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妈应了声好,便回了厨房。
手工汤圆让程晓羽胃口大开,软软的薄皮配上浓稠的馅料,口感有如日式草果般香滑软糯,程晓羽一口气将碗中的九个汤圆全部吃完,拿了纸巾擦嘴洗手之后,就起身去了苏虞兮的琴房。
推开门,苏虞兮正在刷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当下正在弹奏的是BWV847,程晓羽进来,苏虞兮并没有回头看他一眼,只是全神贯注于眼前的弹奏,苏虞兮的演奏跟从前的程晓羽一样,属于按照乐谱完全还原作曲家的意图,她并没有加入自己的风格和理解,当然这也许和她本身弹得就是巴赫十二平均律有关。
程晓羽觉得苏虞兮的演奏是完全可以拍下来当作教科书版本的,无论手型还是技巧,都能给人很高的审美享受。
一曲弹完,程晓羽鼓掌,苏虞兮放下双手,这才转头问程晓羽“有事吗?”
程晓羽笑道:“好不容易大过年的,呆在家里多没意思,我们去逛庙会。”
“庙会?”对于这个提议苏虞兮有些不解。
“阿拉上海人习俗就是过年逛一逛庙会,像平时不怎么去城隍庙的尚海人一到过年,也会要去那里逛一逛,走一走那里的九曲桥。城隍庙会不仅有好吃的,还会有欢庆锣鼓走旱船、狮舞、高跷舞、变脸、杂技、魔术表演、猴戏,好多好玩的,有时候还会有越剧演出。”程晓羽一字不差的将王妈跟他说的话,又跟苏虞兮说了一遍。
苏虞兮皱眉道:“可我没觉得有值得去的理由啊?再说人也太多了。”
程晓羽直接伸手抓住苏虞兮的手,扯她起来道:“你呀,就是太无趣了,很多事情,看上去是没有什么乐趣,但我们过年就得去感受过年的氛围,很多对音乐的理解也要来自生活,你这样枯燥的练习,也只能提升技巧,可你的技巧以及足够好了,你所需要的不过是演奏风格和作品风格自恰,因此你更需要感性层面的体验。”
苏虞兮被程晓羽拉了起来表情还是淡然,她对程晓羽的话不为所动,说道:“可我觉得古典音乐首先是需要尊重传统,对待乐谱的严谨态度的还是比表达自己的感情重要。”
程晓羽不以为然的道:“可演奏者永远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的意图,这是一个追求创新的年代,我们得有属于自己独立的风格。”
苏虞兮摇了摇头道:“两者无关,我不觉得去庙会会给我带来什么好的体验,去了不过是浪费时间,不如在家看看书,练练琴。”
程晓羽抓着苏虞兮柔若无骨的手一直没有松开过,这让他有些小小的满足,他笑了笑眼睛一转说道:“很多时候有时间可以挥霍也是件能够让人放松的事情。”见苏虞兮又待拒绝,程晓羽赶紧说道:“要不,我能弹一首让你觉得快乐开心的歌曲,你就和我一起去怎么样?”
苏虞兮有些疑惑的说道:“快乐的歌?”
程晓羽也不管苏虞兮答应不答应,直接坐在了钢琴前面的琴凳上,他觉得苏虞兮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很美,但实在太过冰冷,让人难以靠近。这样无喜无悲,其实也很无趣,他希望苏虞兮能够体会更多平凡的乐趣,所以才强烈的要求苏虞兮和他一起去庙会的。
其实程晓羽昨天想了半宿,觉得龙华寺的老头子说的很对,苏虞兮六识禁绝了五识,还剩下的一识,应该就是说她还剩下听觉能感知情绪了。程晓羽并不希望苏虞兮是一个断绝一切情感,并超脱于凡俗的女生,他希望她能更平凡一些,多一些能够感知到的快乐。
程晓羽坐在钢琴前,转头对苏虞兮笑了笑,挥舞起了手臂,弹奏了一段简单的旋律,一曲充满童趣和新年气息的《whereisspring?》就在白色的斯坦威欢快的跳跃了出来(BGM《whereisspring?》网易云音乐,虽然是童谣但是很好听),并且他还尽量模仿了童声唱了出来。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
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程晓羽清澈透亮的声音在苏虞兮的琴房里回荡,当他那一声“呜!”像小狗叫的声音出来的时候,苏虞兮忍不住笑了,这首歌曲充满美好的元素,简单而天真的表达着程晓羽的轻松愉快。
程晓羽一边弹一边唱,时不时转头去看苏虞兮的表情,这也是他第一次看见苏虞兮笑得这样明显。
苏虞兮的笑容让程晓羽也觉得开心,开心本就是一件肤浅的东西,听到了一个好笑得笑话,看了一部有趣的电影,吃了一顿美味的大餐,收到了喜欢的人发来的信息,赢了一场竞技游戏。
这一切的快乐都不复杂,可苏虞兮都感觉不到,但程晓羽希望自己能让苏虞兮体会到。
(解释一下这是一部日常番,还有关于算命的情节并不是装B打脸,是很重要的情节。另外希望筒子们能订阅支持一下,毕竟订阅成绩实在有点渣!每天花费不过几毛钱而已,希望读者大大们,能给苦逼作者一点力所能及的支持!)(未完待续。)
第四七二章 庙会()
华夏庙会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宗庙社郊制度——祭祀,因此自然是历史悠久,庙会有的是一年一度,有的一个月内就有数天,会期除固定的,还有不定天数的。
比如清末民初的会期:每月逢九、十、一、二是城隍庙,逢三是土地庙,逢五、六是静安寺,逢七、八是报恩寺。再加上正月初一开庙的龙华寺和玉佛寺,一般开庙十天到半月,初二的豫园开园唱戏,元宵节大观园的灯会,都是消闲好去处。
而在如今,过年期间尚海的庙会天天都有,并且每天还不只一处,而这样的盛况基本要延续到元宵过后才会结束。
而城隍庙庙会则是尚海民众过年必去的地方,尚海开埠以前,城隍庙是尚海民众唯一的游乐之处。尚海城隍庙从清末民初以来,和周边的豫园、市场以及老街里巷融合在一起,成了一个区域的代名词。它代表了上海的历史与传统。多年来由庙市发展形成的庙会文化,几乎囊括了宗教、商业、民俗等民众物质、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尚海的一张名片。
苏虞兮依旧满副武装,戴了顶黑色纪梵希恶魔角棒球帽,灰色宽松毛衣搭配黑色连裤袜和一双过膝的长靴,因为在车里比较暖和,所以她将长款的黑色呢子大衣和口罩都放在了膝上。
程晓羽沿着人民路到丽水路右转找了家位置很好的地下车库,因为初一来逛庙会的人多,因此排队排了十多二十分钟才将车开进停车场,幸好苏虞兮带了本《哲学是物理学的工具》在车上看,因此也不觉得无聊。
等程晓羽将车停好,指挥停车的大爷见程晓羽的车很高档,还特意拿了几个红白相间的橡胶路锥将雷文顿隔了起来,程晓羽笑着道谢,苏虞兮戴了口罩穿了外套,两人就坐电梯直接上了福佑路。
虽然只是庙会第一天,还是大年初一,但街上已经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了,幸好人潮的密集程度还没有到水泼不进的让人窒息,所以还不至于逛街都困难。因为有不少观赏性很高的民俗活动,因此外地的游客也很多。
两人好不容易走到城隍庙,看见牌坊前还挂着玉兔迎春的巨大塑像。
苏虞兮和程晓羽并肩而行,两个人离得很近,肩膀靠着肩膀,虽然冬日的阳光洒在脸上并没有让人觉得温暖,可四处都是五彩缤纷的风车随风转动,充耳都是喜庆的鼓乐齐鸣,身处这洋溢着幸福味道的庙会氛围之中,人的情绪也变得美好起来。
微风不噪,满目绚丽,这样的场景即使在白天也让人觉得十分灿烂。倘若到了夜里,大抵就是“观不尽铁索星桥,看不了灯花火树”的盛世年华了。
越往前走人流就越湍急,两人差点被挤散,于是苏虞兮主动挽住了程晓羽的胳膊,程晓羽虽说和苏虞兮是兄妹关系,两人相处的时日也不算短,因为工作关系也经常见面,所以有些时候程晓羽也会有自己和这个妹妹,关系很亲密的感觉。但往往第二次再见,程晓羽就会觉得昨天的亲密只是错觉。
当苏虞兮的温度贴着自己很近的时刻,程晓羽也知道这样的情况不过也就是普通兄妹们的日常而已,可程晓羽与苏虞兮毕竟不是普通兄妹,对程晓羽来说,苏虞兮的特别在于每次相处都有初见时的新鲜感,而两人对对方来说都是有种难以触及的神秘,于是这样的相处每每让程晓羽惊艳。
苏虞兮见程晓羽对各种各样的小物件都充满了兴趣,到处都有民间艺人也在表演自己拿手的绝活,吹糖人,捏面人,草编,绳编,老虎鞋,泥咕咕等等,都让程晓羽看得津津有味。
苏虞兮忍不住说道“这些也没什么神奇的吧?很多东西随处都能买,再说你看了半天,也没见你买上一样,有什么意思啊?”
程晓羽笑了笑道“你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你根本没有了解逛庙会的精髓。逛庙会的乐趣,全在一个逛字,就如同元宵节的乐趣,全在一个赏字。不必非买什么东西,你只需随着人流,慢慢地从那一眼也望不到头的摊位一端开始逛起,边走边看就很有意思了。”
此刻他们身边正有一对,已近不惑之年的夫妻,正精打细算地为买一块玉观音与摊主极其耐心地讨价还价。
有正值豆蔻年华的邻家小妹,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从他们身侧经过,边走边耐心地给老人家讲解着一件又一件老人那个年岁不曾用过或不曾见过的所谓的“高科技”。
也有幸福的一家三口,孩子还不及周岁,老公小心翼翼的抱着孩子,妻子买了拨浪鼓正逗着小家伙笑,这样的平凡场景竟也有了让人心醉的万种柔情。
更有满脸阳光的小情侣也在大年初一偷偷跑出来约会的,他们手牵着手卿卿我我,女生手中拿着一串糖葫芦,正在喂男生吃一颗酸酸甜甜的裹着蜜糖的山楂。
苏虞兮道“平凡的幸福得来的容易,可一个平凡的人,却随时可能被生活的巨浪所吞没。”
程晓羽摇头道“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是一个平凡的人也要为他所生活的世界而奋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实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只是回归生活,我们把这些平凡的日子真正的过好了,不就是一种圆满吗?大多数人不会如同我们这些喜欢哲学的人一样,把自己看成一粒尘埃,虽然地球在宇宙中也都只是一粒尘埃,可是对于我们这些生命短暂的人而言,互相依靠的彼此就是整个世界吧!”
苏虞兮没有说话,她能感觉到程晓羽正在致力于改变自己与世界之间的隔阂,她其实有些开心程晓羽的努力,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样天才的苏虞兮是正常和应该的,她就应该和普通人有所区别,可只有程晓羽希望她能回到平凡中来,做一个能够体会普通幸福的平凡姑娘。可苏虞兮知道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自己意愿存在或者实现。只是她没有说出来,这是她对程晓羽的一种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