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糖开始起大泡了把锅拿起来离火继续翻炒,一直到糖起小泡完全变色后才放回灶头,倒进控好水的肉块,快速地翻炒上色。
然后把火调小了一点,放进姜片,直到炒干水汽后才加入料酒,草果,八角,桂皮等调料,再炒一会加上开水,又放进一根大葱,小火炖着。
看看已经快中午了,煮上米饭,又把换下来的床单枕巾和孩子们的脏衣服塞进洗衣机,屋子并不脏乱,他还是擦了灰拖了地又打扫了一遍。
刚刚收拾好,衣服也洗完了。洗衣机是单缸的,如果衣服多慕文会换水用洗衣机漂洗,不过这次洗得不多,他就拿大盆接水淘了两遍,拧干搭上。
中午幼儿园是不用接的,慕辰回家时慕文正盛饭。
红烧肉,醋溜白菜,素炒胡萝卜,汤是简单冲泡的紫菜虾皮汤。
慕辰飞快地洗手拿筷子,尝了一口肉,“唔,好香好香,正想这一口呢,爸你太神了!”
慕文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喜欢就多吃点,菜我都另盛出来了一份,你晚上热一下就能吃,肉除了晚上吃的还有一饭盆。”
慕辰又搛了块肉放嘴里,“唔唔”地点着头。
慕文笑,“也不用放冰箱了,现在天冷就放外面一两天不会坏,爸这几天还要忙,不能天天回来。”
慕辰,“嗯没事,我能行的,爸你吃完饭就走吗?还是睡一会再走吧。”
慕文,“嗯,吃完饭都睡会,我早上去办了个电话,下午人会上门安装,我等装好了再走。医院和药房的电话你都知道,有事就给爸爸打电话,想吃什么也给爸爸说。”
慕辰迟疑,“爸,我们先不装电话了吧,你不是才开厂要用好多钱吗?”
慕文微笑,“钱的事你别担心,你城叔的朋友多,他昨天带回来了好几张订单,还有预付款,能转得开。你就安心学习,大人的事让大人自已想办法,小孩子就忙小孩子的事就好。”
慕辰,“爸,我妈不是有钱吗?是不给你用吗?”
慕文失笑,“臭小子,想哪去了。你妈的钱也是她辛辛苦苦赚的,她一个女人在外面也很不容易,虽然她觉得我没本事,我还不至于用她的钱。”
慕辰,“反正她就只知道顾自己。”
慕文。。。。。。说她心里还是有你的,还是她有她的苦衷?不想说了,儿子不但不傻相反还很早慧,粉饰太平的话不过自欺欺人,没人想听他也说累了。
而且他有感觉杨丽只会越走越远,不会回来了。上次回来他就看得很清楚,那两只曾经美丽的眼睛里只有类似坚定的偏执,和勃勃的野心,再不复其他。
装电话的人过了两点就来了,很快布完线调试好就完工了。慕文放心不下新接的订单,给慕辰留了条子就走了。
赶到医院三点刚过一会儿,姜城没说谎,今天的病人的确不多,现在诊室就没人,只在输液室有几个打吊瓶的病人。慕文和姜城打个招呼,就拎着带回来的红烧肉去了后面的平房。
日子就这样在忙忙碌碌中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慕文的小作坊注册成立变成了公司,也带出了三个小姑娘,好歹不用他一直跟着干了。
公司注册资金五十万,股东两人就他和慕爷爷,各占50%,手续都是由代办公司给办的,因为慕文一时还拿不出五十万来,又赶时间,只好花点代理费了。
而随着产品的推广,现在最大的问题反倒是生产能力的不足了。
姜城建议慕文租个正式的厂房,再购置一批设备,招人。。。。。。总之,认真做,做大。
慕文看着兴奋的比他还有信心的姜城笑,“阿城,我锅大碗小你还不知道?我的工资一直又不高,过日子是没问题,可也存不下什么。买设备还是我爸给添了钱,现在都还没回本呢,拿什么扩张?总不能再问老爷子伸手吧。”
姜城,“我有,嗯,也不多,我还有几个好东西以前有人出大价钱问我淘的,等我明天联系一下。”
慕文,“你那几个宝贝不是说要等到上百万才出手吗?”
姜城,“市场很讲先机的,你光东西好,没后劲,很快就有人超过去了。其实你问慕叔借也可以啊,真不知道你计较个啥劲,慕叔就你这么一个儿子,那些东西不还迟早都是你的。”
慕文,“以前家里穷,杨丽上学基本上都是我爸拿钱供出来的,老爷子是为了补贴我才开的这个诊所。。。。。。我现在都快四十岁了,还跟他老人家伸手,也得伸得出去呀。
姜城翻个白眼,“照你这么说,等辰辰快四十岁了,遇到困难了,你有余力也不会帮忙?”
慕文,“那怎么可能?”
说完反应过来了,笑,“行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姜城,“你呀,就是对谁都太客气了。供了个大学生老婆不好意思花她赚的钱,给老爸的医院每天干活不好意思拿工资,收留个朋友不好意思接受他的帮助,你还能行不能行了?慕老大,你是要干大事业的人,能不能不要这么拘谨?”
慕文。。。。。。
姜城,“你这样只能你给别人付出,不能接受别人的回报,对别人来说也是很有压力的。”
慕文失笑,“好吧,你有多少现金?是现金,那几个宝贝蛋一个也不许动听到没有,现在厂里还有差不多四万块钱,我们做个预算,差额找大财主去借。”
姜城跳起来走到桌边拿纸笔,“这就对了,慕叔也是才盖的医院,我怕他也没多少,昨儿我去信用社打听了一下贷款的事,利息也不高。。。。。。”
两个讨论了半夜,拿出了一个初步的方案。
之后的几天,慕文在周边找空闲的场房,姜城则在招聘新员工。
九二年,打工的大潮已经开始,可在石城,真敢走出省的孩子还不太多。
除去学习成绩好或者个人素质不错的去上大学、当兵外,很多高中毕业,甚至初中毕业就不进校园的孩子,有一部分到年纪了,顶替父辈的名额进了工厂。更多的则是会选择去个效益不错的工厂,当个临时工等待转正。
另外一部分没有这方面门路的,或是真正胆大的,则是自已悄悄弄个小车子卖卖吃食,摆个小摊子卖卖小百货。
这时没有城管,生意好做,但为着手续上的简便和费用方面的考虑,真正租门店的并不多。
最后剩下的就是无所事事的一群了。说无所事事只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就业机会,这一个群体里有不少是被胆小的父母拘在家里,不让远行打工的,姜城要的就是这里面能干的那一部分。
第29章 借钱
29、借钱
慕文看过几家出租的厂房。厂房大多比较破旧,位置也偏远,而且最主要的是一般只能短租,最长一家可以签三年的租赁合同。因为是国有资产,企业领导对此处置的权限有限,也比较敏感。
最终慕文看中的是一家小集体企业,最早就是街道上办的一个小厂,生产胶鞋,曾经红火过一阵。
现在因为产品种类少,设备老旧工艺落后,加上前期的工人主体都是街道妇女,彼时没有社会保障一说,退休的职工工资都是由原来工作的工厂负责,收入少,费用大让企业无以为继。
去年起开始向社会公开拍卖,筹集资金解决职工安置问题,也就是买断,在职的一次性补偿多少钱,退休的是发多少工资。
厂子不大但位置很好,算是在比较中心的街道上了,离xx厂也不太远,照看慕辰也方便。
现在姜城招人困难,还有个原因就是厂子在村里,又无法解决食宿,还有上下班没有公交车等等都是问题。
慕文最看中的是这个厂设备是老旧的,算不了多少钱,可它的厂房不小,还有七八成新,位置也好。
厂子到现在没有出手的主要原因是,它要求解决原厂50%的人员再就业,也就是大约三十个人左右。
石城是个经济落后的内陆城市,国企已经有了精简人员内退等等风声传出,这个厂的在职人员又多是三四十的中年妇女,没有什么技能。
不过这一点在慕文看来也算是个机会,因为他也正在为招人发愁。现在的这些人年纪是大些,但他的工厂并没有什么难度大的操作,并且相对于十几二十岁不识愁滋味的小年青,这些已经尝过失业、没收入滋味的人也许会更珍惜这份工作。
当然也有相应的负面因素,比如学习能力差,一些不好的工作习惯,各种小团体等等,但他相信这是可以解决的。
和姜城商量过后,姜城也同意,且更不把人员的管理当个事。
“到时候把企业制度健全,和职工都签合同,奖惩全部按制度走,就事论事的又不针对个人,还有啥问题?”
慕文,是的,这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他们原来的计划里厂房都是租的,租金再高也有限。这家可是要买的,要价还不低,毕竟他要安置那么多人,再加上要买的新设备,因为厂房远远大过预期,设备也要增加。
还有最初计划招个七八个人就够了,他自己慢慢带一带,现在这样人员增加了三倍多还需要专门的培训,一开动需要的流动资金都比计划多出几倍。。。。。。
姜城看他发呆知道是有点愁,起身从抽屉里拿出本存折,“给你。”
慕文打开一看吓了一跳,又数了一遍,“五十四万,你把你的宝贝蛋都卖啦?”
姜城撇嘴,“你想的美,我能为了借你就都卖了?再说了我那些宝贝要卖才值五十多万?”
慕文,“好好说。”
姜城摸摸鼻子,“就卖了两个炉子一个青花,你知道的,那个青花我没花钱,炉子我收的时候才一万多,我这没啥成本啊!”
姜城说的青花是原来他医治的一个老人留给他的。老人无儿无女,经济条件也不好,住的是一间公房,拿着一百多一点的退休工资。
那时姜奶奶也去世了。姜城是见不得这样情形的,就在老人出院后一直义务照看,每周都会去一两次,给检查下身体,带点药,再给打扫下卫生,洗洗衣服。
就这样三年多后老人走了,去世前给姜城留下了一个小木箱,里面是半箱旧书,一些布票,几个盘子,只说是因为看姜城喜欢老物件,而这些是他小的时候家里就一直在用的,不值钱,也算是个念想。
后来有人看到,说这是真的元青花,而且品相很不错,当时就要高价买。
姜城没有同意,但也好好地收着不敢轻易示人了。以前姜城总说石城太小太穷,好物件也卖不上价,以后要到大地方去拍卖,要百万才出手云云。
慕文,“你还说这一件就要卖一百万,现在三件才卖了五十万,你。。。。。。”
姜城小声反驳,“是五十二万。”
看慕文脸色很沉,“好了好了,以后你赚大钱了还我一百万好了,记住噢,没一百万我都不稀得要。”
慕文。。。。。。“好,厂子算你一半,是兄弟就别和我废话。”
姜城。。。。。。“那好吧,我算了一下,现在我们的计划要调整了,原来的预算有三四十万就足够了,现在得一百五十万了,还很紧的。我那还有几件。。。。。。”
慕文,“姜城!”
姜城吓得一下子噤了声,“阿文,你”
慕文按了按胸口,“姜城,我开厂子是为了换个活法,拼一把,让辰辰让我们能买喜欢的东西,过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