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影帝的诞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哥伦比亚大学的餐厅也很棒,并不比哈佛差多少。”学士学位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的克里斯托弗·迪克森耸耸肩,说:“不过,毕竟这是哈佛嘛,名气总要大一点。”

    威廉没有对克里斯托弗·迪克森的话做出反应,他微皱眉头双目放空,一副正在沉思的模样。

    “嘿!”克里斯托弗·迪克森拿手在威廉眼前晃了晃:“伙计,你在想什么?”

    “别打扰我思考。”威廉却直接扫开克里斯托弗·迪克森的手,径直往餐厅内走去,然后点餐、找位置,虽然一直维持着神游物我的表情,却丝毫没耽误用餐。

    ‘难道好莱坞演员都是这个样子吗,能够一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一边不耽误吃饭作息?’克里斯托弗·迪克森很有兴趣的发现,他的舍友威廉·布兰德利是个不仅不傲慢自大,反而有点神经质的人。

    这很好,神经质和他像是一路人,克里斯托弗·迪克森想:没准他们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呢。

    被克里斯托弗·迪克森像研究什么课题一样在盯着的威廉,却丝毫没察觉到对方的目光,或者说是他察觉到了,但没在意,因为威廉此时此刻的全部心神,都被《哈利波特》给牵引走了。

    如果不是从安纳伯格餐厅联想到霍格沃茨,又想到《哈利波特》,忽然记起这部红遍全球的系列小说应该还没出版,威廉差点错过了如此大的一座金矿!

    明明在刚重生的那两年,在他还是根小豆芽的时候,有兴致勃勃的规划过未来蓝图,几乎将所有能赚钱的好时机好点子都写了出来,怎么现在倒全忘光了呢?是记忆终究挡不住岁月的流逝,还是冥冥中有什么东西在刻意抹消他的前世记忆?

    ‘需要重新做一份计划,将能记得清楚的机遇全都按时间排列出来,同时要保证不被除自己外的任何人看到……哪怕看到了也不能看明白,加密是必须的,用苏州码子应该不错,再选一本破译难度较高的书,在这个年代应该是最周全的保密措施了。’

    威廉刚刚将这个想法列在计划表里,突然又想起:好像在很久之前,他有做过这样一份加密?

    没错,他想起来了,大概是在七八岁的时候,他去过一趟纽约唐人街,在那里买了很多本中文小说,然后利用其中一本做了加密,密码笔记本似乎还被他慎重的藏了起来?至于藏在哪里,一时记不清楚了——都怪美国教育,没错,无论在哪个国家,经济还不错的家庭在教育子女上面都很下功夫,除了课堂学习外,小语种音乐骑马体育等爱好的培养也耗去业余的大部分时间,做小孩子也根本一点都不清闲——不过威廉一直都没有随便丢东西或将贵重物品埋在地里的习惯,所以如果能在过去的物品里耐心寻找,笔记本肯定能找得到。

    ‘寻找十几年前的加密笔记本。’将这件事划了重点标记丢入记忆,并确保自己肯定不会再遗忘后,威廉的思绪重新回到了《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系列到底有多赚钱,威廉浅薄的记忆里,还清晰的记得这样三个数据:《哈利波特》书籍的成功,使作者j·k·罗琳成为全球首位靠写作赚进10亿美元,比英国女王还有钱,荣登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的人;《哈利波特》的改编电影,是史上最卖座的系列电影,秒杀007系列和星球大战系列;《哈利波特》从第一本书现世,到最后一部电影上映,书籍、电影、dvd、游戏、周边甚至是主题公园等,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上千亿美元的财富。

    可以说《哈利波特》系列本身就是一个商业王国,一个挖不尽的宝矿,偏偏利润还不是独占的,而是共享的,作者、出版商、整个童书行业、电影公司、发行公司、玩具行业、服务业等等每一个都是赢家,j·k·罗琳的十亿美元稿酬听着是多,但跟上千亿美元的财富比起来也不算什么了。

    伴随着《哈利波特》系列的大卖,j·k·罗琳如何从一个靠领政府救济金生活的单亲妈妈,到全球知名作家、登上福布斯富豪榜的励志故事也被刊登转载的到处都是,如果威廉的记忆没有偏差,《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本《魔法石》正是在明年出版的,出版商是英国的一个小出版社,在j·k·罗琳被不同出版社拒绝了超过十次后,这家总部位于伦敦的小出版社终于看中了j·k·罗琳的才华,向她递出了橄榄枝,从而也给了自身一个发展壮大的机会。似乎这家小出版社在短短几年内就扩张再扩张,成为全英国,甚至是全球有名的出版商之一。

    1997年才艰难出版,小出版社,投稿被拒超过十次……威廉重复推算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有七八分确定,j·k·罗琳的第一部小说现在很可能还没有卖出去!

    可是兴奋的火焰刚在威廉心中燃烧还不到一分钟,立刻就被理智扑灭了:这座金矿,他现在很有可能挖不得。

    不,或者说,现在的威廉还没资格挖。

    威廉现在是小有资产和名气没错,如果舍得花钱又找对了管理人,收购一家小型出版社,寻找到远在伦敦的j·k·罗琳,并从对方手里购买到《哈利波特》系列的出版权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凭借威廉目前现有的金钱和资源,他办到这一切,最快也要个把月——这还是排除了威廉要怎么说服自己的经纪人和会计,他突然要花光账户上的所有钱、甚至是抵押个人信誉向银行借款,只为收购一家出版社出版一本书这种情况。上帝,亚蒙和会计一定会认为他疯了的。

    再假如,威廉真的以花光个人资产,甚至是信誉借贷的方式,搞到了《哈利波特》系列的出版权,他就真的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回笼资金、大赚特赚么?

    当然不会。

    说实在的,只靠出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j·k·罗琳和出版商都没有赚太多钱,他们大赚特赚,是在《哈利波特》系列第三本《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红遍全球,整部书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被全球上百个国家引进,电影拍摄进入正轨,周边产品也开始呈现热卖趋势后,金钱才像是从天而降一样,源源不断的填满了他们的口袋。

    倾其所有买下《哈利波特》系列版权,但凡有一点意外出现——比如说《魔法石》卖的不如前世那么好那么快,或者中途出版社的资金突然断链了、管理出现问题等——等待威廉的,很有可能是个人破产,再度将出版社和《哈利波特》系列版权转卖出去的命运。

    出版业真的不是一个来钱快的行当——说实在的,出版一本书,指望着它赚大钱,还不如去拍一部符合现在观众口味的小成本cult片,指望电影大爆呢!起码票房是现钱,只要操作得当,从拍摄到发行再到上映都非常快,几个月就能搞定。

    而且就算《哈利波特》系列和前世一样成功了,威廉在《哈利波特》大爆全球之前,也将迎来两到三年的困窘期,到时候出版社由谁来管理经营?如何保证出版社在开始盈利之前不破产?他的演员生涯怎么办?他对好莱坞事业早已有了一番规划,难道要因为这么一本畅销书,而停滞两到三年吗?

    两三年,在好莱坞,足以换一片天了。

    想到这里的威廉,其实已经放弃了个人对《哈利波特》系列的野心。

    不过,如此大的一块蛋糕摆在面前,不咬上几口,总说不过去不是么?

    该怎么下口呢?

    “威尔,威尔?”

    继续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威廉,突然发现一双手在自己眼前晃来晃去。

    抬头一看,是面带担忧的克里斯托弗·迪克森。

    “你在想什么呢?威尔,都发呆半个小时了,午餐也早就吃完了。”

    威廉低头一看,果然发现自己面前的盘子是空空的,而自己的手指有点油腻,很明显是长时间拿过某种食物的样子。可是他现在连自己刚刚吃过的是什么都不记得了。

    “你还好吧?”克里斯托弗·迪克森又关怀的问:“虽然我很习惯自己的朋友时不时的就发呆,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但你这次可有点太夸张了。”

    “没事。”威廉将刚刚的所有想法都保存在脑袋里,朝舍友笑笑说:“只是我一会儿可能得去打个电话,越洋电话。”打电话也不急在这一顿饭的时间,威廉站起身,朝克里斯托弗·迪克森点点头:“我觉得还有点饿,想再点点东西吃,你也要来一点吗?”

    “给我带一块三明治就好。”克里斯托弗·迪克森回应说:“再来一瓶可乐。”

第55章 哈佛生活下() 
大约是开学季的缘故,安纳伯格餐厅里非常热闹,每一张餐桌旁都坐满了人,独行侠们哪怕吃完了饭也不离开,而是捧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而明显结伴前来的学生们则都在兴致盎然的交谈着,气氛热烈极了。

    威廉端着餐盘回去的时候,他们隔壁的位置也全都满了,是一群看起来就很“geek”的人。

    威廉的突然出现似乎令极客们的热烈交谈中止了那么一下,特别是当他非常自然的落座,并将餐盘放在他和克里斯托弗·迪克森中间的时候,极客们的目光中透露出惊奇,从威廉身上扫过,然后在穿着格子衬衫、戴着黑框眼镜、相貌平平无奇的克里斯托弗·迪克森身上顿了好久。

    “他们是觉得你不该坐在这里,而应该和那边的人同坐。”克里斯托弗·迪克森朝旁边的餐桌歪了歪头,一边嚼着薯条一边说:“毕竟你的长相身材,还有那副普拉达墨镜太过火了,在高中里,就算校园王子们选跟班都不会选我这种类型的。我想他们这会儿应该都在猜我们是从小就认识的,在大学里又重逢了,不然的话,我和你这两种类型的人交朋友的几率太小了。”

    威廉朝右手边看了一眼,隔壁餐桌坐了一群富家弟子,或者是世家子弟——男人全部衬衫、休闲西裤,姑娘全部长发、连衣裙,交谈语速很快,声音几乎听不到,只能听出普遍带点英式腔调,每个人看起来都非常克制、冷漠、彬彬有礼,大笑时露出标准的八颗牙。

    拥有数百年历史、曾经被贵族长期统治,教师全是社会名流,只有绅士以上身份的白人男子才有资格就读的哈佛,如今虽然处处以培养社会精英为口号大打平民牌,但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哈佛校内主流的精英群体,身上的标签和百年前相比并没有改变多少,仍然是:出身世家,富裕,有权,教养良好,人脉深广,如果是男性那就更好不过了。

    美国高中都流行用身份符号划分群体,大学更不例外,甚至群体划分的都比中学要细致的多,威廉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小团体的类型多到他都要数不过来:看起来有钱又有权的白人(赞助进校);有钱人,全是白人或混上一两个穿衣非常有品位的黑人(赞助进校);来自中产阶级的学识精英们,黑人白人分开坐(高分,无赞助);“nerd”们,黑人白人亚裔印度裔混合坐(高分甚至满分);肌肉发达的体育生,黑人白人混合坐(低分);中东打扮、非洲打扮、亚裔面孔,并面带傲慢的独行侠们(不是高官大使子女就是王室酋长后代)……

    哈佛没有固定班级,哪怕学的同一专业,不同的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