭想好过了。不能怪王修晋想太多,而是这个社会,名声能逼死一家,一族,甚至一个村的人。
  于掌柜无言,他和王村的人接触过,不能说都让人厌烦,却也有一些人让人不想与其打交道。说起来每个村都有这样的人,只是因东家出自王村,便把王村的事无限放大了,而王村里的一些人,也着实是给个笑容就能蹬鼻子上脸。遇到这样的,别说脾气不错的东家不愿意理,就是旁观看着的,都跟着生气。
  王修晋没让于掌柜从中转话,他从城里回村时,先到了村长家,这些日子村长寻他,他也有了猜测,但因为着实是忙,且对村长去学堂寻人有那么一点点的心烦。村长见王修晋进院,立刻笑脸相迎,忙让婆娘把父亲请出来,他和王修晋扯着家常。没一会儿老村长便出来,王修晋立刻起身过去搀扶。
  老村长的身子硬实,并不需要人扶,王修晋这一动作却让老村长心里感动,这表示王修晋对他的敬重,要开口的话,又有些说不出口了。
  王修晋却没装傻,在老爷子坐下后,便直抒开意,让村里所有人跟着种蟹田的事,他不同意,也不能同意。
  老村长显然已经想到了王修晋的答案,只是听到干脆的回复仍是忍不住有些失望。一旁的村长想要开口说些什么,被父亲拦住了,此事没有再提,老村长问了问王修晋什么时候准备参加科举,王修晋摇的表示目前没这个打算,又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离开。待人走之后,村长才开口问父亲,为什么不让他开口。“老多大岁数了,还不如你儿子看得长远。让你开口,你要讲什么,讲他们肯定不会犯以前的错误?旁的不说,就是你那弟弟,你能保证得了吗?还是别给老六一家添麻烦了,他们如今落得如此,也是他们自找的。”
  村长张了张嘴,却发现无法反驳父亲的话,摇头叹了口气,算了,自家的日子过得不错,没必要让添丁厌了他们家。至于村民会怎么想,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反正有修柏做县令,村长就不会换成别人。
  王修晋回家之后,便把此事和父亲讲了。也不知父亲对王村哪来的那么大的反感情绪,立刻称拒绝的对。王修晋有时觉得奇怪,父亲以前经历了些什么,听着母亲提起,父亲在做宰相的时候,就提过分宗的事,那会儿他觉得父亲身为朝内重臣,提出分宗,在京城建个祠堂供奉也没啥可奇怪的,现在却不同了,他总觉得父亲对王村,或者是村里的一些人,不太友善。这事不能和家里的人讲,便在给李菻善写信的时候,无意识的流露出来。
  李菻善收到王修晋的信,看完之后,立刻给王修晋回信,信中对王修晋拒绝表示赞同,虽并不是十分了解以前发生了什么事,但如今王家的身份地位不同,行事当是小心并无错。接着又写了家里的事,对京城近来的血雨腥风只字未提。事情最初是由截粮引起,只是事情的发展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谁会相信皇子会是通敌的黑手,还牵扯到了皇上的后宫,之后的事,他便不清楚,没有跟着继续调查,皇上后院的事,借他几个胆也不敢打听。
  李菻善替王修晋委屈,半车的粮食,可以卖多久呢!赚多少钱,白白成了他人之物。尤其是王修晋一直都没有问过,粮能不能追回来,李菻善更觉得心中不舒服。
  王修晋正在跟着侄子四处贴窗花,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王夫人立刻命丫头去煮姜汤,可别受了寒。王修晋揉了揉鼻子,离小侄子远一些,一想二骂三叨咕,他连打了五个算啥?受寒?他也没觉得身体不舒服啊!


第129章 
  新的一年在飘扬的小雪花中来临; 雪下得不大,放在北方便是瑞雪照丰年; 放在南方倒也可以借用此寓意。雪下得不大,落地便化; 想要在南方推雪人; 打雪仗; 没啥可行性。王修晋站在走廓下; 看着飘雪,伸出手,接不妻雪花,略有些失望。家里在面前接到长姐的信; 因今年不能回家省亲而感到失落,信里又写; 她有去过粮铺和饭馆; 在粮铺经常见到李菻善的身影,饭馆做几天便会休息两日,里里外外进行一次清扫,刘姐安排的很好。
  王修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