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大昏招一出,注定了南京小朝廷再无翻盘的可能。
金国大势已定,完颜洪煦再也难成气候。
第143章 同室操戈
完颜洪煦想要借九公封建来收买人心; 打压完颜绪; 不让完颜绪继续得意下去,殊不知,他这次又是自作聪明; 其结果也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九个地方割据政权里; 包括荣王世子完颜绰在内,大部分都是手握重兵,由于彼此之间都是各自为政,颇有几分占山为王的豪爽之气; 其实,认真算起来,真正有能力与完颜绪一争天下的地方豪强; 并无一二。在这当中的许多人,都是些惯会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让他们浑水摸鱼捞好处,没问题; 真要联合起来; 帮助完颜洪煦兴兵作乱,根本别想了; 谁都不是愚蠢之辈,没有切实的好处,谁肯豁出性命帮扶完颜洪煦啊?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对于这些乌合之众,完颜绰甚至连花心思招安他们都嫌麻烦,更好笑的; 完颜洪煦还花大力气分封了辽东的耶律留哥,估计是不知道耶律留哥和辽东地区的契丹人已经被荣王世子招安收服了,还以为能以利诱之,怎么也不想想,耶律留哥连之前跟窝阔台汗订立的盟约都全盘推翻了,一心一意追随荣王世子,鞍前马后,怎么会看得上完颜洪煦手里漏出来的这点蝇头小利?冷笑一声,直接拿着完颜洪煦封赏的爵位,作为效忠金国国主完颜绪的投名状。
前脚刚从完颜洪煦派来的使者手中接过了分封诏书,后脚就转身投降了完颜绪,毫不犹豫,以表忠心。他们都是立誓要追随荣王世子的人,中都城那位既然是荣王世子选定的国主,他们辽东地区的契丹人也会效忠归顺,倾心辅佐。
像这种情况,实在是出乎完颜洪煦的意料之外,完颜洪煦得知后,也彻底傻眼了,这可跟他预想的不一样啊!耶律留哥怎么搞得?在接受了分封诏书之后,难道不是应该对他感恩戴德,誓死效忠的吗?怎么转而却投靠了中都城的完颜绪,这让他情何以堪?情何以堪!
趁着完颜完颜洪煦还在一头雾水,搞不清楚状的懵逼状态,尚未回过神来,完颜绰重返金国,不过没有回去中都,而是去了西京,跟等候在那里的忠孝军大部队汇合,陈亮,完颜诺,塔讫,耶律余睹等忠孝军将领们全部在此,还有思退和李典,早已是翘首以盼,恭候世子爷多时了。
“世子爷……”再重逢,思退一见完颜绰就忍不住先红了眼眶,满心委屈,满心感慨,一时之间竟然无话可说。
“好啦好啦!男子汉大丈夫,流血流汗不流泪,哭什么?”完颜绰笑着打趣,走过去,依次拍了拍几位忠孝军将领们的肩膀,鼓舞士气道:“各位,久违了,别来无恙啊!”
“多谢世子爷挂念……”
思退话还没说完,就被耶律余睹笑着打断了,开口调侃道:“还叫什么世子爷?咱们世子爷升官了,现在可是大金国唯一的天下兵马大元帅,货真价实的,可比术虎高琪那个乱臣贼子更加名正言顺!咱们也都该改口叫世子爷元帅了!”
完颜诺偷偷对天翻了个白眼,无语至极。
思退红着脸,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略显尴尬地说道:“世子爷……”
“无妨!”完颜绰善意地笑了笑,不以为意:“世子爷也好,元帅也罢,大家同袍兄弟,共进共退,同生同死,何必在意一个称呼?”
完颜绰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令在场的忠孝军将领们十分感动,因为他们都知道,世子爷这句话绝对不是随口说说而已,在过去相处的那段时间里,世子爷无数次用行动证明了,什么是言出必行,什么是说一不二。
互相看了看,在场的忠孝军将士们忽然心有灵犀地面对完颜绰跪下,异口同声地说道:“属下愿为世子爷效犬马之劳,赴火蹈刀,死不还踵。”
面对这齐刷刷的举动,完颜绰一时没反应过来,愣在了当场,耳边,只能听到那掷地有声的八个字:赴火蹈刀,死不还踵。
忠肝义胆,为国为民,赴火蹈刀,死不还踵。这是完颜绰在创立忠孝军之初,亲手给忠孝军将士们定下的准则,并且,完颜绰也一直以此标榜,以身作则,今日听闻手下大将们异口同声地宣誓,更觉满心感动。
“都起来吧!”完颜绰自己都没有发现,在他开口时,声音已经有些哽咽了:“诸位将军们守土卫国,庇佑一方百姓,劳苦功高,有目共睹,金国百姓不会忘记你们的辛劳,陛下亦不会。”
等解决了四处的大小叛乱,一统大金之后,完颜绰返回中都,第一件事就是向完颜绪奏攻,给他手下出生入死的诸位将领们论功行赏,绝不落下任何一位。
其实,这几位忠孝军的将领们对于加官进爵什么的,都没有太大的野心,他们也都有自知之明,知道跟着世子爷才是长久之计,不然就算爬上了高位,依旧保不住小命。
若是让完颜绰知道了手下将领们的真实想法,估计会气吐血,一群没有上进心的家伙,简直丢他们忠孝军的脸。
不过眼下,完颜绰要解决的第一个麻烦,就是迁都南京后,名不正言不顺的完颜洪煦政权,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完颜洪煦存在一天,对于中都的完颜绪都是一种威胁。
为臣者,理应为君分忧,完颜绰自告奋勇,主动奏请完颜绪,坦诚如今时机已到,请求陛下再下一道圣旨,派荣王世子率领忠孝军将士南征,一统金国,重整河山。
完颜绪欣然应允。
完颜绰接到中都传来的圣旨,在忠孝军中打出旗号:此番南征,是念旧民生灵涂炭之苦,欲复大金国往昔之疆。
将士们闻听此言,壮怀激烈,士气高昂。
对于领兵南征,平定完颜洪煦和蒲鲜万奴的叛乱,完颜绰胸有成竹,对忠孝军的将士们都是这样说的:“睿王完颜洪煦,好大喜功,兼喜严刑峻法,政尚威严,故对南渡之为官者,多有苛刻,南京的军民百姓,无不对此心生怨恨。此番南征,顺天应人,术虎高琪和完颜洪煦,不足为虑。”
把在南京的完颜洪煦和在中都的完颜绪做对比,一位是中兴之主,贤明仁德,身旁不乏明臣良将辅佐,一位是昏聩之主,刚愎自用,朝中文恬武嬉,朝政昏乱,孰强孰弱,只要是长眼睛的人都能轻易分辨出来。
事实上,完颜洪煦匆忙继位的时候就已经年逾半百,再加上这段时间的操劳,熬到这时候,已经是油尽灯枯,时日无多,平日里处理起政务来,更是力不从心,当此之时,最重要的便是选定继承人。
好不容易才到手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完颜洪煦当然不愿意就这么拱手让人,白白便宜了完颜绪,在这万丈红尘中打滚的大多数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完颜洪煦自然也不例外,什么忠肝义胆,什么为国为民,完颜洪煦还没这么崇高的觉悟,他就想巩固已经到手的权利,传之子孙。
可是对于钦定继承人一事,完颜洪煦又开始犯难了,也许是因为完颜洪煦从小就不受先帝爷的宠爱,久而久之,养成了怯弱的性格,每次下决定之前,总会迟疑不决,久久拿不定主意。
古语云: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对于拟定继承人一事,完颜洪煦可谓是伤透了脑筋,按照朝中为数不多的几位德高望重的元老重臣的建议,应立嫡长子,完颜综,此建议也得到了权臣术虎高琪的赞同。但是私心里,完颜洪煦更加属意小儿子,完颜绍。
其实,完颜洪煦想选择小儿子做继承人,并非是偏爱小儿子,或者是对嫡长子有什么不满,只是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道坎。
想当初,大蒙古汗国的国主窝阔台汗亲率二十万蒙古大军兵临城下,围困中都,完颜洪煦为求自保,仓皇逃命,被中都的军民百姓发现,堵在城门口,脱身不得。万般无奈之下,完颜洪煦不得不壮士断腕,吩咐嫡长子完颜综替他留守中都,主持大局,此举无异于是把完颜综往火坑里推。完颜洪煦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厚道,离开中都后没多久,马上下了诏令,让完颜综不必顾虑,赶紧从中都脱身,但是毕竟心结已成,完颜洪煦能够感觉得到,嫡长子自从到了南京之后,对他明显不如当初在中都时那般亲近,对比之下,乖巧懂事的小儿子完颜绍就显得更合心意了。
自古争权夺位,不乏同室操戈的悲剧惨剧,看样子,这出戏马上就要在南京上演了。
完颜绰得知了这一消息,又谨慎地思考了一下自己的南征策略,推论道:“睿王完颜洪熙性格怯弱,迟疑不定,久久不能决定其继承人选,如今,完颜综和完颜绍两兄弟,年纪相仿,朝中各有其党羽扶持,势力旗鼓相当,若此时南征,两兄弟迫于情势,恐怕会化敌为友,相互扶持,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于我们忠孝军大不利也。”
“元帅的意思是……”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完颜绰从不打没把握的仗,但是他更喜欢算无遗策,运筹帷幄的感觉,令他很有成就感。“此时不妨先缓一缓,坐山观虎斗,等着坐收渔翁之利。”
众人都听明白了荣王世子的意思,暂缓南征,这无异于给士气正高昂的忠孝军将士们迎头泼了一盆冷水,大家都很不甘心,但是世子爷的话不无道理,大家只得遵从。
第144章 兔死狐悲
完颜绰跟手下的谋士李典商议对南京用兵时; 李典也看出了完颜综和完颜绍两兄弟不睦的事实; 觉得可以利用,挑拨离间,再借刀杀人。
李典对完颜绰进言; 道:“如今世子爷成功击退窝阔台汗的蒙古大军; 斩首十余万,天下大震,携此威势,南征完颜洪煦和术虎高琪; 平定叛乱,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窃以为; 世子爷不必急于一时,完颜洪煦坐守南京,可知其并无征战四方,一统金国之意; 不然; 凭借南京地处四洲之要塞,术虎高琪麾下兵马十万之众; 徐徐图之,鹿死谁手,有未可知。”
完颜绰一边听,一边点头,笑意吟吟地看着李典; 轻声道:“继续说。”
李典偏头想了想,顿了顿组织语言,这才继续开口,道:“完颜洪煦为人怯弱,但在金国百姓当中,亦有宽厚仁爱之名,如若完颜综和完颜绍两兄弟和睦相处,共守基业,世子爷此番南征,怕是会有许多波折。但如今,完颜综和完颜绍两兄弟同室操戈,势不两立,世子爷大可借此机会,分而击之,逐个击破。”
此计可行,但是怎么分而击之,逐个击破,完颜绰暂时还没有头绪。
关键时刻又是李典及时向完颜绰献计:“世子爷不要忘了权臣术虎高琪。”
完颜绰瞬间醍醐灌顶,他怎么就忘了这么重要的一个人呢,若是要借刀杀人,无疑,术虎高琪就是那个最合适做刀的人,当然,这里持刀的人和被杀的人,指的就是完颜综和完颜绍两兄弟,而术虎高琪,就是那把最锋利的刀。
完颜洪煦迁都南京之后,权臣术虎高琪仗着自己有从龙之功,刚愎自用,在朝堂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滥用职权,营私枉法不说,还常常用残酷的手段来铲除异己,朝中但凡有一个跟他政见不合的官员,动辄则咎,甚至目无王法,不向完颜洪煦汇报就私设刑堂,惩处朝廷命官。
术虎高琪的这番所作所为,无疑招致了南京小朝廷上的大小官员们的满心怨恨。
在这当中,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