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怕有人不依。
胤禛还真有法子,他搂住弟弟说:“眼下不是有个上好借口么?太后一直嫌朕对四阿哥太不重视,不够欢喜么?朕为皇后产子大赦天下一次,看谁还敢说朕不普天同庆。”脱罪籍的事情当年他是世宗时就干过,做起来真心无压力。算起来良母妃既是母妃又是岳母,做子婿的搭把手天经地义。
胤禩傻傻的,有点愣。
世祖的确为董鄂氏生的四阿哥大赦天下过,那一世他记得老祖宗后来曾经嘲笑过四阿哥福薄经不得这样的恩典,这才短命没了的。
四哥这是打算把嫡子当夏天的扇子用了就扔啦?
不过嫡子这回事还真不好说,被诅咒了也说不一定。当然用这个借口把外祖父脱了罪籍是再好不过的事,他不会在这个时候装模作样假正经。所以皇帝与王爷之间再度达成共识。
胤禛从来是个说是风就是雨的性子,隔日从承乾宫上朝还没回来,一道“中宫有嗣大赦天下”的明旨已经传遍后宫。
胤禩正在承乾宫草拟关于“八旗圈地多荒废亟待清查整顿善加经营”的条陈,转眼被太后宣去了慈宁宫问话。
太后当然是责问皇贵妃是否怂恿皇帝大赦天下。大赦名单还没公之于众,因此太后即便有此疑心,也至多往贵妃涉政于礼不合或者别有居心……这个居心当然不包括替阿布鼎脱去罪籍。太后更加怀疑董鄂氏害怕自己生不出阿哥故意向自己示好,或者故作贤惠博取君心。
太后最想知道的,还是这个旨意是否出自皇帝本心,以此做出适当应对。
太后当然也短暂思考过“四阿哥是不是当不起大赦天下这样的恩典”,她将当年发生在关雎宫八阿哥身上的事情在心底过了一遍,又了然了。宸妃不是皇后,宸妃的儿子和皇后嫡子根本不可比。
当然太后照例还是要在皇帝请安时佯装慈爱地埋怨皇帝,不该为了这么一个小孩子大赦天下,这不合祖宗规矩,也怕给小孩子折了福气。
胤禛和弟弟早对好了口供,胤禩一口咬定皇帝因为四阿哥洗三办得中规中矩一直心有愧疚,而皇帝则在太后跟前稍稍透露了一番对自己冷落皇后的不安。
拿天下大赦换取皇贵妃独宠后宫,对于太后来说,等同于用四阿哥的圣宠换取自己对后宫博尔济吉特氏守活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皇帝似乎更在意一个女人。
太后更在意的,从来都是烽烟刚尽的大清江上。
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因此短暂的共识得以达成。
大赦天下之后,整个后宫的博尔济吉特氏都又酸又痛地扬眉吐气了,蒙古的心也跟着安定下来。朝堂上御史言官也对皇帝独宠皇贵妃的事情开始保持沉默,他们在意的更多是子嗣血脉。
哪个男人没个偏爱的女人?只要大事上不出错,一碗水能端平,就是明君了。
科尔沁草原的吴克善亲王最近有些糟心。
孟古青接回科尔沁之后留了没两个月就开始有风言风语传出。吴克善虽然有气,但太后用皇后肚子里也是科尔沁血脉做胁,让他不要和皇帝和朝廷对着干。
卓礼克图亲王只好百般安抚女儿,一般联络昭乌达盟老王爷,将女儿嫁给他的次子做继室。这个儿子不是王妃生的,做不了世子,算起来配科尔沁亲王的嫡女是低了,但好处是皇帝管不了他嫁娶。当然其中孟古青各种作死哭嚎没人理会。
后来连人带嫁妆都送去了,京城里皇后也产下四阿哥了,科尔沁总算扬眉吐气一振雄风。
谁知这个时候昭乌达盟传来消息,老王爷的次子坠马死了,据说是迁营的时候遇上了狼群。
刚嫁出去的女儿,毡帐都没捂热,又哭哭啼啼被送回科尔沁守寡。老王爷多少还有些埋怨吴克善女儿命太硬的意思,当然大家顾着面子没说破。
吴克善忍下一口气,她给女儿安排的身份是
这一次孟古青受的打击不小,老老实实在帐子里不再闹事,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吴克善也觉得宝贝女儿有些像热锅上的石头,烫手。
这次出嫁他凭借的是与昭乌达老王爷的交情,但也不敢明着说自己女儿是皇帝不要的妃子,把孟古青说成是早年嫁去乌兰察布的福晋次女。幸好孟古青早年跟随妹妹去了京城,见过的人真不多。
这一次刚嫁出去就死了丈夫,昭乌达长子儿子女儿一大堆,孟古青就算继室也得不了多少好处,吴克善也舍不得女儿刚回来又守寡,只得慢慢打算等风波平息了,再把孟古青嫁得更远。
京城里皇帝收到蒙古的折子阴阴笑。
吴克善,你有本事就把女儿嫁去喀尔喀以北,只要还在朕管得着的地盘上,朕保证她丈夫嫁一个死一个。当然,如果真是人才朕也不会杀,一定体恤臣工亲自赐下福晋侧福晋并一众小妾替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最后一更 吐血仰倒 多谢大家捧场
四哥睚眦必报了
捉虫啊各位亲耐的
31
皇后养胎的时候是太后一手照顾;四阿哥足月落地,康健白嫩得很。除了皇帝总喜欢用审视的眼神打量四阿哥;太后皇后加上皇贵妃都很喜欢这个奶娃子。
宫里风向有了明显变动;原本一心紧跟太后的佟妃受到的冲击最大。
她自然察觉了四阿哥一出生,太后对待三阿哥的态度就隔了一层。原本就指望不上皇帝的恩宠,这一次太后有了自家族孙;更加记不得半个汉人血统的三阿哥了。
大赦天下代表着四阿哥中宫嫡子的出身被皇帝肯定,佟妃不敢有所怨言;一连几日白日强装笑颜在慈宁宫奉承太后;晚上抱着三阿哥暗自垂泪,叨叨念着:“三阿哥;你今后要给额娘争口气啊。”
三阿哥年纪小;但也能分辨周遭人喜怒;好几日闷闷不乐拼命卖萌讨好太后与额娘。
对此皇帝皇贵妃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当然更是无动于衷。在皇帝看来,他们当年都是这样长大的,没理由舍不得爹。
只是胤禩却怕二伯的待遇也被四阿哥的出生波及。宫里不受宠的阿哥是个什么情形没人比他更清楚。宁妃的二阿哥这两年不被太后喜欢,很大程度也是因为他的缘故。
于是皇贵妃一连几日不去议政侍候皇帝笔墨了,都跑长春宫宁妃处喝茶吃点心,逗弄二阿哥。
皇帝对此并没有特别不满,议政时老八的确无需亲自出面,横竖晚上被窝里也能商量。他只是担心承乾宫外的茶水有没有太后做手脚。蒙古人古里古怪的药不少,他可是吃过亏的。
连皇后都一副常年久旱的模样,宁妃早息了争宠的心思。董鄂氏与她出了五服,但太后迁怒自己不需要理由。对皇贵妃她感情复杂得很,但宫中情形早已容不得她选。
皇贵妃待二阿哥和善至亲,二阿哥在宫里的身份待遇也水涨船高,虽然拍马也及不上嫡子四阿哥,但好歹也比夹缝中求存的三阿哥强些。宁妃知道太后到死也不会待见自己,说句大不敬该杀头的话,就算四阿哥活不到成年,太后宁愿选三阿哥也不会选自己的儿子做储君,她不如干脆抱紧皇贵妃大腿以表忠心。
剩下的全看老天爷的意思,皇帝长命百岁,她与二阿哥顺遂一生,反之她跑不了被太后迁怒的命运
慈宁宫的茶水胤禩自然是不会碰的。牛不喝水强按头没有用,太后现在最怕的就是董鄂氏肚子里也忽然有货了,她可不敢再指望日益叛逆的儿子。
于是太后借着关心皇帝后宫的名义,将太医院心腹宣去慈宁宫训话,质问承乾宫独占君王雨露为何一直没有消息,是不是你们太医院的都不尽职?
太医院从上到下都被皇帝威胁过了,连应对都提前准备妥当。只一口咬定皇贵妃娇怯体虚,两度小产时隔太近,又操劳宫务没休息好,不坐胎还好能多活几年,若真有孕了反倒减寿,大的小的都不好。
太后闻言心思一动,不动声色只问:“什么叫大的小的都不好,说清楚了不许遮遮掩掩。你是皇帝的奴才自该拼死替皇上分忧。”
太医冗长而生僻地解释了一遍,大致的意思太后弄懂了:董鄂氏不生儿子病歪歪也能活个七八年十来年,若生了子嗣立即折半,而她底子太差,就算有命生阿哥,也养不活。
这次试探令太后非常满意,她忽然觉得后宫子嗣繁茂也不是件坏事,承乾宫的草药可以停一停了。
太后与皇帝本着南辕北撤的心愿一同期盼皇贵妃的肚子也冒出好消息。承乾宫空前干净,皇帝几乎一日摸弟弟肚子三回,述说对他的期望。
胤禩却一点也不着急,拒绝服用太医院开出来的宜子宜母汤。
他自觉那日被雍正一番感言说得头脑发热,竟然应下了替他生儿子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事后她常常去宁妃处听她唠叨生子育儿经,独处时只要想到个中细节就免不了后悔纠结。
可惜男人一言九鼎,他不能真学老四反复无常,索性全数推给天意。
如果老天要他生,他就生。
如果生下来护不住,或者生了丫头,他宁死也不再折腾了。
皇帝虽然恨不得让太医院一日三餐地煮宜子汤送去承乾宫,但他也知道弟弟不张嘴浪费再多阿胶黄芩也没用。
所以胤禛只能小心翼翼地观察并且侍候弟弟,继续用宏伟蓝图如画江山做饵,兄弟二人画饼充饥。
胤禩越沉得住气,皇帝就越急躁。
皇帝越急躁,胤禩就越沉得住气,指使皇帝端茶递水桥引松肩越发顺手。
这样的气氛奇怪而诡异,胤禩不得不祭出政事打马虎眼,转移哥哥虎视眈眈的目光。
胤禩的借口是:“再过三四年,延平王郑氏就要收复台湾,从此割据称王对抗大清。四哥一贯未雨绸缪,不如也及早应对?”
又是打仗啊,胤禛真心不擅长这一口。一说打仗就牵扯兵力粮饷以及旷日持久的压力与割据。
所以皇帝说:“就等郑氏赶跑了荷兰人,不过几年,郑成功一死,趁着郑氏打乱的时机出兵不更好?这一次咱们提前知道郑经两面三刀,提前防范即可,何必这个时候赶着出兵?南边可不大太平。”
胤禩鄙夷看他:“说得好听皇上是求稳,说得不好听四哥就是固步自封胆小畏虎。兄弟阋于墙;外御敌辱,这个时候朝廷只要出兵助郑氏打荷兰人,汉人人心就会向着朝廷多一分,攻打台湾就更名正言顺,这笔账要不要臣弟替四哥算一算?”
为了弟弟心情着想,皇帝忍气吞声不敢有丝毫抱怨。
前天半夜里老八辗转反侧,挣命般呓语将他惊醒。
胤禛分明听见老八嘴里叫的是“老九”,要不是后面还跟着一句“哥对不住你”,他当场就要摇醒弟弟质问一句“你们是不是对不起朕”!
到天亮的时候,皇帝刚刚冒头的不满已经被心虚替代,他想起老九死得是有点不体面。不管他多讨厌老九,那样的结局貌似有些过了。哎,他当年怎么就那样沉不住气呢?怎么身边就没个人敢拼死一谏呢?
往好处想,老八还是因为生儿子的事情在各种别扭。皇帝设身处地想想自己大肚子怀儿子的情形,接下来每日观颜察色极尽讨好那是家常便饭。
台湾郑氏的事情成了皇贵妃的出气筒,明讽暗嘲皇帝不作为不是男人不配为帝。
胤禛很想说是不是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