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的游戏之我是星球的远大意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以会这样,只是合作而已,波旁需要入侵印哥纳的借口,激进派需要得到存在,于是双方就这样互相合作支持起来,激进派每次挑起对波旁侨民的袭击,给予波旁援助侨民、惩戒印哥纳的借口。
  迈席卡又要发展海军、印哥纳又放纵暴民骚扰波旁侨民,这是波旁强盛时候发动惩戒战争的两大借口,只要是波旁主动进攻,用了几百年都没换过,堪比原位面自由灯塔的皿煮与油兹。
  在第一期的游戏中,印哥纳三方的英灵各自有着不同的打算。
  正统阵营英灵这一期英灵游戏的目标是整合印哥纳,让印哥纳结束四分五裂、有名无实的统治情况,集权,然后吞并对面俩个阵营,完成印哥纳大一统。
  激进阵营英灵在这一起英灵游戏的计划,是先以激进聚集起人气,然后接着波旁的援助在北方发动独立战争,建立自己的国家——激进?反波旁?那只是借口而已。
  中立阵营比较特殊,和波旁的两个殖民卫所一样,他们有两个基本盘,西部核心与西部边境同盟。于是两个英灵一人去一个地区,先整合自身的地区,然后再将西部核心与西部边境同盟连为一体,增强自己的实力,为第二期吞并印哥纳做准备。
  三个阵营中,正统阵营是最麻烦的,因为一个统一的印哥纳是波旁所不愿意看到的,波旁会用各种手段来破坏印哥纳的统一,所以在波旁没有衰落之前,正统阵营试图统一印哥纳,就是直接撞上波旁的节奏。
  因此,正统阵营的两个英灵,戈修革的索利特与赫非的斐琪,他们耐心的等到了四十岁,在波旁已经无暇进行干涉战争时,才开始着手进行计划,先革除印哥纳自身的弊端,为将来的战争做准备。
  比起迈席卡来说,印哥纳的体制要正常的多,再加上索利特与斐琪的手腕,遭受到的反对并不像修革面对的那么庞大。
  但是即便是这样,改制仍然进行的非常困难,最大的麻烦无疑是1422年到1430年由波旁资助、激进派领导爆发的独立战争,更是严重的牵扯了印哥纳的精力,印安地从印哥纳中独立出去,让索利特和斐琪灰头土脸。
  没办法,领导印安地独立的主力是修悌这位结束了奥迪乱世的猛人,而索利特擅长的是内政,斐琪擅长的是防御,对于平定叛乱两人都是半桶水,而同期印哥纳又没有耀眼的人才,最终打的灰头土脸,极大的动摇了两人的威信。
  不过由于印安地这场战争,一直卡着的所谓安第斯改制,终于勉强完成,期间各种利益交换让索利特繁琐的几乎要吐血。
  比起正统阵营小心翼翼防患波旁,紧盯着波旁的行动来确定自身计划来说,中立阵营的两个英灵行动就自由的多了。
  因为强大的中立阵营符合波旁的利益,中立阵营越强大,就越会让印哥纳嫉妒,而两个阵营之间是无法和解的,中立阵营只能倒向波旁,所以波旁对中立阵营的管理十分宽松,只要他们能效忠自己就可以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第一期英灵游戏早期反波旁的大背景下,除了那四个在南方玩单机的英灵,中立阵营是唯一一个始终站在波旁这一边的英灵阵营。
  虽然后期波旁跪了,但是中立阵营又迅速抱上了波里斯的大腿,并且结交印安地与波旁侨民联盟,确保了印哥纳始终属于孤立状态。
  在四十多年平安无事的岁月过去以后,中立阵营的两个英灵,法克尤的萨尔塔与欧力尼的霍奇瓦完成了第一期计划,让西部核心与西部边境同盟统治力度加强,接着开始第二期计划,将核心与同盟合并为一个行政单位。
  然后印哥纳就立刻动手了,毫不犹豫,霍奇瓦他们1431年开始执行计划,印哥纳1432年就发动了统一战争,反应不可谓不迅速。
  毕竟,本来中立阵营就很难缠,团结一致,但是这是因为领导者都是同阵营英灵的原因,等他们死后印哥纳未必没有机会,可是等合并为一个单位以后,那就是真的要完蛋了,印哥纳之后要担忧的,就换成他们联合印安地一起入侵怎么办。
  因此,尽管印安地独立战争结束不过2年,印哥纳就毅然决然的对印安地动了手。
  这一场在后世被称为印哥纳统一战争的战争持续了13年。
  前4年中,因为中立阵营的英灵对于像波旁那样完全接纳波里斯保持谨慎,所以波里斯也对介入印哥纳统一战争保持谨慎。1436年时,中立阵营英灵无奈的同意对方的条件,让波里斯在中立阵营如波旁故事,于是波里斯正式干涉统一战争。
  在波里斯干涉以后,统一战争又持续9年,到1445年时,才以《瓦格拉和约》的签署为结束,双方无条件和平,退回战前分界线。此外,西部核心与西部边境同盟不得进行政治上合并,而作为交换,二者获得自由外交权。
  之所以签署了这样的条约,原因有多方面的。
  要知道,波旁这一系的国家,从来擅长的都是海军,陆军虽然也很强,但是和敌国的对比没有像海军那样的绝望差距,因此也没达到能深入对方腹地的地步。更何况,如今干涉的还是只有波旁巅峰时期四分之一实力的波里斯,自然做的是比不上波旁的。
  因此,在波旁进行惩戒战争时,通常都是直接越过带路党的领地,将战场限定在中央核心的领地上,而波里斯进行惩戒战争时,战场就无可避免的发生在带路党的领地上,让带路党们好好的享受了一番战火的燃烧。
  最后,和波旁不同,实力只有波旁巅峰时期四分之一的波里斯,心态自然是和波旁完全不同,体现到中立阵营来说,就是波旁可以允许有一个强大的中立阵营,而波里斯则害怕中立阵营过于强大。波里斯的期望,是中立阵营与印哥纳保持一个合适的强弱对比。
  波里斯所期待的东西,中立阵营如何会不了解?不过,在波里斯害怕中立阵营的同时,也意味着中立阵营得到了更多的松绑,可以利用从《瓦格拉和约》中得来的自由外交权做出更多的事情来。
  在人生的尽头,霍奇瓦选择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利用这一个自由外交权来为印哥纳编制一个让其痛不欲生、难以挣脱的网。
  1454年,霍奇瓦代表印哥纳的西部核心,与印哥纳的西部边境同盟和印安地签署了《共存协约》,约定当印哥纳对三方任意一方宣战时,视为对三方共同宣战,这就是所谓的三地协约。
  6年后,波旁治下的波埃米人自治区也签署了《共存协约》,加入协约中,三地协约成了四地协约,遏制印哥纳的包围网终于被堵上,印哥纳无法对任意一方扩张,牵一发而动全身,被堵得死死的。
  完成这一切以后,霍奇瓦才安心的闭上眼睛,结束了自己在第一期英灵游戏的生涯——回归灵座以后,索利特两人看霍奇瓦的目光都可以喷火,可以预料到,因为在第一期英灵游戏中败成这样,除非有奇迹发生,否则基本算是扑街的命运。
  两方之外的激进阵营印安地,对这一场纷争倒是不怎么在意,因为激进阵营位于整个波旁已知世界的最北端,除了印哥纳以外其他势力难以到达,所以印安地只需要面对印哥纳就可以。
  这也是印安地领导人丝毫不担心自己在印哥纳瞎折腾会把波旁吸引来的原因,他们早就决定在最北方立国,而北方那里是波旁短期内没法来到的。而等到他们立国以后,波旁恐怕早就陷入内乱了,自然更加无暇插手印安地。
  并且,印安地远离波旁岛沿海,避开了风暴刮起最猛烈的地区,所需要考虑的外交因素远低于印哥纳,一切都有印哥纳在前头扛着,印安地要做的,就是专心从印哥纳身上吸血,这就可以了。
  一句话评价印哥纳的三个阵营,各有各的算计。
  ………………………………


第三百一十九章 第一期清算(九)乌尔奇,撕裂的天空
  第一期英灵游戏中,围绕着波旁的海的那些阵营,除了印哥纳中立阵营需要抱大腿以外,即使他们后来互相背后捅刀,但是至少在早期,都是共同齐心协力对抗波旁,因此第一期英灵游戏又被戏称为反波旁。
  不过除了这些英灵以外,还有2个阵营没有参与到波旁的游戏中,始终在国内自己玩单机,这就是乌尔奇阵营与布拉亚松阵营。
  对于14世纪的波旁人来说,乌尔奇意味着遥远的土地,说起乌尔奇就是神秘与未知,波旁人热衷于谈论乌尔奇的遥远,乌尔奇迥异的文化,以及奇特的天空信仰。
  对了,虽然天空信仰所信奉的天空之神,听起来像是天地神系的神灵,但是牛逼的是天空之神实际上是海神系神灵,在神界的名头是挂在海神系这边。
  比起其他国家来说,乌尔奇的建国时间并不早,是在804年建国,那时候波旁都已经建国七百多年了。
  而且乌尔奇接触到波旁的时间,比建国还早,早在大历712年的时候,航海家卢尔因为要回归波旁,就路过了乌姆人的一个叫乌古尔穆的部落。
  在卢尔留宿于乌姆人部落的时候,一个从玛纳达就跟随卢尔,千里迢迢到这里的玛纳达贵族因为得败血症而死,克忠职守(或者说不想在走下去)的玛纳达贵族侍从们就与卢尔分别,在这里停留下来,开始教导这个乌姆人部落。
  92年的时光过去,那些玛纳达侍从留下的子嗣早就被同化,已经淡忘了玛纳达故乡,而这个时候乌古尔穆部落已经十分发达,再加上被天空之神选中,于是以乌古尔穆部落为首,建立了“乌古尔穆联合酋长国”,简称乌尔奇,而这就是乌尔奇人的由来。
  乌古尔穆部落一共统治乌尔奇384年,经历27代的领袖,其中不可不提的一部分,就是1070年到1100年,被后世誉为大发现的时代。
  由于卢尔曾经到来过乌尔奇,所以乌尔奇知道南北两边都有着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度,“发现”新的国度,这就是那时候乌尔奇人的格言。
  在那遥远的时代,乌尔奇人凭借着极其原始的造船工艺,纯粹是靠着艺高人胆大与运气,驾驶着原始的帆浆船,顺着陌生的海岸前进,这期间不知死了多少的人,但是乌尔奇人仍然义无反顾的做下去,最终才有所谓的“乌尔奇的地理大发现”。
  首先是在1070年,乌尔奇在北方“发现”了迈席卡,又用了6年的时间,经过各种路径走到波旁的境内,接触到波旁。
  也正是因为这次接触,让波旁发现马丁所写的《向南航行三万里,我与卢尔一同归》居然并不是幻想,而是真真切切发生的事情,那么广阔的土地居然是存在的!
  而要知道,在1076年,正是米斯四世翻修大会宫,著名的米斯广场(就是后来被打成废墟的那片)建成的那一年,这时候得到这个消息的波旁人,更是感觉到天命在我,这是海神的祝福。
  乌尔奇接着是1096年“发现”了布拉亚松,这个极度尊敬卢尔的国家,而乌尔奇中有好事者居然还花了大价钱与十多年的功夫,将几个布拉亚松的贵族于1110年时接引到波旁,那一天波旁又是万人空港,全部都来围观这群极度崇敬卢尔的布拉亚松人。
  也正是因为乌尔奇的这些贡献,再加上乌尔奇过于遥远(虽然乌尔奇能来,但那时一群不要命的乌尔奇贵族搏出来的,搏法可以参考印度发射火箭,到达异国他乡的自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