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巫族只修肉身,不修元神,但叶凡证道之时,如此明显的异象,几乎是整个洪荒都知道了,巫族又怎么能免俗?
一想到叶凡是凭着他们巫族传承下来的盘古心脏,才成功证道,帝江等人的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大哥……咱们去找那玄天道人拼了!”
作为十二祖巫之中,最为暴躁的祝融,又怎么能够忍受得了这种气氛,眼见帝江等人面色难看,当即便叫嚣着要汇聚全族之人出手。
“祝融兄弟,冷静点!”
好在巫族之中也还是有冷静之辈,作为智囊存在的烛九阴,此刻却是罕见的露出了一丝凝重之色,沉声道:“诸位,当初鸿钧成道之后,所展现出来的手段,相信你们也见到了。”
“难道,你们认为,凭巫族眼下的实力,以及十二都天神煞大阵,就能够打败对方么?”
第六百八十章女娲
“话虽如此,那道这件事情……就这样算了?”
听闻烛九阴此言,祝融有些不乐意了,忍不住嘟囔道:“我巫族称霸多年,即便是帝俊、太一,那两只扁毛鸟,也没从我等身上讨到什么好处,难道这一次就要忍气吞声?”
“祝融,稍安勿躁,听听烛九阴兄弟怎么说?”
见状,帝江不由皱眉,出言喝止了祝融接下来的动作,转头看向烛九阴。
至于其余几名祖巫,在听到帝江这话后,也是如此。
“哎。”
对此,烛九阴也是苦笑了一声:“此事说起来倒也不难,若是我等能够修炼到盘古父神那等实力,别说区区一个玄天道人了,即便是那道祖鸿钧,也是不在话下。”
“眼下,我等还是先考虑如何壮大实力,待到一个元会之后,与妖族一较高下!”
“不错,既然如此,此事就此罢休,传我命令,巫族上下,休养生息,若是有人趁此时候,寻衅滋事,休怪我帝江无情!”帝江道。
“是,帝江大哥,我等明白……”
眼见帝江都发话了,即便是祝融等人心中仍有不甘,却也是无可奈何的听从了帝江的吩咐。
…………
随着叶凡证道混元,洪荒大地之上,顿时掀起了一阵修炼狂潮,不少大能之辈,纷纷闭关修炼,以期能够如叶凡一般,证道混元。
而巫妖两族,也是各自休养生息,默默地恢复着自己的实力。
转眼间,便是万年过去。
这万年以来,巫族和妖族,都有了飞速的增长,不仅人数提升了数倍,双方各自的整体实力,也是与日俱增。
时间久了,虽然碍于鸿钧之前的命令,不能爆发什么大规模的冲突。
但小摩擦,几乎是随处可见。
整片洪荒大陆之上,无时无刻不由着妖族被巫族捕杀,更有一些弱小的巫族部落,为那些妖王一级的大妖肆意毁坏。
久而久之,整片洪荒都弥漫着一股血腥、混乱的氛围。
对此,无论是妖族这边,还是巫族,皆是视若罔闻,甚至隐隐有着推波助澜的意思在内。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
一名女子,忽然出现在了洪荒之中,漫无目的地游荡着。
至于这名女子的身份,却是妖族娲皇,女娲。
女娲一路走来,见过无数的妖族被巫族屠杀,秀眉紧蹙,她毕竟也是妖族,见巫族如此行为,心中也是不快。
但以女娲的身份,又不可能屈尊降贵,和这些普通的巫人一般见识。
一场场战斗,一场场杀戮,看得女娲眉头直皱。
她虽然已是准圣修为,但真正经历过的战斗却没有多少,而且女娲生性不喜争斗,所以一直潜心修炼,也没有参与到巫妖之间的争斗之中。
但这一路上的见闻,深深地触动了女娲的心神。
巫妖之间,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两族之间的杀伐,永远不会停止,除非其中有一族彻底灭亡,否则这样的局面永远不会改变。
看着洪荒之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杀戮,女娲心中不由感慨。
洪荒如此之大,难道就不能和平相处么,百族如此,龙、凤、麒麟三族如此,巫、妖两族亦是如此。
难道这世上,就没有一个能够和平相处的种族么?
一念及此,女娲不免叹气道:“天地间争战不休,生灵之间矛盾不断,吾当造一族类,与巫妖并立于世,且生性喜爱和平,不与他人争斗。”
想到这里,女娲不由发现……
自己身体内的鸿蒙紫气,忽然之间,竟然与元神相合了大半!
念此,女娲灵机一动,伫立在原地,苦苦掐算起来。
良久,她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成道机缘,竟然和那新种族有关,大喜之下,随即找了一处山清水秀之地,准备开始创造新的族类。
可问题来了,该如何创造一个新种族,又如何创造呢?
思忖着这个问题,女娲不由来到湖旁,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闲来无事,便捡起潭边的一块黏土,照着自己的样子捏了个泥人,然后向着泥人吹了口气。
之后,泥人便变成了一具没有生命的人体。
看着自己造出来的这个泥人,女娲不由有些高兴。
紧接着,女娲发现,自己体内的鸿蒙紫气,又是继续与元神交融,不知不觉间,便是相合了九成!
不过,随之而来的,女娲也发现了问题所在。
她捏造的这个泥人,徒有其表,仅仅模样与自己相似,但却没有一丝生命。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见此情形,女娲不免有些丧气。
忽然之间……一抹灵光闪过。
福至心灵的,女娲旋即挤出了几滴鲜血,合着泥土,再一次捏了一个泥人。
而这一次,泥人果然是有了生命,但没过多久……
“碰!”
泥人一下子便四分五裂了。
看着地上那碎裂的泥人,女娲的脸色,猛地一下白了许多。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见过女娲道友。”
忽然,一道悠长的声音响起。
“谁?”
女娲一愣,旋即戒备的看向来人。
只见不知何时,一名青衣道人,出现在了女娲面前,脸上犹带着一丝淡笑:“女娲道友,紫霄宫一别,不知可好?”
“原来是玄天师兄。”
见到叶凡,女娲也是放松了许多。
若是别的她不清楚,但对于叶凡,她可是知道。
对方乃是洪荒之中,唯二证得混元之人。
这种存在,即使不如鸿钧,但想要对付她一个准圣,实在不要太过容易。
而此刻,叶凡既然主动现身,女娲倒是不介意与之攀个近乎。
“不知师兄来此,有何贵干?”
叶凡一笑,幽幽道:“自然是为了替道友指点迷津而来,道友不是打算在此创造一个新的种族么?”
“哦,莫非师兄有办法?”
闻言,女娲脸上一变,言语之中多了几分期待之意。
毕竟,这可是关系到自己证道之事,饶是女娲生性淡然,此刻也是无比的激动。
“不错,道友想要以泥土与清水造人,想法虽是好的,但这造人之事,却需要好土和好水,方可成功。”
第六百八十一章人族出,圣人时代的序幕
“哦,到底是何好土与好水,还请道友明示。”
事关自己成圣机缘,女娲也顾不得什么矜持,连忙追问道。
说着,便行了一礼。
“区区小事,道友何必行此大礼。”
见此情形,叶凡微微一笑,闪身避开了女娲这一礼,幽幽道“造人之事,涉及造化之道,所以所需之土,必须是那九天息壤才行。”
“至于水嘛,也非三光神水不可。”
“竟然要如此珍贵之物……”
身居洪荒数万年,即使大半时间都是在洞府之中闭关,女娲也深知这两种先天灵物是如何得难以得到。
闻言,不由秀眉微皱,整个人不由泛起了一丝愁意。
“道友莫急,这三光神水,早年在下游历大周山之时,曾得到了一些,如今倒是可以送给道友,”叶凡道。
说着,便从神戒之中,取出了一只白玉小瓶。
里面装着的,正是一汪三光神水。
说起来,这三光神水,还是当初争夺葫芦藤之时,东皇太一主动挑衅,反倒被叶凡狠狠教训了一顿之后,作为兄长的帝俊,拿出来的赔罪之物。
当然,考虑到女娲的妖族身份,叶凡还是默默地略去了此事,免得双方尴尬。
“多谢道友。”
从叶凡手中得到了三光神水,女娲的脸色顿时好转了许多。
而叶凡又适时出声道:“说起来,关于九天息壤之事,道友可以去紫霄宫问一问鸿钧道友,相信以他的本事,倒也不难解决此事。”
“多谢。”
得到叶凡指点,女娲顿时醒悟了过来。
连忙架起了祥云,向着三十三天外的混沌之中飞去。
不一会,紫霄宫赫然出现在了眼前。
只见昊天童子已经等在那里,见女娲到来,马上迎了上去,说道:“师姐有礼,道祖有请。”
女娲心急自己的成道机缘,也不回话,直接随着昊天进到紫霄宫中,此时鸿钧已然端坐于高台之上,身上的气息完全融入到了大殿之中,没有丝毫外露。
女娲连忙下拜,口呼:“弟子女娲,拜见老师,老师圣寿!”
鸿钧老祖没有丝毫表情,淡淡的说道。
“免礼。”
也没有询问女娲为何前来。
见此情形,女娲不由一急,连忙道:“老师,弟子已悟得成道机缘,蒙玄天道友指点,如今尚缺九天息壤,还望老师成全。”
“哦?”
听到“玄天”二字,鸿钧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浮现了一丝诧异,旋即手指微微掐算,哑然失笑。
“也罢,既然连此人都出手了,为师倒也不能熟视无睹。”
说着,袖袍一挥。
一团土黄色的光电,向着女娲飞来。
见到这团充满着土之本源气息的光团,女娲顿时了然,连忙下拜。
“多谢老师成全。”
“去吧。”
说完,鸿钧老祖已是消失在高台之上,仿佛没有出现过一般。
而女娲见状,连忙收起九天息壤,再度折回到了那山谷之中,恰好见到一抹青色身影,久久伫立,仿佛与周围的景象融为一体。
见到这一幕,女娲不由一震,回想起之前在紫霄宫之中,见到鸿钧之时的感觉,不由将二人对比了起来,越发觉得叶凡深不可测,几如鸿钧一般,心中更是敬畏了几分。
“让道友久等了。”
很快,女娲便收敛了心神,上前主动与叶凡招呼了一声,便开始造人。
只见女娲拿起九天息壤,又取出了几滴三光神水,将之混入其中,捏了起来。
不久之后,有一物出现在了女娲手中,有五官七窍,双手双脚,恰好是一个眉眼齐全的小小泥人,却是与一旁的叶凡,有着几分相似。
之后,女娲又从指尖逼出一滴精血,滴入那息壤所造之人的眉心,将之放于地上。
这一次,泥人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变得四分五裂。
良久之后,泥人身上有了生机,竟然变成了活物,开始不断的生长起来,直到长到了七八尺长短,方才停止。
见生灵生成,女娲也是高兴万分,只觉得脑海之中那最后一点鸿蒙紫气,也要融入到元神之中,连忙按照之前的方法,不停地捏着泥人。
很快,一个个泥人变成活物,不知多久,女娲抬头望去,见生灵竟不足百人。
“这……”
见到这一幕,女娲不由有些发虚。
仅仅是这点生灵,并不也足以形成一个种族,可若是这样继续捏下去,又不知道要捏上多久。
见此情形,一旁的叶凡,终于开口了。
“道友,此物借你一用。”
说着,便从本命世界之中,取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