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家落魄前虽然说不上是高门大户,但乔父生财有道乔家也算是略有薄产,这样的家庭里长出来的孩子有股少年公子般的书卷气倒也并不奇怪。而陆锦呈疑惑就疑惑在乔郁身上不仅有书卷气,也不乏市井商人的世故圆滑。
这两样天生就互相矛盾的特质莫名在乔郁身上融合后,竟奇怪的不让陆锦呈觉得讨厌,反而连他身上那两分世故,也世故的可爱起来。
乔郁并没有发现有人在看,他正垂头专心致志的画擦丝器的图纸。
他刀工虽然还可以,但是做馄饨馅儿并不会太考验刀工,花太多时间来切丝再剁成馅儿反而不划算,如果能弄个擦丝器,就方便的多。
好在擦丝器十分简单,也不是什么大工程,随便什么铁匠铺子应该都能做,也不需要去找沈老帮忙了。
他来这里这么久了,什么都算习惯了,只有一点就是万分想念他以前的厨房,面包机烤箱微波炉这种大玩意儿就不说了,就连料理机擦丝器这种小东西都没有,实在是让人很难受。压面机擦丝器这种小玩意儿让他照搬画个图纸出来还行,其他的厨房大件他就真的爱莫能助了,先不说他画不画的出来,就算能画出来,没电可用也只能干看着。
乔郁三两下将擦丝器画好,吹了吹上面的墨痕,然后举起来给陆锦呈看。
“画了个小玩意儿,猜猜这是干嘛用的。”
陆锦呈这才偏头往他那画上看了一眼,只看到一个长条物体上画着一堆分布均匀的圆孔,看了好一会儿,十分诚实的摇了摇头。
这人脑袋里总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也不知道都装了些什么东西。
乔郁见他猜不出来,有些得意:“一个用处不小的小玩意儿,到时候做出来了给你看你就知道了。”
陆锦呈其实对这个东西没什么兴趣,他单手撑在颊边,目光探究的看着乔郁问道:“其实我更想问问你,你脑子里一天哪儿来的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
他就是随口一问,乔郁反倒是被他问住了,一时有些答不上来,总不能说自己是鸠占鹊巢的孤魂吧。
这话乔岭能说,除了乔岭之外的别人可是万万说不得的。
经陆锦呈这么一提醒,乔郁倒是猛地意识到他似乎确实有点太着急了,小餐车压面机擦丝器,倒不是说古人没有这样的智慧,不过哪有人这么一段时间就弄出来这么多的。
乔郁眼睛一转,笑着调侃道:“可能因为我聪明?”
陆锦呈随口一问,他也就是随口一答,没成想陆锦呈颇为正经的点了点头,笑道:“的确聪明。”
说完不等乔郁有所反应,又紧跟着问道:“你可想过不摆摊子,租个铺面开个酒楼?”
以乔郁的手艺,又何愁没客。
乔郁说道:“肯定想过,不过没钱,小岭要去私塾,我现在手里这些东西都还是借的银子,等手里有些余钱,再去想这些长远的事儿。”
陆锦呈知道乔家落败,倒是不知道兄弟俩过的如此艰难,欲言又止的张了张嘴,到底没说出想帮他们的话来,继而话音一转,说道:“我手里倒是有些余钱,等你想开了,可以借你应急。”
他特意说了借,没成想乔郁还是摇摇头:“也别借了,我要是打算开,就去找你入股,赚了钱给你分红。”
他虽然说的奇怪,陆锦呈倒也明白了他的意思,眼睛微微一眯,应道:“好。”
陆锦呈虽说不是来蹭饭的,但实际上也未在乔郁家久留,和乔郁聊过开酒楼的话题后,就告辞走了。
他前脚刚走,后脚秋凤和宋思明就一起来了,秋凤如今被乔郁雇了全职,除了中午乔郁出去摆摊的两个来时辰,其他时候都在乔郁家帮忙干活。
宋思明却并不知道,在外面徘徊半晌好不容易等到陆锦呈走了,走到乔郁家门口又碰到了秋凤婶子,满肚子话也没时间跟乔郁说,只在他跟前没头苍蝇似的焦急的乱转。
乔郁两下就被他转烦了问道:“宋大哥,你到底有什么事儿,直说行么?”
宋思明回头看了一眼,确定秋凤婶子在灶房没出来,文生被乔岭领进了屋,院子里就他和乔郁两人,于是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的问道:“你可知道刚刚在你家里的是什么人?”
乔郁还以为他要说什么,搞了半天就为这点事儿心烦,于是十分好笑的说道:“我知道啊,你主子嘛。”
宋思明悚然一惊,“你都知道了?”
“不然呢。”他演技那么差,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猜出两人的关系。
宋思明千算万算没算出他家王爷居然自己跟乔郁坦白了,一时有些不知道从何说起,想了想又问道:“他至今未娶的事情也跟你说了?”
为什么要跟他说这个,不过二十几岁的人没娶亲不是很正常么?乔郁没觉得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就又点了点头:“算说了吧。”
宋思明这下子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看样子他家王爷棋高一着,已经先他一步跟乔郁坦白了。
可乔郁这个态度又是怎么一回事?难不成他并不介意?
宋思明又惊了。
他来时想了一肚子如何让乔郁躲过他家王爷“魔爪”的办法,却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乔郁居然对此并不介意,他莫不是也喜欢男子?可是他先前不是有个。。。。。。
宋思明脑子一转,觉得他可能知道其中缘由了。
乔郁曾经跟他讲过,他那未过门的姻亲乃是爹娘指腹为婚,后来乔家落败,那家人因此跟他退了婚,他不但没见多伤心,反而说过这亲退了更好。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乔郁可能本来就不喜欢那个女子啊。
宋思明觉得自己电光火石之间想通了其中关键,脑子更是一片混沌了。
若乔郁自己不喜欢男子,那他拼了得罪他家王爷,也是要给乔郁提个醒的,可现在怎么弄?他还有给乔郁提醒的必要么?
他家王爷容貌超绝,又深得太后皇上喜欢,除了至今未娶外,并无任何其他问题。
乔郁若是喜欢女子,那他必定不能看着王爷不怀好意的近乔郁的身,可若是乔郁也喜欢男子,普天之下还有比他家王爷更好的男子么?
宋思明思忖良久,在心里得到了答案。
他一张脸憋的通红,愣了半晌后跟乔郁说道:“若是这样,我就不多管闲事了,你。。。。。。你想怎样便怎样吧,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我都认你是兄弟。”
他自己也至今未娶,男女之情一窍不通,贸然对乔郁的感情发表看法,只觉得用尽了全身力气似的,也不等乔郁有所回应,就慌慌张张的推门跑了。
乔郁:。。。。。。
不管他是什么样的人,都认他是兄弟?
这话听着倒是挺令人感动的,可问题是,他是怎么样的人了?
他不知道宋思明在自己的脑补中早已将他曾经说过的话曲解到九霄云外,还以为自己最近做了什么坏事,想了半天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又懒得再追过去问,就只当他说胡话,也不多想,由着他去了。
第44章 松虞书院
两人牛唇不对马嘴的闹了场误会,乔郁又没有深究; 不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将误会闹得更深。
秋凤婶子出来拿东西; 没看到宋思明的人,还颇为疑惑的比划着问了两句; 怎么刚来就走了。
乔郁摇头耸肩; 自己也没搞明白宋思明到底是干嘛来了。
可怜宋思明着急忙慌的来; 又着急忙慌的回去; 到家看到宋奶奶都还没有回过神来; 被问了两句,又不好将乔郁的事情拿出来随便说,只能强迫自己什么也不要多想,回房蒙头睡觉去了。
乔郁最近沉迷挣钱; 一分一秒都觉得十分金贵,让秋凤婶子帮他看家,他先去找了个铁匠铺让人把那擦丝器做出来; 又寻了个糕点铺子买了两封糕点; 准备明天就带乔岭一起去松虞书院拜访一下。
在外面逛了两圈; 又回去跟秋凤婶子一起切面包馄饨,虽然都不是多重的活儿; 但确实是一刻都不得闲。
乔郁边走边想着; 这开个酒楼的事情,或许也是该合计合计了。
现在他手里所有的银子加起来差不多已经有十两了,送乔岭去私塾可能要用掉几辆,剩下的以他一天挣三四百文的速度; 要不了多久就能将赵家借的那十五两银子还完了,到时候就能攒下点钱考虑一下开酒楼的事情了,能租个铺子就行,要是真不够,倒是真的可以拉彦公子入股,不管怎样应该是赔不了的,只要给的起分红,乔郁倒也不怕欠他的人情债。
因为第二天打算去书院,所以送秋凤婶子回家的时候,乔郁跟她说了让她第二天可以晚点来,他们打算一早就去,也不耽误中午出门摆摊。
第二天有正事,乔郁倒也没有赖床,现在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了,天亮的也早了起来,乔郁早早起床煮了两碗煎蛋面,和乔岭吃完就拎着准备好的东西出了门。
松虞书院乔郁早就打听过地方,在北街。地方挺偏,再往北些就要出北城门了。周边没有什么住户,因此地方还算安静,离西街有些远,但走路倒也能到,据说书院里设有厢房,实在住得远的可以跟先生申请住在书院厢房里,不过因为厢房有限,所以只能几人合住,而且书院不管饭食,中午的饭都要自己从家里带去,如果是住在书院厢房的,则要自己带米粮,在书院的小厨房自行解决。
家里有些条件的,一般都不会让自家孩子住在书院厢房,毕竟要跟别人同住。
乔岭倒不是很介意同住的事儿,不过他家离书院并不算太远,再加上乔岭长这么大都没有离开过家,所以哪怕他不介意,乔郁也并不准备让他住到书院厢房去,自己家虽然离得不太近,但肯定比别处方便自在的多。
当然考虑不考虑也都是乔岭能进松虞书院之后的事情了。
两人花了小半个时辰,慢悠悠的走到了松虞书院门口,他们走的早,到门口的时候太阳都还没有升起来,书院外一片静谧,大门紧闭,松虞书院的牌匾铁画银钩的挂在头顶上,青砖黑瓦,透着一股古朴清幽的味道。
乔岭看了哥哥一眼,神色有些紧张,他知道乔郁十分想让他进这书院,他自己也很想进,越是想就越有些怕,生怕自己万一出了什么岔子进不了,到时候白惹哥哥失望。
乔郁看他一眼就知道他心中所想,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说道:“不用紧张,你只要发挥好自己的水平,进不了也没关系,我让你好好读书,并不是让你一定要考取功名,而是希望你以后能有更多的选择。但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你不要太有压力。”
乔岭闻言深深的吐出了口气,冲乔郁点了点头,然后上前几步,敲了敲书院的门。
过了好一会儿,门才从里面缓缓打开,一个比乔岭大不了多少的少年露出头来,一双眼睛葡萄似的又黑又亮,乍一看秀气的像个女孩子似的。他看了看乔岭又看了看乔郁问道:“你们找谁?”
乔岭问道:“松虞先生在吗?我是来求学的。”
少年沉吟片刻,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乔岭回道:“我叫乔岭,这是我哥哥乔笙。”
少年沉吟片刻,说道:“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去问问。”
说完也不等乔岭说话,就又当着他的面嘭的一下关上了门。
少年穿过书院中间的几道门入了后院,探头往其中一间屋子看了一眼,没看到人,又几步跑到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