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话时,姚音一直在侧耳倾听,指尖下意识地在琴键上轻点,像是在附和他的话。
商小蕊催促道:“那姚师兄,然后呢?他之后一定走出了困境吧?”
“是的。”姚音点点头,“他浑浑噩噩了很久,直到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尼古拉·达利,才走出了困境,并且创作出伟大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而在钢琴曲谱的扉页上,他写道——献给尼古拉·达利。”
姚音轻声说:“很多乐评人说,一路顺风顺水的钢琴神童,正是因为遭遇过一次挫折,才能迎来辉煌。可我觉得,年少时顺风顺水不重要,成名后遭遇挫折也不重要——那个引领他走出困境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介绍的音乐剧,就是《拉赫玛尼诺夫》啦!
这位伟大的钢琴大师,年轻时顺风顺水,结果他的自信之作《D小调第一交响曲》遭遇了无数恶评。
他一蹶不振,直到遇到了心理医生、也是他的好友达利博士后,才重新焕发了创作欲望,写出了《拉二》,从此人生继续书写辉煌。
……聪明的小伙伴一定已经看出来啦!
这部音乐剧其实和猜猜的经历有重叠之处,猜猜也会重新站起来哒!
第十五章 第三幕 《拉赫玛尼诺夫》②
配乐录制的很顺利,姚音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声声慢》这部作品基调是温柔的、哀伤的,但同时又充满着对乌托邦家乡的追寻和向往,姚音谱写的钢琴曲很好的烘托了这种氛围。
流淌的琴音和谈一鸣的声音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琴音听上去像是一片轻薄的云,可却能承载住谈一鸣声音的重量。
在投稿前,商小蕊在自己租住的公寓里召开了一场简陋的“试映会”。她在客厅里架设好投影机,灯光直接落在雪白的墙面上。屋里黑漆漆的,七八好友席地而坐,安静地观赏这部简短的动画电影。
商小蕊紧张地站在投影壁旁边,看看屏幕、看看人群,像是一个接受检阅的士兵。
乔治在旁边陪着她,额头冒汗,穿一身怪里怪气的西装,比他自己博士答辩还正式。
灯影斑驳。谈一鸣站在最后排,明明视线落在屏幕上,可眼神并未聚焦。
黑暗里响起一声轻笑:“怎么样,亲眼看到自己录制的作品出现在荧幕上,是不是很激动?”
是姚音。
谈一鸣转过头去看他。动画投影带来的灯光,隐隐勾勒出姚音的五官轮廓,他长得很标致,谈一鸣脑海中突兀地升起一个念头——在“那个”圈子里,姚音一定是个很受欢迎的人。
谈一鸣回答:“激动谈不上。主要是觉得,有些不真实。”
他第一次收听自己录制的广播剧时,也有这种“不真实”感——这真的是我的声音吗?我居然投入了这么多感情吗?……恍惚间,他甚至真的以为自己就是剧中的那个人了。
他进入网配圈很多年,随着发过的剧越来越多,那种不真实感逐渐消退。他把配音当做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他在剧中可以投入很多很多感情,但是当故事结束,那份感情就被他割断了。
而现在,当他看到大屏幕上放映的作品时,数年前那种让他心潮澎湃的“不真实感”再次涌了上来。
他收了酬劳、贡献了声音……冥冥之中,他向着某个方向,前进了一步。
十三分钟二十八秒的放映很快结束。
当灯光亮起时,每个前来观看试映的观众眼睛里都蓄满了泪光。最夸张的要数乔治这个钢筋大直男,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抱着谈一鸣不撒手,说自己想家、想爸妈了。
“老谈……你配的太好了!!”乔治嗷嗷哭,“这么好的作品要是获不了奖,绝对是有黑幕!!”
谈一鸣满头黑线:“你说得太夸张了。这部作品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小蕊剧情节奏把握的很好,姚师兄的配乐也很动人。”
若是论功劳,商小蕊排在第一,姚音肯定要排在第二。他接这个配乐工作是完全无偿的,没要一分钱,就连录音棚都是他出面借来的。
对比之下,谈一鸣想到自己收到的那两百美金酬劳,觉得颇为烫手。
他只在麦克风前念了几句话,而姚音花费了几天的时间作曲、编曲、演奏……
谈一鸣想把酬劳退回去,小蕊说什么都不肯要。
谈一鸣退了一步,决定买些披萨、炸鸡带到试映会上,大家一起把这笔钱“吃”掉。
只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披萨店打来电话,说外卖车坏掉了,如果他们上门来取的话,不仅这次能享受八折优惠,还能再送两张折扣券。
几人商量了一下,小蕊、乔治留下来招待客人,姚音开车载谈一鸣去取披萨。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谈一鸣看到停在门外的豪华跑车时,心中还是暗暗吃了一惊。
姚音笑眯眯的:“不要这么看着我嘛,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山西富二代而已。”
普通的,山西富二代。
翅膀一样的车门向两侧展开,谈一鸣坐进去,略略有些不适应。
价值上百万美元的豪车在公路上奔驰着,平滑而顺畅。
谈一鸣没忍住说:“留学生圈里,总是有很多关于山西矿主的传言,没想到我身旁就有一个。”
谁想姚音回答:“谁说山西有钱人家里都有矿了?难道四川有钱人家里都有熊猫吗?这些都属于stereotype(刻板成见)。”
谈一鸣赶快道歉。
姚音又说:“不过呢……我家是开醋厂的。”
谈一鸣:“……”
行,山西人卖醋就不属于stereotype了对吧?
坐在自己的车里,姚音的状态很放松。刚认识时,谈一鸣觉得他有点“端着”,一举一动仿佛都是精确丈量过的。但熟悉后,才发现姚音其实没有那么不好接触。
车里放了好几张古典乐CD,姚音指挥谈一鸣把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放进了播放器里。
钢琴与弦乐相交,在密闭的空间里回荡。姚音轻声哼着歌,食指指尖下意识地跟着节奏敲击着方向盘。
谈一鸣盯着他手里的方向盘,提醒他:“大钢琴家,安全驾车,不要分神。”
姚音说:“我可当不起‘钢琴家’的称呼。”
“那是什么?‘作曲家’?”
姚音静默了一会儿,忽然说:“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在二十年的努力奋斗后,等听到别人叫我一声‘商业电影配乐大师’吧。”
谈一鸣一愣,但想到姚音总是泡在录音棚,便了然了。
这是姚音第一次谈及自己的梦想:“是不是有点好笑?很多人都觉得,像我这样学钢琴的,总要有点追求,要成为钢琴家,不能被铜臭味包裹。
“我弹了二十多年钢琴,参加了数不清的比赛……可我从来没想当一个钢琴家,我想学习电影配乐,我想成为像约翰威廉姆斯那样的商业配乐界王者,让所有人为我的音符动容。”
他的音符,可以是缠绵的、多情的;也可以是惊悚的、奇异的。
姚音忽然换了个话题,问他:“你看默片时代佳片频出,那才是真正的镜头语言、画面艺术,那时候涌现出来的演技卓绝的演员有那么多,对于那个时代来说,默片已经足够满足观众的需求。可为什么还要创造有声电影?”
谈一鸣想了想,中规中矩的回答:“因为科技进步,有声电影是顺应科技产生的。”
“你只说对了一部分。有声电影技术是科学家发明的,可发明出来了整整三十年,才被正式推广。而推广者,是华纳兄弟。”姚音很少会对一个只见过几面的人说这么多的话,“他们是电影行业的开拓者,他们意识到,一部电影光是有演员还不够。有了配音,才能表达感情,有了配乐,电影才完整。”
电影不止是画面,电影同样是声音。
他说话时,眼神希冀地落在远处,他的眼里盛满了光,他在追逐那片光。
谈一鸣出神地看着他,看着这个对梦想侃侃而谈的年轻人。
“我也想写出像《星球大战》《泰坦尼克号》《人鬼情未了》那样的作品,观众可以记不住我的名字,但他们会在画面出现的那一刹那,想起我的音乐。”姚音的声音很轻,也很重,“我根本不想当钢琴家,我只想当一个又能拿奖、又会赚钱的配乐大师。”
听他前面说的那些话,谈一鸣确实被他的梦想打动了。
哪想到姚音忽然画风一拐,又拐回了赚钱上。
“……”谈一鸣被他逗笑了,直白地说:“三句话不离钱,你们山西人真是有商业头脑。”
“又开始stereotype了啊。”姚音也跟着笑起来,语带暗示地说,“谁不喜欢钱呢?而且我是用自己热爱的东西去赚钱,那就加倍快乐了。”
“我倒是觉得,兴趣爱好和工作还是要分清楚的。”谈一鸣察觉出了姚音的意图,“你不用给我下套。我确实很喜欢配音没错,但我对现在的状况很满意。若是我把配音当做一份正式工作,那么生活压力、工作困境都会接踵而来,反而会影响我的本心。”
男人自嘲的笑笑:“……说到底,我可能没有你这么‘热爱’吧。也没有为了一个‘爱好’去改变现在人生方向的勇气。”
话说到这份上,谈一鸣已经明显表示出来,他不想再继续谈下去了。
其实他还有半句话没有说出来。
——姚音家庭条件富庶,即使他暂时不能通过爱好赚钱,也不会影响他的生活质量。可谈一鸣就是普普通通人家出来的孩子,不算穷也不算富,他需要一份“正经工作”,那种坐在办公室里、每天加班赚钱的正经工作。
喜欢画画的大触不一定能成为专业画师;写同人写到脑洞大开的作者也不是人人都能靠网文赚钱;……而他,更不会把网上的“网配大神”身份当真。
不管网络上的粉丝给他安了多少邪魅狂狷、抖S强攻人设,回到现实生活中,他谈一鸣——只是一个即将研究生毕业的普通人罢了,他只想按部就班的生活。
跑车轰鸣着在道路上行驶着,两人去披萨店取了外卖,又一路轰鸣地开了回来。
车载音响里飘荡出的音符越来越激昂,《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曲调就像是狂风骤雨般落在了这狭小的空间里。
一路无话,直到车子停在小蕊的公寓门外,姚音才重新开口。
“谈一鸣,”青年停下车,转过头,一双眼睛里装满了诚挚,“我最后再劝你一次——不要浪费你的天赋,不要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就放弃激情,求过五十多岁的生活。”
“……”
“你可以把demo拿去给别人听,我相信所有听过的人,都会臣服在你的嗓音下的。”
※
现在是下午五点半。
谈一鸣独自待在厨房里,味同嚼蜡地咀嚼着手边的一片凉透的披萨。
客厅里,商小蕊招呼着朋友们一起玩桌游。乔治被划分到姚音那一组,结果因为乔治总是不配合,连累姚音输了很多分。
人很多,很吵闹。可谈一鸣听着那些笑声和叫声,却觉得隔着很远很远。
他不得不承认,姚音刚刚的一席话,居然莫名其妙地打动了他。
那条他找不到方向的漫漫前路,隐约地露出了一丝痕迹。
如果他真的有才能……如果他真的有天赋……他可以放下现在的循规蹈矩的人生,去走另一条路吗?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