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杂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嗷呜!!!”风声中,隐约传来一两声狼嚎的声音。
  这个年代猛兽还比较多,虎狼豹子都不算罕见,他们这一带没有大的狼群,只偶尔可以听到狼嚎,在野外行走的时候,不时也能看到狼留下的脚印和粪便,白日里不知躲在何处,大多都是夜里出来觅食。
  希望那些牧民家的小孩不要大晚上出去乱跑才好……罗用也是有几分忧心。
  待明年他们把新城区建起来,罐头作坊和熏肉作坊搬迁过去,到时候这两个作坊的收购收容能力就能得到一个升级,就算当日收不完,至少也能在城中给牧民们划出一片暂时扎帐篷落脚的地方,相应的水气设施也会跟上。
  “县令可是忧心有贼人藏在城外?”见罗用一直盯着那片牧民聚集的地方,一名差役如此问道。
  “郭县尉可有安排?”罗用倒也没有否认,顺着他的话,如此问了一句。
  这些牧民们就在县城外面扎堆,一来他们自身的安全是个问题,二来确实也怕有贼人混迹其中,常乐县这片地方,在很多外地的贼寇眼中就是一块香饽饽。
  “县尉这两日已是安排了斥候过去,扮作小贩模样,到他们那边去兜售酒尾,没花多少工夫,便成功混迹与那些牧民之间,把他们那边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的。”其中一名差役对罗用说道。
  他这么一说罗用倒也想起来了,郭凤来几日前便与他提过这件事,只不过他当时正忙着给在外面修水渠的杜构他们搜集物资,一时间也没怎么往心里去,毕竟这郭凤来一向也很称职,不需罗用操心什么,很多事情他就是向罗用报备一声,罗用心里也有个数就行了。
  “城中总共就这么多差役,他这回安排谁去?”常乐县这小地方,当地人之间大抵都认识,到时候这人来人往的,别被人当面戳破才好。
  “作坊区那边有两个牧民出身的,早几年就进城了,现如今一家老小都在城中,他二人想当差役,郭县尉这回就将他二人寻过来,道是只要他二人听从县里的安排,今年冬天在县城外扮几个月卖酒的小贩,保证及时将城外的消息与他传回来,待到来年开春,便叫他们正式当上差役。”能被安排到罗用身边的,也都是差役队伍中比较核心比较靠谱的人物,所以消息相对也就比较灵通。
  “这倒是不错。”罗用笑道。
  “何止不错。”另一名差役也说:“这二人如今不仅挣着卖酒的那份钱,衙门这边还另发一份工钱,可把他们美坏了。”
  罗用听着也觉有几分好笑,要不怎么说风水轮流转呢,从前是那两个牧民削尖了脑袋想进差役队伍,羡慕这些差役待遇好。
  如今他二人仗着面生的长处,倒是得了一份好活计,虽说是斥候,但是就在这常乐县城外头,也没什么危险,收入着实不错,看得这些老差役们都眼热起来。


第403章 鱼丸罐头
  罗用忧心城外那些牧民的安全以及生活状况,牧民们自己倒是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若说危险,草原戈壁之上可比这里危险得多,除了汲水略有些不便,其他都挺好的,很多人在卖完羊之后还不舍得走,就在这儿一直住着。
  牧民们过日子大多不如汉人那般精细,这时候很多牧民卖了羊手头上有钱,花用起来也都比较爽快,于是不少小贩便挑了担子到他们那边去做买卖。
  城里不少人都说,那些牧民每日里不干活,却懒得连饭都不肯做,很多人家都是直接从晋昌来的小贩那里买炊饼当饭,日日都是那般吃。
  常乐县这边人口少作坊多,很多人都进作坊干活,本地的小贩数量也没有那么多,倒是敦煌晋昌一带不少人到他们这里来做买卖。
  尤其是晋昌,因为离得近,那边城市比较大,人口多,挣钱的地方却没有那么多,于是现在不少晋昌人都到常乐县这边挣钱。
  那些卖炊饼的晋昌人,相互间大多也都是熟识,今年秋里,常乐县这边收白叠花的时候,很多人家都是老老小小一起下地,一天到晚忙得连饭都来不及煮。
  那时候便有一些晋昌人到他们这边来卖炊饼,一文钱三个,粗面的皮,馅料大抵便是羊肉罐头加些时令的杂菜,那段时间常乐县这边刚好有一批羊肉罐头清仓,价钱甚是低廉。
  这时候时间已经入冬,他们便不用羊肉罐头了,都用的新鲜羊肉做馅料,再加些葱蒜豆干之类,调些常乐县里卖的酱料,一文钱三个,分量又足滋味又好,城外一些牧民很是喜爱,恨不得天天吃这个。
  有些牧民还说,他们觉得晋昌人比常乐人更勤劳,更能吃苦。常乐人就呵呵了,这些连进作坊都嫌累的游牧民族,竟还好意思与他们说什么吃苦耐劳?
  罗用有时候在街上行走,常常也能遇到那一堆堆,不知道都是一些从哪里来的人在那里打嘴仗,主要就是埋汰对方吹捧自己,有时候嚷嚷起来嗓门也是很大,不过一般只要不动手,罗用他们都不管。
  最近有几个高昌人在城里宣称,有个从天竺回来的得道高僧,这时候正在他们高昌讲经布道,又把那高僧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很多人只当他们吹牛,并不当真。
  有人对罗用说了这个事,言语间也是不信,只道那些高昌人整日里夸夸其谈,把他们高昌那个地方夸得跟佛门圣地一般。
  罗用却说那高僧之事大抵属实,还说过些时候那高僧若是途经常乐县,让他们这些人务必要以礼相待。
  他们这里说的那位高僧,便是玄奘法师了,算算时间,他这时候确实也该从印度回来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一年当他千里迢迢从印度回往高昌,打算实现自己当年向麴文泰许下的诺言,报答他从前对自己的厚待,然而那时候高昌国却已覆灭,麴文泰也早已死了。
  今时今日,高昌国依旧是不复存在,但好在高昌还是原来那个高昌,麴氏家族仍在,麴文泰也还在世,听闻他这些年一直都在种植金瓜,诵经静修,身体亦颇硬朗。
  回忆起当年险些发生的那一场唐灭高昌之战,罗用不禁又想起了那个名叫陈继的青年,不知他现在如何了。
  那时候,罗用将自己空间中一本书上的一句话裁剪下来,让陈继交予一名高昌僧人,假装成佛祖启示的模样,让当时的高昌王室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麴文泰之子麴智胜在最后关头奔赴长安城,决意投唐,化解了那一场灾难。
  这一转眼,时间已是过去好几年。
  去岁,罗大娘在写给罗用的一封信件里还提到了陈继,说这个人很是得用。
  话说,前两年陈继与罗大娘等人一同去往江南开辟市场,因为陈继此人能够识文断字,又有武艺在身,也懂得跟人打交道,再加上大娘信任他的人品,于是渐渐的,他也成为了阿姊食铺的一名核心成员。
  如今罗大娘回往长安城,他便依旧留在江南,倒是不管铺子,而是得大娘托付,与几名同为阿姊食铺员工的吴县子弟,一起到鄮县那边,办起了一个鱼丸罐头作坊。
  当初大娘她们初到吴县当地,还比较不习惯当地的饮食,顿顿都是河鲜海鲜,吃得很是郁闷。
  待时日久了,渐渐也就适应了,知晓了那海鲜的好处,用新鲜海鱼制成的鱼丸,亦是强过河鱼,为了能让这种鱼丸供应到内陆各家分店之中,罗大娘决定要在海边开鱼丸罐头作坊,这件事便交予陈继负责。
  那鄮县所在,便是后世的宁波一带,唐开元年间置明州,唐初这时候还只是一个县而已,归越州管辖。
  因鄮县那边渔产丰富,鱼价人工较之苏州当地低廉些许,驾船往来十分便利,于是他们就在鄮县沿海买下一片土地,从周边渔村那里收购海鱼,办作坊做鱼丸。
  这作坊开办初期也很不容易,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进去,周边那些渔村的民风还比较彪悍,对他们这些外来人口不太友好,若不是罗大娘在江南当地有些口碑,这间作坊在当地怕是难以立足。
  今年开春,陈继收到二娘与他寄来的一捆红薯藤,在作坊外的一片坡地上插种下去,又常常剪了藤条赠与当地渔民,双方的关系这才改善了不少。
  他们这一带没有什么良田,不是山就是海,种不了什么庄稼,这红薯倒是不错,随便在山坡上开一片坡地插下去便能活。
  今年秋里,不少人家都收获了红薯,于是他们对陈继等人就变得十分友好起来。
  这个年代的很多地方都还很闭塞,他们对外来的人往往都充满了防备和敌意,甚至还存在着很多野蛮的行为和思想,杀人劫货的事情时有听闻。
  鄮县当地倒不至于如此,而且在当地人真正接受了陈继等人以后,就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在面对外人的时候,往往也十分维护。
  在这样的年代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外地商贾要到一个新的地方去经营发展,往往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一旦只要立足了,旁人便也很难动摇。
  当初陈继等人到这边看地的时候,打听到这片坡地的主人一家目前正居住在鄮县城中,于是便寻了过去。
  原本还当对方会开出高价,岂料那地主非但不要高价,还说罗家人若是要在那里开作坊,那块地白送他们都可以。
  “听闻莱州当地,就是因为早些年有那杜郎君在那边开了个罐头作坊,这两年他们莱州的鱼罐头源源不断运往洛阳长安等地。”
  “若说渔产,越州比之莱州亦是不差,我鄮县更是得天独厚,我知你主家罗氏一门皆是有能耐之人,尔等欲在此处兴办作坊,某亦欣喜,不过是块荒废之地,只管拿去用便是。”
  陈继他们原本是在苏州南北这条海岸线上看中了几个地方,具体选哪一处还未定夺。
  这时候听闻了这名乡绅的这一番话,心中便比较偏向鄮县这块地方,后来再经过一番了解和考查之后,最终便定在了这里。
  陈继也不是个目光短浅爱贪小便宜的,自然没有白要别人土地的道理,最后他们还是在当地其他几位有名望的乡绅们的见证下,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完成了这单土地交易。
  这片坡地距离附近的村子并不很近,但也不远,从最近的一个村子步行到鱼丸作坊,约莫不到一刻钟的路程。
  陈继他们就把鱼丸罐头作坊建在这片缓坡上,后面是一片山岭,前面就是大海,他们在海边建了一个渔港。
  初时只有附近的村民划着渔村过来卖鱼,现在往来的渔船就多了,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二三十条渔船入港。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作坊一日只能做出几十个鱼丸罐头,现在基本上每天都要做好几百罐,有时候收购的鱼多了,作坊里的工人忙不过来,作坊这边就会加了工价,吸引周边村子里的村民过来做几日临时工,这种时候他们往往也不怎么挑人,平日里不收的老人小孩都肯要。
  附近七八岁以上的小孩,基本上都有在这个鱼丸作坊干活的经历,杀鱼洗鱼刮鱼肉,烧火分拣装罐子什么的,随时都能上手,个个都是熟练工。
  在这个鱼丸罐头作坊里干活,一日能挣好几文钱,他们作坊里就有一个杂货铺,油盐酱醋粮食布料,什么都有,还有一些糕饼麦芽糖之类的吃食,一般小孩挣了钱以后,便都拿去换了吃食。
  他们这个作坊做出来的鱼丸罐头,前期主要供给阿姊食铺在江南这一片的分店,今年开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